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第三课时 保障财产权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理解民法典对公共财产和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尊重并珍惜生活中一切正当取得的财产。道德修养:切实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对于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激励人们创造和积累财富、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法治观念: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透彻理解民法典对财产权、合同履行、知识产权以及继承权的保护细则,从而牢固树立依法维权的意识,在面对法律问题时能够理性判断并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健全人格:遵循诚信原则、依法履行合同是合同当事人的义务,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责任意识:组织学生深入探讨诚信履行合同、尊重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使其深刻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社会秩序和发展的影响,进而增强社会责任感,主动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贡献力量。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讲解民法典对财产权、合同履行、知识产权和继承权的保护规定,使学生准确掌握这些重要法律知识。难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法律与道德的紧密关系,并学会在复杂的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实现法律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有效衔接。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财产权利是指个人享有的拥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财产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权利是经济权利的核心,是实现生活目标和享受社会福利的基础。人身权利的保障有利于财产权利的实现,财产权利的实现又为人身权利的保障了物质基础。在我国,的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平等受到保护。(二)、讲授新课:生活观察:何某通过银行向他人转账时,误将两万元转给了宋某。何某发现转错人后,请求宋某退还两万元,遭到宋某拒绝。何某催讨未果,遂将宋某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根据交易记录作出判决,责令宋某返还何某两万元。查阅民法典,找出何某诉请宋某返还两万元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 。在该案例中,宋某取得何某误转的两万元,没有法律上的依据,使何某遭受了损失,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所以何某作为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宋某返还该两万元。1、财产的重要性: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财产,财产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材料:肖某利用担任销售经理和仓管的便利,未经报备私自把仓库白酒出售给黄某等人。经鉴定,肖某侵占的白酒金额为84760元。同时肖某还截留了叶某支付的1万4千元货款,用于偿还个人债务,未上交给公司。据此,人民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肖某拘役五个月,缓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为什么肖某截留的货款和侵占的白酒,法律不予保护?我国法律只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当合法财产 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关链接 :财产按照归属划分,有的属于个人所有,有的属于集体所有,有的属于国家所有。民法典对财产的归属作了明确规定。2、法律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什么是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对自己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我们拥有的合法财产,是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私人对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不动产和动产享有所有权。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保护合法财产有什么意义?切实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对于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激励人们创造和积累财富、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探究与分享:老刘种植的水稻喜获丰收。收购商张某上门收购,与老刘签订了买卖合同。几天后,收购商苗某想以更高的价格收购老刘的大米。面对更高的收益,老刘还是拒绝了苗某。他表示:“既然与他人签订了合同,我就要遵守。”你是否赞同老刘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赞同。合同为当事人之间确立的合法权利义务关系,受法律保护。我们要遵循诚信原则,依法履行合同义务,不得毁约。3、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材料:杨某海与王某明、饶某五签订《购桉木合同》,约定按期交付,如果违约,双倍给付定金给对方。到了交货期,王某明、饶某五却因没有那么多数量的桉木而未能履行合同。原告多次催要未果,故诉至法院。法院最终判决饶某五、王某明在限期内支付原告杨某海返还定金及货款4.8万元。你支持法院的判决吗?为什么?支持。合同当事人应该遵循诚信原则、依法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订立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②合同为当事人之间确立的合法权利义务关系,受法律保护。③遵循诚信原则、依法履行合同是合同当事人的义务,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探究与分享:孙某在未征得著作权人尹某许可的情况下,在自己出版的图书中使用了尹某的六幅摄影作品。此外,孙某还用该图书参加评选并获奖。尹某了解情况后,将孙某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孙某侵犯他人著作权,判决孙某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并在多家报刊及网站刊登道歉声明。结合以上案例,说说法律保护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意义。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是创作者对其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案例中尹某的摄影作品被孙某未经许可使用,法律判决孙某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能弥补尹某因侵权遭受的经济损失,维护其精神权利,让创作者的付出得到尊重和保障,激励他们持续创作。同时,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防止他人未经许可随意使用他人智力成果获利,促使市场主体通过合法创新竞争,保障文化、艺术、科技等市场健康有序发展。4、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 【知识产权的定义】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一)作品;(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商标;(四)地理标志;(五)商业秘密;(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七)植物新品种;(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第四百四十四条 【以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质权的设立及转让限制】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出质后,出质人不得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但是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出质的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第一千一百八十五条 【侵害知识产权的惩罚性赔偿】故意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情节严重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以上法律条文说明了什么?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其智力成果等依法享有的权利,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知识产权内容: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劳动、保护创新。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尊重他人的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探究与分享:王某有一儿一女。王某的老伴去世后,女儿精心照顾王某十多年,儿子则对他漠不关心。王某立下遗嘱,将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女儿,并作了公证。王某病故后,儿子认为自己也有继承权,要求均分遗产。你支持王某儿子的诉求吗?为什么 不支持, 在我国,继承的方式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5、法律保护继承权:在我国,继承的方式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法定继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按 法律规定的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方式。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 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方式。原则:④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在于 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相关链接:遗产是指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民法典继承编规定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明确了遗产份额分配原则。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法定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份额分配原则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法律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法律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继承权。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做民法典的学习者、践行者和宣传者,将法律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为推动法治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四)、课堂练习:1、我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从财产的角度分析,这一规定的理论依据( B )①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所有财产②财产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③我们拥有的合法财产,是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④当合法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合法财产权的是( A )①李某借同学的课外书拒不归还②张某强行向低年级同学收取“保护费”③王某将李某家丢失的牛牵回家据为己有④某私营企业业主偷逃税款4万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小明暑假期间参加了一个校外夏令营。过程中,他发现校外机构委托的旅行社存在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行程和标准提供服务,如降低住宿标准、餐饮质量差等问题。后来小明及其家长用收集到的相关证据,将旅行社及校外机构告上法庭,最后胜诉并获得赔偿。小明的经历启示我们(C )①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②未成年人参加社会实践,需要家长陪同③法律保障生活,维护社会秩序④要增强法治意识,做法治的坚定捍卫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五)、板书设计:第三课时 保障财产权1、财产的重要性:2、法律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3、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4、法律保护知识产权:5、法律保护继承权:(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