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献县初中毕业生中考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卷Ⅰ(选择题,共24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特种邮票,一套4枚。据此判断该套邮票的主题为( )
A. 古人类的起源 B. 中华文明探源
C. 青铜文明灿烂 D. 农耕技术成熟
2. 公元前237年,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秦)穆公求士……遂霸西戊;孝公用商鞅之法……至今强国;惠王用张仪之计……逐散六国之从;昭王得范雎……使秦成帝业。”李斯意在强调( )
A. 人才为秦国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B. 历代秦王都励精图治
C. 商鞅变法是秦国强大的主要原因 D. 秦灭六国是大势所趋
3.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时间轴中②对应的阶段特征是( )
A. 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4. 宋朝官僚主要有“阶、职、差遣”等称谓,“阶”、“职”为虚名,只有“差遣”才掌握实际权力,州县长官也都由皇帝“差遣”京官去担任,出现“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情形。这些做法( )
A. 扩大了科举考试影响 B. 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C. 落实了重文轻武政策 D. 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
5. 下图所示的遗址在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关于该遗址的准确表述是( )
圆明园遗址
A. 是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私家园林 B. 被八国联军抢劫后放火烧毁
C. 被焚烧于签订《北京条约》前 D.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6. 下表是李鸿章创办的一系列企业。这些企业的经营( )
时间 概况
1872年 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兼揽商货
1878年 设立开平矿务局,产品大量销往市场
1878年 设立上海机器织布局以“挽回固有之利”
A. 践行了实业救国思潮 B. 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C. 辅佐了军事工业发展 D. 遏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7.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指出:我们的国家在政治上已经独立,但要做到完全独立,还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实践这一设想的是( )
A. 抗美援朝 B. 土地改革 C. “一五”计划 D. 改革开放
8. 自1982年起,河北省某农民先后承包、租赁了三个长期亏损、濒临倒闭的企业和车间,使它们奇迹般地起死回生,经济效益很快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据此可知,当时(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 企业经营自主权在逐步扩大
C.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来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9. 美国的国会大厦众议院会议厅建筑上悬挂着汉谟拉比的浮雕半身像,并配文:“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由此可以看出( )
A. 《汉谟拉比法典》体现出了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平等
B. 歌颂汉谟拉比初步统一两河流域,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C. 称赞汉谟拉比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古巴比伦王国
D. 纪念汉谟拉比制定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10. 英国工业革命开了工业文明之先河,对英国和世界均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以下图片材料说明了工业革命( )
英国农村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示意图
A.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 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C. 建立了现代工厂制度
D. 使社会日益分裂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11. 下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 )
时间 拖拉机数量(万台) 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
1928年 2.7 1.7
1932年 14.8 61.5
1937年 56.1 93.0
A. “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B. 农业集体化会制约工业化发展
C. 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十分不平衡 D.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
12.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大事年表(部分)
·19世纪40~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独立。 ·1960年,非洲17个国家获得独立。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据上表可知,该大事年表聚焦的核心问题是( )
A.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B. 两极格局的形成
C.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 地区冲突的影响
卷Ⅱ(非选择题,共36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唐对世界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唐朝覆亡后,外国人对中国人称为“唐人”的习惯一直未变,从宋元直至明清都是如此。直到目前,老一辈的华侨仍喜欢自称“唐人”,至于华侨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这几乎举世皆知。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宋代继承发展了自汉朝以来的海外交通航线……与宋通商的国家除了日本、高丽以外,还有散布于中南半岛、南海群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东北岸的各国。
——摘编自李春棠、侯力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中国唐朝开放的史实,说明“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3)综上所述,说出你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14.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时期 概况
1927—1937年 土地革命时期 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使农民获得土地,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同时,红军多次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壮大革命力量。但由于“左”倾错误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
1937—1945年 全民族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在抗战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1945—1949年 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
(1)分析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原因和意义。
(2)从材料中任选一个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这一史事是如何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艰难历程与伟大胜利”的。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壁垒日益消除,生产要素资源在各国之间加速流动,同时,整个世界也日益融合为一个全球大市场,各国企业逐渐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一般而言,发达国家重点控到一头一尾的技术设计和管销环节,而把加工制造这一中间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生产全球化背景下的无边界组织的形式与发展势》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加快了信息传送的速度,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地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分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国际范围内,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其成员对本国或本地区市场的控制大大放松,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摘编自左伟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世界经济发展呈现的变化或趋势。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3)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为顺应这一趋势做出了怎样努力。
2025年献县初中毕业生中考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卷Ⅰ(选择题,共24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A
卷Ⅱ(非选择题,共36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3题答案】
【答案】(1)说明: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发展;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这些开放交流活动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传播、经济发展,所以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2)原因:宋代社会经济跃进、都市发达、知识普及;继承发展了自汉朝以来海外交通航线;与众多国家通商。机构:市舶司。
(3)启示:开放促进发展,闭关导致落后;我们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14题答案】
【答案】(1)原因:城市敌人力量强大,农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农民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是革命的主力军;农村远离城市,便于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意义:使农民获得土地,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为革命保存了力量,壮大了革命队伍;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示例一:选择红军长征:结合长征的原因、过程和意义说明。由于“左”倾错误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如雪山、草地,还要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但红军战士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战略转移。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艰难历程与伟大胜利。
示例二:选择全民族抗战:结合全民族抗战的史实和影响说明。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面临着日军的残酷进攻。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领导人民军队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在艰苦的抗战过程中,人民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艰难历程与伟大胜利。
【15题答案】
【答案】(1)趋势:生产全球化,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2)原因:①跨国公司的推动;②信息技术的进步;③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④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任答三点即可)
(3)努力:①发展科学技术,掌握核心技术应用;②积极扩大对外开放;③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带动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④在顺应发展趋势的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等。(任答两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