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3课做自尊的人一、单选题1.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精神状态。下列中学生的表现体现自尊的是( )①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②注意在容貌上和衣着上修饰自己,注意在言行上约束自己③对自己不当的行为感到惭愧④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允许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中华传统美德的角度,六尺巷的故事主要体现了( )A.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C.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D.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3.当我们的某些长处受到他人肯定时,会感到格外高兴;当做了好事受到集体和他人称赞时,心情就十分舒畅。这是因为( )A.我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B.我们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C.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取决于他人的看法和评价D.这是一种自我认识4.“行己有耻”出自《论语》,是指凡自己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这启示我们( )①要以羞耻心约束自己的行为②日常生活需要遵规守纪③自己认为不可耻的事情,即便违背道德也可以去做④要有知耻之心,不做可耻的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明了( )A.不要因为贫困而自卑 B.自尊的人看重自己的人格C.武力不能战胜正义 D.做什么事都要讲诚信6.自尊是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质之一,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体验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基本素质的是( )A.小军给同桌小雷起了“胖熊”的外号 B.小龙主动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残疾同学C.班长因小凯学习差禁止他参加足球队 D.小强总嘲笑有些口吃的小刚7.“知耻是由内心以生,闻过是得之于外。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故耻为重。”这就要求青少年自尊自爱,知廉耻、明是非。以下场景中的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8.对下列图片理解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图一中孩子的做法是错误的。面对家长的关心,子女一定要完全顺从,这是孝敬父母的最好体现②图二启示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③图三告诉我们,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青春期矛盾心理,我们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④图四中游客的行为不但不文明,违背社会公德,还没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义务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二、填空题9.阅读教材P26-P28《人须有自尊》,回答下列问题。10.阅读教材P29-P32《做自尊的人》,回答下列问题。11.自尊的人的表现:(1)自尊的人能 。(2)自尊的人 。(3)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12.学会不断 自己。三、简答题13.同学们学习了“人须有自尊”这一内容后,开始自我反省,相互探讨,都在为做一个自尊的人而努力。下面是他们开展的活动,请你一起来参加吧!示例:我关心他人,愿意帮助他人,有很多好朋友。我热爱运动,身体健康。(1)参考上面示例,写两句关于自己的话,表达对自己的肯定和喜爱。“行己有耻”出自《论语》,是指对自己不善的动机和行为有羞耻心,能以羞耻心约束自己的行为,凡自己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都是优秀的品质。小明写出自己曾经“行己有耻”的行为。你有过“行己有耻”的行为吗?请写出来。(2)小明:有一次,我看见马路上没人,想闯红灯,后来想到是错误行为,马上停止了脚步。“我”:(3)结合所学内容,请回答自尊的人有哪些表现。四、分析说明题14.七年(1)班的小敏同学每天都要晨读名言警句,下面是她刚刚读到的:名言警句一:不认识他自己的尊严的人,便不能尊重别人的尊严。名言警句二:不可逆转的是时间,不可侮辱的是人格。(1)名言警句一体现了自尊包括哪两个方面?(2)名言警句二表明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我们应当怎样做?15.一次,周恩来坐车外出,路经一段积水的街道,汽车急着赶路,车轮激起的积水溅到行人身上。他发现后,马上叫司机停车,亲自下车向行人道歉。(1)从材料中,你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受人尊重的奥秘是什么?(2)怎样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A C A B B B D D9.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对我价值的肯定;良好的心理状态;行己有耻;不为名利所惑10.为人之德;平和、豁达;法律武器;开阔视野、增长智慧;隐私和人格;11. 认可自己 知廉耻、明是非12.提升13.(1)我口才很好,经常在辩论赛中拿第一。(2)我不小心将同桌的铅笔踩坏了,虽然他不知道是我干的,但我还是给他买了一支新的。(3)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14.(1)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2)我们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面对他人的议论或者批评,我们要有平和、豁达的心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面对他人的侮辱和诋毁,我们应当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15.(1)①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②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2)①我们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②面对他人的议论或批评,我们要有平和、豁达的心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③面对他人的侮辱和诋毁,我们应当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