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2025年中考地理模拟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凯旋,带回月球背面的“土特产”达1935.3克,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六号的太空往返之旅,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嫦娥六号在月球表面没有发现生命体,其原因可能是( )A.月球距离地球太近 B.月球距离太阳很近C.月球表面没有光照 D.月球上没有液态水2.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回“土特产”,对中国的最主要意义是( )A.证明月球表面有很多土壤 B.揭秘月球起源与演化过程C.展现我国强大的科技实力 D.改良我国农业生产的土壤2024年4月29日,我国3名科考队员进驻位于斯瓦尔巴群岛的北极黄河站,正式开启本年度中国北极站基科学考察工作。如图为我国北极考察站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极地地区主题】3.黄河站位于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4.下列可以在北极斯瓦巴尔群岛进行的科考项目是( )A.潜入海洋,观察磷虾和企鹅的生活习性 B.附近有驯鹿,可进行驯鹿的生活习性观察C.冰川勘测,研究月球历史和地质演化 D.收集极光数据,预测全球气候的变化暑期,我国某校的地理小组开展乡土研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示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高原6.①—④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7.图示甲山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80米 B.120米 C.180米 D.200米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麓,平均海拔约4259米。此次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并引发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下图为定日县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定日县地震的主要成因是( )A.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 B.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C.青藏高原冻土融化引发地表塌陷 D.人类工程活动破坏地壳稳定性9.此次地震次生灾害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①震源深度浅,能量释放集中②高海拔地区冻土广布,地质稳定③山体坡度陡峭,松散物质多④震后持续降雪阻碍救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为提升定日县抗震能力,最合理的长期措施是( )A.强制迁出山区居民至平原 B.人工爆破释放板块应力C.在断层带附近建公路 D.推广抗震建筑与预警系统2024年7月,菲律宾受台风“格美”影响,多地发布降雨红色预警,连续数日的狂风暴雨引发大范围洪灾,经济损失严重。完成下面小题。【自然灾害与防御主题】11.台风登陆给菲律宾带来的极端天气是( )A. B. C. D.12.应对洪灾,我们应掌握的安全防护技能有( )①家庭常备电筒、救生衣、口哨等应急物资②舍财不舍命,遇到危险不要留恋家中财物③多关注天气预报,多留意洪水警报④应在低洼处临时避难,等待救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山东省近日启动首届美丽村居民宿设计大赛,山东威海荣成市对传统民居海草房进行修复性开发,打造以海草房为特色的乡村旅游集聚区,积极探索“传统村落+”融合发展模式。下图为海草房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该地“传统村落+”融合发展模式对乡村振兴的有利影响有( )A.提高该地工农业发展水平B.加速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C.促进城市人口向乡村迁移D.保留该地的传统建筑特色14.结合该地对传统民居保护所采取的措施,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有( )①迁出当地人口,全面保护传统民居②开展民宿设计比赛,挖掘传统民居价值③探索融合发展模式,打造乡村旅游集聚区④传统民居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相结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24年10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行,宣布新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9国为“金砖伙伴国”。此次扩员后,金砖机制覆盖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多个新兴市场。下图为金砖国家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金砖伙伴国”中,沙特阿拉伯与埃及的共同点是( )A.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石油资源丰富 B.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灾害频发C.城市多分布于沿海平原,海运发达 D.河流沿岸人口密集,农业依赖灌溉16.中国与东南亚金砖伙伴国的优势互补领域是( )A.中国的农业技术与东南亚的热带土地资源 B.中国的能源开发与东南亚的资金优势C.东南亚的数字经济技术与中国的市场 D.东南亚的矿产资源与中国的劳动力肯尼亚位于东非高原,赤道横贯中部,其中猴面包树是非洲热带草原的标志性树种。近年来,该国在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同时,推广光伏发电、生态旅游与咖啡种植业,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路径。下图为猴面包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猴面包树粗大树干是为了储存雨季降水,推测其分布区的气候特征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雨季降水充沛C.全年炎热干燥 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湿季降水丰沛18.中国企业在肯尼亚东北部建设大型光伏电站,主要因为当地( )①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②土地租金低,建设成本小③工业基础完善,电力需求大④政策支持清洁能源国际合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为保护稀树草原生态系统,肯尼亚可采取的措施是( )A.扩大咖啡种植园,替代自然草原 B.修建穿越保护区的观光铁路C.划定生态廊道,限制游客数量 D.引入外来物种增强生物多样性部分纯电动汽车采用锂电池作为动力源。锂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为20~30℃,当温度低于0℃时,其容量和输出功率明显下降,当温度超过40℃时,其寿命和安全性受到影响。我国某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在泰国投资的工厂2024年开始运营,年产量约15万辆,面向泰国及周边东南亚国家销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国际发展与合作主题】20.根据锂电池工作温度的要求,下列国家中最不利于推广纯电动汽车的是( )A.中国 B.澳大利亚 C.俄罗斯 D.美国21.该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在泰国投资建厂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A.经济发达,购买力强 B.人口众多,市场需求大C.技术先进,有利于汽车研发 D.物产丰富,原料价格便宜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以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为基础,突出对国家重大战略的生态支撑,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以“三区四带”为核心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布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关于图中“三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内的居民喜食肉夹馍和麻辣火锅B.黄河重点生态区内有我国的第一大河——黄河C.长江重点生态区内的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D.黄河生态区与长江生态区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0℃等温线一致23.下列对于黄河重点生态区建设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A.注重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鼓励退耕还林还草B.要优先发展经济,大力提倡在黄河沿岸围湖造田C.上游治理以涵养水源为主,建立自然保护区D.区内的牧场要设立草畜平衡区,根据承载能力核定适宜的载畜量24.海岸带是指陆地与海洋的交接地带。建立海岸带的主要作用是( )A.防止海水侵蚀海岸线 B.吸附沿海城市的烟尘C.蓄养水源,保障城市供水 D.净化空气深中通道是连接深圳与中山的跨海超级工程,采用“桥、岛、隧、水下互通”集群设计,2024年6月通车后两地通勤时间缩短至30分钟,助力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下图为深中通道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深中通道采用“桥隧结合”方案,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珠江口水文条件复杂,保障航运畅通 B.沿线人口密集,减少拆迁成本C.深圳土地资源紧张,降低施工难度 D.中山经济基础薄弱,节省建设资金26.深中通道通车后,对中山市最直接的影响是( )A.吸引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大规模迁移 B.缓解珠三角地区矿产资源短缺C.导致深圳市常住人口向中山流失 D.促进中山承接深圳制造业转移27.为减少深中通道对珠江口生态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采用沉管隧道减少水面占用②在通道上方建设生态廊道③填海造陆扩大人工岛面积④使用低噪音环保建筑材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华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域,农业生产独具特色。近年来,科技的深度融入,为华北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比如通过改良种植技术,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与农产品品质;安装了土壤墒情监测站,可实时收集土壤湿度、温度等数据,为精准灌溉和施肥提供依据。完成下面小题。28.华北地区部分区域因地制宜推广耐旱作物,主要是应对( )A.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水资源短缺 B.夏季多暴雨,易引发洪涝灾害C.秋季光照不足,影响作物光合作用 D.冬季寒冷,农作物易遭受冻害29.土壤墒情监测站对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直接作用是( )A.减少劳动力投入 B.精准掌握土壤状况C.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D.增加农作物品种30.华北农业技术实现精准调控,主要体现了科技( )A.改变了农作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B.使农业生产摆脱自然条件束缚C.能更高效地优化农业生产环境 D.大幅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二、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2024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一周年。中欧班列是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成为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桥梁纽带。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中国造”,走出了国门;中欧班列运回的商品丰富了我国人民的衣食住行,让我们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材料二:中欧班列的运行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沟通在深度、广度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回程班列的货源不足;沿线部分国家接运能力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如铁路老化失修等。材料三:下图是“义新欧”班列线路图(从浙江义乌出发,经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到西班牙马德里)(1)“义新欧”班列从义乌出发到西班牙,试分析沿途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4分)(2)与海洋运输相比,说出中欧班列运输方式的优势。(6分)(3)简述中欧班列的开通对沿线地区发展的意义。(6分)(4)结合材料二,针对中欧班列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缓解措施。(4分)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2022年6月16日,世界首条沙漠铁路线——和若铁路(和田至若羌)正式开通运营。该铁路的正式开通运营,彻底打破了南疆地区的交通瓶颈,从此南疆出疆距离缩短1000多公里。有了这条通往我国西北、西南地区,以及联通中亚、西亚的便捷运输大通道,沿线棉花、核桃、红枣、矿产等产品可直通疆外,将“死亡之海”圈成了“希望之环”。材料二:和若铁路沿线穿过昆仑山脉北麓和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之间,全长825.476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其中受风沙影响长度534.77公里,占线路总长度的65%,沿线全年有7个月是风季,风沙灾害严重。针对部分区段风沙大,沙丘动态迁移容易掩埋路线问题,在风沙特别严重的地段,采取“以桥代路”的方案,即修建“过沙桥”,让风沙从桥下穿过。材料三:左图为铁路环线示意图,右图为“过沙桥”示意图。(1)图示铁路所在省区的全称是 ,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铁路环绕的地形区是 。(6分)(2)铁路环线所在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该区域的农业以 为主。(4分)(3)说出和若铁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4分)(4)简述和若铁路建成通车的意义。(6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2 3 4 5 6 7 8 9 10D C C C A B B A B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A D B A D B C C C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B D B A A D B A B C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1、(1)由东西向内陆地区降水逐渐递减;海陆因素。(4分)(2)速度较快;路程短;受天气影响较小。(6分)(3)促进沿线地区经济、文化等交流;有利于完善地区的交通;促进经济发展等。(6分)(4)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加大中欧列的宣传力度;提科技水平,加强基础设置建设等。(答出2点即可,共4分)3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北 塔里木盆地(每空2分)(2)干旱 畜牧业(每空2分)(3)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风季长,风沙灾害严重;沿线地质、地貌复杂;沙漠面积广。(答出2点即可,共4分)(4)完善了南疆地区的铁路网;缩短运输距离;方便沿线居民出行;促进沿线资源开发;有利于对外交流,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安全。(答出三点即可,共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广州市2025年中考地理模拟卷.docx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