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霸州衡益中学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霸州衡益中学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河北省霸州衡益中学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3.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4.历史开卷考试,考生须独立作答,不得讨论,不得传抄。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地层处发现了大量的朴树籽,还有榛子、胡桃、松、榆等植物孢粉;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化石。由此可知北京人( )
A. 以采集狩猎为生 B. 已经会人工取火 C. 开始种植农作物 D. 会使用磨制石器
2.某学者认为:“商鞅变法使劳动力得到了充分释放,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掌握了社会的主要财富,登上历史舞台”。该材料描述了商鞅变法的( )
A. 背景 B. 目的 C. 内容 D. 意义
3.从传世的《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汴梁城郊外到城内街面,有行商、坐贾与摊贩,店铺与宅院交相毗邻。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沿街闹市,通晓不绝。”据此可知,当时宋代
A.很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 B.连通全国的商业网已经形成
C.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 D.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地点限制
4.下图是清朝中期的人口数量和人均耕地面积对比图。这反映了清朝中期( )
A. 人地矛盾突出B. 农业生产恢复C. 阶级矛盾激化 D. 土地兼并严重
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B.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D.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
6.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
7.下表是一场学术研讨会的活动安排流程。据此推测,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应该是(  )
基督教与太平天国运动B.甲午中日战争及其影响
C.西化思想与洋务运动D.近代中国经济的工业化
8.1949年10月,《人民日报》报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报道( )
A. 宣告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 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
C. 宣布世界和平得以实现 D. 表明了土地改革已经全部完成
9.伴随着260万名翻身农民参军参战,上千万名农民投入支援前线的行动,不仅决定战争最终胜利的大局,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解放战争”,而且从根本上瓦解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统治的经济基础。材料叙述的是( )
A. 重庆谈判的结果 B. 人民解放战争的背景
C. 渡江战役的过程 D. 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影响
10柏拉图认为,古埃及人的激情更多是追求物质的富饶,他们没有希腊人这种对知识的热爱。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A. 埃及建立种姓制度 B. 埃及法学系统完整
C. 希腊发展海外贸易 D. 希腊哲学成就突出
11. 1873年12月,英国伦敦的持续大雾使人们感到呼吸艰难,有强烈的窒息感,周平均死亡人数比正常死亡人数多出了700人。引发伦敦大雾的主要原因在于( )
A. 蒸汽机的大量使用 B. 垄断组织的产生
C. 汽车流水线的出现 D. 贫富分化的加剧
12. 有学者认为,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在于双方误解了对方外交政策的目标。国际局势的两极对立与国内的压力,使美苏之间的误解不断加深,并进一步导致了两国的过度反应。以下最能说明该观点的是( )
A.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B. 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C.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D.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13题10分,14题14分,15题12分,计36分。
13.中华民族在长期交往、交会、交融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秦朝时,在今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境内分布着数十个民族,这些民族语言、族属不同,被中原人统称为“西南夷”。为了便利与西南夷的交通,秦朝开凿了连接蜀地和滇池的“五尺道”,还不断在归附的西南夷地区设置县、道。
——摘编自马孟龙《秦汉史》
材料二 638年8月,唐太宗任命吏部尚书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分四路出击吐蕃,大败吐蕃。640年10月,禄东赞到达长安,朝见了唐太宗,陈述了仰慕大国,请求接亲的愿望和诚意。太宗下诏准其所请。
——摘编自孙英刚《隋唐五代史》
材料三 元朝形势图(1330年)
——选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在西南地区加强边疆治理的背景和措施。4分
(2)据材料二,归纳唐朝治理西南地区的方式。4分
(3)综合上述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加强对西南地区管辖的意义。2分
14.光是人类生存之源,是人类前行的向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理性之光】
材料一 新文化的倡导者们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用近代科学理性反对传统的实用理性,用近代人文主义反对传统的仁礼禁忌,力图建立以自我为价值主体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并以之取代以家庭为本位的传统观念。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内容。4分
【庶民之光】材料二
时间 法律文献 部分内容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们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指出材料二所体现的民主政治制度。4分
【命运之光】
材料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洞察世界大势、汲取历史教训的重大创见。只有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和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共同理想。
——摘自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光”内涵的认识。6分
15.下列材料摘自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世界简史》第十章的目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世界
1.第一次世界大战 6.苏维埃创造奇迹 2.社会主义的兴起 7.开天辟地慨而慷 3.分赃的巴黎和会 8.法西斯主义兴起 4.民族解放运动 9.第二次世界大战 5.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史实。4分
(2)请选择材料中两个相关联的子目,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求:列出子目,表述准确,条理清楚。)8分
答案,选择题,1--5,ADDAB,6--10,ABBDD,11--12AA
13.【答案】(1)背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语言,族属各不相同;交通不便;
措施:开凿了“五尺道”,设置县、道。 4分
(2)方式:出兵发动战争;和亲;4分
(3)意义: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2分
14. (1)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抨击旧道德;倡导文学革命;建立新的宇宙观和人生观。4分
(2)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分
(3)认识“理性之光”——人类独立思考,思想解放,与时俱进;“庶民之光”——民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彰显庶民的胜利;“命运之光”——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于世界大势,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6分
15.(1)史实: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苏联完成工业化建设,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子目: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
观点:经济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说明: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导致德国社会矛盾激化;纳粹党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推动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的形成;德国法西斯扩军备战,野心膨胀,在1939年突袭波兰导致二战全面爆发;经济危机使英法等国家自顾不暇,对德国法西斯的扩张采取绥靖政策,客观上推动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所以,经济危机是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