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模拟卷(含解析 1-2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模拟卷(含解析 1-2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模拟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60分 范围:第1-2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生活物品中没有用到磁性材料的是(  )
A.玻璃清洁器 B.吸盘挂钩
C.门吸 D.防蚊门窗
2.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或模拟,需要体现原有对象的某些本质特征。下列各图所示对象不属于模型的是(  )
A.用橡皮泥制作的植物细胞
B.用乒乓球等材料制作的地球仪
C.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D.用激光笔照射烟尘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3.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图中的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
A. B.
C. D.
4.如图是正常工作的家庭电路中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线A是零线
B.保险丝能在有人触电时自动切断电路
C.保险丝能在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
D.正确使用验电笔先后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都发光
5.钷可为航天器提供动力。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钷的原子序数为61
B.钷的元素符号为Pm
C.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1
D.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5g
6.如图所示,在电磁铁正上方用弹簧挂着一条形磁铁,开关闭合后,当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短
B.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短
C.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长
D.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长
7.小张家所在的住宅区每栋单元的楼梯口都安装了防盗门,其门锁原理图如图所示,图中只画出了其中一家住户的控制开关S.该门锁的工作过程是:楼上的人闭合控制开关S,门锁上的电磁铁通电后吸引卡入右侧门扣中的衔铁,门可打开。关于该门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门锁利用了电生磁的原理来工作的
B.电流周围的磁场是假想的物理模型
C.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的右端为N极
D.该单元的各住户控制门锁的开关是串联的
8.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9.将“窗帘伴侣”挂在窗帘导轨上后,只需在遥控器上按下“打开”,窗帘伴侣会移动,并推动窗帘挂环将窗帘拉开。下列选项中,与窗帘伴侣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10.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水结成冰不流动 水分子停止运动
B 氮气压缩到钢瓶里 分子的间隙变小
C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 由同种分子构成
A.A B.B C.C D.D
11.如图所示,小明用线圈、条形磁铁和灵敏电流计来验证电磁感应现象,下列不能使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操作是(  )
A.线圈不动,磁铁快速向上
B.线圈不动,磁铁快速向下
C.磁铁不动,线圈快速向上
D.线圈和磁铁同时同速向上
12.如图所示是电动车在楼道中充电时易引发火灾的宣传警示图,以此警示大家要注意安全用电。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电线着火时应迅速泼水浇灭火焰
B.发生电火灾时应该立即切断电源
C.充电时空气开关跳闸,立即合上空气开关
D.电动车充电线绝缘皮破损后仍可继续使用
13.如图为小温制作的原子模型,两个圆圈上的小球模拟电子,中心的7个小球构成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模型表示氮原子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C.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3个质子上
D.该原子核由4个中子和3个电子构成
14.下列关于“CO2”表示的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
B.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和氧分子组成
15.某同学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O、Fe2O3、Fe
B.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CaCO3、CaCl2、Ca(OH)2
C.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HNO3、NH3、NO
D.化学式为C10H14N2的分子中,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H、C、N
二.填空题 (本大题有7小题,共40分)
16.中国人发明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地磁场指示方向的仪器。古文《论衡 是应篇》中记载:“司南之杓(用途),投之于地,其柢(握柄)指南”。则勺柄应为该磁体的    极;某物理研究所尝试利用一块天然磁石制作一具“司南”,图乙所示为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则应将磁石的    (选填“B”、“C”、“D”或“E”)处打磨勺柄。
17.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电磁铁与其在同一水平面上,右端固定并保持水平。S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逐渐向左移动时,条形磁铁一直保持静止。则:
(1)电磁铁右端是    极。
(2)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将    (填“不变”、“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方向    。
18.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1)氯化钠是由    (填具体粒子的名称)构成的。
(2)图中B处应填入    (填“元素”、“原子”、微观“分子”或“离子”)。
19.如图甲所示为某款无接触式的热风干手器,当手位于出风口下方时,可吹出热风。其内部电路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
(1)由图乙可知,接线柱    (选填“A”或“B”)接的是火线,电磁铁的上端为    极。
(2)当手位于出风口下方时,光敏电阻R的阻值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衔铁被吸下,工作电路开始工作。
(3)为了满足出风口吹出热风,则加热电阻丝、风扇和出风口三者的位置,从上往下依次是    。
A.加热电阻丝、风扇、出风口
B.风扇、加热电阻丝、出风口
20.C60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C60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②C60这种物质是由    (填“分子”或“原子”)构成。
③C60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相似的    (填“化学”或“物理”)性质。
21.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以纪念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869年发明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50周年。下列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回答:
(1)表中第14号元素的符号是    。
(2)一种原子原子核内有14个中子,核外电子有13个,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3)M2﹣与Ne核外电子数相同,则M元素名称为    元素。
22.发光二极管只允许电流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如图所示,将两只二极管与线圈连成并联电路,并将两只二极管的正负极接成相反情形。使磁铁在线圈中左右移动,此时会看见两只发光二极管轮流发光。
(1)该装置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
(2)有同学认为用一只二极管也可以,为什么要用两只呢?我们可以这样说服他:实验中要用两只二极管,是因为可以方便地研究    的关系。
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共40分)
23.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如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H He
① N ② Ne
③ Si Ar
(1)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元素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相似。
(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    。
(3)利用表中已有元素,写出一种分子的构成与微粒模型“”相似的物质的名称:   。
24.在项目化学习中,小科用条形磁体、大号缝衣针、硬卡纸、橡皮、大头针制作简易指南针,制作过程如下:
①取2枚大号钢质缝衣针,分别将条形磁体沿同一方向摩擦10余次(如图甲),使缝衣针磁化。
②将1张硬壳卡纸折成直角,将2枚被磁化的缝衣针对称地穿在卡纸两侧(如图乙),用1块橡皮和1枚大头针做成支座。
③确定简易指南针能否指向南北方向。
④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制作指南针的科学性设计了如下评价表。
“自制指南针”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指针磁性强,且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强,不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弱,不能自由转动
指标二 能准确指示南北方向,能保持水平平衡 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不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1)将条形磁铁S极靠近图乙中缝衣针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的磁极为    极。
(2)在不添加器材情况下,若要确定简易指南针是否能够指示南北,应如何操作?   。
(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科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请你对该指南针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4)小科用硬纸板和缝衣针制作了另一款指南针底座,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当小指南针静止后,针尖始终指向北方,由此可知针尖是指南针的    极。
25.如图甲为某家用电路示意图,为防止电路短路而引发火灾,小科想将某款双金属片断路器接入该家庭电路中,图乙为断路器分别在“电路正常”和“某处短路”两种状态的示意图。请回答:
(1)生活中,电冰箱的三线插头必须要插入三孔插座中,这样可以让它的    与地线相连。
(2)图甲中灯泡与开关的连接方式是    。
(3)将图乙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应选择a、b、c中的    两个接线柱。
(4)小科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若用测电笔测试插座三个孔的带电情况,其中能使氖管发光的是    (填字母编号)。
A.接地插孔
B.零线插孔
C.火线插孔
26.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如今这些观点均被证实是    的(填“正确”或“错误”)。
(2)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如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α粒子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科学事实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获取证据的过程
(3)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带正电荷),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    ;同时也断定原子核呈    电性。
27.欲测定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请利用如图仪器组成一套实验装置(每个仪器只能使用一次,假设气体的体积可看作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标况下氢气的密度为ρg/mL,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填写下列各项(气流从左到右):
(1)各种仪器连接的先后顺序(用小写字母表示)应是    。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其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①待仪器B中的温度恢复至室温时,测得量筒C中水的体积为VamL;
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得质量为mg,并将其投入试管B中的带孔隔板上;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旋开装置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其中的水顺利流下,当镁完全溶解时再关闭这个活塞,这时A中共放入水VbmL。
(3)根据实验数据可算出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数学表达式为    。
(4)若试管B的温度未冷却至室温,就读出量筒C中水的体积,这将会使所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四.综合题(共5小题,共35分)
28.H2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可用于实验室制取O2此外还可用作漂白剂、杀菌剂等。
(1)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
(2)结构决定性质。研究发现H2O2可作为杀菌剂是因为其结构中含有“过氧基”(),据此推断下列物质中,可以用作杀菌剂的是    。
A.
B.
C.
D.
29.入冬,温度骤降。为了避免鱼缸中的热带鱼抵抗不了低温,老师发布任务要求。
设计一款自动加热装置放在鱼缸中,并将相关指标设计了量表(如表所示)
评价指标 10分 5分 0分
加热效率 加热功率大于30W 加热功率在15﹣30W之间 加热功率小于15W
自动化 能在低温时自动加热,高温时自动断开 能在低温时自动加热,但高温时无法自动断开 无法自动加热
小科利用电磁铁设计以下电路,在工作电路中电源电压U0为12V,电热丝电阻R0为6Ω;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U1为6V,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在不同电流和不同距离下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Rx为热敏电阻,阻值随水温的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电磁铁和衔铁的阻值忽略不计:
(1)请通过计算分析小科的设计在加热效率指标上所得分数。
(2)针对自动化指标,小科的设计能达到10分。当温度降到一定值,衔铁被吸起,工作电路连通,开始加热;当温度上升到一定值,衔铁自动掉落,工作电路断开,停止加热。若小科选择的衔铁质量为0.5千克,请计算小科该设计能保证鱼缸的最低温度为多少。
(3)若小科想利用该装置,使鱼缸的最高水温稍微提高一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写出一点即可)
30.立柱式无土栽培是一种新型农业种植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耕地紧张的问题。为使其更好地发挥节省土地面积、节能、产量高、自动化等优点,农业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一:在透明大棚中建有一定数量的立柱,如图甲。立柱表面有种植口,有序错位排布,用于放置植物。立柱的中央有一条管道,管道分支连接各个种植口,可通过进水管道将营养液输送至每个种植口底部,多余的营养液可经排水管道流回集液槽,如图乙。
建议二:立柱顶部的水箱内配备压敏电阻R,电阻大小随压力变大而减小。控制电路可控制间门的打开和关闭,其电路如图丙。
建议三:选择生长高度40cm以下的带叶植物。
结合上述信息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农业专家的建议能实现立柱式无土栽培的优点作出解释。
31.如图所示是网红爆款零食“蜡瓶糖”,这款糖果采用食品级蜂蜡作为外壳,内部填充了糖浆(主要成分葡萄糖)等成分,因口味丰富、形状多样而深受大众喜爱。但是网红零食大多为三无产品,并可能含有致癌物质,一定要小心选购。
(1)蜂蜡主要成分是软脂酸,化学式为C16H32O2,软脂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零食“薯片”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如果用碘液来检验薯片和蜡瓶糖,会显蓝色的是    。
(3)计算128g软脂酸中碳元素的质量。
32.如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
(1)葡萄糖酸锌中C、H、O、Zn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葡萄糖酸锌中Z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0.1%,写出解题过程)
(3)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收锌元素外,还需服用该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若一个疗程需补充104mg锌元素,而这些锌有75%来自该口服液,则患者共需要服用    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模拟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60分 范围:第1-2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生活物品中没有用到磁性材料的是(  )
A.玻璃清洁器 B.吸盘挂钩
C.门吸 D.防蚊门窗
【答案】B
【解答】解:根据磁性的定义: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判断玻璃清洁器、门吸、防蚊门窗都是磁性材料,吸盘挂钩不是磁性材料,利用的是大气压,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或模拟,需要体现原有对象的某些本质特征。下列各图所示对象不属于模型的是(  )
A.用橡皮泥制作的植物细胞
B.用乒乓球等材料制作的地球仪
C.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D.用激光笔照射烟尘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答案】D
【解答】解:A.用橡皮泥制作的植物细胞,这是一种模型法,通过用橡皮泥这种具体的材料来构建植物细胞的模型,帮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等特征,属于模型。
B.用乒乓球等材料制作的地球仪,也是模型法,利用乒乓球等材料制作出地球的模型,便于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纬度等相关知识,属于模型。
C.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这是用带箭头的直线这种简单直观的符号来表示光的传播这一抽象的物理现象,属于模型。
D.用激光笔照射烟尘显示光的传播路径,这是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让光在烟尘中传播,从而直观地看到光的传播路径,不属于模型。
故选:D。
3.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图中的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答】解:地磁的南极在地理北极的附近,故在用安培定则判定环形电流的方向时右手的拇指必需指向南方;而根据安培定则:拇指与四指垂直,而四指弯曲的方向就是电流流动的方向,故四指的方向应该向西。故B正确。
故选:B。
4.如图是正常工作的家庭电路中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线A是零线
B.保险丝能在有人触电时自动切断电路
C.保险丝能在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
D.正确使用验电笔先后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都发光
【答案】C
【解答】解:A、由图可知,保险丝接在A线上,所以A是火线,B是零线,故A错误;
BC、保险丝能在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但有人触电时不会切断电路,故B错误,C正确;
D、正确使用验电笔先后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左孔是零线,氖管不发光,右孔是火线,氖管发光,故D错误。
故选:C。
5.钷可为航天器提供动力。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钷的原子序数为61
B.钷的元素符号为Pm
C.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1
D.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5g
【答案】D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1,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钷的元素符号为Pm,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1,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5,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6.如图所示,在电磁铁正上方用弹簧挂着一条形磁铁,开关闭合后,当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短
B.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短
C.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长
D.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长
【答案】B
【解答】解:由图知,开关闭合后,电流由螺线管下方流入,则由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的上端为N极;
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两磁铁的同名磁极相对,故相互排斥;
当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则条形磁铁受到向上的排斥力增大,所以弹簧的长度变短。
故选:B。
7.小张家所在的住宅区每栋单元的楼梯口都安装了防盗门,其门锁原理图如图所示,图中只画出了其中一家住户的控制开关S.该门锁的工作过程是:楼上的人闭合控制开关S,门锁上的电磁铁通电后吸引卡入右侧门扣中的衔铁,门可打开。关于该门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门锁利用了电生磁的原理来工作的
B.电流周围的磁场是假想的物理模型
C.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的右端为N极
D.该单元的各住户控制门锁的开关是串联的
【答案】A
【解答】解:A、该门锁利用了电生磁的原理来工作的正确,当电流通过螺线管时,螺线管有磁性;
B、电流周围的磁场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故B错误;
C、根据安培定则,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的右端为S极;
D、该单元的各住户控制门锁的开关是并联的互不影响。
故选:A。
8.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答】解:A中含有三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B中含有四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C中含有一种分子,并且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
D中含有三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故选:C。
9.将“窗帘伴侣”挂在窗帘导轨上后,只需在遥控器上按下“打开”,窗帘伴侣会移动,并推动窗帘挂环将窗帘拉开。下列选项中,与窗帘伴侣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答】解:窗帘伴侣的核心部件是电动机,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
A、该装置中有电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反映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题中窗帘伴侣的工作原理相同,故A正确;
B、该实验中无电源,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故B错误;
C、该实验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影响因素的实验,故C错误;
D、该实验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故D错误。
故选:A。
10.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水结成冰不流动 水分子停止运动
B 氮气压缩到钢瓶里 分子的间隙变小
C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 由同种分子构成
A.A B.B C.C D.D
【答案】A
【解答】解:A、水结成冰不流动,水分子仍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B、氮气压缩到钢瓶里,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隙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是因为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11.如图所示,小明用线圈、条形磁铁和灵敏电流计来验证电磁感应现象,下列不能使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操作是(  )
A.线圈不动,磁铁快速向上
B.线圈不动,磁铁快速向下
C.磁铁不动,线圈快速向上
D.线圈和磁铁同时同速向上
【答案】D
【解答】解:图中线圈和电流计组成了闭合回路,
A.线圈不动,磁铁快速向上运动时,根据运动的相对性,线圈切割了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故A不符合题意;
B.线圈不动,磁铁快速向下运动时,根据运动的相对性,线圈切割了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故B不符合题意;
C.磁铁不动,线圈快速向上运动,相当于线圈向上切割了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故C不符合题意;
D.线圈和磁铁同时同速向上运动,由于相对静止,线圈没有切割磁感线,因而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如图所示是电动车在楼道中充电时易引发火灾的宣传警示图,以此警示大家要注意安全用电。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电线着火时应迅速泼水浇灭火焰
B.发生电火灾时应该立即切断电源
C.充电时空气开关跳闸,立即合上空气开关
D.电动车充电线绝缘皮破损后仍可继续使用
【答案】B
【解答】解:A、水是导体,容易造成触电事故,因此电器设备着火时,不能立即泼水灭火,故A错误;
B、发生电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再灭火,防止灭火时触电,故B正确;
C、因为电路有短路或总功率过大的情况,空气开关才跳闸,所以应先检修,检查没有问题后再使空气开关复位,因此不可以立刻合上空气开关,故C错误;
D、充电线绝缘皮破损后裸露的线芯极易造成短路引起火灾,或者人员触电,故D错误。
故选:B。
13.如图为小温制作的原子模型,两个圆圈上的小球模拟电子,中心的7个小球构成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模型表示氮原子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C.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3个质子上
D.该原子核由4个中子和3个电子构成
【答案】B
【解答】解:A、由原子结构可知,该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则核内有3个质子,因此该原子是锂原子,故A说法错误;
B、由原子结构可知,该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则核内有3个质子,那么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故B说法正确;
C、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3个质子和4个中子上,故C说法错误;
D、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构成的,则该原子核由4个中子和3个质子构成,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14.下列关于“CO2”表示的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
B.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和氧分子组成
【答案】D
【解答】解:A、“CO2”可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CO2”可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CO2”可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CO2”可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5.某同学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O、Fe2O3、Fe
B.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CaCO3、CaCl2、Ca(OH)2
C.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HNO3、NH3、NO
D.化学式为C10H14N2的分子中,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H、C、N
【答案】D
【解答】解:A、在FeO、Fe2O3两种含铁物质中,将化学式变形得6FeO、3Fe2O3,因32×6>16×3×3,含铁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为Fe(含铁的质量分数为100%)>FeO>Fe2O3,故选项错误;
B、CaCO3的相对分子量为100,CaCl2的相对分子量为111,Ca(OH)2的相对分子量为74,故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量由大到小:CaCl2>CaCO3>Ca(OH)2,故选项错误;
C、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HNO3、NH3、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3、+2,故选项错误;
D、化学式为C10H14N2的分子中,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H、C、N,故选项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本大题有7小题,共40分)
16.中国人发明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地磁场指示方向的仪器。古文《论衡 是应篇》中记载:“司南之杓(用途),投之于地,其柢(握柄)指南”。则勺柄应为该磁体的  S 极;某物理研究所尝试利用一块天然磁石制作一具“司南”,图乙所示为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则应将磁石的  D (选填“B”、“C”、“D”或“E”)处打磨勺柄。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磁勺的勺柄指南,根据地理的南极正是地磁的N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因此,勺柄为该磁体S极;
(2)如所示,根据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故可判断D端是S极,也就是磁勺的勺柄。
故答案为:S;D。
17.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电磁铁与其在同一水平面上,右端固定并保持水平。S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逐渐向左移动时,条形磁铁一直保持静止。则:
(1)电磁铁右端是  N 极。
(2)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将  逐渐变大 (填“不变”、“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方向  水平向左 。
【答案】(1)N;(2)逐渐变大;水平向左。
【解答】解:(1)由图知道,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
(2)条形磁铁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桌面对它施加了一个摩擦力;
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对条形磁铁的引力增大,由于条形磁铁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摩擦力始终等于引力,故摩擦力会随着引力的增大而增大。
因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条形磁铁所受磁场力向右,有向右的运动趋势,所受摩擦力水平向左。
故答案为:(1)N;(2)逐渐变大;水平向左。
18.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1)氯化钠是由  钠离子和氯离子 (填具体粒子的名称)构成的。
(2)图中B处应填入  原子 (填“元素”、“原子”、微观“分子”或“离子”)。
【答案】(1)钠离子和氯离子;
(2)原子。
【解答】解:(1)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2)分子、原子、离子均能构成物质,其中原子能够构成分子,原子得失电子后能形成离子,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也能重新转化为原子,所以B为原子。
故答案为:
(1)钠离子和氯离子;
(2)原子。
19.如图甲所示为某款无接触式的热风干手器,当手位于出风口下方时,可吹出热风。其内部电路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
(1)由图乙可知,接线柱  A (选填“A”或“B”)接的是火线,电磁铁的上端为  N 极。
(2)当手位于出风口下方时,光敏电阻R的阻值  减小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衔铁被吸下,工作电路开始工作。
(3)为了满足出风口吹出热风,则加热电阻丝、风扇和出风口三者的位置,从上往下依次是  B 。
A.加热电阻丝、风扇、出风口
B.风扇、加热电阻丝、出风口
【答案】(1)A;N;(2)减小;(3)B。
【解答】解(1)从安全角度,接线柱A接火线,这样防止工作电路不工作状态带电。由安培定则可判断电磁铁上端为N极;
(2)当手位于出风口下方时,工作电路接通吹热风,这时控制电路中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才能闭合工作电路,磁性增强电流要变大,控制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所以这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
(3)出风口在最下面,风扇要把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吹到出风口,可知选B;
故本题答案为:(1)A;N;(2)减小;(3)B。
20.C60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C60属于  单质 (填“单质”或“化合物”)。
②C60这种物质是由  分子 (填“分子”或“原子”)构成。
③C60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相似的  化学 (填“化学”或“物理”)性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碳分子,所以由分子构成,属于单质,C60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造成物理性质不同,
故答案为:单质;分子;化学
21.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以纪念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869年发明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50周年。下列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回答:
(1)表中第14号元素的符号是  Si 。
(2)一种原子原子核内有14个中子,核外电子有13个,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7 。
(3)M2﹣与Ne核外电子数相同,则M元素名称为  氧 元素。
【答案】(1)Si;
(2)27;
(3)氧;
【解答】解:(1)表中第14号元素是硅,其元素符号是Si;
(2)一种原子原子核内有14个中子,核外电子有13个,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中子数+质子数=13+14=27;
(3)Ne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原子序数为10,M2﹣与Ne核外电子数相同,则M2﹣核外电子数为10,M2﹣是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的,M原子质子数为8,其名称为氧元素。
故答案为:
(1)Si;
(2)27;
(3)氧;
22.发光二极管只允许电流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如图所示,将两只二极管与线圈连成并联电路,并将两只二极管的正负极接成相反情形。使磁铁在线圈中左右移动,此时会看见两只发光二极管轮流发光。
(1)该装置是根据  电磁感应 原理制成的。
(2)有同学认为用一只二极管也可以,为什么要用两只呢?我们可以这样说服他:实验中要用两只二极管,是因为可以方便地研究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方向 的关系。
【答案】(1)电磁感应;(2)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方向。
【解答】解:(1)磁铁和线圈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线圈做了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使二极管发光;
(2)线圈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感应电流的方向就会放生改变,从而使不同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即用两个二极管可以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的关系。
故答案为:(1)电磁感应;(2)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方向。
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共40分)
23.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如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H He
① N ② Ne
③ Si Ar
(1)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元素的  化学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相似。
(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  ② 。
(3)利用表中已有元素,写出一种分子的构成与微粒模型“”相似的物质的名称: 氮气(合理即可) 。
【答案】(1)化学;
(2)②;
(3)氮气(合理即可)
【解答】解:(1)同一族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同一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2)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是3、9、12,分别是锂、氟、镁元素,其中氟带“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
(3)微粒模型“”,属于单质的分子,1个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表中已有元素中氮元素可以组成N2,物质的名称是氮气(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化学;
(2)②;
(3)氮气(合理即可)
24.在项目化学习中,小科用条形磁体、大号缝衣针、硬卡纸、橡皮、大头针制作简易指南针,制作过程如下:
①取2枚大号钢质缝衣针,分别将条形磁体沿同一方向摩擦10余次(如图甲),使缝衣针磁化。
②将1张硬壳卡纸折成直角,将2枚被磁化的缝衣针对称地穿在卡纸两侧(如图乙),用1块橡皮和1枚大头针做成支座。
③确定简易指南针能否指向南北方向。
④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制作指南针的科学性设计了如下评价表。
“自制指南针”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指针磁性强,且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强,不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弱,不能自由转动
指标二 能准确指示南北方向,能保持水平平衡 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不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1)将条形磁铁S极靠近图乙中缝衣针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的磁极为  S 极。
(2)在不添加器材情况下,若要确定简易指南针是否能够指示南北,应如何操作? 将自制的简易指南针多次转动,观察能否恢复到南北方向 。
(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科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请你对该指南针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调整指南针的重心位置(或在大头针上移动卡纸位置),直到能够保持水平平衡 。
(4)小科用硬纸板和缝衣针制作了另一款指南针底座,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当小指南针静止后,针尖始终指向北方,由此可知针尖是指南针的  N 极。
【答案】(1)S;(2)以将自制的指南针多次转动,观察能否恢复到南北方向;(3)调整指南针的重心位置(或在大头针上移动卡纸位置),直到能够保持水平平衡;(4)N。
【解答】解:(1)将条形磁铁的S极靠近图乙中缝衣针的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位置应标为S极。
(2)在不添加器材情况下,将自制的简易指南针多次转动,观察能否恢复到南北方向。
(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科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指南针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可以调整指南针的重心位置(或在大头针上移动卡纸位置),直到能够保持水平平衡。
(4)当小指南针静止后,针尖始终指向北方,由此可知针尖是指南针的N极。
故答案为:(1)S;(2)以将自制的指南针多次转动,观察能否恢复到南北方向;(3)调整指南针的重心位置(或在大头针上移动卡纸位置),直到能够保持水平平衡;(4)N。
25.如图甲为某家用电路示意图,为防止电路短路而引发火灾,小科想将某款双金属片断路器接入该家庭电路中,图乙为断路器分别在“电路正常”和“某处短路”两种状态的示意图。请回答:
(1)生活中,电冰箱的三线插头必须要插入三孔插座中,这样可以让它的  金属外壳 与地线相连。
(2)图甲中灯泡与开关的连接方式是  串联 。
(3)将图乙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应选择a、b、c中的  a、c 两个接线柱。
(4)小科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若用测电笔测试插座三个孔的带电情况,其中能使氖管发光的是  BC (填字母编号)。
A.接地插孔
B.零线插孔
C.火线插孔
【答案】(1)金属外壳;(2)串联;(3)a、c;(4)BC。
【解答】解:(1)生活中,电冰箱的三线插头必须要插入三孔插座中,这样可以让它的金属外壳与地线相连。
(2)图甲中灯泡与开关的连接方式是串联。
(3)将图乙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应选择a、b、c中的a、c两个接线柱。
(4)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三孔插座的右孔接的是火线,左孔通过灯泡接到火线上,所以火线插孔、零线插孔都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故BC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故答案为:(1)金属外壳;(2)串联;(3)a、c;(4)BC。
26.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如今这些观点均被证实是  错误 的(填“正确”或“错误”)。
(2)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如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α粒子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A 。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科学事实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获取证据的过程
(3)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带正电荷),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  绝大部分α粒子穿过金箔而按原方向运动 ;同时也断定原子核呈  正 电性。
【答案】(1)错误;(2)A;(3)绝大部分α粒子穿过金箔而按原方向运动;正。
【解答】解:
(1)现代原子模型是卢瑟福的原子核实模型,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并非实心模型和葡萄干面包模型。
(2)卢瑟福是根据实验结论,提出模型,所以是建立模型的过程,故选:A。
(3)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部分α粒子穿过金箔而按原方向运动,故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而α粒子带正电荷,极少部分α粒子受到排斥作用而大角度偏转回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原子核带正电。
故答案为:(1)错误;(2)A;(3)绝大部分α粒子穿过金箔而按原方向运动;正。
27.欲测定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请利用如图仪器组成一套实验装置(每个仪器只能使用一次,假设气体的体积可看作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标况下氢气的密度为ρg/mL,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填写下列各项(气流从左到右):
(1)各种仪器连接的先后顺序(用小写字母表示)应是  a、h、g、b、c、f、e、d 。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其先后顺序是  ③②④① (填序号)。
①待仪器B中的温度恢复至室温时,测得量筒C中水的体积为VamL;
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得质量为mg,并将其投入试管B中的带孔隔板上;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旋开装置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其中的水顺利流下,当镁完全溶解时再关闭这个活塞,这时A中共放入水VbmL。
(3)根据实验数据可算出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数学表达式为   。
(4)若试管B的温度未冷却至室温,就读出量筒C中水的体积,这将会使所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1)a、h、g、b、c、f、e、d;
(2)③②④①;
(3);
(4)偏小。
【解答】解:(1)假设气流方向由左向右,则各仪器的接口连接的先后顺序为 a、h、g、b、c、f、e、d,注意要想排出洗气瓶中的液体时,气体要从短导管进入,液体从长导管排出;
(2)连接好仪器后,要先检查气密性,再放入药品,然后收集气体,据此可得实验的步骤为:③②④①;
(3)氢气的体积为:(Vb﹣V)mL,其质量为:(Vb﹣V)ρg;
设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
Mg+2HCl=MgCl2+H2↑
x 2
mg (V﹣Vb)ρg
x
答: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若未将试管B冷却至室温就测量量筒C中水的体积,C中的水的体积要比实际体积大,就造成生成的氢气多的假象,这将会使所得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偏低。
四.综合题(共5小题,共35分)
28.H2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可用于实验室制取O2此外还可用作漂白剂、杀菌剂等。
(1)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1 。
(2)结构决定性质。研究发现H2O2可作为杀菌剂是因为其结构中含有“过氧基”(),据此推断下列物质中,可以用作杀菌剂的是  BC 。
A.
B.
C.
D.
【答案】(1)﹣1;
(2)BC。
【解答】解:(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H2O2中,氢元素为+1价,则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2)H2O2可作为杀菌剂是因为其结构中含有“过氧基”(),因此可以用作杀菌剂的是BC。
故答案为:
(1)﹣1;
(2)BC。
29.入冬,温度骤降。为了避免鱼缸中的热带鱼抵抗不了低温,老师发布任务要求。
设计一款自动加热装置放在鱼缸中,并将相关指标设计了量表(如表所示)
评价指标 10分 5分 0分
加热效率 加热功率大于30W 加热功率在15﹣30W之间 加热功率小于15W
自动化 能在低温时自动加热,高温时自动断开 能在低温时自动加热,但高温时无法自动断开 无法自动加热
小科利用电磁铁设计以下电路,在工作电路中电源电压U0为12V,电热丝电阻R0为6Ω;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U1为6V,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在不同电流和不同距离下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Rx为热敏电阻,阻值随水温的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电磁铁和衔铁的阻值忽略不计:
(1)请通过计算分析小科的设计在加热效率指标上所得分数。
(2)针对自动化指标,小科的设计能达到10分。当温度降到一定值,衔铁被吸起,工作电路连通,开始加热;当温度上升到一定值,衔铁自动掉落,工作电路断开,停止加热。若小科选择的衔铁质量为0.5千克,请计算小科该设计能保证鱼缸的最低温度为多少。
(3)若小科想利用该装置,使鱼缸的最高水温稍微提高一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增大衔铁质量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小科的设计在加热效率指标上所得分数为5分;
(2)小科该设计能保证鱼缸的最低温度为9℃;
(3)增大衔铁质量。
【解答】解:(1)在工作电路中电源电压U0为12V,电热丝电阻R0为6Ω,则加热功率为:P24W,
由量表可知,小科的设计在加热效率指标上所得分数为5分;
(2)衔铁的重力为:G=mg=0.5kg×10N/kg=5N;
当电磁铁距衔铁s=4cm,温度降到一定值,衔铁被吸起,此时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F=G=5N,由图乙可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0.4A,此时控制电路中电流较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热敏电阻Rx的阻值较小,结合图像可知此时鱼缸的温度较低;
则Rx的阻值为:Rx15Ω,由图丙可知,此时鱼缸的温度为9℃,即小科该设计能保证鱼缸的最低温度为9℃;
(3)当衔铁质量增大时,由G=mg可知,其重力增大,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也增大,由图乙可知,此时控制电路中吸合和释放时的电流变化量也增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量也增大,由图丙可知,水温的变化量也增大,即增大衔铁质量,可以增大水温的变化范围。
答:(1)小科的设计在加热效率指标上所得分数为5分;
(2)小科该设计能保证鱼缸的最低温度为9℃;
(3)增大衔铁质量。
30.立柱式无土栽培是一种新型农业种植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耕地紧张的问题。为使其更好地发挥节省土地面积、节能、产量高、自动化等优点,农业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一:在透明大棚中建有一定数量的立柱,如图甲。立柱表面有种植口,有序错位排布,用于放置植物。立柱的中央有一条管道,管道分支连接各个种植口,可通过进水管道将营养液输送至每个种植口底部,多余的营养液可经排水管道流回集液槽,如图乙。
建议二:立柱顶部的水箱内配备压敏电阻R,电阻大小随压力变大而减小。控制电路可控制间门的打开和关闭,其电路如图丙。
建议三:选择生长高度40cm以下的带叶植物。
结合上述信息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农业专家的建议能实现立柱式无土栽培的优点作出解释。
【答案】采用立柱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透明大棚光照强且能保温,封闭环境,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易累积,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多余的营养液可以流回到集液槽继续使用;当营养液过少时,压力传感器电阻会减小,使得电路中电流增大,衔铁被吸下工作电路接通,水泵开始工作抽取营养液,可实现自动补充营养液;种植口有序错位排布,避免遮挡,可提高光能利用率;若植物选择过高,则会因重力作用悬挂下来遮挡下方植物,影响下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解答】解:采用立柱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透明大棚光照强且能保温,封闭环境,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易累积,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多余的营养液可以流回到集液槽继续使用;当营养液过少时,压力传感器电阻会减小,使得电路中电流增大,衔铁被吸下工作电路接通,水泵开始工作抽取营养液,可实现自动补充营养液;种植口有序错位排布,避免遮挡,可提高光能利用率;若植物选择过高,则会因重力作用悬挂下来遮挡下方植物,影响下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
采用立柱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透明大棚光照强且能保温,封闭环境,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易累积,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多余的营养液可以流回到集液槽继续使用;当营养液过少时,压力传感器电阻会减小,使得电路中电流增大,衔铁被吸下工作电路接通,水泵开始工作抽取营养液,可实现自动补充营养液;种植口有序错位排布,避免遮挡,可提高光能利用率;若植物选择过高,则会因重力作用悬挂下来遮挡下方植物,影响下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31.如图所示是网红爆款零食“蜡瓶糖”,这款糖果采用食品级蜂蜡作为外壳,内部填充了糖浆(主要成分葡萄糖)等成分,因口味丰富、形状多样而深受大众喜爱。但是网红零食大多为三无产品,并可能含有致癌物质,一定要小心选购。
(1)蜂蜡主要成分是软脂酸,化学式为C16H32O2,软脂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6:1:1 。(填最简整数比)
(2)零食“薯片”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如果用碘液来检验薯片和蜡瓶糖,会显蓝色的是  薯片 。
(3)计算128g软脂酸中碳元素的质量。
【答案】( 1 )6:1:1;
( 2 )薯片;
(3)96g。
【解答】解:(1)化学式为C16H32O2,软脂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6):(1×32):(16×2)=6:1:1;
(2)碘可使淀粉变蓝色,零食“薯片”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如果用碘液来检验薯片和蜡瓶糖,会显蓝色的是薯片;
(3)128g软脂酸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8g96g。
故答案为:( 1 )6:1:1;
( 2 )薯片;
(3)96g。
32.如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
(1)葡萄糖酸锌中C、H、O、Zn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144:22:224:65 。
(2)葡萄糖酸锌中Z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0.1%,写出解题过程)
(3)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收锌元素外,还需服用该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若一个疗程需补充104mg锌元素,而这些锌有75%来自该口服液,则患者共需要服用  10 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答案】(1)144:22:224:65;
(2)14.3%;
(3)10。
【解答】解:(1)葡萄糖酸锌中C、H、O、Zn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1×22):(16×14):65=144:22:224:65。
故答案为:144:22:224:65。
(2)葡萄糖酸锌中Z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4.3%。
答:葡萄糖酸锌中Z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3%;
(3)若一个疗程需补充104mg锌元素,而这些锌有75%来自该口服液,每支口服液含锌8mg,则患者共需要服用104mg×75%÷8mg≈10支。
故答案为: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