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下册8.1.1 日本课件(3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下册8.1.1 日本课件(39张PPT)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8.1 日本|
第八章 认识国家
富士山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日本樱花开放的时间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
每逢春天,日本樱花由南往北相继盛开,赏花的人群随之自南向北涌动。人们在樱花树下观赏、拍照、聚会……
图8.2 日本本土各地樱花开放预报
核心素养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但它通过发展高效的农业技术、节约能源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些做法体现了人地协调的理念,即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人类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合理利用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自然灾害应对:日本多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等。然而,日本建立了完善的预警系统和抗震建筑标准,有效地减轻了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这种对自然灾害的积极应对和预防措施,也是人地协调观的重要体现。
人地协调观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引导学生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自然环境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日本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区域差异与联系:通过比较日本与其他周边国家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异同,加深学生对区域特色和区域差异的理解。例如,可以将日本与韩国、中国在农业类型、工业结构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造成差异的地理因素。
区域认知
地形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分析日本地形多样、气候受海洋影响显著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影响日本的农业分布和农业生产方式。
经济发展模式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探讨日本经济发展模式(如传统的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等)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综合思维
旅游规划:设置关于日本旅游规划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日本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旅游资源等因素,设计合理的旅游路线。这有助于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地理实践力。
产业调查:让学生调查日本某一产业在本地的发展情况,分析其优势和面临的挑战。这种调查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培养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地理实践力
目 錄
CONTENTS
地狭人稠的岛国


经济贸易大国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地狭人稠的岛国
读图活动
1.指图说出日本的领土构成,估算其南北跨越的纬度。
领土构成:国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众多小岛组成
南北跨越的纬度:日本最北端约在 46°N 附近,最南端约在 23°N 附近 ,南北跨越纬度约为 23°。
图8.3 日本地形
领土组成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群岛国家,国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众多小岛组成,南北狭长,日本国土面积约37.8万平方千米
本州岛是日本最大的岛屿;北海道岛是日本四个岛中纬度最高的岛屿;九州岛是日本四个大岛中纬度最低的岛屿。
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北半球,东半球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日本大部分地区位于30°N~45°N,位于北温带和中纬度地区
45°N
30°N
读图活动
2.找出日本海、太平洋,描述日本海岸线特点,分析其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日本海岸线特点: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曲折的海岸线形成众多优良港湾,利于建设港口,发展海洋运输业,便于对外经济交流与贸易往来;也有利于海洋渔业的发展,靠近海洋丰富的渔业资源区域 。
图8.3 日本地形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45°N
30°N
人口
日本人口约1.25亿(2022年),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读图活动
3.找到关东平原和富士山,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
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日本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地势起伏较大 。
图8.3 日本地形
地形
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日本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首都东京所在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地形
关东平原位于日本本州岛东南部,关东平原在日本三大平原(关东平原、大阪平原、浓尾平原)中面积最大的一个,但却是开发最晚的一个。关东平原原为荒地,自16世纪后期成为德川氏封地后,德川氏对关东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发,自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后。自此以后,关东平原就一直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气候
日本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
日本这两种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冬季较温和,夏季较凉爽,全年降水较为丰沛。
(日本由于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气候是具有海洋性特点的季风气候,但不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
日本国土面积虽然狭小,但南北跨纬度较长。纬度的南北差异造成了气温和热量的差异,从而影响了樱花的开放日期。
探究活动
比较日本和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及影响
1.描述日本和蒙古的海陆位置,比较其差异。
日本:是位于亚洲东部的岛国,四面环海,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
蒙古:是地处亚洲内陆的国家,周围被陆地包围,没有直接濒临海洋 。
差异:日本是岛国,海洋环绕;蒙古是内陆国,远离海洋 。
探究活动
比较日本和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及影响
2.比较东京与乌兰巴托的冬夏气温、年降水量的差异,分析其原因。
差异:
气温:东京冬季气温比乌兰巴托高,夏季气温比乌兰巴托略低 ,气温年较差东京小于乌兰巴托。
降水量:东京年降水量远多于乌兰巴托,且降水季节分配相对较均匀 。
探究活动
比较日本和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及影响
2.比较东京与乌兰巴托的冬夏气温、年降水量的差异,分析其原因。
原因:东京受海洋影响大,海洋的调节作用使得气温变化较缓和,冬季降温慢、夏季升温慢;且海洋带来丰富水汽,降水较多。乌兰巴托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大陆性强,冬季受大陆冷气团控制,寒冷干燥;夏季升温快,降水稀少 。
探究活动
比较日本和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及影响
3.根据日本和蒙古的海陆位置特点,推测两国对外交通运输的方式。
日本:四面环海,海洋运输便利,对外交通运输方式以海运为主 ,同时航空运输也较为发达,便于与世界各地进行人员和货物往来 。
蒙古:作为内陆国,没有直接的海上通道,对外交通运输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运输 ,通过与周边国家的交通线路连接进行货物运输和人员交流,航空运输也是重要的对外交通方式之一 。
河流
日本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国土面积狭小,河流从发源地到入海口距离短,加之受海洋性季风气候影响,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因此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多火山地震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3级以上的地震平均每年发生1500多次。日本境内有200多座火山,最高峰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是其中一座最著名的火上,先后多次喷发。是日本的象征,富士山呈圆锥形,山顶常年积雪,山麓樱树成林,阳光下,像一顶闪闪发光的雪冠,雪冠形状为上小下大,又像一把张开倒置的玉扇。是日本的象征,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探究活动
分析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及影响
1.依据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地壳运动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
探究活动
分析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及影响
2.举例说出火山喷发和地震给日本带来的影响。
积极影响:火山喷发带来的火山灰富含矿物质,可使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发展;火山活动形成独特的火山地貌景观,可开发为旅游资源和科研基地,促进旅游业发展 。
消极影响
人员伤亡:如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 9.0 级地震,引发海啸,宫城县等地受灾严重,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
财产损失:地震和海啸摧毁大量房屋、建筑、基础设施等,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处理核泄漏及后续相关问题耗费巨额资金,给日本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火山喷发时,如鹿儿岛县樱岛火山喷发,火山灰喷至 3000 米高空,影响当地交通、农业等产业,破坏生态环境 。
心理创伤:频繁的火山、地震灾害给日本民众带来心理压力和精神创伤 。
多火山地震
日本高度重视防震宣传、抗震减灾工作,将每年的9月1日设定为“防灾日”。日本的建筑抗震要求标准高,社区均设置了地震避难场所,定期进行全民防灾演习,防震安全教育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
图8.7日本小学生参加防震演练
多火山地震
应对措施
日本传统的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民居
每年9月1日,日本全国上下动员起来,举行大规模防震演习
演习
不断完善地震预警系统
预警
课堂小结
能力提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描述日本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培养学生防震减灾的意识和能力。
课堂小练
读日本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日本面积最大的岛屿甲是( )
A.北海道岛 B.四国岛
C.本州岛 D.九州岛
解析: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其周围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日本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C正确,ABD错误,故选C。
C
读日本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B.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
C.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D.资源丰富的大国
解析: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部,四周被海洋环绕,是一个岛国;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间多挤压、碰撞、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A叙述正确,C叙述正确;该国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海,便于对外运输,B叙述正确;由于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缺乏,故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D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新潟、东京气候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潟的气温年较差小,东京的气温年较差大
B.东京受季风影响,新潟不受季风影响
C.东京夏季降水少
D.新潟冬季降水多
解析:读图可知,新潟的气温年较差大,东京的气温年较差小;东京、新潟都能受到季风影响;东京夏季降水多;新潟冬季降水多。故选D。
D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东京降水多的季节,新潟盛行风向是(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解析:东京夏季降水丰富,此时给新潟、东京带来降水的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但两地分别处于背风坡、迎风坡,同一季节降水差异大。故选B。
B
每一年的3月和4月份,一直是日本赏樱的旅游季节。读“日本樱花开放时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日本樱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解析:读图可知,樱花开放时间自南向北越来越晚,主要影响因素为纬度位置,A正确,排除BCD;故选A。
A
每一年的3月和4月份,一直是日本赏樱的旅游季节。读“日本樱花开放时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4月20日的樱花开放时间线中间向南弯曲,主要自然原因为( )
A.樱花种植位置差异 B.地势中间高两侧低
C.樱花种植品种差异 D.气候特征差异较大
解析:读图可知,4月20日樱花开放时间线自西向东经过的地形为平原、山地、平原,中间山地海拔高,气温较低,因此樱花开放的时间晚于同纬度地区,所以影响该地樱花开放时间线分布差异的原因是地形地势。B正确,排除ACD;故选B。
B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