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上海市宝山区2023学年第二学期统编版五年级语文期中调研卷项目 卷面书写 基础积累 阅读理解 写作表达等第(完卷时间:100分钟)一、卷面书写二、基础积累1.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1)我们祖国的领土是shén shèng( )不可qīn fàn( )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守岛卫国32年,他们的精神令我们sù rán qǐ jìng( )。(2)刘伯承拒绝shī xíng( )麻醉,在手术过程中,他非常清醒,并且yì shēng bù kēng( ),cí xiáng( )的沃克医生yòu zhōng地佩服他。2.选择题(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供应(gōng ) 血泊(bò) 正月(zhèng)B. 徘徊 (huí) 旖旎(yǐ) 妒忌(jì)C. 郑重 (zhèng) 公顷(qǐng) 矜持(jīn)D. 涟漪(yǐ) 明晃晃(huǎng) 威吓(hè)(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探听 遮住 军令壮 B.预计 麻醉济 半夜三更C.绸段 布置 拐仗 D.阶段 寻思 神机妙算(3) 下面诗句不能体现童趣的一项是( )A.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B.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C.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D.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4) 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黄沙百战穿金甲 (磨破)B.青春作伴好还乡(春天)C. 三万里河东入海(黄河)D. 却看妻子愁何在 (男子的配偶)(5)下面四个句子分别体现了武松怎样的特点 ( )①便有大虫,我也不怕。②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③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④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A.爱面子 机敏 心细 无畏 B.无畏 机敏 爱面子 心细C.无畏 机敏 心细 爱面子 D.无畏 心细 爱面子 机敏(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的长篇小说多是章回体。作品里,一回或若干回组成相对完整的小故事,连起来就串成了一个长篇故事。B.“墨客”是指古时候专门卖墨汁的人。C.周瑜为了打败曹操的大军,才找诸葛亮商议军事,让诸葛亮造箭。D.《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施耐庵写的《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改写的。(7)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你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里。A.语言描写 B.外貌描写 C.心理描写 D.神态描写 E.动作描写①头部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 )②他想着自己可千万不能大意,绝不让对手冲破最后一道防线。( )③“往邮筒里一塞就行。我们大门外边不就有个邮筒的吗?”( )④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3.根据要求填写恰当的诗句。(1)我们从王昌龄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领悟到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从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会到朋友情深。(2)看了右边这幅画,我会联想到雷震《村晚》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按要求改写句子。(1)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大地。(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人对沃克医生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练笔:从下面的情景中选择一种,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至少运用到两种描写人物的方法)①考试得了满分 ②焦急地等人 ③得知同桌即将转学的消息三、阅读理解(一)鸟与兽斗,蝙蝠[footnoteRef:2]常中立[footnoteRef:3]。鸟胜,则蝙蝠飞入鸟群,曰:“吾有两翼,固鸟也。”兽胜,则蝙蝠走入兽群,曰:“ ”未几[footnoteRef:4],二族议和,蝙蝠在侧,遂[footnoteRef:5]共斥之。 [2: ] [3: ] [4: ] [5: ][注释]1.蝙蝠:哺乳类动物。有四足.前爪已进化为翼,能飞翔。 2.中立:两边都不帮。3.未几:时间不长,没多久。4.遂:于是,就。⑤斥:排斥。1.用“——”画出故事的起因,用“ ”画出故事的结果。2.选择题(1)下列选项填入文中的横线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A.吾亦食肉,固兽也。 B.吾会行走,固兽也。 C.吾有四足,固兽也。 D.吾善捕虫,固兽也。(2)这篇小古文,想要告诉我们( )。A.要有宽容之心,不能一味盯着别人的错误 B. 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困难C.遇到问题,要随机应变,不能墨守成规 D.做事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二)周恩来的故事伟人周恩来被人们永远铭记,不仅因为他的丰功伟绩,也因为他睿智幽默的外交语言。周总理在几十年的外交生涯中,一直以德高望重、幽默风趣著称。不管在何种场合,遇到什么样的对手,周总理都能以超人的智慧自如应对,对手甭想占到便宜。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个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发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 ”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收禄,就拒收。朝解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的脸一真红到了耳根。那时候,中国经济并不发达,条件还很落后,因此,外国记者常常带着嘲讽的语气来为难周恩来。有一个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马路” 这分明是在嘲笑我国当时的落后。周恩来听后没有急于用激烈的言语进行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抬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却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 ”周总理知道他要嘲笑中国人不自信,怎样才能既表现出中国人的自信,又能回答记者的问题呢 周恩来总理笑着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 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想看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然后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周恩来总理介绍了我国的建设成就。一个西方记者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这涉及国家机密,不可能直言相告。总理眉头一皱,很快答道“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在场的人全都愕然。总理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这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总理有意回避问题的实质,以“总面额”替代“总金额”,既堵住了外国记者的口,又不破坏招待会和谐的气氛。语言犀利而风趣,充分表现出他过人的应变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艺术。周总理的语言智慧也表现在同国民党政府的谈判中。有一次,在谈判中,国民党人士说同我方谈判是“对牛弹琴”。周恩来总理灵机一动,利用对方抛来的成语,将计就计,巧妙地回敬了对方:“对,牛弹琴。”在这里,周恩来总理把对方抛来的“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巧妙地进行了结构上的调整,变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对,牛弹琴”,让对方自取其辱,陷入窘境。周恩来总理用他风趣、充满智慧的语言,一次次战胜对手,使中国自信地立于世界之林。1.周恩来总理在对派克钢笔的回答中,要表达的意思是( )。A.派克钢笔很难得到,很有意义 B.派克钢笔非常昂贵,值得纪念C.派克钢笔来自朝鲜,与你无关 D.派克钢笔是抗美战利品,很有意义2.周恩来总理与外国记者之间的语言交锋不包括( )。A.巧答“马路”难题 B.巧化“手帕”尴尬 C.巧解银行存款难题 D.巧化成语“对牛弹琴”3. 关于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总分结构,开头总写后面分写B.本文首尾呼应,赞美了周恩来总理高超的语言艺术C.本文列举了诸多事例来写周恩来总理,重点描写了他与国民党谈判一事D.本文抓住动作描写,表现了周恩来总理的机智与幽默4.国民党人士在谈判中说的“对牛弹琴”和周恩来总理说的“对,牛弹琴”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周恩来总理的话妙在哪里?(三)《三国演义故事》节选①那年,曹操占领了荆州,又派兵追赶刘备。考虑到自己兵马少,抵挡不住曹操,刘备决定先撤退。②在撤退过程中,当地很多百姓追随而来。大家扶老携幼,推车挑担,慢慢腾腾地赶路。见此情景,不少将领劝说刘备:“干脆把百姓留下吧!曹军追上来,可就完啦!”“想想后面的曹军,可都是轻骑,一天一夜能跑三百多里呀!”“不”!刘备回过头望着连哭带喊的百姓们,眼泪差点儿掉下来,“我怎么忍心丢下这老老小小不管呢?走,一起走!”刘备果断地下达了命令。就这样,军队中夹杂着许多百姓,一天才走十几里地。结果,在长坂坡,被曹军追上了。③一场恶战开始了。曹军的兵力强盛,把刘备的人马打得七零八落。他的妻子和孩子也被冲散,不见了踪影。④忽然,有人来报告他说:“赵云将军不见了!”⑤刘备大吃一惊,心想:赵云是自己得力的战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好哇!这时候,有人说看见赵云往北跑了,还断定:“赵云一定投降曹操去了!”⑥“胡说!”刘备非常生气,“赵云跟我多年,忠心耿耿,他不会扔下我投降曹操的!”⑦正说着,又有人高声喊:“赵将军回来了!”刘备高兴地迎上前去,只见赵云抱着他的儿子,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刘备几步走到赵云跟前,握住他的手,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刚才断定赵云去投降曹操的人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⑧所以,刘备虽然兵力弱,但还是有很多能人愿意投奔他,并助他成就了大事业。1.联系上下文,选择下列一个词语,试着写出它的意思。(1)扶老携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七零八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下面的提示,给文章划分段落(用“//”标出),再把段落大意补充完整。(1)由于刘备坚持带百姓一起撤退,在长坂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曹军大败刘军,赵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很多能人投奔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第5~7自然段,从中摘录描写刘备心情变化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 )→( )→( )4.读下面语句,想一想,它们各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来刻画人物,选择正确的答案(写序号)。①动作描写 ②外貌描写 ③语言描写 ④心理活动描写(1)刘备几步走到赵云跟前,握住他的手,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2)“胡说!”刘备非常生气,“赵云跟我多年,忠心耿耿,他不会扔下我投降曹操的。 ( )5.读了故事,你觉得刘备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写他的性格特点。(不少于6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习作表达要求:在成长中,我们总会犯错。我们要珍惜每一次摔倒,学会长大。以“我错了”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100200300参考答案一、卷面书写 共计5点二、基础积累 共计35点1. (1)神圣 侵犯 肃然起敬(2)施行 一声不吭 慈祥(每空1点,共6点)2.(1)C (2)D (3)B (4)D (5)B (6)A(每个2点,共12点)(7)B C A D(每个1点,共4点)3.(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每空1点,共6点)4.(1)阳光抚摸着大地。(2)病人对沃克医生说,他一直在数沃克医生的刀数。(每句2点,共4点)5.略(3点)三、阅读理解 共计30点(一)鸟与兽斗,蝙蝠常中立。 未几,二族议和,蝙蝠在侧,遂共斥之。(2点)(1)C (2)D (每题2点,共4点)周恩来的故事D(2点)D(2点)B(2点)国民党人士在谈判中说:“对牛弹琴”是在嘲笑我方,和我方讲不清道理;而周恩来说的“对,牛弹琴”意思是你说得对,你们(国民党人士)就像牛在弹琴,毫无章法。 这句话妙在利用对方攻击性语言,成功地反击了对方。(2+2)《三国演义故事》(节选)1.(1)指搀扶着老人,带领着小孩,文中指民众成群结队而行。(2)文中指刘备的人马被曹军打得零散、稀疏。2.第②自然段后//,第⑦自然段后//,第8自然段后//(1)被曹军追上(2)勇敢地救出刘备的儿子(3)助他成就了大业。3.大吃一惊 生气 高兴 感动4.① ③5.关心百姓,信任部下四、习作表达 共计30点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