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青县回民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回民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回民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2题,共36.0分)
1.(3分)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我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它”是(  )
A. 陆军 B. 海军 C. 空军 D. 火箭军
2.(3分)有学者认为,《人权宣言》的发表是新制度诞生的标志。“新制度”指的是(  )
A. 封建君主专制 B. 农奴制
C. 社会主义制度 D. 资本主义制度
3.(3分)“这项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视了。”材料中的“运动”是指(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4.(3分)《资治通鉴》有载:“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混水)击之。…秦兵遂溃……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死者什七、八”。这场战役(  )
A. 成就了晋国的春秋霸业
B. 激发了秦国的商鞅变法
C. 促使北方陷入分裂和混战
D. 加速了南北的统一进程
5.(3分)如图可以用来说明中国共产党(  )
A. 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 积极发动全民族的团结抗战
C. 建立了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D. 实现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转变
6.(3分)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中叙述道:“1775 年 4 月 19 日,新大陆东北部的一声枪响,划破了纯净的天空,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枪声让这场冲突上升为战争,史称美国独立战争’。”那么,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民族之间的矛盾
B. 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形成
C. 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殖民统治的阻碍
D. 阶级矛盾尖锐
7.(3分)《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百家讲坛》的“隋唐历史”系列节目,假如由你来主讲,下列题目中最适合的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8.(3分)如表表格中事件反映的清初历史特征是(  )
时间 事件
康熙二十三年(1684) 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康熙二十八年(1689) 《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
康熙五十二年(1713) 册封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乾隆三十六年(1762) 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A. 繁荣开放的盛世景象
B. 民族关系的进一步交流与融合
C. 思想文化的发展昌盛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9.(3分)2019年4月16日,法国著名建筑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火势熊熊。圆明园遗址公园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文明不能承受之殇》一文,称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圆明园被毁于哪次侵略战争中(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3分)2017年,随着中共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人们热议的话题为(  )
A. 邓小平理论、南方谈话
B. 毛泽东思想、武装割据
C.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D. 新时代思想、小康社会
11.(3分)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下列关于清代的戏剧创作有误的是(  )
A. 到了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
B. 清代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C. 乾隆年间,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又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D. 在清朝皇室的扶持下,京剧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现已成为国粹
12.(3分)2016年1月,教育部指出:教育改革要注重不同地区和群体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这说明教育改革应该(  )
①保障每一个人的公平发展权,促进社会人才畅通流动
②不断完善我国一系列教育体制,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③贯彻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首先加强科技创新
④从我国教育国情出发,着眼于大局,注重实效.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24.0分)
13.(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杰出的古代工程建筑】
材料一:这是明清两代宫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二:这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
(1)上述材料分别介绍了我国古代哪些工程建筑成就?
【伟大的发明创造】
材料三:它们改变了世界的历史:第一项发明是在文字交流方面,第二项发明是在进行战争方面,而第三项则是在辨别方位方面……就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和力量而言,没有哪一个王国、哪一个宗教或者哲学能够与这三大发明相比。
(2)据所学知识,写出改变世界的三大发明及其共同作用。
【多彩的文学艺术】
材料四: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在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3)据材料,分别指出唐诗宋词兴起的原因。
(4)从中华文明角度概括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
14.(8分)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材料一:
(1)根据示意图和所学,请写出A、B政权名称。
材料二:两宋时期,若干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中央王朝长期并立。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关系的历史进程是在和战交错的复杂场景中曲折发展。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各少数民族政权在建立之初,都主动接受中原封建文化,仿效中原实行汉制,加快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改编自《中国历代战争之两宋烽烟》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用一例史实说明“两宋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关系的历史进程是在和战交错的复杂场景中曲折发展”。
材料三: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息。接着,清朝设置官职,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3)材料三中清朝为巩固西北边疆采取了哪些军事行动?材料中的“官职”指的是哪一官职?
材料四: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友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4)根据上述四则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发展的特点。
15.(8分)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杰出君主,在其统治时期,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治。
(1)以下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请你根据所学,帮他完成下面的表格。
项目 秦始皇 汉武帝
政治 皇帝总揽大权。
在中央设①_____、太尉、御史大夫。
在地方上实行②_____制度; 实行“③_____”,削弱诸侯国势力。
在地方上派刺史监察地方;
思想 “④_____”统一人们的思想; “罢黜百家,⑤_____”;
经济 统一货币,使用⑥_____。
统一度量衡; 铸币权收归中央,铸造⑦_____。
实行⑧_____,经营权收归国有;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2)上述表格体现出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是 _____。
A.都是开国君主 B.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C.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 D.都施行仁政
(3)如果你要查找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大事,哪部史书的记载最为真实可信?它的作者是?
材料二: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材料三: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完成。
——张岂之《中国历史 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4)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请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一谈秦始皇和汉武帝对中国历史有什么贡献?
试卷答案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
“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实际上是指出洋务运动对西方文明的认识不够深入,只求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不求变革社会制度,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所以A是正确的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BCD。
故选:A。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D
【解析】据题干图表及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初年,在我国的西南地区,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在我国的东北地区,1689年,清政府与沙俄签署《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在我国的西南地区,1713年,康熙册封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在西北地区,1762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台湾府的设立、《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册封班禅、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反映了清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的历史特征。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台湾府的设立、《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册封班禅、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的相关史实。
9.【答案】B
【解析】本题以2019年4月16日,法国著名建筑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为切入点,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相关知识。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闯入圆明园,大肆抢劫,最后放火烧毁了圆明园。
故选:B。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十九大的相关知识,注意掌握相关时政内容。
据所学知,2017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还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故2017年,随着中共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人们热议的话题为新时代思想、小康社会。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代的戏剧创作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京剧的相关史实。
1790年,乾隆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班一时誉满京城。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出现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选项ABD关于清代的戏剧创作正确,排除;选项C关于清代的戏剧创作有误,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改革相关知识.
据所学知识可知,教育改革要注重不同地区和群体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教育改革应该保障每一个人的公平发展权,促进社会人才畅通流动,要从我国教育国情出发,着眼于大局,注重实效,不断完善我国一系列教育体制,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但最终还是要靠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推进教育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所以①②④正确。
故选:C。
1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京城和明长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唐诗宋词发展的原因等相关史实。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解读和基础知识的掌握。
(1)建筑成就:据材料“这是明清两代宫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可知,材料中的“明清两代宫城,是指北京城。据材料“这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明长城。
(2)三大发明:据材料“第一项发明是在文字交流方面,第二项发明是在进行战争方面,而第三项则是在辨别方位方面……”可知,材料中的三项发明分别是文字交流方面其中大作用的活字印刷术;用于战争方面的火药;辨别方位的指南针。
共同作用:据所学可知,马克思称“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是预兆资产阶级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3)原因:唐诗:据材料“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可知,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
宋词:据材料“在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可知,宋朝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4)主题:据材料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古代建筑成就、三大发明及唐诗、宋词的发展,因此材料中反映的探索主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艺术”。
故答案为;
(1)建筑:北京城和明长城。
(2)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共同作用: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3)原因:唐诗: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宋词: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
(4)主题: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艺术。
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清朝加强边疆管辖的措施,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1)结合所学知识,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五代后期,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北宋。A是后周。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会宁府也称上京。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南宋建立。1141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所以B是金。
(2)结合所学知识,北宋与辽之间的澶州之战、北宋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或答:北宋与西夏之战、北宋与西夏订立宋夏和约;或答:南宋与金之间的郾城之战(或答岳飞抗金)、南宋与金达成和议等。
(3)军事行动:根据材料“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息”可得出,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官职:根据材料“接着,清朝设置官职,管辖整个新疆地区”及所学知识,为了加强对今新疆地区的管理,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4)根据材料“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友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分析得出,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多次发生战争,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和平交往是主流等。
故答案为:
(1)A是后周;B是金。
(2)事例:北宋与辽之间的澶州之战、北宋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或答:北宋与西夏之战、北宋与西夏订立宋夏和约;或答:南宋与金之间的郾城之战(或答岳飞抗金)、南宋与金达成和议等。
(3)军事行动:平定噶尔丹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官职:伊犁将军。
(4)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多次发生战争,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和平交往是主流等。
15.【答案】(1)丞相;(2)郡县制;(3)推恩令;(4)焚书坑儒;(5)尊崇儒术;(6)圆形方孔半两钱;(7)五铢钱;(8)盐铁官营、专卖;(9)B;
【解析】本题以“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等相关知识点。
(1)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政治方面,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思想方面,“焚书坑儒”统一人们的思想;经济方面,统一货币,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汉武帝政治方面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思想方面,“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经济方面,铸币权收归中央,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经营权收归国有。所以答案为:①丞相;②郡县制;③推恩令;④焚书坑儒;⑤尊崇儒术;⑥圆形方孔半两钱;⑦五铢钱;⑧盐铁官营、专卖。
(2)表格内容反映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和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秦始皇和汉武帝实行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所以表格体现出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是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故B正确。
(3)根据所学可知,如果要查找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大事,《史记》的记载最为真实可信,它的作者是司马迁。
(4)根据材料二“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沦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和材料三“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完成。”以及所学可知,秦始皇和汉武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有:凝聚民族共同体;创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扩大疆域;创建各项制度,为后世所沿用。
故答案为:
(1)①丞相,②郡县制,③推恩令,④焚书坑儒,⑤尊崇儒术,⑥圆形方孔半两钱,⑦五铢钱,⑧盐铁官营、专卖。
(2)B。
(3)《史记》;司马迁。
(4)凝聚民族共同体;创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扩大疆域;创建各项制度,为后世所沿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