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共24张PPT)【2025春七下道法情境课堂课件含视频(统编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共24张PPT)【2025春七下道法情境课堂课件含视频(统编2024)】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统编2024七下道法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25年春七下道法同步精品课件含视频(统编2024版)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学习目标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1
3
4
5
随堂练习
课后作业
6
新课导入
2
目录
新课导入
视频: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片段
“千万雪花,竞相开放,万千你我,汇聚成一个家。雪花,雪花,开在阳光下,在故乡,在远方,都一样闪亮。”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雪花”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开幕式上,写有参赛国家和地区名字的引导牌像一片片小雪花,不断汇聚,组成一朵大雪花,成为本届冬奥会的火炬台。闭幕式上,伴随着主题歌《雪花》,国家体育场上空用烟花打出“天下一家”的字样。
情境思考:北京2022年冬奥会既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会。从“雪花”这一设计中,你体会到什么思想理念
求大同
1.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与核心思想理念的关系。
2.知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3.了解核心思想理念的具体内容,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政治认同。
学习目标
新知学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今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孔子将仁的含义概括为“爱人”,主张尊重人、关心人,把人当人看,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后世将仁爱从社会人伦推广到宇宙,提倡“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息息相通,共处于一个家园,故见到同类危难而有恻隐之心,见到鸟兽哀鸣而有不忍之心,见到草木摧折而有悯恤之心,见到瓦石毁坏而有顾惜之心。
情境思考:
1.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仁爱的理解。
2.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更好地践行仁爱
讲仁爱
讲仁爱。要求我们“亲亲”“仁民”“爱物”,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具体地说,就是要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孝敬父母
关爱亲人
帮助他人
尊重老师
爱护环境
保护动物
要弘扬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重民本,要求我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唐太宗年青时代在民间生活时间较长,许多大臣参与或经历了隋末农民大起义,对民间疾苦有较为真切的了解。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太宗与群臣论治国之道,魏征引用了这样几句话:“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这句古语,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重民本
情境思考:从荀子到魏征,再到习近平总书记都提到“民本”思想,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守诚信
视频:曾子杀猪
情境思考:
1.视频中曾子杀猪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感悟?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诚信的历史典故?
徙木立信
一诺千金
守诚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守诚信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我们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中华民族先贤坚守道义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崇正义的核心思想理念。崇正义,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君子义以为上”, “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弘扬社会正气,崇尚社会正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坚守民族大义,才能让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是,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有限位置,让我们地言行合乎道义。
崇正义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南宋大臣文天祥战败被俘后,面对各种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最后从容就义。其绝命辞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的浩然正气为后世所传颂。
情境思考:1.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先贤坚守道义的理解。
2.在现代社会,我们如何坚守道义、弘扬正气
春秋时期,齐景公问晏子,“和”与“同”不一样吗 晏子用音乐说明“和而不同”的含义:演奏一首美妙的音乐,既需要很多乐器,也需要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相协调,还需要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等相配合。这就是多种因素“和”的结果。如果乐器只发出一个音调,就很难听,这就是单纯“同”的结果。
甲骨文的“和”字,左半边字形像一排竹管合拼而成的
乐器,右半边为“禾”字,表示读音。“和”的本义就是指和
(甲骨文)乐声调和、和谐。
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只有多样性的东西相互作用并达到平衡,事物才能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完全相同的东西简单相加,事物则会失去生机,难以维系。
尚和合
情境思考:以上材料中,体现了什么理念?
情境思考:结合视频和材料,请你说说北京中轴线申遗过程中对雨燕的保护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什么思想理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正阳门作为北京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正阳门城楼启动修缮时,研究人员针对修缮期间如何保护雨燕开展了专项研讨,原定6月初开工的木结构修缮工程延后一个多月,避开雨燕幼鸟孵化的高峰期。
施工方为雨燕保留进入巢穴的通道,以避免扰乱它们的回家路,“即使不得不挪动巢穴,施工人员也会拍照记录巢穴的具体位置,留好资料照片,修缮结束后,再将巢穴完整地摆放回原位。”
体现了尚合和的思想理念。这启示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视频:北京雨燕与北京中轴线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礼记·大道之行也》节选
求大同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中孔子的一段话,是为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孔子是因为生活在一个动荡不止、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一个理想社会,所以才有了这番言论。
近年来,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以“一带一路”建设
的伟大实践为引领,创造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
际关系范例,积极推动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携手共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在全球化时代,“共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在中华文明中追求天人合一、
世界大同理想的产物。
求大同,就是追求天下大同、大同世界,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类终极理想社会的理解与向往。其作为古今仁人志士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既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建构,同时也是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建设性求索。
求大同,要求我们胸怀天下,牢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古训,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情境思考:以上材料内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课堂笔记
(1)讲仁爱。要求我们“亲亲”“仁民”“爱物”,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具体地说,就是要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2)重民本。 ①重要性: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②要求:要求我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要求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3)守诚信。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要求我们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教材P54-P56)
课堂笔记
(4)崇正义。 ①意义:弘扬社会正气,崇尚社会正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坚守民族大义,才能让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②要求: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
(5)尚和合。①内涵:只有多样性的东西相互作用并努力达到平衡,事物才能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完全相同的东西简单相加,事物则会失去生机,难以维系;②要求: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要求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6)求大同。要求我们胸怀天下,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要求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教材P54-P56)
课堂小结
做核心理念的传承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与核心思想理念的关系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
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讲仁爱
重民本
守诚信
崇正义
尚和合
求大同
随堂练习
1.右侧漫画中相关文件的出台( )
①可以让老人们老有所依
②践行了讲仁爱、重民本的思想理念
③可以全面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④实现了大同社会的愿景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A
→说法正确
→说法正确
→说法绝对
→说法错误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交往之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以下古语的解读正确的有(  )
序号 古语 解读
①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要换位思考,宽容他人
②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
③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体现了守诚信的思想理念
④ 泛爱众,而亲仁 要讲仁爱,关心爱护他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交友要志同道合,共同进步
→“仁义”
→诚信的重要性
→讲仁爱
D
3.截至2024年6月,中国已与157个国家缔结了涵盖不同护照的互免签证协定,与44个国家达成简化签证手续协定或安排,同包括泰国等国家在内的23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中国免签的“朋友圈”持续扩容(  )
①体现了我国践行尚和合的思想理念 
②展现了中国与其他国家文明交往的形象 
③体现了中国尚合和的思想理念
④体现了中国“独一无二”的世界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A
1.背诵教材P50-P53正文。
2.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核心思想理念展示的活动(活动名称、时间、目标、展示形式、活动流程、活动收获等)。
课后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