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二五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号、考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 我国某早期人类生活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他们具有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混合特征。下列技术属于“该早期人类”掌握的是( )A. 磨光钻孔技术 B. 使用打制石器 C. 以干栏式房屋居住 D. 使用精美的磨制石器2. 哪吒的形象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封神演义》。近年来,以哪吒为主题的影视作品不断涌现。哪吒的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这反映了( )A.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B. 社会价值观的不变C. 艺术形式的单一 D. 人们想象力丰富3. 《国语·齐语》:记载管仲在齐国推行改革时提到“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橘,试诸壤土。”《国语·晋语》:记载晋国大夫窦犨提到“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A.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 商品交换市场的出现C. 金属货币的使用 D. 户籍制度的改革4. 学校社团在研究秦末农民大起义学习专题时,在史书中搜集了如下信息:“赭衣塞路”“力役三十倍于古”“失期皆斩”“天下苦秦久矣”。他们研究的是起义的( )A. 背景 B. 过程 C. 精神 D. 影响5. 《汉书·食货志》记载:“当时田租定为‘三十税一’;统治者下诏鼓励农耕,奖励垦荒,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当时国家粮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史记·平准书》:记载:“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料所反映时代应该是( )A. 秦始皇时期 B. 文景之治时期 C. 汉武帝大一统时期 D. 光武中兴时期6. 《职官志》记载:政府中吸纳了大量少数民族和外国人才,如突厥人、波斯人、日本人等,担任官职或参与政务;《艺文志》记载:文学、艺术和宗教领域受到外来文化深刻影响,如佛教、景教、祆教等外来宗教广泛传播:《风俗》记载:城内胡商云集,胡人开设的酒肆、商铺随处可见。据此分析当时的时代特征是( )A. 中央集权 B. 政权分立 C. 繁荣开放 D. 民族交融7. 《东京梦华录》(孟元老著):“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该史料加载的城市可能是( )A. 唐代长安 B. 宋代开封 C. 元代大都 D. 清代北京8. 农史学家王毓瑚:该著作“提倡实验和观察,体现了科学精神,为中国古代农业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历史学家梁启超:该著作“不仅总结了中国传统农业技术,还吸收了西方科学知识,体现了开放和创新精神。”史学家评价的“该著作”应该是( )A. 《氾胜之书》 B. 《齐民要术》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9. 《聊城县志》记载:山陕会馆不仅是商业中心,也是文化交流的场所,促进了聊城与山西、陕西的文化互动。是山西、陕西两省商贾联乡谊、祀神明的处所。结合古代经济发展史推断山陕会馆最早可能建立于(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10.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评价:此役“之败,非独兵不利、战不善,实乃政事之腐败、国势之衰微所致。”现代史学家陈旭麓评价:此役是“甲午战争的最后一幕,也是清朝洋务运动失败的集中体现。”史学家评价的“此役”是( )A. 平壤战役 B. 黄海海战 C. 辽东战役 D. 威海卫战役11. 张謇在《张季子九录》中写道:“今日之中国,非振兴实业无以自强。”“我之志不在官,而在实业与教育。”其记述反映了他的政治抱负是( )A. 民主共和 B. 近代教育 C. 实业救国 D. 发展民生12. 中国近代历史上某一政治运动主张“废除八股取士、改革科举制度”,批判封建专制和官僚腐败。现代学者普遍认为,该运动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重要起点,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奠定了基础。依据题干分析该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突出作用是( )A. 促进了思想启蒙 B. 挽救了民族危亡 C. 推动了政治改革 D.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3. 这一战役是解放战争的关键一战,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现代学者普遍认为,这一战役的胜利,使解放军控制华东、中原广大地区,直接威胁南京、上海,为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扫清障碍。《纽约时报》报道:这一战役的胜利使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刮目相看,认为其有能力统一中国。这一战役解放的最大城市是( )A. 沈阳 B. 北平 C. 徐州 D. 南京14. 同仁堂是我国中药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海内外。新中国成立后,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1954年实现公私合营,同仁堂获得了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生产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高。资方代表乐松生在合营后继续担任管理职务,并享有一定的股息收入。同仁堂的企业性质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C. 社会主义改造全面进行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功实施15. 某历史社团在板报制作前,围绕“伟大的历史转折、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南巡讲话、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搜集了大量课程资源。这期板报的主题最恰当应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 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 D.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6. 1960年7月,国务院国家计划委员会鉴于国民经济严重失调,开始酝酿调整,提出“整顿、巩固、提高”六字方针。周恩来在讨论这个方针时,采纳了“巩固”和“提高”,把“整顿”改为“调整”,还增加一项,这样就形成了八个字的调整方针。增加的一项应该是( )A. 恢复 B. 改造 C. 发展 D. 充实17. 《中国改革与发展》记载:“由于分配不公,农民普遍缺乏劳动热情,农业生产效率长期停滞;许多地区出现‘高产穷县’现象,即粮食产量高但农民收入低,生活贫困。”试点村的实践;“该村”的农民秘密签订协议,实行包产到户,当年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以上史实为党施政提供的政策调整方向应该是( )A. 人民大公社道路绝不可动摇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D. 全面多元对外开放势在必行18. 某法典正文包含282条法律条文,涵盖民事、刑事、商业、家庭、劳动等多个领域,涉及财产、租赁、借贷、买卖、婚姻、继承等多方面规定。史学家对其评价:是迄今已知现存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为研究古代文明提供了重要资料;它不仅是法律文献,也是文学和艺术的杰作。其石碑上的浮雕和文字展示了古代艺术和文字水平。该法典应该是( )A. 《罗马法》 B. 《查士丁尼法典》 C. 《汉谟拉比法典》 D. 《拿破仑法典》19. 比利时历史学家皮雷纳认为,中世纪城市的复兴和自治是大学兴起的重要前提。城市的繁荣为学术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社会需求;美国历史学家哈斯金斯指出,大学的兴起是中世纪“12世纪文艺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自治为这一文化运动提供了土壤。可见大学的兴起最主要的是得益于( )A. 城市自治的发展 B. 城市繁荣的出现 C. 中世纪城市兴起 D. 中世纪文艺复兴20. 经济学家威廉姆斯认为,贸易的利润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大西洋贸易(奴隶、糖、棉花)刺激了英国金融、保险和造船业,这些部门又反哺工业化;大卫·兰德斯认为,英国的成功,制度优势也很明显。据此分析英国在19世纪中期经济和科学技术方面领先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革命完成 B. 英国工业化起步 C. 君主立宪确立 D. 早期的殖民贸易21. 《印花税法会议决议》宣称“无代表不纳税”;《弗吉尼亚决议》宣称“只有殖民地议会才有权对殖民地征税”。殖民地居民提出这些决议并要求独立的根本原因是( )A. 殖民统治阻碍了经济发展 B. 殖民地居民拒绝纳税C. 殖民地居民思想相对进步 D. 殖民地得到法国支持22. 德国外交大臣伯恩哈德·冯·比洛表示:“我们不想将任何人置于阴影之下,但我们要求在阳光下有自己的位置。”威廉二世在与英国的外交交流中多次表示:“德国无意威胁英国,但要求英国尊重德国的海军权利。”这些言论主导的外交活动而引发的战争是( )A. 凡尔登战役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不列颠之战 D. 第二次世界大战23.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将“这一革命”视为“短二十世纪(1914——1991)”的起点;马丁·马利亚认为,“这一革命”摧毁了本可能走向的宪政民主道路,代之以“意识形态专政”。“这一革命”是指( )A. 二月革命 B. 十月革命 C. 华夫脱运动 D. 辛亥革命24. 某国际组织在其《宪章》中提到“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其国际争端,避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以与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该国际组织的宗旨是( )A. 各会员国利益至高无上 B. 各会员国主权平等C. 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D. 国际事务一致性原则25.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的数据统计: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从2010年的18.91万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31.4万亿美元;跨国公司控制了全球约80%的贸易流量;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从2010年的约1.2万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6.3万亿美元。这些数据的变化说明( )A. 贸易保护主义被各国抛弃 B. 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C. 电商经济将取代实体经济 D. 跨国公司是全球经济的中枢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6. 秦朝在地方上推行________,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元朝实行________,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统治。27. 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__》: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8.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是________;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________。29.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了《________》、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________》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30. 1914年________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________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并素有“绞肉机”之称的阵地战。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8分,共40分)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科举制自隋朝创立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相对公平的晋升机会。在唐朝,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考试科目增多,录取人数也有所增加。——《中外历史纲要》材料二 “国家取士,首重经术……《四书》主朱子《集注》,《易》主程《传》、朱子《本义》 违者不录。”——《清史稿·选举志》(1)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在唐朝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表现。(2)依据材料二分析科举制的变化对于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水师为海防急务,人才为水师根本。”——李鸿章《筹议海防折》(1)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时,中国面临怎样的局势?(2)结合材料二分析李鸿章的主要主张。(3)“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的首次实践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40年开拓进取、风雨兼程,我们坚守实业、辛勤耕耘,用汗水与智慧锻造出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工业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未来需通过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人民日报:中国制造 奋力登攀勇向前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很多工业产品都依赖进口。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从‘一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我国的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些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发展根基筑牢:我国从工业基础薄弱起步,到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创新突破发展:5G、载人航天、大飞机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产业格局再塑:20世纪60年代进行地区工业布局大调整,后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战略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深入实施,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地区工业增加值显著增长……——《新中国成立75周年工业发展成就综述》(1)结合材料和知识储备,请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工业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2)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工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3)你认为我国今后发展还面临什么挑战?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781年,约克镇大败英军的捷报传来,国库竟然穷窘到连支付递报佳音的信差费都捉襟见肘。与会诸公只好自掏腰包,每人拿出一块钱才应付过去。弗吉尼亚不得不承认自己没有能力将支配权延伸到肯塔基一带,……华盛顿将军大为愤慨:一个刚从一场艰苦战争中获胜的国家,竟然无法在和平时期维持秩序。——摘编自(美)凯瑟琳·德林克·鲍恩《民主的奇迹》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是如何实现“在和平时期维持秩序”的。(2)使用学科语言,用100字左右的文字概述材料二体现的历史事件。3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但化学污染破坏了臭氧层,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污染和浪费也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对森林资源的乱滥伐,导致热带雨林大片消失,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生态平衡。这些环境危机不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人口过快增长,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约25亿。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突破50亿。后来,联合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提高人们对人口问题的重视。2011年,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凸显。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人口过快增长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卫生和健康状况难以得到迅速改善。同时,耕地和水资源的缺之,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经常导致普遍的饥荒。——《世界历史》材料二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缩影——一家八口(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环境恶化也是经济和社会问题?(2)想一想:将如何应对人口和环境的变化?二○二五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号、考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A【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B【16题答案】【答案】D【17题答案】【答案】B【18题答案】【答案】C【19题答案】【答案】A【20题答案】【答案】D【21题答案】【答案】A【22题答案】【答案】B【23题答案】【答案】B【24题答案】【答案】C【25题答案】【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6题答案】【答案】 ①. 郡县制 ②. 行省制度【27题答案】【答案】 ①. 南京条约 ②. 马关条约【28题答案】【答案】 ①. 五四运动 ②. 南昌起义【29题答案】【答案】 ①. 权利法案 ②. 独立宣言【30题答案】【答案】 ①. 萨拉热窝 ②. 凡尔登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8分,共40分)【31题答案】【答案】(1)表现:考试科目增多,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录取人数增加。(2)影响:清朝时期科举考试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形式采用八股文,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士人思想被禁锢于程朱理学,排斥异端学说,维护了清廷意识形态统一;文字狱与科举结合,形成高压文化环境;穷究八股,忽视科技、经济等实用学问,导致虽精于考据,却脱离社会需求;中国选人制度沉溺于章句之学,错失近代化先机等。【32题答案】【答案】(1)当时中国面临着西方列强侵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国家主权受到侵犯,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传统“华夷之辨”观念受到挑战,部分开明士大夫开始反思中国落后的原因;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但统治者依然沉浸于“天朝上国”的迷梦等。(2)主张:认中国必须通过兴办洋务应对列强挑战;力主加强海防,筹建北洋水师;主张培养近代人才等。(3)开启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推动近代教育与科技传播;促进社会观念变革;迈出中国被动近代化的第一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等。【33题答案】【答案】(1)重大成就:工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居世界第一、500余种工业产品产量全球第一、工业体系完整性独一无二;关键领域技术突破:高端装备制造例如,高铁技术、航空航天、船舶工业等;信息技术与数字经济例如,5G技术、超级计算机、半导体等;新能源与绿色工业例如,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特高压输电等;产业结构升级:从低端代工到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等等。(2)原因: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如“一五”计划、“十三五”规划等;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激发了工业创新能力;基础设施超前布局;科技创新体系突破;产业政策精准引导;人力资源优势转化;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数字技术赋能升级等。(3)挑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还有一些“卡脖子”技术存在);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绿色低碳转型压力加大;国际经贸环境复杂化;产业升级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需向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转型;国际竞争加剧:欧美推动“供应链去风险化”,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34题答案】【答案】(1)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最终制定了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的原则,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2)美国南北战争前,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因奴隶制存废问题矛盾尖锐。1860 年林肯当选总统成为内战导火线,战争爆发后北方一度失利。1862 年《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成为转折,调动民众积极性,最终北方获胜,巩固和发展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35题答案】【答案】(1)原因:人类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开采大量自然资源,加速了环境恶化;环境恶化不仅会破坏地球生态,也会给人类的经济、生活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2)做法:各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各国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人口意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转变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逐步减少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加强污染治理;保护生态系统;技术创新与政策引导;改变消费与生活方式;经济模式转型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