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额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公元132年,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民,宣协风教。若其面墙(无真才实学),则无所施用。 ......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儒家之学),文吏课笺奏。 ”据此可知,左雄改革察举制A.使得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B.利于选拔真才实学人才C.使得豪强地主把持国家政权 D.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2.1984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坎垅遗址进行了部分挖掘,墓中随葬器物的数量、种类、质地有所不同,随葬品大部分是实用陶器,陶器轮制,器体高大厚重,主要器形有簋、碗、盆、豆、瓮、釜、罐等。据此可推知,该遗址A.具备了早期国家的特点 B.具有较理想的农耕环境C.陶器制作水平日臻成熟 D.社会动员组织能力强大3.对于西晋以来的“五胡内迁”,有学者指出:“五胡主动汉化,并非忘记祖先和自我矮化,而是拥有超越部落政治、建设超大规模政治体的雄心。 ”该学者认为,“五胡内迁”A.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B.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进一步发展C.改变了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形态D.引发了亚欧大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4.古代两河流域文献记载,国王将一大块的疆土授予他人时,承诺受封土地者及未来的继承人应享有一系列豁免权,未来的国王也不得违背这些豁免承诺。一旦违背这些承诺,自由民有权提起诉讼。材料可用来说明古代两河流域A.统治者重视笼络地方势力 B.追求社会的公正与公平C.国王权力受到有效的制约 D.强调对契约关系的尊重5.元初,钱塘(今浙江杭州)诗人汪元量描绘家乡情景时,写到 “衣冠不改只如先,关会通行满市廛。北客南人成买卖,京师依旧使铜钱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杭州城A.商业资本异常活跃 B.通货膨胀现象较为严重C.海外贸易空前兴盛 D.原有社会状况保留较好6.清朝仿明代之例,祭祀历代帝王,并对入祀的帝王作了如下增补和调整。据此可知,清廷此举旨在顺治二年(1645年),恢复元世祖牌位,增加辽太祖、金太祖、金世宗、元太祖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开创之主入祀,入祀先代帝王达 21位;顺治十七年将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罢祀。康熙帝即位之初,将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重新增祀;康熙六十年(1721年)“凡曾在位,除无道、被弑、亡国之外,应书庙崇祀”,各代帝王计 143人。雍正帝认为祭祀不仅要知“创业之维艰”,也要知“守成之不易”,入祀帝王增至164位。乾隆元年(1736年)增祀明建文帝入帝王庙;四十九年谕令增祀两晋南北朝及唐末五代时期有为之君;至五十年,正式确定增祀晋元帝等二十五帝,撤出原祀汉桓、灵二帝,总计奉祀历代帝王共 188帝。至此,历代帝王庙入祀标准及规模得以最终定型。A.建构起合法统治的国家认同 B.顺应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实际C.促进对传统治理体系的继承 D.加强文化认同促进民族交融7.徐继畬在《禁鸦片论》中指出:“鸦片......英夷之剥我元气而富强其国者。”而在之后的《瀛寰志略》自序中记载:“每晤泰西人,辄披册子考证之。”这表明,当时徐继畬A.初步提出学习西方主张B.在对外交涉中力求平等C.试图解决国弱民贫问题D.中外平等观念逐渐形成8.表1为1873-1903年间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棉花、棉纱与棉布的进出口统计。这表明表1年份 棉花 出超(+)或入超(-) 棉纱 出超(+)或入超(-) 棉布 出超(+)或入超(-)1873 -106962 -41025 -246576431883 -114445 -137896 -251030931893 +316146 -593797 -387146591903 +423369 -1656186 -91285172A.清朝政府腐朽无能 B.民族工业初步发展C.列强资本侵略加剧 D.晚清生产方式传统9.1920年夏,一批知识分子深入劳动界开展社会调查,足迹遍及上海、天津、南京、武汉、唐山等地,调查对象涵盖纺织、煤矿、兵工、造船、冶铁等行业的工人以及人力车夫和码头工人,涉及工人的劳动、生活、家庭、教育等情况。这反映出A.劳工觉悟的提升B.救亡之路的转向C.研究方法的创新D.新型政党的建立10.毛泽东在某一报告中指出,应该“按照市场需要的原则,发行适当数目的纸币,吸收群众的存款,贷款给有利的生产事业,有计划地调剂整个苏区金融,领导群众的合作社与投机商人作斗争”。这一论述旨在A.应对国统区金圆券改革冲击B.保障土地改革的顺利开展C.推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D.促进国民大革命取得胜利11.1950年11月,中央针对严重的失业现象发出指示,要求各级政府利用财政拨款、征收救济金等渠道筹措救济基金,并从失业人员中挑选年轻又有培养前途的工人 ,让他们参加建筑、机械、医药等专业的训练班。据此可知 ,新中国的失业治理A.以自强不息的思想理念为指导B.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失业问题C.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D.彰显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1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士兵可从国王处领得一份服役份地,条件是随时应诏随国王出征。”并规定:“里都或巴衣鲁(指士兵)奉王命出征而不行,或雇人以自代,此里都或巴衣鲁应处死,代之者得其房屋。 ”这表明,古巴比伦A.强调军队的法制化建设 B.建立了实现统一的基础C.重视国家军事力量稳定 D.积极推行寓兵于民制度13.迪耶普是法国北部的一处天然良港,也是法国重要的航海图制作中心,并在16世纪形成了“迪耶普制图学派”。他们所绘地图大都对太平洋地区进行留白或描绘不详,而对北美海岸和巴西作详细描绘,甚至将北大西洋直接称为 “法兰西海”。这体现了法国A.拥有高超的绘图水平 B.与葡萄牙矛盾加剧C.对世界地理了解不够 D.在美洲拓殖的野心14.美国学者伯格多尔在其著作《1750-1890年的欧洲建筑》描绘道:巴黎也配套建设了放射状的新道路......超过165公里的新街道-宽敞、笔直,并配有人行道、排水系统、照明设备和新种植的树木 .私人建筑、公寓住宅增加了六倍。这反映出法国A.摆脱了城市发展带来的困境B.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发展C.工业革命带来城市化新问题D.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增长15.1921年12月,一位苏俄老农民在第九届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谈到, “一个人有两只手,一只为国家干活,一只为自己干活。 ”同时,他以正在召开会议的剧院为例把农民比喻为墙,工人比喻为房盖,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比喻,强调了农民的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说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利于政权巩固B.农业集体化的实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C.新经济政策已经得到了农民的认可D.苏联模式奠定了卫国战争胜利的基础16.二战后美国非常重视对新独立国家的政府官员、青年学生、劳工妇女等各界领袖的各种培训。据 1967年美国政府统计,在曾参加过交流项目的非洲精英中,已出现两位首相、两位总统、一位副总统、 87位部长和 5位国务卿。美国的这种做法旨在A.助推第三世界的发展 B.致力于消除种族歧视C.获取广阔的世界市场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人的口述史口述内容 口述人那个时候宣传我们是主人......那个时候干活不是谋生,是一心为把鞍钢、把国家的企业、把国家的事办好 “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鞍钢工人班长可以当一日制的厂长,你对厂子有什么要求、合理化建议你可以提,比如说生产上存在问题技术上管理上存在什么问题 “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鞍钢工人基本上拖厂职工的孩子都要在拖厂,从哺育室、幼儿园、小学到高中,都比较齐全 “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一拖工人当时市里面来人给我们开动员大会,号召我们现在要备战备荒为人民。毛主席说三线建设去的是好人好马好设备 1964年启动的“三线建设”贵州工人-摘编自周晓虹总主编《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新中国初期工人的身份地位,并加以解读。(6分)(2)研究新中国工业建设时,应该如何看待工人口述史的史料价值?(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美国 1787年宪法,对文官的选用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乔治 ·华盛顿总统侧重于名望和门第,强调良好的出身与教养。约翰 ·亚当斯和托马斯 ·杰斐逊两位总统任职期间,则注重“才气”,即是否受过大学教育。于是,美国建国初期的政府官职就掌握在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有高贵的门第、在社会上有地位的人及其亲信手中,人称“绅士政府”时期。这些“绅士”们一旦被委以官职,就相当稳定,一般不被更换。但是,随着两党政治在美国的出现, “政党分肥制”已初见端倪。-摘编自[美]L.桑迪·梅塞尔《美国政党与选举》材料二美国现代文官制建立和完善的历程,经过了三次重大改革。第一次是1883年制定的《彭德尔顿文官法》,在自由竞争思想的指导下,将竞争机制引入文官的选拔录用,旨在解决国家机构的政治腐败和文官的道德沦丧问题。第二次是1923年的改革,颁布《文官分类法》,在科学管理学派理论的指导下,解决文官的分类管理问题。第三次是 1978年的改革,颁布《文官制度改革法》,在行为科学派理论的指导下,完善文官的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以解决调动文官的积极性问题。-摘编自楚树龙、唐娜《美国文官制度评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 “绅士政府”时期文官选用制度的标准及其弊端。(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美国现代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因素。(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岛上(海地)有约三万名自由之身的白人,还有人数约略相当的黑白混血儿和四十八万名奴隶。法国大革命后,“人权宣言”与法国的殖民意向相冲突,岛上的矛盾情势随之引爆。巴黎的革命人士愿意将选举权扩大适用于海地的自由白人,乃至自由的黑白混血儿,却无意废除奴隶制,以免断掉法国岁入的一项主要来源。于是,海地的黑人雅各宾党决定自行解放,从而爆发世界上最早的现代民族解放战争之一。材料二经历百余年奴隶政权的严酷统治,这些得到自由之身的黑人决心放个长假。重返工作岗位后,他们不愿替甘蔗园卖命,反而展开土地改革,将大庄园分割成小块土地。同时,独立后的海地赫然发现自己基础设施贫乏,资本稀少,农民未受教育且无治理经验。占人口少数的黑白混血儿贵族兴起,他们剥削广大农民图利自己,国家却几乎停滞不前。贵族统治不稳时,美国出手相助(1915-1934年遭美国占领),以维持“稳定”。海地找不到可取代糖的产品,这处热带天堂变成悲惨贫困的落后地区。-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彭慕兰、史蒂文·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海地发生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 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海地独立后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 “这处热带天堂变成悲惨贫困的落后地区”的主要原因。(8分)20.(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其收藏建基于汉斯 ·斯隆爵士遗赠的 71000 多件藏品。至今馆藏已有 800多万件,跨越了200多万年的人类历史。下列图片为其部分精选展品介绍。1799年,拿破仑军队在埃及罗塞塔镇附近进行要塞地基扩大工程时发现了这块石碑。随着拿破仑战败,罗塞塔石碑也和其他法军获取的埃及文物一道,成为英王的财产。罗塞塔石碑于 1802年运抵英国后即以英王乔治三世的名义捐赠给大英博物馆,自此就一直被陈列于博物馆的埃及展厅中,是最重要的馆藏之一。帕特农神庙的历史悠久而曲折。1687年,古希腊帕特农神庙在一场爆炸中严重损毁。自此,昔日辉煌的神庙沦为废墟。至 1800年,仅半数帕特农雕塑幸存,英国大使额尔金爵士在获得奥斯曼政府批准后,从1801年开始,陆续自费将半数幸存的雕塑运回英国,并于1817年起开始在大英博物馆展出。头巾帽一直以来是锡克教传统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代表了信徒对宗教的虔诚,也保护了他们不剪的头发。这种头巾帽(称为“头巾帽堡垒”),是锡克教武士传统中独特的服饰。该藏品来自印度职员部队、英属印度陆军拉特雷步兵团指挥官索耶中校。19世纪入藏。乾隆时期,《女史箴图》被存放在紫禁城建福宫静怡轩中。英军克拉伦斯 ·约翰逊上尉1900年被派到中国参与八国联军之役。他于 1900年的8月份抵达北京,并逗留了两个月,他所属的兵团曾驻扎颐和园。1903年大英博物馆从克拉伦斯 约翰逊上尉手上购得此画。-据大英博物馆整理材料中哪些信息可以作为解释英国殖民活动的证据 ?概括说明理由。(13分)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答案1.B2 .C3 .B4 .D5 .D6 .A7 .D8 .D9.B10.C11 .C12.C13 .D14 .B15 .C16 .D17.(1)身份地位:国家主人翁、工业建设者。(2分)解读:新中国成立,新政权赋予了工人阶级领导者地位,工人成为国家主人翁。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过渡时期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基于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国家重点建设重工业,需要通过政治宣传及社会保障措施,建构工人工业建设者身份,提升了工人群体的认同感和满足感。工人建设者们以忘我的工作热情、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新中国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4分)(2)看法:口述内容是亲历者叙述的历史,是一手史料,可信度较高;口述史料主观性较强,还应多角度搜集运用史料,注意史料互证。(每点3分,共6分)18.(1)标准:门第、名望、地位和受教育的程度。(任答两点即可得 3分)弊端:相对稳定和固化;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容易被政党制度所左右。(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2)因素:工业革命的完成;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国家管理思想的演变;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影响;文官道德观、价值观欠缺;旧的文官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工作积极性低;文官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欠完善等。(任答三点即可得 6分)19.(1)背景:法国大革命对海地的影响;“人权宣言”推动了人权、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海地没有废除奴隶制,引起了海地黑人的不满;海地黑人雅各宾党的领导。(任答三点得 6分)(2)发展状况:国家发展几乎停滞不前;受到美国的控制和掠夺;失去了蔗糖生产的经济支持,国家贫困落后。(任答两点得 4分)原因:甘蔗园经济的衰落;国内基础设施贫乏,资本稀少;获得独立的黑人缺乏治理经验;混血贵族对农民的剥削;海地政局不稳定,给美国控制和掠夺海地提供了条件。(任答两点得 4分)20.证据一:罗塞塔石碑在北非,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埃及成为英法争夺的重点。 18世纪末,拿破仑率军进入埃及,与英国争夺对埃及的控制权,以失败而告终。英国也趁机加强了对埃及的殖民侵略。罗塞塔石碑作为英军“战利品”成为英王财产,反映了这一时期英法之间的争斗。证据二:帕特农神庙雕塑在西亚,18世纪末19世纪初,奥斯曼帝国逐渐衰落,英国不断在奥斯曼帝国境内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随着英国对这一地区的渗透不断加强,帕特农神庙的文物也流入英国人手中。证据三:锡克教头巾在南亚,英国最初通过东印度公司进行侵略,掠夺了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英国除直接侵略外,还利用印度各地封建割据严重、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的弱点 ,挑动印度人打印度人,锡克人曾经广泛参与英国组织的殖民军队,成为英国殖民扩张、维护统治的工具。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证据四:《女史箴图》在中国,随着列强侵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义和团运动爆发后,英国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展开大肆掠夺。其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