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31. (14 分)(1) ②;④;③;① (4 分)(2) 邮票 1:B;邮票 2:B;邮票 3:C;邮票 4:D 。宝贵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等(任答两点,2 分)(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4 分)32. (12 分)(1) 特点:充分协商、达成共识;程序正当;根据国情大胆创造 。作用: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4 分)(2) 文献史料:(4)(6);实物史料:(3)(5);图像史料:(1)(2) (6 分)(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 分)33. (14 分)(1) 标志: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 分)(2) A:改革开放;B:深圳;C:邓小平理论 。特点:先农村后城市;从局部到全国;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任答两点,2 分)(3)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分)(4) 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努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言之有理即可,2 分)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自测八年级历史试题(友情提醒:本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A.创建新中国B.实现祖国统一C.进行土地改革D.恢复国民经济2.天安门广场原本是皇家专用的一块禁地,不准百姓通行。1949年9月,政府下令整修天安门广场场地,以供群众集会使用。10月1日,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庆祝新中国成立。天安门广场用途的变化反映了A.人民的地位得到提高B.中国已经彻底消灭剥削阶级C.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D.中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1950年10月,西藏地方首领找到人民解放军,控诉藏军和帝国主义的滔天罪行。后来当解放军部队断粮时,他带领村民把仅有的食物送给解放军战士。这反映西藏和平解放A.受帝国主义势力干预B.促进了西藏经济发展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使广大农奴得到翻身4.在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一位战士写下的绝命诗。“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据此可知,“冰雕连”肩负的神圣使命是A.解放全中国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C.跨过鸭绿江D.彻底打败日本法西斯5.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可以参观“血战上甘岭”、“鏖战长津湖”、“朝鲜战场上的地下长城”等专题展览,在“血战上甘岭”展厅,我们能看到的感人事迹来自A.张自忠B.左权C.黄继光D.雷锋6.1950年6月,刘少奇所做的《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指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状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刘少奇主要论述了A.封建土地制度的危害B.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C.土地改革的历史背景D.人民革命的主要目的八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7.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选项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应集中在A.《千年巨变》B.《峥嵘岁月》C.《中国新生》D.《伟大转折》8.观察右面两幅图片,其内在联系是克事览质A.三大改造为“一五”计划奠定了制度基础B.土地改革为工业化提供了原料和市场C.“一五”计划促进了土地改革的顶利进行D.土地改革为三大改造奠定了经济基础9.“宝成铁路通车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沟通了大西北和大西南,让蜀道不再难、秦岭不再险,让川陕交通换了新天”。这件“大事”的完成主要得益于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一五”计划D.西部大开发10.下图内容反映了我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因宪法》1949年1954年A.改革开放的深化B.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C.民族团结新气象D.民主政治制度的探索11.1953年,为了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在发展中不相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要求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表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A.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B.适应工业建设的需要C.保障抗美援朝的胜利D.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12.下列一组图片共同反映的史事的意义是私股领意苑生自作社方向好高多A.中国人站立起来了B.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实现了祖国的统一D.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3.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时代烙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③“中国人民站起来了”④“联产承包好”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①④D.①③②④八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docx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4 ~2025学年下学期期中质量自测八年级历史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