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科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9章微生物测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酵母菌细胞、血细胞玻片标本后绘制的图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②是遗传的控制中心,⑤只能控制有害物质进出细胞B.图甲、乙、丙中的细胞都有细胞核C.图乙所示的生物可用于酸奶发酵D.图乙与图甲相比,缺少叶绿体2.抗生素对治疗“新冠肺炎”不起作用,因为抗生素是( )A.某些真菌产生的可杀死致病细菌的物质,不能杀死病毒B.某些真菌产生的可杀死致病真菌的物质,不能杀死病毒C.某些细菌产生的可杀死致病细菌的物质,不能杀死病毒D.某些细菌产生的可杀死致病真菌的物质,不能杀死病毒3.下列关于诺如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简单的细胞结构B.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C.繁殖方式为分裂生殖D.能独立生活,不需要寄生在活细胞内4.小明在进行“观察酵母菌”的实验测查时,教师根据评分细则进行打分,下列操作过程要被扣分的是( )A.在载玻片上,用滴管将碘液滴在酵母菌液滴中B.取镜时,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拖住镜座C.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使它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D.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调节细准焦螺旋5.对鲜牛奶进行罐装前,必须对鲜牛奶进行的处理是( )A.添加防腐剂 B.高温灭菌 C.发酵 D.冷藏6.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并利用一些微生物来制作传统发酵食品,以此改善了生活。下列食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利用发酵技术的是( )A.豆浆 B.泡菜 C.酸奶 D.果酒7.冬季是流感高发期,下列有关流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存在细胞结构 B.有遗传物质 C.通过分裂繁殖 D.能独立生活8.蘑菇和霉菌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A.菌体都是由菌丝构成的B.细胞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C.都是单细胞个体,没有成形细胞核D.细胞内含有细胞核9.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后易使人患破伤风。当伤口较深时容易得破伤风,而皮肤表面划破一般不会得破伤风。由此推测,破伤风梭菌是( )A.好氧、自养型细菌 B.好氧、异养型细菌C.厌氧、自养型细菌 D.厌氧、异养型细菌10.病毒是一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生物,下面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流感病毒是一类动物病毒B.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C.病毒给人类只能带来危害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11.凡凡比较了以下几种微生物,发现它们虽然形态差异较大,但也有一些共同特征,例如( ) A.都有细胞结构 B.都有成形的细胞核C.都有遗传物质 D.都能制造有机物12.平菇是人们经常食用的大型真菌,下列关于平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内有叶绿体 B.通过分裂生殖产生后代C.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D.它的根是由菌丝构成的13.生活中,橘子保存不当,很容易发霉长毛,相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A.“毛”是由霉菌形成的菌落B.“毛”是由细菌形成的菌落C.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D.橘子易发霉,因其能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水分、有机物等14.牛的胃中有一种叫白色瘤胃球菌的细菌,在帮助牛分解青草中纤维素的同时获取自身所需的营养。下列关于该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牛为寄生关系 B.有成形的细胞核C.以分裂方式繁殖 D.能自己制造有机物15.如图中菌落的类型及判断依据正确的是( ) A.甲是细菌菌落,菌落表面光滑黏稠B.乙是真菌菌落,菌落表面粗糙干燥C.甲是真菌菌落,菌落小且数量多D.乙是细菌菌落,菌落呈红色二、多选题16.下图四种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关于其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 )A.与②③④相比,①特有的结构是叶绿体B.与①③相比,②④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③在无氧和有氧条件下都能进行自养生活D.④需寄生在豆科植物的根部获取有机物三、填空题17.细菌的结构:细菌没有 ,只 。18.细菌的细胞一般由 、 、 、 等部分组成。除此之外,有的细菌还具有一些特殊结构。例如,有的细菌在细胞壁外面具有 ,它起保护作用;有的细菌具有有利于其运动的 。19.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它的休眠体是 。20.下面描述的是细菌和真菌的一些特征,请将属于细菌和真菌的特征区分开,把序号填写在横线上。细菌的特征是 ,真菌的特征是 。①个体微小,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②既有个体微小的种类,也有个体较大的种类,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③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④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21.菌落的培养方法:①配制含营养物质的 (含水和有机物,如用牛奶、牛肉汁等)②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再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 (目的是为了杀死培养皿或培养基上的 )③ (目的是为了避免高温杀死 的细菌)④ :将细菌、真菌转移到 上的过程,应进行 操作。⑤放在适宜细菌、真菌生长的 下进行培养。四、连线题22.请将下列食品的制作所利用的细菌或真菌匹配:酸奶 A.醋酸菌陈醋 B.毛霉菌腐乳 C.酵母菌面包 D.乳酸菌五、实验探究题23.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危害,哪些因素会影响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呢?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取大小、重量相同白菜20棵,分成4组,每组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加入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上述实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后,结果如下。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 。(2)兴趣小组针对此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3)实验中控制单一变量的做法有 (写出一点即可)。(4)分析曲线,随泡菜制作时间增加,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 。(5)结合本实验,对家庭自制泡菜提出一条建议:制作泡菜时可适当加浓度为 的食醋比较合适。24.泡菜风味独特,深受许多人喜爱。不同泡菜制作工艺虽有不同,但都是由微生物发酵而成。(1)乳酸菌是制作泡菜的主要微生物,它属于 (填“细菌”或“真菌”),其细胞内没有成形的 ,故属于原核生物。泡菜的主要原料是蔬菜,蔬菜中的 可被乳酸菌分解为乳酸,得以制成泡菜。(2)图1是泡菜制作的操作流程图,乳酸菌有耐盐性,在蔬菜装瓶时加入适量的盐水不仅可以 杂菌的生长,还可以调节食物的味道;另外泡菜的制作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进行发酵,所以制作流程中的 环节对于保证无氧环境很重要。(3)泡菜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对健康不利的亚硝酸盐。研究发现,薄荷提取物能降低亚硝酸盐含量,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2。①由图2可知,4组实验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呈现 的趋势,为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最佳效果为添加 %的薄荷提取物。②实践活动过程中,有经验的同学曾提出“泡菜最好在腌制一星期之后再食用”,结合上述结果,尝试进行解释: 。六、判断题25.细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链状或球状的。( )26.真菌有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7.病毒不是生物,因为它没有细胞结构。 ( )28.荚膜对细菌有保护作用,因此所有细菌都有荚膜。( )29.人们常使食用的蘑菇、木耳都是大型食用真菌。( )七、综合题30.小明外出多日,发现遗留在桌子上的橘子长出了“霉斑”,请与他一起对“霉斑”进行探究,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橘子表面的“霉斑”呈青绿色、绒毛状,推测它是由 (填“细菌”或“真菌”)的集合体所形成的菌落。(2)小明拿起橘子时,发现橘子表面有许多青绿色的灰尘掉落。为了探究灰尘的来源,小明挑取一部分“霉斑”,制成临时装片,置于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如图)。分析图中所示的结构,发现“灰尘”来源于 菌丝顶端的“扫帚状”结构中,推测其应为 。(3)继续观察“霉斑”的显微结构图,发现细胞中具有细胞核,判断它属于 (填“真核”或“原核”)生物;由于细胞中没有 结构,所以它只能利用橘子中现成的有机物生活。31.酸菜是我国传统的美食之一、《诗经》中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范献之皇祖”的说法。从这个观点来看,酸菜在先秦就已经出现。事实上如果大家认真翻阅:籍,不难发现早在几千年前的汉朝时期,东北人其实就已经吃上了酸菜。东汉许慎在《说解字》中云:“菹,酢菜也”。“酢”就是变酸、腐败的意思,当“菹”“酢”了之后就成了酸菜。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为更好地了解酸菜的腌制过程,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对酸菜中的乳酸菌数量和亚硝酸盐含量(食品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有害物质)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请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乳酸菌的繁殖方式为 。酸菜坛应加水密封,其主要的是 。(2)该兴趣小组通过研究发现,若酸菜腌制初期受到杂菌污染,则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还原/亚硝酸盐,进而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但分析图2曲线可以发现,乳酸菌大量繁殖会 (“升高”或“降低”)亚硝酸盐含量。(3)据图2曲线可知,第8天的酸菜比第3天的更适合食用,原因是(4)乳酸菌和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乳酸菌细胞内没有 。(5)生产上利用酵母菌酿制啤酒也是利用了发酵技术,其原理是 。八、资料分析题32.科学上任何一种“发现”都是一种不断探究的过程。下面是病毒的发现经历的曲折过程。(1)1886年,德国科学家迈尔发现有些烟草叶上出现黄绿相间的斑点,命名为烟草花叶病(图一)。他提取患病烟草叶片汁液,注射到健康植株叶脉,结果健康烟草也出现了病斑,因此他认为 中含有导致健康烟草患病的“感染源”。(2)1892年,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进行了实验,过程如图二。①他的假设是:导致烟草患病的“感染源”是细菌。②如果出现烟草 (患病/不患病)的现象,则初步证明他的假设是正确的。遗憾的是实验结果是烟草还是患病。当时,他受多种因素影响没有揭开谜底。(3)1897—1899年,荷兰微生物学家贝叶林克继续研究,开展了如图三实验。贝叶林克的研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进一步证实引起烟草花叶病的“感染源”。实验结果是“没有细菌菌落生长”基本证明导致烟草患病的“感染源”不是 。(4)贝叶林克将患病烟草汁液进行多倍稀释后注射到健康烟草叶脉,烟草的病斑症状并没有因为稀释而减弱,反而发病更迅速、更严重。他认为该“感染源”可以在植物体的活细胞内进行 ,从而恢复其感染能力。他将这种“有感染性的活的物质”取名为“病毒”。(5)后来,人们对病毒的研究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病毒学。病毒的发现史对你的启示是 。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B A B A B C D C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C C B C A16.AD17. 成形的细胞核 拟核18.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DNA集中区域 荚膜 鞭毛19.芽孢20. ①④ ②③21. 培养基 高温灭菌 杂菌 冷却 接种 接种 培养基 无菌 恒温22.酸奶 ——D;陈醋 ——A;腐乳 ——B;面包 ——C。23.(1)乳酸菌(2)食醋的浓度会影响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吗(3)取大小、重量相同的20颗白菜、加入等量的盐水、鲜姜和辣椒(4)先上升后下降, 在第三天达到峰值(5)0.6%24.(1) 细菌 细胞核 糖类(或有机物;葡萄糖)(2) 抑制 (瓶装)密封(3) 先升高后降低 0.10 一星期(7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降到较低值,且趋于稳定,此时乳酸也有一定的积累,既有风味又比较健康(合理即可)25.错误26.正确27.错误28.×29.正确30.(1)真菌(2) 直立 孢子(3) 真核 叶绿体31.(1) 分裂生殖 防止空气进入/隔绝氧气,给乳酸菌提供无氧环境(2)降低(3)发酵第8天的酸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远远低于发酵第3天的(4)成形的细胞核(5)酵母菌无氧发酵产生酒精32.(1)烟草叶片汁液(2)不患病(3)细菌(4)繁殖/增殖(5)明确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感受到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技术手段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