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前黄实验九年级历史学科校一模试题2025.4说明:1.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2.请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1.5分,共21分)1. 如图是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发现的目前距今最早的小口尖底瓶。该小口尖底版长约10厘米,比常见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小口尖底重小很多,它的发现将小口尖底瓶出现的时间向前推了几百年。这表明( )A. 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的发现来印证 B. 不经过考古印证的历史记载没有意义C. 考古发现能够推动历史认识不断深入 D. 考古是证实历史可靠性的唯一的手段2. “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的“帝国结构”主要是指( )A. 王位世袭制和分封制 B. 三公制和郡县制C. 三省六部制和行省制 D. 推崇儒学和重文轻武3. 隋王朝面临历史任务,就是必须把南方的经济重心与北方的政治军事重心联系起来,使南北成为统一的整体。因此,隋王朝( )A. 修建都江堰 B. 创立科举制 C. 颁布推恩令 D. 开凿大运河4. 从诗歌兴盛到词曲流行,再到小说的繁荣,中国古代文学通俗化趋势日益明显。这一变化( )A. 加强了思想控制 B. 冲击着天朝上国心态C. 强化了中央集权 D. 适应市民阶层的壮大5. 有学者称:“在西方工业革命飞速发展的时代,洪秀全却怀着浓厚的复古情愫,将小农生活理想化,绝对化。”体现这一“情愫”的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中国土地法大纲》6. “红军草,红军草,风吹叶儿轻轻摇;黄花开像五角星,叶儿闪闪亮,花儿放金光,远远望着就像红军笑。”与这首20世纪30年代云南彝族地区的歌谣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井冈山胜利会师 B. 百团大战的胜利 C. 二万五千里长征 D. 中共七大的召开7. 耕者有其田,既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共产党宣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的下列措施中,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 B.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 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 196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1963一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动员和组织全国的科学技术力量,自力更生地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关键性的科学技术问题。下列属于这一“规划”时期的科技成就有( )A.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 B.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C. 神舟五号飞船顺利着陆 D. “辽宁舰”交接入列9. 地图学史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如下图可以供同学们学习( )A. 不断加剧的民族危机 B. 不断深化的对外开放C. 日益丰富物质生活 D. 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10. 20世纪60年代,法国考古队在阿富汗东北部挖掘出一座公元前4世纪末的城市遗址,城中不仅有希 腊风格的神庙、广场、宫殿与体育馆,还存在希腊文的戏剧与哲学方面的手稿。在距希腊本土 5000公里 之外的中亚地区出现希腊化城市,主要缘于( )A. 雅典人海外移民 B. 波斯帝国的扩展C. 亚历山大的东征 D. 罗马帝国的扩张11. 《一千零一夜》定型于阿拉伯帝国的鼎盛时期,它不仅描绘了阿拉伯的故事,还包含了波斯、埃及、印度、希腊、罗马等地区的故事。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 )A. 大学教育的兴起 B. 各部落征战不断C. 文化的开放包容 D. 已逐步走向分裂12. 1800年拿破仑进兵德意志和意大利境内时沿途摧毁了封建秩序和旧特权,因而被当地人民视为“解放者”。但十多年后随着民族主义的觉醒,欧洲各国民众越来越倾向于将法国军队定义为“侵略者”。这种变化说明( )A. 拿破仑帝国开始走下坡路B. 拿破仑战争兼具正义性和非正义性C. 武力维系的帝国是不可持久的D. 欧洲旧意识形态仍占据上风13. 下图是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由此可知,当时( )A. 女性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B. 男女工人实现了同工同酬C. 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结构 D. 机器生产对体力的要求降低14. 如图是冷战时期苏联创作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意在说明( )A. 各个国家立场趋于一致 B.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C. 全球治理机制不断改善 D. 美国控制和操纵联合国二、材料解析题(共3题,共29分)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二 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当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生产率。航海技术的改进——其中包括指南针、带有可调中心垂直升降板的平底船,以及代替竹帆的布帆的使用——也很重要……因而,宋朝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乾隆末年,英国输华毛纺织品仅值白银20万两,而中国茶叶输英价值达960万两。英国为弥补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从1773年的1000箱激增至1838年的4万箱。——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从两汉至宋元,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的条件。结合所学,写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乾隆末年中英通商情况。结合所学思考,英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4)综合上述探究,说说你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16. 九年级同学开展“电影中的历史”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相关要求。【第一组同学】通过上网查阅,搜集到下面两则史料。材料一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的国歌最早出现在一部电影里。作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它随着电影的放映不胫而走,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召唤民族精神的号角,成为鼓舞人民投入爱国救亡运动的呐喊。 材料二 1943年美国华纳兄弟公司出品的《出使莫斯科》着重记述了苏联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坚决态度和行动,并对此给予了高度赞扬。1944年美国米高梅公司出品《俄国之歌》,同样也是热情洋溢地为苏联人民抗击法西斯德国的侵略高唱赞歌。但在20世纪40年代末,这两部影片都成为国会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指控对象,《出使莫斯科》的剧本撰写人上了相关黑名单。【第二组同学】展示了下面的电影海报。材料三【第三组同学】搜集了下面的文字材料。材料四《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全球单一市场首部票房超过10亿美元的电影。这发生在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的时间节点,彰显出电影艺术迭代的生命力,增强着国人的文化自信。《哪吒2》让我们意识到,中华文化拥有无比悠久、丰富、厚重的思想资源。电影接续了百姓喜闻乐见的世俗审美,并将其融汇创新,锤炼又再造。看似天马行空的神话与幻想,如果要使观众信服和喜爱,终究离不开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感同身受的现实情怀。——摘编自《〈哪吒之魔童闹海〉启示录》(《人民日报》2025年2月11日)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第一组材料,简述材料一中中国电影的作用,并指出材料二折射的美苏关系的变化。(2)请你选取材料三电影海报中的2幅,简述其反映的历史史实。(3)结合材料四,请就电影发展与传统文化关系提炼一个观点。17. 某同学整理了20世纪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民族民主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1894年开始美国工业生产总值世界第一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918年埃及华夫脱运动欧洲力量相对削弱 1921年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 1920年印度开始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26年苏联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第二次世界大战(19931—1945年)1933年美国罗斯摄新改开始实施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1934年卡德纳斯改革两极格局形成和发展(1955—1991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全球化(1945年以后) 苏联改革(1956…1991年) 1955年万隆会议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改革(20世纪70年代至今) 中国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 1960年“非洲年”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多极化(1992年以后)请回答:(1)这位同学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定为1931年,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2)有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使20世纪世界历史的面貌发生了新变化”。请根据材料概括世界历史的面貌发生了哪些新变化?(3)从上表中选取两个相关联的史实,自定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前黄实验九年级历史学科校一模试题2025.4说明:1.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2.请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1.5分,共21分)【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D二、材料解析题(共3题,共29分)【15题答案】【答案】(1)变化:从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转变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元代则开创了对外交通新局面,达到 “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2)条件:宋朝经济发达,生产力提高,为海上贸易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商品等物质基础;先进的航海技术,尤其是指南针用于航海,提高了航海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使远洋航行更有保障。机构:市舶司。 (3)情况: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处于入超地位。影响:英国为弥补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大量输入,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同时也严重摧残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导致社会生产力下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正常发展。(4)启示:对外开放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要重视科技发展,科技的进步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保持国家的独立自主,坚决抵制外来侵略和经济掠夺; 经济实力是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基础,只有国家经济繁荣,才能在对外交往中占据有利地位。【16题答案】【答案】(1)作用: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凝聚了民族精神,激励人们投身抗日救亡斗争。变化:由合作走向冷战对峙。(2)史实1:1661 - 1662 年,郑成功率领将士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经过激烈战斗,打败荷兰殖民者 ,收复台湾。史实2:1938 年,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战,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3)观点:电影发展能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17题答案】【答案】(1)是否合理及理由:合理。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侵占中国东北。从局部看,这是日本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的开端,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从整体看,它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2)变化:一战削弱了欧洲传统强国实力,而美国经济地位进一步上升。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1921 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这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并且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1918 年埃及华夫脱运动、1920 年印度开始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这些运动反映了亚非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开始积极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3)观点:国家应对危机的政策调整推动历史发展。选取史实: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与 1933 年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始实施。论述: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剧增,资本主义经济秩序陷入混乱。1933 年,为应对经济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通过这些政策调整,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逐渐恢复,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因此,国家应对危机的政策调整推动历史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