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模拟检测卷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C【解析】A.写春联、B.贴窗花、D.包饺子均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而C.放鞭炮,火药燃烧会产生多种新物质,主要包括气体、固体颗粒和金属化合物,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正确。2.B【解析】春节期间,我们到处都能闻到肉香、炸年货的香味等,是因为带有香气的分子等微粒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B选项正确。3.A【解析】A.红烧肉富含蛋白质;B.饺子皮中主要营养物质是碳水化合物。饺子皮通常由面粉制成,面粉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属于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C.年糕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其营养物质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能为人体提供能量。D.炒青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C、雏生素E和B族雏生素等,这些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等起着重要作用。A选项正确。4.B【解析】对于块状或较大颗粒的固体加入玻璃仪器中,应将玻璃仪器横放,把固体颗粒放在仪器口,然后慢慢竖起仪器,让固体颗粒缓缓滑到仪器底部,防止固体颗粒直接落入仪器底部而砸破仪器。B选项错误。5.D【解析】空气中含量最多是氦气,并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包装中作保护气,D选项正确。6.A【解析】A.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物产生,而化石燃料燃烧产生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所以A项符合题意。B.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污染环境。C.露天焚烧秸秆,污染环境。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污染环境。7.D【解析】复合肥料是一种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营养元素(通常是氨、磷、钾)的化肥。D项KNO3中含有氨和钾元素,符合题意。8.C【解析】A选项,HgS受热分解生成Hg和S,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选项:古人在炼丹时常用到硝石(主要成分KNO3),硝石中不含碳元素,受热后分解能产生二氧化碳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不符合题意。C选项: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成分金属大,“药金”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大,C符合题意。D选项:加热矿石和木炭混合物制得金属,主要是利用木炭将金属元素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D不符合题意。9.B【解析】黄蜂的毒液呈碱性,四个选项中,只有B选项中白醋的pH<7,能中和黄蜂的毒液,所以B符合题意。10.A【解析】A项中硫离子的符号为S2,符合题意。B项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不符合题意。天然高分子材料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高分子化合物,C项中固态电解质材料不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不符合题意。D项中磷的原子序数为15,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D不符合题意。11.D【解析】A选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质量增加,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B选项:浓盐酸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挥发,质量会减少,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食盐水放置在空气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使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D选项:氢氧化钠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使质量增加,符合题意。12.C【解析】A选项:花岗岩是一种常见的岩石,主要成分包括石英(SiO2人正长石(KA1Si3O8人云母(KAl2(A1SiO1o)(OD2)等,属于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B选项:正长石含有4种元素,不符合氧化物概念,B不符合题意。C选项:石英(Si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可推算出硅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九年级模拟检测卷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A【解析】“低沉”“高亢”之别,其中的“低”和“高”是指声音的高低不同,也就是音调不同,故A正确,BCD错误。2.C【解析】玻璃外墙阳光照射时刺眼,是因为光在玻璃外墙发生反射。夏天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A错误;池水看起来变浅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平静湖面绿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正确;晨间透过树丛的光束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D错误。3.B【解析】小水珠的形成是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ACD错误。4.D【解析】“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稻花香”“满架蔷薇一院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B错误,D正确;“炙手可热”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5,B【解析】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说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是一个模糊的光斑,②是近视眼成因图示。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可以矫正近视眼,④是矫正方法。故B正确,ACD错误。6.D【解析】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A错误;舰载机所受甲板对它的支持力和它受到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航母漂浮时,所受浮力等于它的重力,当多架舰载机起飞离开航母甲板后,航母总重力减小,所以所受浮力减小,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小,航母会上浮一些,航母舰体底部所处深度减小,所受海水压强减小。故C错误,D正确。7.C【解析】更换灯泡前,应断开电源开关,以防止人接触灯泡时可能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电线绝缘层破损时,容易形成短路或发生触电事故,要及时更换,严禁直接使用,故B错误;充完电以后及时拔掉充电器,既能避免浪费电能,也能减缓元件老化或引发短路等危害,C符合安全用电要求,故C正确;生活用水是导体,用湿手按开关,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D错误。8.D【解析】惯性是物体的性质,与速度大小无关,故A错误;运动员从跳台末端飞出,不是受到平衡力作用,其运动状态会改变,故B错误;运动员在空中沿着抛物线上升飞行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动能会减小,故C错误;运动员最后下落阶段,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故D正确。9.C【解析】由题意可知,两个开关S1、S2相互影响,是串联的,故C正确。10.C【解析】核电站通过可控核裂变利用核能,故A错误;机翼用料质量小强度大,在同样体积时应使用密度小的材料,故B错误;水电站利用水能发电,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故C正确;芯片主要材料是半导体,故D错误。11.D【解析】热值与燃料是否完全燃烧无关,故A错误;切蛋器的金属丝很细是减小受力面积以增大压强,故B错误;夹菜的筷子是费力杠杆,故C错误;吸盘挂钩在使用时,先挤出里面的空气,里面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盘被压在光滑的墙面上,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故D正确。12.B【解析】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消耗的电能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B正确;摄像头成像是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缩小的像,像距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故C、D错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物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九年级模拟检测卷化学班级:姓名:准考证号:(本试卷共23题,考试用时6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0-16S-32Zn-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4年12月,“春节”申遗成功。这一成就不仅是对中国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肯定,也标志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国际上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请完成下面1~3小题。1.春节期间有很多传统习俗。下列习俗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写春联B.贴窗花C.放鞭炮D.包饺子【答案】C【解析】A.写春联、B.贴窗花、D.包饺子均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而C.放鞭炮,火药燃烧会产生多种新物质,主要包括气体、固体颗粒和金属化合物,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正确。2.春节期间,我们到处都能闻到肉香、炸年货的香味等。用分子观,点解释是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的体积很小【答案】B【解析】春节期间,我们到处都能闻到肉香、炸年货的香味等,是因为带有香气的分子等微粒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B选项正确。3.春节时,人们会准备各种美食。下列美食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红烧肉B.饺子皮C.年糕D.炒青菜【答案】A化学试题卷第1页共10页【解析】A.红烧肉富含蛋白质;B.饺子皮中主要营养物质是碳水化合物。饺子皮通常由面粉制成,面粉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属于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C.年糕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其营养物质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能为人体提供能量。D.炒青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等,这些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等起着重要作用。A选项正确。4.下列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混合制取CO,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先关闭弹簧夹,然燃若的后注水观弹簧夹木条察长颈漏斗内液面变化A.检查气密性B.加大理石C.收集CO2D.检验CO2是否集满【答案】B【解析】对于块状或较大颗粒的固体加入玻璃仪器中,应将玻璃仪器横放,把固体颗粒放在仪器口,然后慢慢竖起仪器,让固体颗粒缓缓滑到仪器底部,防止固体颗粒直接落入仪器底部而砸破仪器。B选项错误。5.空气中含量最多且能用于食品包装中作保护气的气体是A.氧气B.稀有气体C.二氧化碳D.氮气【答案】D【解析】空气中含量最多是氨气,并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包装中作保护气,D选项正确。6.为了践行“美丽中国”的理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推广使用氢能源公交车,减少化石燃料污染B.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降低处理成本C.露天焚烧秸秆,减少垃圾堆积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答案】A【解析】A.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物产生,而化石燃料燃烧产生颗粒物、硫氧化物、氯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所以A项符合题意。B.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污染环境。C.露天焚烧秸秆,污染环境。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污染环境。7.合理施用化肥能促进农作物生长。下列物质可用作复合肥的是A.NH4NOB.Cas(PO4)2C.K2S04D.KNO化学试题卷第2页共10页九年级模拟检测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化学答题卡石21.(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35678910农回卤因(1)F四因哥哥可哥哥哥哥aaa闪国4四5四回F(2)回回可回回回回回回回回(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4)16.(6分)(1)2)22.(12分)(3)(1)17.(6分)(2)(3)(4)(5)(1)2(6)(3)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8.(6分)23.(5分)(1)(1)(2)(2)(3)19.(6分)(1)(2)(3)20.(6分)●碳原子(1)(2)画图。 氨原子○氧原子(3)入■■■九年级模拟检测卷化学班级:姓名:准考证号:(本试卷共6页,23题,考试用时6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0-16S-32Zn-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4年12月,“春节”申遗成功。这一成就不仅是对中国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肯定,也标志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国际上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请完成下面1~3小题。1.春节期间有很多传统习俗。下列习俗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写春联B.贴窗花C.放鞭炮D.包饺子2.春节期间,我们到处都能闻到肉香、炸年货的香味等。用分子观点解释是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的体积很小3.春节时,人们会准备各种美食。下列美食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红烧肉B.饺子皮C.年糕D.炒青菜4.下列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混合制取C02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先关闭弹簧夹,然燃着的后注水观弹簧夹木条察长颈漏斗内液面变化A.检查气密性B.加大理石C.收集C02D.检验CO2是否集满5.空气中含量最多且能用于食品包装中作保护气的气体是A.氧气B.稀有气体C.二氧化碳D.氮气化学试题卷第1页共6页6.为了践行“美丽中国”的理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推广使用氢能源公交车,减少化石燃料污染B.工业废水直接排人河流,降低处理成本C.露天焚烧秸秆,减少垃圾堆积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7.合理施用化肥能促进农作物生长。下列物质可用作复合肥的是A.NH4NO3B.Ca3(P04)2C.K2S04D.KNO8.中国古代炼丹术对化学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炼丹过程中,炼丹家们发现了一些物质的变化规律。以下关于炼丹过程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解释合理的是A.用丹砂(主要成分HgS)炼制水银,是因为HgS受热易分解,生成Hg和S,这是物理变化B.古人在炼丹时常用到硝石(主要成分KNO3),硝石受热后分解能产生二氧化碳C.炼丹过程中发现金属铜能与某些物质反应变成“药金”(主要成分是铜锌合金),“药金”的硬度比纯铜大D.炼丹家们通过加热某些矿石和木炭混合物制得金属,是因为矿石中的金属化合物在高温下分解生成金属单质9.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各种物质,这些物质的酸碱性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不同影响。当我们不小心被黄蜂蜇伤后,因黄蜂的毒液呈碱性,会使我们感到疼痛。为了减轻疼痛,我们可以涂抹一些酸性物质来中和毒液。以下物质中,适合用来涂抹缓解黄蜂蜇伤疼痛的是A.食盐水(pH为7)B.白醋(pH为2~3)C.牙膏(pH为8~9)D.小苏打水(pH为8~10)10.近年,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高能量密度的硫化物固态电池,其电解质材料含锂、硫、磷等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离子的符号为S2B.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固态电解质材料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D.磷的原子序数为15,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11.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造成质量明显增加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食盐水D.氢氧化钠12.花岗岩是一种常见的岩石,主要成分包括石英(SiO2入、正长石(KA1SiOs)人云母[KA1l2(A1Si3O1o)(OHD2]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花岗岩属于纯净物B.正长石属于氧化物C.石英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D.云母由24个原子构成化学试题卷第2页共6页九年级模拟检测卷物理班级:姓名:准考证号:(本试卷共11页,22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5年春晚《山鹰和兰花花》节目,秘鲁民族乐器排箫与中国百乐之王唢呐的演奏相互应和激扬回旋。观众听到乐器演奏声的“低沉”“高亢”之别,主要是改变了乐器发出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答案】A【解析】“低沉”“高亢”之别,其中的“低”和“高”是指声音的高低不同,也就是音调不同,故A正确,BCD错误。2.小华走路时发现前方写字楼玻璃外墙阳光照射时很刺眼,以下选项中与该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夏天雨后的彩虹B.池水看起来变浅C.平静湖面绿树的倒影D.晨间透过树丛的光束【答案】C【解析】玻璃外墙阳光照射时刺眼,是因为光在玻璃外墙发生反射。夏天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A错误;池水看起来变浅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平静湖面绿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正确;晨间透过树丛的光束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D错误。3.惊蛰已过,气温回升,南方经常出现“回南天”现象:白天开窗以后室内墙壁、地面等处会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的形成是A.熔化现象B.液化现象C.汽化现象D.凝华现象【答案】B【解析】小水珠的形成是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ACD错误。物理试题卷第1页共11页4.四位同学在研学途中讨论古诗中的物理知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菊残犹有傲霜枝”,“霜”的形成需要吸热B.“稻花香里说丰年”,夏日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缓慢C.“炙手可热势绝伦”,“炙手可热”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D.“满架蔷薇一院香”,这是扩散现象【答案】D【解析】“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稻花香”“满架蔷薇一院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B错误,D正确;“炙手可热”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5.新学期学校课间休息延长至15分钟,学生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这些举措能很好的改善近视眼低龄化倾向。从物理学角度来分析,以下图示能说明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的是123(4④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B【解析】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说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是一个模糊的光斑,②是近视眼成因图示。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可以矫正近视眼,④是矫正方法。故B正确,ACD错误。6.如图是中国辽宁舰和山东舰编队首次开展双航母编队演练。以下关于航母巡航过程描述正确的是A.两艘航母航行时不能靠得太近,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B.停在航母甲板上的舰载机受到的支持力和甲板所受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当多架舰载机起飞离开航母甲板后,航母所受浮力增大D.当多架舰载机起飞离开航母甲板后,航母舰体底部所受海水压强减小【答案】D【解析】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A错误;舰载机所受甲板对它的支持力和它受到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航母漂浮时,所受浮力等于它的重力,当多架舰载机起飞离开航母甲板后,航母总重力减小,所以所受浮力减小,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小,航母会上浮一些,航母舰体底部所处深度减小,所受海水压强减小。故C错误,D正确。物理试题卷第2页共11页九年级模拟检测卷物理班级:姓名:准考证号:(本试卷共6页,22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5年春晚《山鹰和兰花花》节目,秘鲁民族乐器排箫与中国百乐之王唢呐的演奏相互应和激扬回旋。观众听到乐器演奏声的“低沉”“高亢”之别,主要是改变了乐器发出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2.小华走路时发现前方写字楼玻璃外墙阳光照射时很刺眼,以下选项中与该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夏天雨后的彩虹B.池水看起来变浅C.平静湖面绿树的倒影D,晨间透过树丛的光束3.惊蛰已过,气温回升,南方经常出现“回南天”现象:白天开窗以后室内墙壁、地面等处会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的形成是A.熔化现象B.液化现象C.汽化现象D.凝华现象4.四位同学在研学途中讨论古诗中的物理知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菊残犹有傲霜枝”,“霜”的形成需要吸热B.“稻花香里说丰年”,夏日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缓慢C.“炙手可热势绝伦”,“炙手可热”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D.“满架蔷薇一院香”,这是扩散现象5.新学期学校课间休息延长至15分钟,学生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这些举措能很好的改善近视眼低龄化倾向。从物理学角度来分析,以下图示能说明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的是①②③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物理试题卷第」页共6页6,如图是中国辽宁舰和山东舰编队首次开展双航母编队演练。以下关于航母巡航过程描述正确的是A.两艘航母航行时不能靠得太近,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B.停在航母甲板上的舰载机受到的支持力和甲板所受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当多架舰载机起飞离开航母甲板后,航母所受浮力增大D.当多架舰载机起飞离开航母甲板后,航母舰体底部所受海水压强减小7.安全用电无小事,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更换灯泡时,可以不断开开关B.绝缘层破损的电线仍可以使用C.充完电以后及时拔掉充电器D.洗完手后,直接用湿手按开关8.如图为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场景。运动员从起滑台起滑,在助滑道上获得高速度,从跳台末端飞出后,沿抛物线在空中飞行,最后落在山坡上。以下关于运动过程描述正确的是A.运动员在助滑跑道上加速滑行时惯性增大B.运动员从跳台末端飞出,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C.运动员在空中沿着抛物线上升飞行时,动能增大D.运动员最后下落阶段,重力势能减小9.“一盔一带”守护安全,如图为配备了头盔的共享电动车。骑车时需要先扫码(相当于闭合开关S)开锁,然后佩戴头盔(相当于闭合开关S2)才能启动。没有使用头盔或头盔低于设定高度,电动车的中控系统将断开开关S2,自动控制电动车停止行驶。下列符合条件的电路设计是S2MABS2。电源0o0电源。SS2●以DSMo电源。o电源。物理试题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级物理-化学模拟考试卷 九年级化学模拟检测卷参考答案.pdf 九年级物理-化学模拟考试卷 九年级化学模拟检测卷(学生版).pdf 九年级物理-化学模拟考试卷 九年级化学模拟检测卷(教师版).pdf 九年级物理-化学模拟考试卷 九年级物理-化学模拟检测卷答题卡.pdf 九年级物理-化学模拟考试卷 九年级物理模拟检测卷参考答案.pdf 九年级物理-化学模拟考试卷 九年级物理模拟检测卷(学生版).pdf 九年级物理-化学模拟考试卷 九年级物理模拟检测卷(教师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