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下课内阅读专项学校: 姓名: 班级:1 古诗词三首课内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2.解释下面的词语,写在横线上。篱落:____________ 疏疏:____________ 径:____________3.“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生动,将儿童追蝶的兴奋、欢快的场面刻画得惟妙惟肖。4.读下面的诗句,照样子用“/”划分诗歌的节奏。篱 落 疏 疏 / 一 径 深,树 头 新 绿 未 成 阴。儿 童 急 走 追 黄 蝶,飞 入 菜 花 无 处 寻。5.理解古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篱落”和“一径深”表明了诗人所描写的地方是乡村。B.“树头新绿未成阴”写出了枝头的花已经落了,枝叶繁茂的样子。C.“急走”“追”等词形象地刻画出儿童天真活泼的特点。6.读了后两句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把你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话写下来。2 乡下人家课内阅读。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你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1.“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乡下鸭子的生活是____________的,和人的相处是____________的。这种场景构成了一幅独特的风景画。2.对选文中“天高地阔”一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天高地阔”表达了乡下人家的心情是轻松愉悦的,人与环境是自然、和谐的。B.“天高地阔”指乡下人家在门前吃饭,不仅用餐空间宽广,聊的话题也可能天南地北。C.“天高地阔”指的是乡下人家每家的厨房都非常宽敞。3.读句子,完成下面的练习。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1)联系课文想一想,这句话中的“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这幅田园风景画起一个名字:____________。(3)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____________之情。3 天 窗课内阅读。①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②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1.选文第①自然段写的是在____________的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2.“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下列关于这句话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小的天窗提升了孩子们的活力,他们即使不睡觉也不会感到困倦。B.小小的天窗放飞了孩子们的心灵,他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C.小小的天窗让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D.孩子们由天窗想象到外面世界的精彩,获得了心灵上的安慰。3.选文第②自然段中,孩子们把从天窗上看到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成什么?用“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4.文中画“ ”的句子的作用是( )(多选)A.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 B.点明了天窗没有什么作用。C.渲染了孩子们想象的丰富程度。 D.表现了孩子们难过的心情。5.你会把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成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琥 珀课内阅读。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1.联系上文可知,“两个小东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于“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琥珀中的“两个小东西”完好无损。B.说明这块琥珀是晶莹透亮的。C.说明“两个小东西”身上的毫毛很少。3.选文中加点的词语“推测”能不能换成“猜测”?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选文,提出你不懂的问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试着解决。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的选项中,最符合本段段意的是( )A.本段写了琥珀里面那两个小东西的样子。B.本段写了从那块琥珀中,人们可以作出推测。C.本段写了琥珀的样子和琥珀的科学价值。6 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内阅读。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 )和恐龙有亲缘关系,( )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一直没有找到化石证据。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1.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科学家们提出的“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这一假说的依据是( )A.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B.有的恐龙和鸟一样会飞。C.恐龙和鸟一样,在地球上很早就出现了。3.选文中的“点睛之笔”指的是( )A.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的假说。 B.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C.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4.读完选文,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内阅读。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癌症很可怕,但如果在只有几个癌细胞的时候就能发现的话,死亡率会大大降低。利用极其灵敏的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与预防。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生病的时候,需要吃药。现在吃一次药最多管一两天,未来的纳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1.给选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说明,解说。 B.消散。 C.放开,放下。 D.把坐监服刑的人释放。2.用“ ”画出选段的中心句。3.选段通过哪几个方面说明了“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在正确的选项后画“√”。(1)纳米技术可以杀死全部的癌细胞。( )(2)灵敏的纳米检测技术可以预防疾病。( )(3)未来的纳米机器人能够治疗癌症。( )(4)未来的纳米缓释技术能缓慢释放药力。( )4.选段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根据选段第一句话提出一个不懂的问题,并结合查阅的资料来解答。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短诗三首课内阅读。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1.这首短诗的作者是________。2.诗中有两个“风雨”,第一个“风雨”指的是( );第二个“风雨”指的是( )。A.自然界中真正的风和雨 B.各种各样的传言 C.人生的挫折和困难3.诗中与鸟儿的巢里相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理解这首诗,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1)这首诗赞颂母爱,表现了母爱的崇高与无私。( )(2)这首诗着重表现了鸟儿和人一样都有避风港。(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由衷的依恋和感激之情。( )5.假如你给妈妈朗诵这首诗,想象她会有怎样的反应,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绿课内阅读。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诗歌中的“挤”字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作人来写,这样描写使句子更生动、形象。2.选文中运用了怎样的描写?( )A.前一节诗是动态描写,后一节诗是静态描写。B.前一节诗是静态描写,后一节诗是动态描写。C.这两节诗都是静态描写。D.这两节诗都是动态描写。3.读第2小节诗进行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这一节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方法。( )(2)这一节诗写出了自然界中春天到处是绿色的。( )(3)这一节诗写出了春天绿色的景物看起来十分鲜艳。( )(4)这种随风而动的“绿”体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 )4.对“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自然里遍布绿色,风有节奏地吹拂,使人感觉所有的绿色都在按着节拍飘动。B.这仅仅是作者想象出来的画面,在这个想象的世界中,所有绿色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C.这句话赋予“绿”以灵性,写出了大自然蓬勃的生机。D.这句话表现了春天里景物的优雅姿态,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陶醉。5.仿照诗歌第2小节,选取某一自然景物,展开想象,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白 桦课内阅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1.下列对选文第1小节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选文第1小节总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B.用“朦胧”来修饰“寂静”,说明当天雾特别大。C.用“玉立”写出了白桦的挺拔、气质高尚。D.“闪着”这一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在雪中有着独特的动态美。2.选文第2小节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准确而细腻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3.把“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中的“抹”改为“涂”好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选文第2小节,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猫课内阅读。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1.用“____”在选文中画出描写猫的叫声的四字词语。2.选文中与“摩擦”意思相近的字是“______”,这个字表现了猫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3.理解选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的“几朵小梅花”指的是猫的爪印。B.选文主要描写了猫不听话时的表现。C.选文详写了猫高兴时的表现。D.选文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4.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母 鸡课内阅读。A.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B.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1.选文中画“ ”的句子写了鸡雏们吃得很饱,而母鸡却消瘦了许多,从中我们能体会到母鸡的__________________。2.选出选文中A、B两处句子所表现的母鸡的特点,填在相应的括号里。慈爱 勇敢 A.( ) B.( )3.理解选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第2自然段中“它还半蹲着”体现了母鸡的温顺、可爱。B.选文字里行间体现了母鸡的慈爱、勇敢和辛苦。C.选文暗含了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4.你认为母鸡令人尊敬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白 鹅课内阅读。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1.选文主要写了鹅步态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一词可以淋漓尽致地体现这一特点。(用选文中的词语填空)2.选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来写的。3.作者在描述鹅的步态时,用鸭的“____”与鹅的“____”进行对比,形象地表现出鹅“高傲”的特点。A.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B.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C.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D.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4.“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下面的图片中,( )符合这句话的描述。 A B C D 5.读画线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海上日出课内阅读。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①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②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1.选文是按照“太阳将要升起→( )→( )”的顺序描述的。2.根据选文内容填空。(1)①句中“努力上升”“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准确描写了太阳升起来时的________变化,把日出的过程写得清楚、具体。(2)②句中“一刹那间”“夺目”两个词能让你想象到怎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照样子,填一填。17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内阅读。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1.选文描写了作者从________通过________进入____________的情形。2.品读句子,从两方面体会孔隙的窄小。(1)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通过写船小突出孔隙窄小的程度。(2)画“ ”的句子准确地表达了作者通过孔隙时________的感受,侧面写出了孔隙窄小的特点。3.将选文中的加点字“贴”换成“挨”,行不行?( )A.行。意思相近,不影响表达效果。B.不行。“贴”说明作者是紧紧地靠着船底的,这样能衬托出孔隙的小。C.行。“挨”比“贴”表示距离更近,表达效果更好。D.不行。在船上躺着,只能用“贴”,别的字都不对。4.如果你是导游,如何向游客介绍孔隙?根据选文内容,写一段导游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文言文二则课内阅读。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弃: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其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文中对老媪动作和语言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老媪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出的一个俗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A.学习疲劳了,可以去郊外散心 B.读书再苦再累,也不会比磨针辛苦C.多细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真理 D.做任何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19 小英雄雨来(节选)课内阅读。 (一)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二)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1.对选文(一)中画“ ”的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课本被一滴一滴的血弄脏了,真可惜。B.表现了雨来用鲜血和生命保护李大叔和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坚强意志。C.写出了敌人的凶狠毒辣。2.从选文(一)雨来面对鬼子毒打的表现中,你能感受到雨来怎样的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二)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这句话渲染了________的氛围,表现了人们以为雨来牺牲了,为他感到______________。4.读选文(二),联系全文,课文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古诗三首一、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芙蓉楼送辛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根据题目可知,本诗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____(地点),诗人要送客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诗中的词语回答),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2.这首诗中,诗人用了( )来衬托自己的离情别绪。(多选)A.苍茫的江雨 B.瓢泼大雨 C.孤峙的楚山 D.滔天大浪3.根据这首诗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寒”“孤”表达了诗人送友人时的留恋和孤寂之情。( )(2)“冰心”“玉壶”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 )4.“洛阳亲友如相问”,诗人想说的心里话是什么?(用诗中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离别是在天刚亮,而诗句却从昨夜写起,以凄清的景物来衬托离别的情绪。B.“楚山孤”实际上表达的是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朋友分离,诗人黯然神伤,因而他觉得那楚山也是孤零零的。C.后两句诗写诗人让辛渐给洛阳的亲友们带去口信——“我”由于长年离家,内心很孤独,感觉到冰冷凄凉,从而表达了诗人对洛阳亲友们的思念。D.前两句诗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最后一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极富美感。23 “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内阅读。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1.选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了震荡的可怕。2.从选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以感受到当时的乘客们是____________的,现场是____________的。这时,哈尔威船长正大声____________,布置着人员撤离,乘客们是____________的,哈尔威船长是____________的。3.用“ ”画出选文中哈尔威船长所说的话,从这些话语中,你感受到了哈尔威船长怎样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对画“____”的句子理解正确的选项后打“√”。(1)这句话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的混乱场面。( )(2)写场面的混乱,更能烘托出哈尔威船长镇定、沉着、临危不乱、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 )5.对选文中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哈尔威船长也有点儿慌,一时忘了船上的确切人数B.灾难刚降临,哈尔威船长就已经作好了与船共存亡的准备C.天黑,船上一片混乱,哈尔威船长无法点清人数,六十人只是他的估计D.由于船上一片混乱、嘈杂,哈尔威船长情急之中真的把自己给忘了24* 黄继光课内阅读。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营参谋长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便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1.从选文中“________注视”“________对营参谋长说”可以看出黄继光对敌人的__________和对完成任务的________________。2.用“____”在文中画出黄继光所说的话,对他的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话表明黄继光主动请缨。B.第二句话表明黄继光要完成任务的坚定信念。C.这两句话表明黄继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D.从黄继光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有必胜的把握。3.最后一个自然段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动词非常连贯,可以看出黄继光要迫切完成任务的决心。26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课内阅读。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 )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 )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1.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联系全文可知,宝葫芦的故事是________讲给“我”听的,她给“我”讲故事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____”画出王葆想要得到宝葫芦的原因。4.根据选文内容把表格补充完整。人物 得到宝葫芦的方式张三李四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赵六5.请从奶奶讲的故事中选择一个,根据已有的内容发挥想象,描述一下故事的主要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 巨人的花园课内阅读。他轻轻地走下楼,静悄悄地打开前门,走进花园里。孩子们看见他,非常害怕,立刻逃走了,花园里又出现了冬天的景象。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开,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看不见巨人走过来。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他,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们也飞来歌唱。小男孩伸手搂住巨人,亲吻着他的脸颊。别的孩子看见巨人不再像先前那样凶狠了,也都跑了回来。春天也跟着一起回来了。巨人对他们说:“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他拿出一把大斧子,拆除了围墙。1.选文中的“他”是指__________,孩子们看到他,立刻逃走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选文中的加点词语可以体会到巨人已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童话故事往往充满着奇妙的想象,你从选文的哪一句话中感受到了故事的神奇?用“____”画出来。4.春天又来到巨人的花园里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选文中的巨人最后用斧子拆除了围墙,对他的这一做法,你会给出怎样的评价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下课内阅读专项答案1 古诗词三首参考答案1.春 宋 杨万里 2.篱笆。 稀疏。 小路。 3.急走 追 4.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5.B 6.示例:几个小孩子嬉笑着跑过来,追捕两三只翩翩起舞的黄蝴蝶,看见蝴蝶飞入黄灿灿的菜花丛中,他们跑进去却怎么也找不到了。2 乡下人家1.自由 自然、和谐 2.C 3.(1)红霞 微风 鸟儿 (2)院落晚饭图(答案不唯一) (3)热爱和向往3 天 窗参考答案1.上床去“休息” 2.A 3.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4.AC 5.示例:也许是来自外星的飞碟,也许是找不到家的乌鸦。5 琥 珀参考答案1.苍蝇和蜘蛛 2.C 3.不能。“推测”表示所写的内容有一定的根据,并非胡乱猜想,“猜测”表示的是没有根据的猜想,“推测”比“猜测”更严谨。 4.示例:通过琥珀中两个小动物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可以推测出什么? 可以推测出这两个小动物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不断地挣扎。 5.C6 飞向蓝天的恐龙参考答案1.不仅 而且 2.A 3.C 4.示例:人们是通过研究什么提出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的? 通过研究大量恐龙和鸟类的化石。7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参考答案1.C 2.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 3.(2)√ (3)√ (4)√ 4.作比较和列数字 突出表现纳米缓释技术可以让药物作用时间更长(答案不唯一) 5.示例:为什么说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 因为纳米材料体积小,活性强,用纳米材料制成的药物,可以准确地杀死病变细胞,不会对健康细胞产生影响,这是常规药物所不能实现的。9 短诗三首参考答案1.冰心 2.A C 3.母亲的怀里 4.(1)√ (3)√ 5.示例:妈妈用慈爱的目光看着我,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说:“好女儿,你终于长大了。”说完,妈妈紧紧地抱住我。10 绿参考答案1.绿色的景物 2.B 3.(1)√ (2)√ (3)× (4)√ 4.B 5.示例:突然一阵雨,好像音乐老师在引导,所有的水就整齐地按着韵律跳跃在一起……11 白 桦参考答案1.B 2.拟人 3.不好。因为“抹”字更能生动地体现光照进来的自然和轻柔,而“涂”字的力量感更重些。 4.示例:白桦在朝霞的映照下,发出了银色的光。白桦披银霜,亭亭玉立,深深扎根于茫茫雪原之上。 5.表达了作者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13 猫参考答案1.丰富多腔 长短不同 粗细各异 变化多端 2.蹭 温柔可亲 3.B 4.猫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14 母 鸡参考答案1.辛苦、尽责 2.A.慈爱 B.勇敢 3.A 4.示例:母鸡令人尊敬。因为它为了鸡雏们的成长不辞劳苦,是一位慈爱、勇敢的母亲。15 白 鹅参考答案1.傲慢 大模大样 2.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3.C B 4.C 5.这句话通过写鹅的有趣和高傲,体现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解析】这句话不是在写鹅不可一世、令人生厌的样子,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体现鹅傲气十足又有趣可爱的样子,从中可以表达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16 海上日出参考答案1.露出小半边脸 完全跳出海面 2.(1)位置 (2)示例:在极短的时间里,太阳发出刺眼的光芒,覆盖天地,真是神奇壮观。 3.过了一会儿 到了最后 一刹那间 红却没有亮光 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深红,发出夺目的亮光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参考答案1.外洞 孔隙 内洞 2.(1)设问 (2)紧张 3.B 4.示例:游客朋友们,这条孔隙的长度将近十米,是连接外洞和内洞的,一会儿我们需要乘着小船,躺在里面,才能到内洞。18 文言文二则参考答案1.放弃。 被她的意志感动。 回去。 2.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 3.从中我体会到了老媪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 4.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5.D19 小英雄雨来(节选)参考答案1.A 2.雨来宁死不屈的精神。 3.比喻 云彩 红绸子 河里的云彩倒影 鸡冠花 悲壮 悲伤 4.课文多次写还乡河的景色是为了以景衬情,如此美丽富饶的家乡,岂容外来侵略者践踏,提升文章的主旨。22 古诗三首参考答案寒雨连江夜入吴 一片冰心在玉壶 1.芙蓉楼 平明 天刚亮 2.AC 3.(1)√ (2)√ 4.一片冰心在玉壶。 5.C23 “诺曼底号”遇难记参考答案1.人 海水 轮机火炉 2.奔跑着 尖叫着 哭泣着 惊恐万分 一片混乱 吼喝 慌乱 沉着、镇定 3.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我感受到了船长的威严,感受到了他临危不乱,忠于职守,心系他人,却把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的高大形象。 4.(2)√ 5.B24* 黄继光参考答案1.愤怒地 坚定地 仇恨 决心 2.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D 3.带 拿 喊 爬26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参考答案1.一 就 2.奶奶 让“我”乖乖洗脚、剪脚指甲 3.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4.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 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 王五 掘地掘出来的 5.示例: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他来到村子里,帮助那些生活贫苦的人,受到了大家的爱戴。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个凶恶的妖魔,张三用宝葫芦打败了妖魔,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宁的日子。27 巨人的花园参考答案1.巨人 他很凶,不允许孩子们在他的花园里玩 2.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想吓走孩子们 3.示例:孩子们看见他,非常害怕,立刻逃走了,花园里又出现了冬天的景象。 4.春天又来到巨人的花园里的原因是孩子们回来了,巨人接受了他们。 5.示例:巨人做得对,只有和别人分享快乐才能得到幸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