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3课人贵自尊 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3课人贵自尊 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3课人贵自尊
一、单选题
1.周恩来总理身为国家领导人,时时处处尊重别人的劳动和人格。一次,因为他突然咳嗽,理发师给他的脸上划了一个小口子。他不仅没有责怪还向师傅道歉说:“这都怪我,咳嗽没有和你打招呼。”周总理的举动说明他是( )
①一个高度自尊的人②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③骄傲自大的人④热心帮助他人的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过度自尊则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下列属于适度自尊的有( )
①数学课上,小宇做错了一道题,老师批评他,他觉得很羞愧,课后认真反思
②小青考试成绩不理想,看到考得好的同学高兴,她心里不舒服,暗暗努力要超过他们
③小辉上学迟到被老师批评,他觉得很丢脸,和老师顶嘴
④小敏成绩优秀,但她从不骄傲,还经常帮助同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丽丽家庭不富裕,但她看到班里有人穿名牌,就要求家里给自己买名牌;看到不少同学背单肩书包很时髦,就向家里要钱买。你对丽丽的正确建议是( )
①要正确认识自己
②不应盲目攀比、爱慕虚荣
③要学会鉴别不同的兴趣和爱好
④不过分追求表面上的荣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在陕西西安兵马俑博物馆内,一名游客走到一号坑遗址大厅内西北侧应急门附近时,发生抽烟行为并将烟头扔进了遗址。这一行为被其他游客拍摄并上传到网络( )
①当事人既不尊重文物古迹,也不尊重自己
②虽不符合道德要求,但扔烟头是他的自由
③当事人不遵守社会规则,扰乱了生产秩序
④这是不文明行为,是缺乏社会公德的表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著名央视主持人董卿在采访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时,她半跪在老人身边,与老人保持平视,带着崇拜又尊敬的眼神向老人提问。她的一举一动,赢得了观众的一致赞许。她用行动告诉我们( )
①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②尊重他人也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③尊重他人能获得他人的认可④尊重他人就是只尊重老年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以下是小芳记录的生活见闻:
地铁上,鞋裤沾有泥土的农民工大哥,因身体疲惫,靠在一位年轻人的肩膀上休息,这位年轻人没有嫌弃和躲开,而是给了农民工大哥一个安稳、舒适的依靠。给这则生活见闻拟一个标题,以下最恰当的是( )
A.自觉遵守规则 B.爱与尊重同行
C.约束自身言行 D.坚守诚信原则
7.“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名言告诉我们( )
A.每个人都有爱国的高尚情操
B.要把个人的自尊上升为国家、民族的自尊
C.失去了个人的自尊,就失去了国家的尊严
D.有了个人的自尊,才会有国家、民族的自尊
8.对下列图片理解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图一中孩子的做法是错误的。面对家长的关心,子女一定要完全顺从,这是孝敬父母的最好体现
②图二启示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③图三告诉我们,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青春期矛盾心理,我们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④图四中游客的行为不但不文明,违背社会公德,还没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义务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填空题
9.怎样做一个自尊的人:
(1) 。我们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 。面对他人的议论或批评,我们要有 ,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面对他人的侮辱和诋毁,我们应当 ,必要时运用 保护自己。
(2) 。真正的自尊,来自一个人的 。在学习上,我们应努力充实自己,开阔视野,增长智慧;在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历练自己,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个人修养。
(3) 。人都有自尊的需要, ,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 ,不取笑、歧视他人,更不能侮辱他人;接纳他人 ,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习惯,珍视他人的劳动和付出。
10.阅读教材P29-P32《做自尊的人》,回答下列问题。
11.学会不断 自己。
三、简答题
12.请简要回答自尊的含义及重要性。
13.同学们学习了“人须有自尊”这一内容后,开始自我反省,相互探讨,都在为做一个自尊的人而努力。下面是他们开展的活动,请你一起来参加吧!
示例:我关心他人,愿意帮助他人,有很多好朋友。
我热爱运动,身体健康。
(1)参考上面示例,写两句关于自己的话,表达对自己的肯定和喜爱。
“行己有耻”出自《论语》,是指对自己不善的动机和行为有羞耻心,能以羞耻心约束自己的行为,凡自己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都是优秀的品质。小明写出自己曾经“行己有耻”的行为。你有过“行己有耻”的行为吗?请写出来。
(2)小明:有一次,我看见马路上没人,想闯红灯,后来想到是错误行为,马上停止了脚步。
“我”:
(3)结合所学内容,请回答自尊的人有哪些表现。
四、分析说明题
14.七年(1)班的小敏同学每天都要晨读名言警句,下面是她刚刚读到的:
名言警句一:不认识他自己的尊严的人,便不能尊重别人的尊严。
名言警句二:不可逆转的是时间,不可侮辱的是人格。
(1)名言警句一体现了自尊包括哪两个方面?
(2)名言警句二表明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我们应当怎样做?
15.结合下列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一 一天,快递员小郭在送快递时迟到了5分钟,他先是遭到收件人用伞把殴打,随后还被一男子踹倒,并殴打致伤。小郭报警后,当地派出所已立案调查,小郭表示,只希望得到对方的一句道歉。
(1)快递员小郭遭到殴打,为什么只希望得到对方的一句道歉?
情境二 小军和小明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小军考了62分,他急忙问小明考了多少,小明没有告诉他。课间时间,小军偷偷看了小明的试卷,原来他只考了58分。小军于是很骄傲地对小明说:“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
(2)听到小军的话后,小明会是什么感受?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应如何尊重他人?
情境三 小芸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班级自尊榜样”推荐活动。
(3)你觉得拥有哪些品质的人可以入选?(写出两个即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B C B A B B D
9.(1) 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平和、豁达的心态 予以回击 法律武器
(2) 学会不断提升自己 努力、拼搏和进取
(3) 学会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 隐私和人格 不同的个性和处世风格
10.为人之德;平和、豁达;法律武器;开阔视野、增长智慧;隐私和人格;
11.提升
12.含义: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重要性:自尊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所必备的操守;自尊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自尊是前进的动力,是实现成功人生的重要条件;自尊是一种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强的基础。
13.(1)我口才很好,经常在辩论赛中拿第一。
(2)我不小心将同桌的铅笔踩坏了,虽然他不知道是我干的,但我还是给他买了一支新的。
(3)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
14.(1)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
(2)我们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面对他人的议论或者批评,我们要有平和、豁达的心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面对他人的侮辱和诋毁,我们应当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15.(1)要求对方尊重自己,是在维护自己的人格。
(2)自尊心受到伤害。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人格,不取笑、歧视他人,更不能侮辱他人。
(3)明白是非对错、不爱慕虚荣、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不断提升自己、尊重他人等。(写出两个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