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初中模拟信息卷历史模拟试卷(一)时量:6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苏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并且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A.历史著作《中国远古时代》对远古祖先用火的论述如B.《山海经》中关于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C.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相关论文:D.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2.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某学派特征做如下概括:“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下列哪项属于此学派的主张A.以德治国B.兼爱非攻C.顺应自然D.以法治国3.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时间轴,关于朝代及其阶段特征表述准确的是先秦时蜘①|南北朝时期」②魏诗③④晚清时期1、!公元前221年220年581年907年1368年1840年A.①处是秦汉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B.②处是宋元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③处是隋唐时期,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D.④处是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4.某校同学在进行项目式学习,围绕学习主题他们收集到了如下的一些史料,由此可知他们学习的主题是内容出处A.民族关系发展“楚超之地,地广人希(稀)”《史记》B.对外交往频繁(南方)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晋书》C.经济重心南移D.农业发展迅速“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5.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谈判代表在英国人起草的条约上签字画押,条约内容涉及五口通商、割香港岛给英国、协定关税等内容。该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是历史模拟卷(一)第1页共6页A.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B.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C.清政府成为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D.列强主要采用资本输出侵略中国6.“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闻前次四国会议时,本已决定德人在远东所得权利交由五国商量处置…再由五国交还我国而己。不知因何一变其形势也。更闻日本力争之理由无他…此皆我国民所不能承认者也!”这段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事件的背景A.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戊戌变法7.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它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一如往昔。有关这场远征说法正确的是A.开启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B.红军三大主力在吴起镇会师,宣告胜利结束C.播下了革命种子,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D.铸就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日精神8.某同学收集到了如下的几幅图片,由此可知他正在学习民国时期的上海街景军警为行人剪辫子上海南京路上的行人A.教育事业的发展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文学艺术的成就D.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9.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上述材料表明A.农民加入生产合作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土地改革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一五计划的实施使中国成为了农业大国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0.某校计划组织初三的同学开展一场研学之旅,他们将要去往的城市既是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城市又是现代史上第一批设立的经济特区,由此可知他们的目的地是A.上海B.深圳C.厦门D.珠海历史模拟卷(一)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