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 年初中学业水平调研检测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D A B C A B B A D C D B A C D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D C A C B C C D B A二、非选择题26.(共 16 分)(1)国家统一;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推行郡县制(或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等。(任意两点即可)(4 分)积极影响:有利于维护国家长期统一;人民生活安定;各地区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有效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独立;促进民族交流等。(任意一点即可)(2 分)(2)原因:汲取前代丰厚的科技遗产,政治上的统一,经济上的繁荣,国际的交流增多。(任意一点即可)(2 分)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或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或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史实及说明即可)(4分)(3)春节。(2分)中国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还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美学精髓,了解传统节日,有利于认识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言之有理即可,2 分)27.(共 18 分) (1)时代背景:甲午中日战争战败,民族危机空前加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维新思想的传播。(任意两点,但必须有第一个要点)(4 分) 意义: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有利于提升民族自信心,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团结,壮大民族力量;促进了民族交融和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任意一点,要点合理即可)(2分) (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后,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向农村进军,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逐渐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长征途中,湘江战役红军损失惨重,毛泽东建议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抗战胜利后,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双方最终达成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维护了一定时期的和平。(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史实及说明即可)(4分) (3)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创造性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伟大构想;提出解决台湾的正确方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任意三点)(6分) (4)伟大的历史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个人理想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时代发展为个人理想的规划提供了机遇等。(要点合理即可)(2 分) 28.(共 16 分) (1)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在交通运输、通讯工具方面引起巨大变革;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动;对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西方列强对外侵略扩张和殖民活动等。(任意两点即可)(4 分)(2)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形成两大对立军事集团,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 分)(3)变化:由绥靖政策转变为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2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进行了十四年的艰苦抗日斗争,牵制了大部分的日军;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4分)(4)坚持唯物史观;一分为二,史论结合;全面、客观、发展、联系的看问题等。(要点合理即可)(2分)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调研检测历史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第Ⅱ卷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予评分;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列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文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下图所示的文物主要可以用于研究期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猪纹黑陶钵人面鱼纹影陶盆碧玉龙白陶粥蛋壳黑陶杯玉琮A.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B.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奴隶制王朝的更替D.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2.孔子主张“为政以德”,韩非主张“以法为教”,荀子主张“礼法并用”。战国末年《吕氏春秋》则体现了杂家“兼儒墨,合名法”的特点,并不追求一个内在的思想系统,而是力图把各家思想融为一炉。这一变化反映出A.统一观念已经孕有B.儒学思想影响扩大C.各家思想日益趋同D.中央集权观念出现3.右图是某朝代形势图,其中①处机构设立的历史意义是A.管理海外贸易,增加国家财政收入B.有效管辖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C.加强了与吐蕃的交流,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D,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4:下面为某同学搜集的一组文物图片。其探究主题是顾恺之《洛神赋图》《大同云冈石窟》王最之《兰亭集序》贾思船《齐民要术》A.秦汉时期雕塑艺术R.两汉时期绘画成就C.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D.中国古代书法的发展历程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5.唐武则天时期,685年的殿试考题涉及政要、求贤、隐退、明王革命、帝王之道等内容。689年的殿试考题为:正本惟新,效法何代何帝:开国承家,何以敦本。这反映了当时A.科举考试注重现实问题B.科举考试成为选拔官员主要途径C.治国理念崇尚道家学说D.进士科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6依靠可信史料认识历史是学习历史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下面研究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雅能票玄类西行求法密湖整辣中出土非洲果人俩郑和下西洋路线图《雅克肤之战》A.邮票玄奘西行求法B.唐朝墓葬中出土非洲黑人佣C.郑和下西洋路线图D.中国文化读本《雅克萨之战。7.以下时间轴体现的共同主题是邓世昌在黄海义和团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太平军抵抗洋枪队海战中壮烈殉国抗击八国联军1839年1841年1860年1894年1900年A.列强侵略的加刷B.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某班同学开展“近代爱国诗词”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以下诗词可作为学习素材的有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C.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郑成功《复台》)D.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9.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A.君主立宪时代B.民主共和时代C.尊孔复古时代D.民主科学时代10据《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载,1926年12月在国民党领导的北伐军中担任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有1500人左右。这种情况得以出现的政治前提是A.黄埔军校的开办B.工人运动的发展C.国共合作的实现D.抗日战争的开展11.歌曲是一代人的历史记忆,反映时代主题。“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两首歌曲反映的共同时代主题是A.自强求富B.打倒军阀C.变法图强D.抗日救亡!12.以下文物所反映的史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使A国发63共目细明①多哈会议宣布②长春第一汽车制③准海战役支前模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中国加入世贸组造厂生产的前辆“解范为解放军运送物会议第一届全休会议织时使用的木槌放”牌汽车資的小推车通过的《共同钢领》A.③②①④B.③④②①c.④①②③D.④③②①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pdf 2025年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