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苏科版2024)10.3+探索更小的微粒(课件)32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苏科版2024)10.3+探索更小的微粒(课件)32页ppt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
10.3探索更小的微粒
科学家研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如图(a), 一个水
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那么,原子是否还可以再分呢 如 图 (b),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a) (b)
情景引入
01
03
由原子的结构解释摩擦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分子、原子、电子
微观粒子探索进展
CONTENTS
起电的原因
PART ONE
分子、原子、电子
一、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一个氧气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Oxygen|O
食盐分子 水分子 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
DNA分子
氢分子
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
Oxygen|O
金钢石
氧分子
富勒烯
石墨
二、更小的微粒:电子的发现
电子的发现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比 原子小得多且带负电荷的粒子——电子, 从而说明原子也是可分的。
1897年,汤姆生借助阴极射线管 发现了电子。
汤姆生,J.J 原子核
汤姆生 原子
(1856-1940)
电子
PART TWO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
原子有怎样的结构呢 1911年,卢瑟福(图10-19)在实验
的基础上提出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
图10-19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 1871—1937),英国物理学家
如图10-20所示。他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
构成的,且正负电荷数量相等;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受原子核吸 引,绕核做高速运动。若把原子核看成一个小球,则它的半径约为10-15m。 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足球,那么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只有针
图10-20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尖般大小。
原子核
20世纪初,科学家相继发现原子核可以释放出质子和中子, 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核外电子
原子核
中子了
质子1
PART THREE
由原子的结构解释摩
擦起电的原因
读一读摩擦起电的原因
在公元前600年左右,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摩擦起电现象,但在很长
一段时间内,对物体带电的认识相当模糊。直到建立原子结构理论,摩 擦起电现象才得到科学解释。
根据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
电荷数量相等,因此原子呈电中性。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 不同。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摩擦时,哪种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 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种物质上。 失去电子的物体就会因缺少电 子而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物体就会因有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因此,摩擦起电并不是产生了电荷,只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了
另一个物体。
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甲物体
甲:假设6个质子(红球), 6个电子(蓝球),不带电
甲:6个质子(红球),4个 电子(蓝球),带正电
失去电子的物体就会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
体就会因有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乙:假设8个质子(红球), 8个电子(蓝球),不带电
乙:8个质子(红球),10 个电子(蓝球),带负电
未摩擦前
相互摩擦后
束缚电子能力强的乙物体
转移2个 电子
即学籍练
1. 用纸巾擦完的玻璃表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这是由于带电体 有_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擦完玻璃的纸巾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相互排斥,说明纸巾_ 得到 (得到/失去)电子,带了 负 (正/负 )电荷。
2. 小明做饭时不小心把胡椒粉洒在粗粒盐上,他急中生智,拿橡胶小
勺在干燥毛料布上摩擦了几下,然后把小勺靠近胡椒粉,胡椒粉立刻
被吸到勺子上,成功将胡椒粉和粗粒盐分开。橡胶小勺摩擦后带
电是因为它得 到 (得到/失去)了电子。橡胶小勺能吸引胡椒粉是因 为带电体能够级引轻小物体 ,毛料布摩擦后带等量 (等量/不等量) 的 电 。
3. “金陵金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箔轻薄,不
能直接拿取,正确的方法是:如图所示,用羽毛轻轻摩擦 干燥的纸垫,随后让羽毛靠近金箔,金箔被吸起,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D )
纸垫

工作台一 金箔
B. 正电荷在羽毛和纸垫间转移
D. 羽毛带电从而吸引轻小物体
A .羽毛和纸垫摩擦创造了电荷
C. 羽毛和纸垫带上了同种电荷
PART FOUR
微观粒子探索进展
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
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的。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 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统称 为核子。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又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 克的更小微粒构成的,一系列高能物理实验证实了这一说法的合理性。
分子 原子 原子核 10- m 10- m 10- ~10- m
水分子(每个小球表示 一个原子)
原子核由质子 和中子构成
核子 10- m
图10-21 粒子世界概貌
微观粒子的层次
结构示意,如图 10-21所示。
粒子 大小(数量级) 结构
核子由夸克 构 成
生活 ·物理 ·社会加速器及其应用
1909年,卢瑟福和他的学生利用一束高速运动的带正电的α
粒子(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轰击很薄的金箔,获得了极 有价值的实验现象和数据。1911年,卢瑟福根据上述α粒子散射 实验的结果提出了著名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实验也启发了人 们用更高能量的粒子作为“炮弹”来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
我们把能使带电粒子加速到很高能量的装置称为加速器。20
世纪3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发明了回旋加速器。1988年, 我国建成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这是当时世界八大高能加速器 之一,也是我国继导弹、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核潜艇之后 的又一伟大科技成就。
图10-22所示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直线加速器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
研究所承担建造。它在先进材料、航空航天、能源、环保以及生物工程等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速器在生产、生活中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用于癌症的治疗、
工业探伤、食品的防腐保鲜、复合材料的生产以及医疗用品消毒等。
图10-22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直线加速器
实践与练习
1. 假定以直径为10 mm 的玻璃球代表一个原子核,那么一 个原子大约要用多大直径的球来表示呢
原子直径大约在100m~1000m。
3.在标准状况(1×105 Pa、0℃) 下,22.4L 氦气(分子含4 个核子、2个电子)的质量约为4g; 相同体积的氩气(分子含 40个核子、18个电子)的质量约为40g; 相同体积的汞蒸气 (分子含200个核子、80个电子)的质量约为200g 。试找出 它们质量与内部微粒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推算标准状况下相同 体积氖气(分子含20个核子、10个电子)的质量。
20g。
课堂练习
1. 下列微粒中,从空间尺度来看最小的是( B )
A . 原子 B. 夸克 C. 中子 D. 分子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 .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
构模型
B.19 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
带负电荷的粒子——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C. 中子的发现者是查德威克
D. 夸克的提出者是夸克
3. 关于微观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相似,质子、中子和电子像行星绕 太阳运动一样在绕核运动
B. 原子结构与西瓜很相似,西瓜籽就如同分布在原子中 的电子
C. 只要视力足够好,人们凭肉眼就能看到电子
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则是由更小 的粒子组成
4 .20世纪初,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取得了
突破性进展。最终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验证了以下 哪个原子结构模型( c )
西瓜模型
电子云模型
实心球模型 B .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
C
5. 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
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 ,下列选项中与a 、b 、c 对应的是A )
A .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 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 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 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6. 物理学家试图用反物质湮灭释放巨大的能量来制造宇宙飞
船的推进器。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负质子、正电子都属 于反粒子,它们分别与质子、电子的质量、电荷量相等。但电 性相反。那么,根据你的理解,下列关于反氢原子的结构示意 图,正确的是( B )
B.
D.
A.
C.
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 水分子的构成
分子、原子、电子 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 氧气分子的构成
汤姆生发现带负电荷的电子 说明原子也是可分的
原子的结构 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
质子(带正电)
课堂小结
探索更小的微粒
粒子世界概貌图
科学家又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的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带正电)
电子(带负电)
由原子的结构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
微观粒子探索进展
中子(不带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