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4.2 特异性免疫第1.周围环境中有很多病原体,大多数被健康的皮肤所阻挡;进入到呼吸道的大多数病原体也被黏膜清扫出来。——非特异性免疫【温故知新】2.病原体进入机体后,在体内时刻巡逻的、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会主动吞噬它们。皮肤上的细菌消灭新冠病毒需要启动第几道防线 属于什么免疫?课程内容标准 核心素养对接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1.通过“科学史材料”的分析,明确科学家研究道路的艰辛,对研究成果的尊重。——(科学探究)2.通过讨论与构建“体液免疫”的过程模型,强化思维方法。——(科学思维)【教学目标】4.2 特异性免疫B细胞激活后可以产生____,由于抗体主要存在于____中,所以这种主要靠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一、特异性免疫的方式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抗体体液当病原体进入________,主要靠 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细胞内部T细胞新冠病毒4.2 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的研究历程】1907年,威尔逊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海绵做了一个实验,只有同种细胞发生聚集,每个聚集体只含同一种着色的海绵细胞19世纪末,科学家贝林发现血清中存在抗毒素,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抗体”。他因此获19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890年,德国学者埃利希提出原始的体液免疫学说,认为血清中存在的抗菌物质在抗感染免疫中起决定作用。因此,埃利希荣获19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48年,法格雷乌斯证明抗体是受抗原刺激后,由淋巴细胞转化成的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1967年,克拉曼和米切尔等科学家证实抗体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B细胞协同作用。1970年,米勒证实辅助性T细胞虽不产生抗体,但能协助B细胞产生抗体。20世纪70年代乌纳努埃(图左)等证明巨噬细胞在抗体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1983年,哈斯基乌斯等证实T细胞表面存在识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抗原-MHC的受体分子。资料1:1907年威尔逊的海绵实验海绵动物是一类多孔滤食性生物体的统称,其色泽各个不同。威尔逊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海绵做了一个实验,实验操作和结果如图。1.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海绵只有同种细胞发生聚集,每个聚集体只含同一种着色的海绵细胞,这是什么原因呢?细胞通过受体相互识别。4.2 特异性免疫1.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在人体所有细胞膜的表面,都有多种不同的蛋白质,其中包括作为分子标签来起作用的一组蛋白质,能被自身的免疫细胞所识别。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也带有各自的身份标签。当它们侵入人体后,能被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出来。识别分子标签——组织相容性抗原(MHC),人类的MHC也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区分“己方和敌方”。免疫细胞的识别基础:细胞表面的受体。4.2 特异性免疫抗原决定簇——病原体表面的分子标签相关信息:每种淋巴都能识别各种不同类型的抗原吗?一个淋巴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性抗原。通常情况下,一个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的病原体,活化、 增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 体。人体内B细胞的种数在109 以上,至少可以产生109 种独特 的抗体,可以识别自然界存在的种类繁多的病原体。4.2 特异性免疫T细胞任务1:构建体液免疫过程模型抗原浆细胞抗体B细胞T细胞用下列图示,箭头,文字等按照体液免疫发现历程构建体液免疫过程模型4.2 特异性免疫完善体液免疫的流程图病原体(如流感病毒)B细胞抗原呈递细胞B细胞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因子记忆B细胞 浆细胞抗体②①③⑤④⑥4.2 特异性免疫阻止病原体增殖、抑制病原体侵染细胞、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等。抗体的作用:抗体与病原体结合思考 讨论:增殖、分化体液免疫基本过程产生 分泌增殖、分化体液中抗原(如流感病毒)抗原呈递细胞(识别、处理、呈递)辅助性T细胞(识别)B细胞浆细胞记忆B细胞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进一步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增殖、分化二次免疫直接接触二次免疫结合分泌细胞因子信号①信号②(被激活)2.4.2 特异性免疫增殖、分化体液免疫基本过程产生 分泌增殖、分化体液中抗原(如流感病毒)抗原呈递细胞(识别、处理、呈递)辅助性T细胞(识别)B细胞浆细胞记忆B细胞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进一步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增殖、分化二次免疫直接接触二次免疫结合分泌细胞因子信号①信号②(被激活)4.2 特异性免疫思考 讨论: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浆细胞1.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有哪些?2.图中哪些能识别抗原?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哪些不能识别抗原?特异性:辅助性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不能识别:浆细胞能识别: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体液免疫基本过程产生 分泌增殖、分化体液中抗原(如流感病毒)抗原呈递细胞(识别、处理、呈递)辅助性T细胞(识别)B细胞浆细胞记忆B细胞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进一步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增殖、分化二次免疫直接接触二次免疫结合分泌细胞因子信号①信号②(被激活)思考 讨论:①一些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②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并不是呈递抗原给B细胞)3.激活B细胞的两个信号?4.B细胞活化的条件?①一些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②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③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5.活化后的B细胞会如何变化?活化后就开始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4.2 特异性免疫增殖、分化体液免疫基本过程产生 分泌增殖、分化体液中抗原(如流感病毒)抗原呈递细胞(识别、处理、呈递)辅助性T细胞(识别)B细胞浆细胞记忆B细胞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进一步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增殖、分化二次免疫直接接触二次免疫结合分泌细胞因子信号①信号②(被激活)4.2 特异性免疫思考 讨论:①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②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6.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的条件是什么?7.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有怎样的作用?①识别(APC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的)抗原②激活B细胞③分泌细胞因子增殖、分化体液免疫基本过程产生 分泌增殖、分化体液中抗原(如流感病毒)抗原呈递细胞(识别、处理、呈递)辅助性T细胞(识别)B细胞浆细胞记忆B细胞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进一步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增殖、分化二次免疫直接接触二次免疫结合分泌细胞因子信号①信号②(被激活)4.2 特异性免疫思考 讨论:8.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细胞因子的作用?9.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有哪些?B细胞、辅助性T细胞、记忆B细胞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10.浆细胞还能具有分裂、分化能力吗?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分化11.浆细胞中哪些细胞器比较发达?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12.记忆B细胞产生抗体吗?不能,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分化后形成大量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能产生和分泌抗体的细胞只有浆细胞;增殖、分化体液免疫基本过程产生 分泌增殖、分化体液中抗原(如流感病毒)抗原呈递细胞(识别、处理、呈递)辅助性T细胞(识别)B细胞浆细胞记忆B细胞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进一步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增殖、分化二次免疫直接接触二次免疫结合分泌细胞因子信号①信号②(被激活)4.2 特异性免疫思考 讨论:13.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记忆B细胞是怎样的作用?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14.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病原体是怎样被最终消灭的?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进一步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吞噬消化【随堂练习】例.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甲为B细胞,其与细胞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B. 有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不一定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C. 与细胞丙相比,细胞乙溶酶体更发达D. 细胞乙的来源只有甲细胞B4.2 特异性免疫浆细胞吞噬细胞3.二次免疫①概念: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快速作出的免疫应答。②特点:比初次反应更快速、更强烈。能在抗原侵入机体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从而使患病程度降低。③相关曲线分析(右图):4.2 特异性免疫例.在某哺乳动物体内注射m抗原和n抗原后,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思考如下问题:(1)第一次和第二次注射m抗原后,分别多久之后达到抗体浓度的最高峰?峰值抗体浓度有什么差别?第一次注射后约14天达到峰值,浓度约101。第二次注射后约7天即达到峰值,浓度约104。4.2 特异性免疫(2)如果在第56天时再同时注射m抗原和n 抗原,请你预测抗m抗体和抗n抗体的产生情况, 并在曲线图上画出来。第56天时再同时注射m抗原和n抗原,二者均相当于二次免疫,抗体产生更迅速,且产生量更多。思考1:接种过新冠疫苗的健康人也可能内会感染病毒而致病,其免疫学原因可能是:,。①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的寿命较短②新冠病毒疫苗的遗传物质为RNA,易发生基因突变,使原来的疫苗失去作用思考2:实验证明,接种2针剂的疫苗,建议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大于等于3周,注射该疫苗二次效果更好,其主要原因是 。科学 技术 社会:流行病及其预防4.2 特异性免疫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总结: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对抗原的识别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辅助性T细胞浆细胞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识别抗原不识别抗原直接识别抗原只能识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抗原4.2 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识别病原体摄取抗原呈递细胞处理呈递辅助性T细胞B细胞结合记忆B细胞浆细胞抗体病原体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进一步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相同病原体二次入侵一些病原体直接接触记忆B细胞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分裂分化促进结合产生分泌4.2 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的基本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