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合格考)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2小题,共84分。1.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A. 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B. 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C. 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D. 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2.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敵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则矮小破旧,基葬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这主要反映了( )A. 私有制的产生 B.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C. 人类已进人定居状态 D. 国家开始形成3.古代埃及和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古代埃及和西亚文化的相似之处有( )①创造世界上古老的文字②留下完整的成文法典③掌握一定数学知识④依据河水涨落制定历法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4.如图是古代四大文明分布示意图,b处所在地区的代表性文明是( )A. 种姓制度、佛教 B. 分封制度、甲骨文和青铜器C. 象形文字、金字塔 D. 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5.欧洲行会大都以居住区和宗教、慈善功能为基础进行组织。城镇当局组织行会,主要是为了控制生产,控制工匠。而控制价格和产品质量既符合商人利益,也符合消费者利益。因此,即使在城镇权贵垄断政权的时期,法律也允许行会成为垄断性的行业组织,只有行会成员才有权从事该行业,行业培训也由本会工匠安排。这说明( )①行会是工匠和商人的同业组织②行会制定保护主义政策以排挤新来者③行会维护本行业生产经营秩序④城市行会集体抵制城市权贵垄断政权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③④6.下表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历史现象 原因A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一度达到全盛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B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C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大学的建立D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庭帝国灭亡 日耳曼人南下入侵A. A B. B C. C D. D7.《廷巴克图一个“全球城市”的兴衰》中说,商业上的繁荣使廷巴克图有能力兴建著名的科兰尼克 桑科尔大学……理论上同样是清真寺的桑科尔大学奉行“门户开放”,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这种学术气度被欧洲人誉为“廷巴克图的慷慨”……桑科尔大学和廷巴克图为帝国培养大批知名学者,促进了廷巴克图的文化繁荣和帝国对文化的重视.下列对上述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对外贸易对非洲文明有重要影响 B. 贸易促进了伊斯兰教在马里传播C. 16世纪的马里是世界大国之一 D. 自由开放的政策促进了马里帝国文化繁荣8.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数学坐标轴画了一条不甚精确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 )A. 教会权力演变进程 B. 国王权力演变进程 C. 议会权力演变进程 D. 市民权力不断上升9.“非洲本土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中处”——黑格尔;“非洲人从来就没有发展过自己的文明”——巴兹尔戴维逊。针对上述史料,下列历史解释最合理的是( )A. 这是“欧洲中心论”有失偏颇的史学眼光B. 闭塞的环境使非洲文明独立发展,进程缓慢C. 非洲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深远D. 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虽然美洲印第安人不能有效地抵抗入侵者,但事实依然是,他们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列历史史实不能够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A. 堵育出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等农作物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B. 修建的金字塔,神庙,城市等建筑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C. 流感……天花比所有的枪炮消灭更多的印第安人D. 美洲印第安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11.大学是人类文明的标杆之一。阅读下列“大学兴起”的示意图,其中“?”处应填上( )A. 骑士文学B. 世俗教育C. 经院哲学D. 行会组织12.一部史学名著将公元1500年作为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以下哪一史实可以作为这种历史分期的依据?( )A.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 新航路的开辟C. 圈地运动的发生 D. 殖民掠夺与扩张13.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英国14.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 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 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C. 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 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15.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 )A. 美洲 B. 非洲 C. 亚洲 D. 大洋洲16.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 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 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 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17.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 )①资本市场的发展②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④海外殖民掠夺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8.某位科学家阐明的基本定律成为所有力学的基本出发点。他还用万有引力解释了潮汐现象,他的理论还导致了后来一系列天文学的新发现。该科学家是( )A. 托勒密 B. 牛顿 C. 哥白尼 D. 爱因斯坦19.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是(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彼特拉克 D. 莎士比亚20.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序幕的是( )A. 康德 B. 加尔文 C. 伏尔泰 D. 马丁 路德21.“‘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此言论应出自( )A. 俾斯麦 B. 林肯 C. 亚历山大二世 D. 明治天皇22.“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以下文献在确定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如财产法、继承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A. 《权利法案》的颁布 B. 《社会契约论》的出版C. 《法国民法典》的颁布 D. 《论法的精神》的出版23.1860~1890年,俄国的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上述材料反映了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作用是( )A. 更新了农业生产结构 B. 缩小了城乡差别C. 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 D. 促进了工业发展24.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A. 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 不具有普适性C.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具有借鉴意义25.德国19世纪中期仍处于分裂状态。促成德国实现统一的人物是( )A. 马丁 路德 B. 俾斯麦 C. 加尔文 D. 歌德26.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 医疗技术水平下降27.如表所示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收入状况 工种数 典型工种例举最高 9 机械安装工、机炮制造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居中 16 印刷工、铁匠、石匠、初纺工、羊毛分类工、染匠最低 6 裁缝、泥水匠、鞋匠、梳毛工、手织工①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 ②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 ③“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 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选择。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8.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 联邦制并未真正得到推行 B. 铁路已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 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 D. 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29.有人描述某一时期英国人生活的情景: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却很悠闲。现在,社会的节奏变快了。时间支配了整个社会,时钟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导致生活节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化 B. 信息化 C. 城市化 D. 电气化30.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 B. 工场手工业进入了鼎盛时期C. 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 D. 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3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下表中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年份 1840 1870 1900 1920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重(%) 22 14.8 8.4 7.1A. 海外移民 B. 殖民战争 C. 工业革命 D. 资产阶级革命32.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A. 中国辛亥革命时期 B. 美国内战时期 C. 俄国二月革命时期 D. 巴黎公社时期33.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引发了工业生产的革命。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工业革命的主要条件是( )A. 世界市场的扩大 B. 手工工场的发展 C. 科技革命 D. 机器发明34.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A. 推动城市化进程 B. 促进农业快速发展C. 缩小城乡差距 D. 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35.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 美国经济的飞速崛起C. 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D. 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36.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A. 新航路开辟 B. 西方早期殖民扩张C. 工业革命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37.16世纪至17世纪早期,欧洲一些国家物价上涨,出现了所谓的“价格革命”。关于价格革命原因的认识,我国史学界大多认为价格革命是新大陆金银的流入所致。后来,又有研究者认为社会需求的大量增加,供求的失衡也是造成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据此可知,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是( )A. 国际形势 B. 历史经验 C. 实地调查 D. 研究视角38.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来看,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 开辟了殖民扩张道路 B. 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C. 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 D. 引起了世界工人运动39.荷兰一度控制着波罗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贸易,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凭借强大的实力,荷兰加入了殖民掠夺行列,下列哪一选项不符合荷兰( )A. 建立了巴达维亚殖民地 B. 占领了中国的台湾C. 占领了整个了印度尼西亚 D. 占领了中国的澳门40.有人比喻英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提示了( )A. 英国在北美进行殖民统治 B. 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C. 法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 D. 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疯狂屠杀印第安人41.“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官吏把自己居留殖民地的时期看作他们一生永远不会再有的幸福时代。如果在这些年代不置下财产,就会成为笑柄。”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拉美地区物产丰饶 B. 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经营有方C. 拉美人民深受殖民者的残酷剥削 D. 殖民官吏贪污受贿42.比较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拉美独立运动与北美独立战争相比较,相似的方面有( )①独立前都受到殖民统治②都通过武装斗争来寻求独立③结果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④都是资产阶级革命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43.探讨大国兴衰成为学术界十分热门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们在描述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时,常常使用“欧洲的衰落”这样的提法……欧洲的衰落是相对19世纪它高居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地位的“黄金时代”而言,现在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发展与进步。欧洲,或者说资本主义发达的西欧,仍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基地,它的作用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不可或缺。——据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1) 列举18世纪中期以前促进欧洲崛起的三件主要事件。材料二早期的自由主义者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绝对主义,争取个人的政治权利,争取宪政政府全十星料班合的离影……到十九世纪中期,欧洲的主要国家和美国大致完成了这方面的任务。——李强《自由主义》(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写出19世纪以前英、美在反对绝对主义争取宪政方面取得的成就。法律性文件 确立的政体英国 ______ ______美国 ______ ______材料三在(近)现代世界经济史上,搞工业化、现代化真能搞到“起飞”程度的,只有一个事例——他们都是由一个城市中产阶级领头搞起来的。西欧、北美带动于先,日本踵随于后。所以在一个中产阶级主政的国家,与生产发展并驾的则是衣食足(经济)、礼仪兴(教育文化),接着才有法治和民主。——唐德刚《晚清七十年》(3) 日本开始迈向现代化的标志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述中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不得摘抄原文)。1.【答案】D2.【答案】A3.【答案】A4.【答案】D5.【答案】A6.【答案】B7.【答案】C8.【答案】B9.【答案】A10.【答案】B11.【答案】B12.【答案】B13.【答案】B14.【答案】D15.【答案】C16.【答案】C17.【答案】D18.【答案】B19.【答案】C20.【答案】D21.【答案】B22.【答案】C23.【答案】D24.【答案】B25.【答案】B26.【答案】A27.【答案】A28.【答案】D29.【答案】A30.【答案】C31.【答案】C32.【答案】D33.【答案】A34.【答案】A35.【答案】A36.【答案】C37.【答案】D38.【答案】B39.【答案】D40.【答案】B41.【答案】C42.【答案】A43.【答案】【小题1】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开始对外殖民扩张,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宗教改革,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的发展【小题2】《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共和政体【小题3】日本开始迈向现代化的标志事件是明治维新。中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在于领导了西欧、北美和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同时带动了经济、教育文化的繁荣,进而促进了法治和民主的建立。中产阶级的主政为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基础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