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统编2024七下语文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祝红蕾15 青春之光2025年春七下语文情景教学课件嵌视频(统编2024版)检查预习1学习目标2知识必备3整体感知4课堂小结8思考探究7学习黄文秀6认识黄文秀5积累拓展9目录“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2019年“感动中国”颁奖词黄文秀是怎样一个人呢?她又作出了哪些伟大贡献呢?让我们走进本篇课文,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时代长征路上的青年楷模!络( )字音字形检查预习瓢泼( )piáo pō熟luò扉( )心fēi执拗( )zhí niù噩 ( )耗è坯( )毛pī焚( )fén心急如讳( )huì直言不dǔ围追 截堵 ( )铆( )mǎo同学们看PPT上的字、词,按照小组座位依次说一说,读音、组词、词义。崎岖( )qí qū词语解释铆:执拗:心急如焚:直言不讳:集中(全力)。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坚持己见,固执任性。学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通过文章小标题和重要语句,把握文章的内容,初步体会黄文秀的心路历程。2.掌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体会作者运用不同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表达效果。3.细读课文,感受黄文秀的精神世界,找寻她精神品质的来源,体会其时代意义。重点重点难点作者简介知识必备祝红蕾 ,七十年代生于山东临朐(qú)县。15岁开始发表散文、小说,在《散文》、《散文百家》等刊物发表散文随笔六十余万字。其中中短篇小说《金波的星期九》被选入《2010年度中国短篇小说选》;《举手投足之间》等作品被多次选为高考阅读题。曾获得山东散文30年创作新锐奖、首届延安文学奖等奖项。人物链接黄文秀,女,壮族,中共党员。1989年4月出生,广西田阳人,硕士学历,生前系百色市委宣传部副科长,派驻乐业县百坭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她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主动回到百色革命老区工作,2018年初主动请缨到百坭村任第一书记,工作表现突出。2019年6月16日晚,黄文秀冒着暴雨开车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遭遇山洪,不幸因公牺牲,年仅30岁。黄文秀同志先后获得“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五四奖章。视频资料:创作背景祝红蕾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道:“黄文秀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想创作一篇散文,带领大家重走一遍她走过的‘长征路’。”黄文秀乐观豁达、勇于付出、心中有爱、乐于助人,祝红蕾被黄文秀身上的优秀品质所感动,从而萌发出了创作《青春之光》的想法并付诸行动。她希望用文字的力量再现黄文秀的“青春之光”,照亮更多的人。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本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整体感知文章从5年前黄文秀遭遇暴雨山洪的牺牲现场追忆,回顾了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主动请缨扎根大山,帮助家乡白坭村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的故事。结合课文中的小标题略读课文,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1—4自然段)简要介绍了黄文秀因为担心百坭村村民遭遇山洪,不惧天气恶劣,独自一人驱车回村,最后英勇牺牲的事迹。“我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5—14自然段)讲述了黄文秀毕业后回到了百坭村,通过实际行动赢得村民信任和接纳,并绘制了贫困户分布图。“我心中的长征”(15—27自然段)讲述了黄文秀带领百坭村全村人发展砂糖橘产业,使其脱贫工作取得重大成效。“仿佛她还在一样”(18—40自然段)讲述了村民们听闻黄文秀英勇牺牲的噩耗,都纷纷悼念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和黄文秀一样的驻村干部们的赞美和敬佩,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学习黄文秀的美好期望。黄文秀是一个怎样的人?再次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将黄文秀英勇牺牲的事迹放在开篇介绍?内容上:首先交代了人物的结局,开篇即高潮,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一部分详细描写了主人公黄文秀英勇牺牲的原因,这也是黄文秀不惧艰难险阻、甘于无私奉献品质表现最为突出的地方。这运用的是什么记叙顺序?认识黄文秀记叙顺序倒叙 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结构上:将主人公结局放在开篇介绍,更加突出表现了黄文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先交代人物结局,使课文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我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这一部分一共讲了有关黄文秀的几件事?黄文秀生前所绘制的地形图和日记①努力拉近与村民的距离,赢得村民的信任;②逐一走村里访贫困户,绘制贫困分布图;③计划发展砂糖橘产业带领全村人脱贫。①努力拉近与村民的距离,赢得村民的信任;此后,黄文秀一有空就往村屯跑,不让她进门的,他就去两次、三次;人家去田里干活儿,她就去帮忙;哪位老人行动不便,她就卷起袖子就帮着打扫院子。她还学会了桂柳话,走到哪里都和村民们熟络地打招呼。慢慢地,村民们对她打开了家门,敞开了心扉:“你这个女娃娃还真是难缠得很哩!”有耐心、有恒心、聪明能干、平易近人通过以上这三件事,我们看到了怎样的黄文秀?②逐一走村里访贫困户,绘制贫困分布图;百布屯、百爱屯、长沙屯……每走访一户,她就在本子上做一个标记——村部用五星标识,圆点代表人家,短线代表山路或河流。两个月的时间,黄文秀用双脚丈量了百坭村的沟沟坎坎,逐一走访了村里的贫困户。小小一个点,短短一条线,浓缩了百坭村的山水风土、村情民意,汇成了一份贫困户分布图。脚踏实地、不辞辛劳③计划发展砂糖橘产业带领全村人脱贫。脱贫攻坚要“扶志”,更要“扶智”,上学、看病、衣食住行,一样都不能少。突破口到底在哪里呢?百坭村气候湿润,沙质土壤适合砂糖橘生长,抓产业富民,首选砂糖橘。……要把砂糖橘产业做大做强,就得找好带头人,打通销售渠道。专业性强、敢想敢干黄文秀为什么说她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走出去之后,肯定有一部分要回来的,我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百坭村贫困户黄仕京与黄文秀有一段对话。黄仕京问:“大家都说你是北京毕业的研究生,你为什么到我们这么边远的农村工作?”黄文秀说:“百色是脱贫的主战场,我有什么理由不来呢?我们党是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幸福的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就是我的使命。”资料补充黄文秀之所以说她就是要回来的人,是因为“百色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父老乡亲守着青山绿水,却过着穷得响叮当的日子,怎不让她心焦?”她将脱贫事业与自己的个人理想融为一体,将脱贫事业当作是自己的使命,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长征精神的践行者。“我心中的长征”中的“长征”指的是什么?它与第二部分有着怎样的联系?“我心中的长征”象征着黄文秀要实现带领百坭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同时也暗含了在黄文秀心中,要用长征精神来攻克脱贫路上的艰难险阻。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了黄文秀带领百坭村发展砂糖橘产业,并取得了重大成效的事例,因此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扩展和具体化。黄文秀在这条“长征路上”都经历哪些事呢?三次到班统茂家“围追堵截”;请农业技术员指导果农;带领村民修路,联系果商收购,建电商服务站;带头成立砂糖橘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化果园”;建立百坭村新时代讲习所;带领村民遇阻修路,逢水架桥,遇暗装灯通过这些事例,你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黄文秀?年轻有文化,点子多,做事有韧性课文最后一部分,作者没有直接表达自己对黄文秀的怀念,而是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村民们听闻噩耗时的反应,这样写的用意何在?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村民听闻黄文秀牺牲的噩耗的反应,直接表现了村民对她的极度不舍,与此同时,也从侧面表现了黄文秀对村民们的贡献之大,这远比作者直接表达自己对黄文秀的怀念程度深的多,不仅更能引起读者共鸣,还使黄文秀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学习黄文秀黄文秀被称为中国共产党的女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请你从文中找出塑造黄文秀形象的语句,说说你从中看到了怎样的黄文秀?参考示例:我从_____________(具体语句)中看到了___________的黄文秀。“灌溉200多亩农田的水渠被洪水冲断了!”这个消息让周末回家看望病重父亲的黄文秀坐立难安。她决定立即驱车返回百坭村,那里离她家所在的田阳线田州镇有180多公里。……2019年6月16日晚11点43分,她将拍摄的视频发到工作群里:“我被洪水困住了……有一辆车已经被水冲走了!”凌晨1点之后,再无消息。具有牵挂百姓、舍身忘我的奉献精神这长征没有风雪载途的夹金山,没有不见人烟的大草地,有的只是百坭村的一条条山路。25000公里啊!黄文秀几乎天天奔波在路上,崎岖的山路既是通往幸福生活的致富道路,也是她攻坚克难奋斗之路。在这没有硝烟的长征路上,她铆足了劲儿与时间争分夺秒地赛跑,一刻不曾停息。不辞辛劳,甘于奉献到百坭村后,黄文秀收起了最爱的连衣裙和高跟鞋,常年一身运动打扮爬坡过坎,进村入户。她的宿舍,只有一顶蚊帐、一张硬板床,床下整齐摆放着两双运动鞋和一双水鞋,旧木桌上放着一本《西行漫记》、两本驻村日记。一件尚未摘掉吊牌的鱼尾裙还静静躺在柜子里,等着爱美的主人来把它穿上。舍己为人、一心为民班氏会呆呆地站着,五雷轰顶一样,喃喃道:“我不信文秀书记回不来了。”“那么难走的路,去年她往我家跑了12趟,帮我申请了养老补贴,还帮我申请了油茶树的贴息贷款,对我就像亲闺女一样好。”百坭村最南端者乐屯的韦乃情伤心地哭了。班统茂泪如泉涌:“没有文秀书记,我过不上这样的好日子。孩子们蹲在文秀宿舍门口,抱着膝盖,久久不肯离去。通过对村民听闻噩耗的语言神态描写,侧面表现了黄文秀是一位深受村民爱戴和尊敬的好书记。请从文中找出黄文秀曾说过得话,感受她的心路历程:“走出去之后,肯定有一部分人要回来的,我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我觉得心里憋屈,搞不懂为什么我辛辛苦苦地翻身越岭,走村串户,老百姓却对这么排斥……”“长征中,战士死都不怕,在扶贫路上,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前行?”满怀期待,不忘初心工作受挫,满是无奈不怕困难,越挫越勇“班大哥,你只要认真种好你家的水果,再领着乡亲们扩大种植面积,其他问题我来解决。”“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真挚诚恳,勇于担当不怕吃苦,坚强客观信念坚定,矢志不渝一心为民,甘于奉献思考探究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学习,对黄文秀的了解,思考《青春之光》具体指什么?作者以此为标题用意何在?“青春之光”指的是黄文秀这位青年楷模;还象征着她无私奉献、不懈追求的伟大精神。作者是想通过黄文秀舍身忘我的奉献精神和矢志不渝的坚定品格影响到更多的年轻人,让青年们把自己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显现出青春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作为新青年的我们,又该怎么学习他这种精神呢?课堂小结文章从5年前黄文秀遭遇暴雨山洪的牺牲现场追忆,回顾了“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主动请缨扎根大山,用美好青春诠释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感人故事。表达了作者对黄文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精神的赞颂,希望更多的青年能够受黄文秀的影响,学习她的优秀品质。积累拓展课外搜集并阅读有关黄文秀的文章,尝试从党组织的教育、家教家风的影响,以及个人理想追求等角度,思考她精神品质的来源,体会其时代意义,与同学们交流。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出生,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先后在大理喜洲一中、华坪县中心中学等地任教,现任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她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现状,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推动创建了一所免费招收贫困女生的高中,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孙丽美,生前系福建省霞浦县松山街道古县村党支部书记。她17年如一日扎根农村基层,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任劳任怨、苦干实干,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带领群众把落后的古县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被当地村民视为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2021年8月6日,在防抗台风工作中,为保护群众财产安全,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4岁。被追授“全国三八红旗手”“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5 青春之光【2025春七下语文情境教学课件+视频】.pptx 时代楷模_1704.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