资源简介 苏科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8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选择题1.在条件适宜的环境里,水螅的身体上长出芽体,该芽体最初为一个小水螅,这是水螅正在进行( )A.有性生殖 B.营养生殖 C.嫁接 D.出芽生殖2.2022年5月,我国首部《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蓝皮书》发布,长江江豚是列入其中的重点保护物种。长江江豚在分类上属于哺乳动物,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体表被毛 B.胎生哺乳 C.用肺呼吸 D.运动快速3.水蛭素是从水蛭中提取出来的活性成分,具有极强的抑制凝血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应用前景广阔。其中水蛭与沙蚕、蚯蚓都是常见的环节动物,下列不是环节动物的特征是( )A.身体由体节构成 B.有口有肛门 C.有疣足或刚毛 D.用肺呼吸4.夏天,有时可以在树枝上看到昆虫蜕皮后留下的白色或深褐色的皮,这就是昆虫的外骨骼。下列关于昆虫蜕皮和外骨骼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昆虫蜕皮后身体可以长大B.昆虫蜕皮后不会再形成外骨骼C.外骨骼可以防止昆虫受到伤害D.外骨骼可以防止昆虫体内的水分蒸发5.下列动物中,节肢动物中的昆虫不包括( )A.蝗虫 B.蜘蛛 C.七星瓢虫 D.蚊子6.蚯蚓、沙蚕、蛭等环节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B.有足或刚毛C.有环带和吸盘D.没有足7.如图为哺乳动物牙齿的结构,据图可以判断两类动物的食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犬齿B.②是门齿C.③是臼齿D.甲图是兔的牙齿,乙图是狼的牙齿8.暴雨之前,可以看到鱼浮头;雨过天晴,鱼大多静静地呆在池底。其原因是( )A.暴雨之前水温较高,雨后水温下降,鱼喜欢较高的水温B.暴雨之前池水中氧含量低,雨后水中氧量较高C.暴雨之前池中食物匮乏,暴雨带来了大量食物D.雨后阳光充足,鱼不喜欢充足的阳光9.阳澄湖的大闸蟹,翩翩飞舞的蝴蝶,都属于节肢动物,理由是( )A.能迅速避开敌害 B.都有三对足、两对翅C.都用气管进行呼吸 D.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10.关于腔肠动物,下列哪一项是错的( )A.珊瑚虫、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B.大都生活在水中C.腔肠动物一般是脊椎动物D.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11.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 B.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C.线形动物有口无肛门 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12.沙蚕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下列动物与它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A.蛔虫 B.蜗牛 C.蚯蚓 D.涡虫13.蜻蜓在物体上休息时,可以看到它的腹部在收缩和舒张,不停地活动,这是它在( )A.进行呼吸 B.进行休息 C.肌肉疲劳的表现 D.进行消化14.2023 年8 月 10 日,江西省德安县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又称桃花鱼,是一种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腔肠动物,最早诞生于5.5亿年前。桃花水母对生存环境有极高的要求,水质不能有任何污染。下列有关桃花水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刺细胞,触手处尤多B.体壁有三层,运动器官是足C.身体呈两侧对称,体表有外套膜D.食物从口入,消化后的残渣从肛门排出15.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图中与气体交换有关的是( )A.③ B.②③ C.① D.②二、多选题16.下列鸟类的特征中,与其飞行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身体呈流线型 B.前肢变成了翼 C.体内受精、卵生 D.具有坚硬的卵壳17.下列关于节肢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节肢动物是所有动物中种类最多的B.昆虫一般具有两对翅三对足C.蝗虫、蝎子只对人类有危害D.蝴蝶、蜈蚣、蚂蚁、蜘蛛都是常见的昆虫三、填空题18.草食动物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 。门齿适于 食物。19.蚯蚓体表湿润,的体壁可以分泌 ,氧气可溶解在其中,体壁内密布 ,体内的 也经体壁排出。触摸蚯蚓的腹部,感觉粗糙有小突起,这就是辅助运动的 ,蚯蚓在光滑的玻璃上运动速度比粗糙纸上要 (填快或慢)。20.公安崇湖国家湿地公园现有各种鸟类140种,其中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9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动物3种,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四十多只。在青头潜鸭的肌肉中最发达的是 ,这与飞行时牵动两翼运动有密切关系。21.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是 动物,它们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既可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22.鸟的主要特征:体温恒定;体表覆 ;前肢变成 ;有 无齿;有 辅助肺呼吸。四、连线题23.将下列动物类群与对应的特征用线连接起来。A.鱼类 a.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B.两栖类 b.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C.爬行类 c.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D.鸟类 d.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E.哺乳类 e.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五、实验探究题24.水中的溶解氧大概只有空气中的1/30(在20℃、1标准大气压下),鱼在水中仍能获得充足的氧,为什么到了氧含量更高的陆地上却不行了呢?有人用毛笔简单模拟主要由鳃丝构成的鱼鳃,当毛笔浸在水中时,毛笔的毛是充分散开的;但当毛笔从水中取出时,毛笔的毛会粘连在一起。请结合上面的模拟结果作出解释,并与老师和同学讨论。六、判断题25.河蚌的运动器官是斧足。( )26.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 )27.成体青蛙的呼吸方式是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28.节肢动物的外骨骼既有保护作用又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29.两栖动物是指该动物幼体与成体阶段可以水陆两栖。( )七、综合题30.大鲵和鳄鱼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活动,它们外形相似,但却属于不同的类群。请根据所学知识补全下表:比较项目 大鲵 鳄鱼体表特征 皮肤裸露 体表覆盖(1)呼吸器官 幼体:鳃;成体:(2) 肺产卵场所 (3) 陆地上通过比较,上述两种动物所属的类群中,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类群是(4)31.某动画片里有这样一组镜头:大灰狼披上羊皮,混进了羊群。然后,每天都有一只小羊失踪。老绵羊爷爷开始调查,当询问大灰狼时,大灰狼刚一张嘴说话,就被老绵羊爷爷识破了。请你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 表示羊的牙齿,判断理由是羊的牙齿有[ ] 和[ ] 的分化,没有 ,这是与其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的。(2)图 是狼的牙齿,老绵羊爷爷的判断依据是[ ] 发达,适于 食物,这是与其肉食性生活相适应的。(3)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动物食物的 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 能力。(4)哺乳动物的 发达,能灵敏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八、资料分析题32.有许多岛屿是由珊瑚礁形成的。珊瑚礁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可以为海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然而,由于过度采挖。环境污染以及全球变暖等原因,珊瑚礁破坏严重,珊瑚虫大量死亡,导致许多海洋生物失去了庇护所。请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1)珊瑚虫属于 动物,身体呈 对称。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珊瑚 生物。(填“是”或“不是”)(2)请列举出一种与珊瑚虫同类的动物: 。(3)请写出珊瑚礁遭到破坏的原因: 。33.资料1:蛞蝓又名鼻涕虫,身体呈长梭型,柔软光滑,体内有退化的贝壳。资料2:蛞蝓看似无害,体内却含有大量病菌和寄生虫。因为它们会吃掉老鼠粪便,而老鼠粪便中经常含有寄生虫,其中一种寄生虫是鼠肺线虫。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蛞蝓和鼠肺线虫所属的动物类群分别是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A.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 B.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C.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 D.软体动物和线形动物(2)与蛞蝓属于同一类群的生物还有 、 (列举2种),这类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既可以保护柔软的身体,又可以分泌物质形成贝壳。(3)鼠肺线虫和蛞蝓之间的关系是 ,与该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点是 (选填字母代号)。a.身体呈圆柱形 b.消化系统结构复杂 c.体表有角质层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D B B A D B D C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C C A A A16.CD17.AB18. 臼齿 切断19. 黏液 毛细血管 二氧化碳 刚毛 慢20.胸肌21.爬行22. 羽/羽毛 翼 喙 气囊23.24.毛笔上的每一根毛相当于一根鳃丝,鳃丝离开水后会粘连在一起,无法展开,减小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使鱼无法获得充足的氧,所以鱼在空气中无法获得充足的氧25.正确26.正确27.正确28.正确29.错误30. 鳞甲 肺和皮肤 水中 爬行动物31.(1) 甲 ①门齿 ②臼齿 犬齿(2) 乙 ④犬齿 撕裂(3) 摄取 消化(4)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32.(1) 腔肠 辐射 不是(2)水母、海葵、海蜇、水螅(任选其一即可)(3)过度采挖、环境污染、全球变暖(任选其一即可)33.(1)D(2) 河蚌 扇贝等 外套膜(3) 寄生 c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