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七下全册教案 2025春季 最新课题 5.1 人要自强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本课为 1 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一框。本单元《焕发青春活力》围绕“青春成长”,引导学生了解自尊、自信、自强的内涵,明确自尊、自信、自强的表现和重要性,激发成长的内生力量,做自尊、自信、自强的中国人,形成政治认同、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等核心素养。本单元是对第一单元内容的拓展和深化,与其共同构成青少年成长的“加油站”。 本单元共设计三课,分别为“人贵自尊”“自信给人力量”“人生当自强”。本节课“人要自强”是“人生当自强”的第一框内容,这一框从认知层面对自强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引导学生认识自强的内涵,了解自强的重要意义。 本节课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自强的内涵。第二层意思,从自强对青少年成长的价值这一角度,阐明自强的重要性。首先,自强,使人自主自立;其次,自强,使人奋发向上。第三层意思,从自强对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价值这一角度,阐明自强的重要性。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增强,对优秀品质有初步认知和判断,能够简单说出自尊、自信、自强的要求和重要性。但是,他们也存在阅历较少、抗压能力不强的情况,容易受他人影响,缺乏深层思考、不能完全建构起优秀品质与自己发展的关系。他们还存在知行脱节的情形,在从认知到行为的转化过程中缺乏坚定信念和技能方法,积极性、主动性、内驱力有待提升。 基于上述学情,本单元旨在为学生提供价值观引导和方法论指引,帮助他们真正拥有自尊、确立自信、做到自强。从社会发展要求的角度看,社会稳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巨大的自信,这是青少年自豪的源泉。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强国建设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青少年要牢记时代新人的发展要求,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己任,积极主动作为,做到自尊、自信、自强。综上所述,开展自尊、自信、自强的教育既是帮助学生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味的人生的必要之举,也是全面推进强国建民族复兴伟业的应有之义。教学目标 七下5.1《人要自强》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 【健全人格】能够不断完善自我,在生活中磨练意志,形成良好的抗挫折能力。理解个人自强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4、15)①通过了解渐冻症患者蔡磊的自强故事,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自强,认识到自强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进而认识自强的内涵。 ②通过“自强的意义”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强使人自主自立、使人奋发向上;通过分析直-20女飞行员徐枫灿的自强故事,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磨练意志,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③通过感悟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个人自强与国家发展的关系;通过思考中国AI公司DeepSeek事件,通过展示我国科技领域、体育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这些成就背后无数人的辛苦付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自强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关系,知道正是每个中国人的不懈奋斗汇聚起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磅礴力量,懂得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学重点 理解自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对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自强对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1.【展示课题及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学习更有效 本单元学习目标是:(展示目标、学生朗读)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是:(展示目标、学生朗读) 2.【导入新课】 方案1:【新闻链接】Deepseek何以震动全球AI界? 【教师活动】出示新闻材料并播放配套视频《Deepseek何以震动全球AI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国AI崛起:2025年1月,中国AI公司DeepSeek凭借低成本高性能模型引发全球关注,其技术突破直接冲击美股市场,导致英伟达、微软、谷歌等股价暴跌。DeepSeek动摇了美国技术主导地位。这一事件不仅推动国际资本增配中国资产,还标志着中国在AI领域崛起。 ▲ 配套视频:Deepseek何以震动全球AI界? 【教师提问】结合DeepSeek事件,说说为什么人要自强?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举手发言、交流分享。 答案与解析:材料中,“中国AI公司DeepSeek的崛起带来的影响”,表明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社会进步、国家发展需要全体人民的自强力量。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地接力传承,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方案2:【课本案例】【生活观察】小李的自强故事 【教师活动】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P41“生活观察”呈现的小李的故事,引导学生分享其他自立自强的故事。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交流分享自立自强的故事。 案例分享:奥运冠军全红婵自立自强的故事 奥运冠军全红婵非常能吃苦,她在同年龄同一批运动员里面对训练是最投入的。为了克服发挥不稳定的问题,她每天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仅杠上卷腹这个动作就练1000次。当其他队员都懈怠了、厌倦了,她还在坚持......终于,全红婵拥有了飞翔的力量,她勇夺2020年东京奥运会10米跳台冠军,4年后又蝉联巴黎奥运会10米跳台冠军。 【教师提问】谈谈你对“踮一踮脚尖,我们也能成为他们”的理解。 答案与解析:开放题。我们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失意、阻力,向榜样学习,养成自强的人生态度,自力更生、锐意进取,我们也能战胜艰险、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明确目标,学习有方向 本栏目通过引用中国AI公司DeepSeek撼动全球AI界的新闻,引导学生初步思考个人自强对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为本课正文学习作铺垫。 本栏目通过介绍小李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自强,认识到自强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为学习本课内容作情感和认识上的铺垫。新课讲授 环节一:【人物故事】渐冻症患者蔡磊 【教师讲述】出示人物故事材料并播放配套视频《蔡磊:我想用AI帮我完成一场演讲》。 渐冻症患者蔡磊:在2024年末的《AI奇妙夜》晚会上,借助AI技术,说话已模糊不清的蔡磊 ,完成了一场演讲。“近两年,渐冻症的攻克借力人工智能,找到了更多治疗的新靶点,筛出了不少有潜力的药物。去年我试戴人工智能喉重新发出清晰的声音,非常兴奋。生命在倒计时,与其等死,不如战斗!” ▲ 配套视频:蔡磊:我想用AI帮我完成一场演讲 【教师提问】“一个自强不息的人,无论经历多少艰难曲折,依旧会屹立不倒。”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举手发言、交流分享。 答案与解析:开放题。示例:自强是一种精神状态、人生追求,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内生动力驱使个体努力向上、奋发进取、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教师活动】在学生交流分享基础上,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 1.自强的内涵:P41 自强是自我勉励、发愤图强。 自强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 环节二:【探究与分享】自强的意义+【新闻链接】准“00后”徐枫灿,亮相中国航展 本环节活动一:【探究与分享】自强的意义 【教师活动】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P42“探究与分享”展示的三位同学关于“是否要自强”的理解,分组讨论交流:谈谈你对下列观点的看法。 同学1观点:我家条件还不错,我就靠家里了。 同学2观点:不用那么刻苦学习,差不多就行了。 同学3观点:我觉得一个人只有靠自己努力拼搏,才能有好的未来。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交流分享。 答案与解析:同学1:观点错误。如果因为家里条件还不错就放松自己,完全依靠父母,久而久之就会失去独自应对问题的能力,缺乏挑战困难的魄力。 同学2:观点错误。在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负责。拥有自强的品质能使我们不断挑战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我。 同学3:观点正确。自强使人自主自立、奋发向上,是成长的重要内驱力。只有靠自己努力拼搏,激发自身潜能,才能不断克服困难、突破自我,获得发展机会,创造美好人生。 【教师总结】在学生分享交流基础上,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 2.★自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P42 ①自强,使人自主自立。 自强的人,能够“克己”“自胜”,主动发掘自身力量,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勇敢面对生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②自强,使人奋发向上。 自强的人,有锲而不舍的坚毅品格,积极进取,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教师解释】“克己”“自胜”的出处和意思。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 释义:“克己”指克制自己的私欲。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道德经》 释义:“自胜”指战胜自己。 本环节活动二:【新闻链接】准“00后”徐枫灿,亮相中国航展 【教师活动】出示新闻材料并播放配套视频《徐枫灿的励志人生》。 直-20女飞行员徐枫灿:2024年11月7日,珠海航展上,24岁的女飞行员徐枫灿驾驶着我国自主研发的直-20直升机,以完美的姿态降落机场。曾经的她面对繁重的基础课目,也曾有过想放弃的时候,但她总是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再挺挺就好了,现在吃的苦,都是给未来铺的路”。无数次的刻苦训练和无数汗水的浇灌,成就了今天那个英姿飒爽、自信满满的徐枫灿。 ▲ 配套视频:徐枫灿的励志人生 【教师提问】运用本课知识,结合材料说说,自强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举手发言、交流分享。 答案与解析:材料中,“再坚持一下,再挺挺就好了,现在吃的苦,都是给未来铺的路”“无数次的刻苦训练和无数汗水的浇灌,成就了今天那个英姿飒爽、自信满满的徐枫灿”,体现了自强使人奋发向上。 环节三:【阅读感悟】《少年中国说》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少年中国说》节选文字或者播放少儿朗诵《少年中国说》的视频,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或观看视频了解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配套视频:少儿朗诵《少年中国说》 【教师提问】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带给你什么感悟?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观看视频),举手发言、交流分享。 答案与解析:《少年中国说》表达了作者的爱国精神及对中国少年的期待和希望。作为新时代的有志少年,肩负复兴中国的时代重任,我们要放飞梦想,自信自强。 环节四:【探究与分享】个人自强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关系 【教师活动】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P42-43“探究与分享”呈现的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这些成就背后无数劳动者的辛苦付出。 【教师提问】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个人自强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举手发言、交流分享。 答案与解析:材料展示了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部分重大成就及这些成就背后无数劳动者的辛苦付出,体现了自强不仅关系着我们个人的成长,也关系着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个人自强有利于我们在人生的旅程中披荆斩棘、坚定目标、奋发向上。人民的信念坚定、不懈奋斗,是国家、民族无坚不推的前进动力,社会进步、国家发展需要全体人民的自强力量。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地接力传承,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教师总结】在学生分享交流基础上,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 2.★自强对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重要性?P43 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地接力传承,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教师讲述】教师结合图文讲述体育强国路,照见中华民族复兴路。 百年强国路:1932年、1959年、1984年、2024年,刘长春、容国团、许海峰、郑钦文4名体育健儿为中国在世界赛场上实现零的突破的时间刻度,前后跨越了近百年。百年风云,变了人间。这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百年,也是中国人从“仰视世界”到“平视世界”的百年。体育强国路,照见中华民族复兴路。 本栏目通过讲述渐冻症患者蔡磊的自强故事,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自强,认识到自强的力量让人面对挑战与困难时能坚定意志、奋发进取,为认识自强的内涵作铺垫。 本栏目通过展示三位同学关于“是否要自强”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强是促进青少年成长的内在力量,懂得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发掘自身的力量,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栏目通过引用“直-20女飞行员徐枫灿”的事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强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本栏目通过让学生感悟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自强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为下一环节讨论个人自强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关系做铺垫。 本栏目通过展示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这些成就背后无数劳动者的辛苦付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自强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关系,知道正是每个中国人的不懈奋斗汇聚起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磅礴力量,懂得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栏目接上一活动从科技层面扩展到体育文化领域,通过展示我国体育领域的百年强国路,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个人自强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关系。课堂小结课堂练习 略。(详见配套课件P15-23)板书设计自强的内涵 自强,使人自主自立 人要自强 ★自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自强,使人奋发向上 ★自强对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及达成度:本节课的主题是自强,主要教学目标是从认知层面对自强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引导学生认识自强的内涵,了解自强的重要意义。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感悟,双边活动比较好,教学效果良好。通过课堂练习小测和学生反馈,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知识点,对自强的内涵、自强对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这表明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2.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适宜度: ①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启发、小组讨论、师生谈论、探究法、阅读感悟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②同时,我也注重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学习并讨论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诸如中国AI公司DeepSeek的崛起冲击全球AI界、渐冻症患者蔡磊、直-20女飞行员徐枫灿的自强故事、体育强国路,照见中华民族复兴路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本知识点,同时锻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教学不足和改进措施:整堂课互动主要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为主,缺乏多样化互动形式。对于性格内向、不善主动发言的学生,参与课堂机会较少,难以激发全体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内化。 改进方向——创新课堂互动形式:引入角色扮演活动,设置如 “面对挫折的不同反应” 等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展示自强与不自强的行为表现,加深对自强内涵的理解。开展小组竞赛,围绕自强相关知识设置问答、案例分析等题目,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与学习热情,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