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课件(共25页PPT,内嵌1个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课件(共25页PPT,内嵌1个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第一课第一框
全书逻辑
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做主
依法治国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有机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
根本保证
根本保证
坚实保障
时政引入
小组讨论:
视频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什么时
间段?
2. 这一时间段的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视频中反映的问题?
3. 当时的中国,各方面都存在着问题,为了拯救中国,中华
民族有识之士经历了怎样的斗争历史?
4.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只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才有可能回应视频中的呼唤,你认为这个观点合理吗?为什
么?
第一部分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困境
中国历史
1840
1949
古代
鸦片战争
(近代史开端)
当代
新中国成立
(近代史结束)
辉煌
衰微
复兴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是什么: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2)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清王朝对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政治腐败、军备废弛
①内因
西方一些国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②外因
西方列强入侵:1840年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③直接原因
(3)地位和作用: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一、黎明前的黑暗
2.近代中国的矛盾:
基本国情
社会主要矛盾
决定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
近代中国的多重矛盾
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各帝国主义争夺对中国控制权的矛盾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之间的矛盾
基本
国情
主要
矛盾
历史
任务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决定
3.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前提和基础
目的和动力
1.100多年前法国报纸上刊登了一套关于的中国绘画,其中一个就是《中国蛋糕》,这幅绘画( )
①正确地阐明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②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③反映了中国沦为完全殖民地的现实
④揭露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第二部分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探索
二、黑暗中的探索
1851-1864
太平天国运动
1861-1891
洋务运动
1898.6.11
戊戌变法(103天)
1899—1900
义和团运动
1901—1911
清末新政
1912
辛亥革命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立宪派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封建统治阶级
二、黑暗中的探索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思想理论条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领导力量: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意义: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二、黑暗中的探索
第一种方案
第二种方案
第三种方案
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维护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
以某些中间派和中间人士为代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
2.
三种建国方案
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
被中国人民抛弃,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
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抛弃了
无法实现
赢得拥护
二、黑暗中的探索
3.结论: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第三部分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新生
1. 新民主主义革命
(1)胜利: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胜利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3.历史真理
课堂总结
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的贡献
三种建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随堂练习】
1、中国近代史是指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期间的中国历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贯穿于这段历史始终的主要矛盾是(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C.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A
【随堂练习】
2、1840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这一国情决定了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改变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③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④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A
【随堂练习】
3、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
B.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任务
C.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D.帝国主义的入侵、西方对中国的欺凌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