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1.为发挥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某镇人大以“12345”代表工作法抓实“五字诀”,通过探索“人大代表+党建、人大代表+网格、人大代表+产业、人大代表+服务”新模式,推动人大工作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人大代表+”新模式( )①提升基层人大组织引领力,推动人大工作提质增效②推动人大代表助力基层治理,拓展人大代表工作范围③发挥人大代表引领示范作用,为产业发展添加新动能④让各项惠民服务政策落到实处,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①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参与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有利于实现良法善治,更好的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②有利于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为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起到保驾护航作用。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充分肯定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③有利于科学、民主、依法立法,维护公民知情权、参与权,体现了民主的真实性、广泛性。全国人大常委会不同程度采纳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收集的建议,体现了充分尊重反映民意,贯彻了民主集中制,体现了协商民主。④有利于形成全民守法风尚,更好推动法治中国建设。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公民的意见受到国家重视,提高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政治参与热情,增强对国家法律的理解、支持,从而有助于更好的推动法律的实施。⑤有利于更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1.(2022全国甲卷)习近平在上海市虹桥街道考察时充分肯定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截至2021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22个、带动省、市两级人大常委会建立立法联系点4700余个。到2022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获得建议11360余条,其中2300余条意见建议被不同程度采纳吸收。2020年,在某地基层立法联系点就《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时,一所中学的学生提出,鉴于未成年人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建议取消草案中某条款对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的行为进行经济处罚的内容,2021年施行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吸纳了该校学生的建议,同学们表示:“自己的意见不但能得到学校重视,还能得到国家重视,深感自豪、备受鼓舞。”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参与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的意义。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指什么?国家行政机关(纵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委会、居委会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县(区)政府乡镇政府居委会、村委会中国共产党组织机构(纵向)基层党组织:农村(社区)党支部、乡镇街道党委中共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区委)街道工委、乡镇党委农村(社区)党支部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主体领导范围方式内容实质依托(2)特点与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政治民主相比,基层民主具有发生领域的基层性、民主参与的直接性、管理活动的自治性等特点(1)含义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按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注意:基层民主组织形式主要有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短期一般不会改变,所以基层民主的创新一般是管理形式的创新,而不是组织形式的创新,不能说创新(完善)基层自治组织。注意几种说法:①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方式)、创新治理格局 √②改变/创新/完善基层自治的组织形式 ×③ 丰富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实践形式 √2.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村委会和居委会(1)村民委员会——农村①性质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②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③职能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④管理方式:知识拓展村委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区别村民 会议 也称村民议事会,是由村民委员会召集,由本村18周岁以上村民组成,也可以由每户派代表参加的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主要职权有:制定规章权;人事任免权;议事决策权;民主监督权,是村民实现直接民主的基本形式。村民代表会议 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代表开会,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及村委会提交的议案,向村民会议负责,是村民委员会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村委会 是农村管理日常公共事务等的机构,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2)居民委员会——城市①性质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②产生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③职能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④意义:★居委会≠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是基层政府在城镇的派出机构,属于政府部门,是行政机关,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和委派。街道办事处可以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进行指导、支持和帮助,但不能直接干预。乡镇政府、村委会、村党支部三者的关系乡镇政府村委会村党支部指导领导不是国家基层政权组织。不是基层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府是国家基层政权组织、是基层国家机关、是基层政府村支部是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的工作。“村两委”是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简称,常将前者简称为村支部,后者简称为村委会。村支部是基层党组织,职能是宣传共产党政策、帮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领导村委会的工作,村支部和村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注意:街道办事处是基层政府在城镇的派出机构,从事相关行政管理工作,街道办事处可以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进行指导、支持和帮助,但不能干预。拓展延伸村委会、乡镇政府、村支部、村务监督委员会四者的关系知识拓展:乡镇政府基层行政机关村委会村党支部基层党组织指导领导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协助村务监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村务监督机构,独立行使监督权,对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不从事具体的村务工作。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易混易错①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②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政权机关(乡镇一级的人大和政府)③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权力机关(乡镇一级的人大)⑤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⑦村委会和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城市基层政权中政府的派出机关)乡镇政府对村委会进行指导而非领导,二者不是上下级关系。村委会干部≠国家公务员;大学生村官也不是官,不是国家干部,而是村长和村支书的助理。3、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1) 民主选举①农村:在农村,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产生采取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当场公布。“当家人自己选”②城市:在城市,社区居委会正从过去的居民代表选举,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选举发展,选举程序更加规范,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显著变化。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按法律规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选举产生。注意:1、公民基本民主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2、民主选举≠选举权与被选举权3、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②范围①原因城乡基层的公共事务千头万绪,应该也必须由众人商量着办。只有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促成基层社会的和谐。我国城乡的基层民主协商,在街道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也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2) 民主协商“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有事会商量”区分“民主协商”与“协商民主”民主协商:强调的是发扬民主,不独断专行,坚持民主协商,大家共同出主意、想办法。基层民主协商强调在基层治理中进行民主协商。协商民主:协商民主侧重强调民主的形式, 是同选举民主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民主形式。*从地位上看: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从形式上看,有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40页)总结:无论是“协商民主”还是“选举民主”都是一种民主形式!(3) 民主决策②要求①原因城乡基层的公共决策与每家每户的利益直接相关。按民主决策要求,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做出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大事自己定”注意: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公民享有决策权(在我国公民没有决策权)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4) 民主管理②要求①原因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在法律上,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全体村民或本区的全体居民;在现实运作中,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来进行。“日常事务自己管”(5) 民主监督②要求①原因负责城乡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居委会和村委会,事实上都掌握一定的权力。要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必须实行民主监督。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注意:民主监督≠公民的监督权民主监督的主体可以是村民、市民、国家机关、政协等而公民行使监督权,涉及的是公民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关系。②形式设立社区公开栏,村务公开栏,社区民主评议小组,农村村民会议监督关键词区分:1.民主选举:直接选举村委会成员、“海选”2.民主协商:商量、商议、讨论3.民主决策:集体决定、村(居)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议事会4.民主管理: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制定议事规则5.民主监督:村务公开栏、“明白墙”、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干部述职报告工作区别:基层民主的途径(1)根本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重要性(意义):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P67第二段)(3)地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P69最后一段)▲注意:扩大基层民主≠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4)补充:发展基层民主,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5)补充: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效途径。4、为什么发展基层民主易混易错知识总结1.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 管理模式(方式)√创新 / 完善基层自治的组织形式 / 体系×丰富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实践形式 √创新治理格局 √2.村(居)委会:不是基层政权组织形式,不是国家权力机关,不是基层政府,不履行政府职能3. 村民(居民)自治的范围由法律规定,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但可以拓宽民主管理的途径,丰富民主管理的形式。4.我国基层政权组织:乡/镇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对村(居)委会进行指导和监督,但不是上下级的关系。5.村党支部与村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总结:关于基层治理答案要点总结 (乡村治理 多元共治)(1)党—— 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性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3)意义: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4)要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协商、创新基层自治模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发挥人民(村民、居民)主体作用、以人民为中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运用现代技术,推动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精细化提高基层治理效能。课堂小结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途径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城市居民自治委员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