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卷七年级语文(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7页,全卷满分100分(含书写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20分)1.根据语境辨音形。(4分)阅读,是思想的碰撞,是灵魂的对话,是智慧的升华。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万丈狂ln的气势: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感受到志愿军战士坚r加刚强的意志;读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我们感受到阿长为“我”买来“三哼经”时,“我”内心的震悚与感激;我们吟浦着“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般红”的歌词,内心涌起对“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崇敬之情。(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2分)①16n(A)②坚rn(▲)(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①震悚(▲)②殷红(▲)2.用诗文原句填空。(6分)诗以缘情,文以载道。品读古诗文,我们能领略大自然的绝美风光。或欣赏“欲把西湖比西子,①△”(《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的西湖美景;或领略“②△,寒光照铁衣”(《木兰诗》)的凛冽寒气:或惊叹“草树知春不久归,③△”(《晚春》唐·韩愈)的华丽歌唱。品读古诗文,我们能体悟古人的精神世界。或抒发“④△一,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的思乡之情:或表达“马上相逢无纸笔,⑤△”(《逢入京使》唐·岑参)忠孝难两全的复杂情感;或追寻“⑤△,弹琴复长喷”(《竹里馆》唐·王维)的宁静心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春天的梅花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梅花有的独自袋放,如冷艳的仙子,散发着清幽的芬芳:;有的全然盛开,如热情的舞者,尽情展示着自己的风姿。第1页共7页国王在梅花山的一角,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红楼艺文苑,这里的梅花与古朴的建筑相得益彩。无论是“拢翠分花”处,还是“海棠吟社”旁,又或“稻香村”畔,每一处意境都因梅花的点缀而更加生动,让人仿佛穿回了充满诗意的红楼世界。3语段中加点词“在”“这里”“无论”“更加”的词性分别是(△)(2分)人介词名词连词副词B.介词代词介词副词C.连词名词连词副词D.介词代词连词副词4根据上下文,补充完成横线上的内容。(2分)5.梅花山的神韵可以用一副对联来描绘,与上联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上联:梅开二度,千树繁花迎远客下联:、·山耸一峰,万,重翠色映高天B.燕剪三春,半湖舰影戏清波C,春回大地,嫩蕊满坡吐芬芳山.柳绿三春,梅花万朵唤春芳6山里美食街上,“梅香书吧”“梅花缘”“梅林茶社”等商店招牌各具特色。你觉得哪个招牌设计得好?说说理由。(3分)(46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6分)7钟山文学社想制作一个微视频,在校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你结合下面两首诗,完成视颜脚本创作。(6分)春女怨闲怨[唐]朱绛[唐代]张然独坐纱窗刺锈迟,紫荆枝上啭黄鹂。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欲知无限伤春意,并在停针不语时。征客近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镜头环境人物特写画外音:内心独白春日的清展,《春女怨》一对黄鸸在紫①▲(2分)紫荆花开,春都过半了。唉,鸟荆枝条上欢快鸣不歇,我的青春还能持续多久呢?地鸣叫。②▲,《闺怨》萤火虫在草丛独坐灯下,少妇抓③▲(3分)间飞舞。(1分)紧赶制棉衣,满脸愁容。第2页共7页国王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卷七年级语文 参考答案一(20 分)1.(4 分) (1)(2 分)①澜 ②韧(2)(2 分)①sǒnɡ ②yān2.(6 分)①淡妆浓抹总相宜 ②朔气传金柝 ③百般红紫斗芳菲④此夜曲中闻折柳 ⑤凭君传语报平安 ⑥独坐幽篁里3.(2 分)D4.(2 分)例:有的含苞待放,像羞涩的少女,在枝头窥探着世界5.(3 分)A6. (3 分)梅香书吧:①“梅”明确指出了店铺的地理位置,让顾客了解到店铺处于梅花山这一特定的环境中;②“梅香”二字使人们在看到招牌时仿佛能闻到梅花的芬芳,为书吧增添了一份文化气息和浪漫情怀;③“书吧”让顾客一眼就能知道这是一个可以阅读、休闲的场所,与“梅香”相结合,给人一种在充满梅香的环境中惬意读书的美好感觉。梅花缘:①“梅”明确指出了店铺的地理位置,让顾客了解到店铺处于梅花山这一特定的环境中;②“梅花缘”寓意着游客与梅花山、梅花结下的缘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③引发好奇与联想,让顾客好奇店铺与梅花究竟有着怎样的缘分,从而激发顾客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吸引他们进店一探究竟。梅林茶社:①“梅林”明确指出了店铺的地理位置,让顾客了解到店铺处于梅花山这一特定的环境中;②“茶社”让顾客一眼就能了解其经营性质和主要服务内容,便于有饮茶需求的顾客快速识别和选择。③“梅林茶社”将梅林的自然美景与茶社的宁静雅致相结合,使人能够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从而吸引追求闲适、惬意生活的顾客。二(46 分)7.(6 分)①(2 分)独坐纱窗,少女停下手中的针线活,望着窗外的黄鹂,心神不宁。(动作、神态各 1 分。)②初夏的晚上(1 分)③你外出征战已一年,如今音讯全无,是在移军,还是血战呢?我缝好的棉衣,该寄往何处呢?(人称 1分,心理 1 分,结合语境 1 分)8.(4 分)(1)曾经 (2)点头 (3)应该 (4)说9.(2 分)B10.(2 分)至于窘迫短促的地方应该舒缓笔调使它变长,繁琐重复的地方应该删减它变得简洁。(窘、缛)11.(4 分)补充“当世无双”,突出了陈尧咨“自矜”的资本,为下文陈尧咨的愤怒做铺垫。契合“理之显浅者,宜运之以曲折之笔”,改后故事更加曲折有致。添加卖油翁的神态、动作,如“睨之久而不去”,传神地写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不以为意,激化了故事矛盾。契合“窘者舒之使长”,人物形象更立体。原稿的“射多中”改为卖油翁视角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长短句结合,语言典雅。(从人物细节、情节、语言的角度论述,任意 2 点得 4 分。)【参考译文】写文章的法则:立意隐晦曲折的,应该用通俗浅明的语言来写;道理简单明了的,应该运用曲折跌宕的笔法来论述;题目常见的,就加进新颍奇异的构想;题目平庸的,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至于窘迫短促的地方应该舒缓笔调使它变长,繁琐重复的地方应该删减它变得简洁,鄙俗粗浅的要修饰文字使其典雅,文辞浮躁的要抑制以使它平和,这就是所谓的剪裁。12.(3 分)①胡老师烧木箱里的纸片;②漠视(淡忘):③愧疚13.(3 分)微笑”是胡老师烧掉底稿,心愿已了时的欣慰和满足;“叹了口气”写出了胡老师自知不久于人世,自己的教书体会和心得不能完成的无奈与遗憾之情,这两处细节都突出了胡老师对教育教学事业的热爱。14.(4 分)①小雨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烘托人物心情。③以小雨暗喻胡老师谦和、含蓄、坚韧、执着的品格;④作者借小雨比喻一种虽普通却执着地坚守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生态度。(一点 1 分,2 点 2 分,3点 4 分)15.(4 分)示例:文中,胡老师其貌不扬,被同事瞧不起甚至取笑,但是他毫无怨言,并坚持在纸片上写自己的体会和看法,病入膏肓仍念念不忘;阿长是“我”儿时的保姆,大字不识的她却真正关心我、理解我,为“我”买来了心心念念的《山海经》,她的身上保留着朴实善良的爱,使“我”生发敬意;他们虽都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但他们的善良、朴实、恪尽职守等品质却凸显其人格的伟大。(相关普通和伟大情节依据各 1分,普通伟大内涵总结 2 分)16.(2 分)① 疲乏痛快 ②突然冒出17. (3 分)“很”是程度副词(1 分),强调“慢”的程度(1 分),生动表现了其堕落后消极怠工的颓丧状态(1 分)。18.(4分)(1)同一细节在不同章节重复出现,形成对比反差,突出人物形象的前后变化。(1分)材料一流汗是奋斗的骄傲(“痛快疲乏”),材料三却“心疼自己的汗”而偷懒耍坏。同一细节体现他从积极上进到麻木堕落的形象转变(1分)(2)小细节见大主题,以“汗”为缩影批判社会压迫(1 分)。材料二病中“突然冒汗”体现社会对祥子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材料三“吝啬汗”反映祥子意志的堕落,小细节展现了社会背景和个人意志对个人命运的影响。(1 分)。(每个角度:人物、主题,答出 1 点给 1 分,答出 2 点给 2 分,共 4 分。答案需结合材料。)19.(5 分)示例:祥子的堕落与麻木画面:祥子弓着背慢悠悠拉车,眼神阴郁,他故意猛拐车把,车轮碾过泥坑,泥水溅到路人身上。他斜眼瞥向被溅湿的路人,嘴角扯出冷笑。景别:中景跟拍祥子慢悠悠拉车,近景拍摄他故意猛拐车把,特写他看着路人冷笑。配音:“当初咱倒是要强过,有一丁点好处没有?”(冰冷旁白)配乐:刺耳的刹车声 + 远处模糊的骂街声。评分标准:1.标题(1 分):是否突出主题和情感2.画面设计(1 分):两个材料的画面是否准确,细节是否到位,环境是否符合作品氛围。3.镜头运用(1 分):镜头切换是否合理,是否突出主题和情感。4.配音与台词(1 分):是否使用第一人称,是否符合人物身份,语气是否恰当。5.配乐与音效(1 分):是否增强情感表达,是否符合场景氛围。三(34 分,含书写 4 分)20. 书写(4 分)(看前五行)4 分:书写美观,没有涂改 3 分:书写工整,基本没有涂改2 分:书写潦草或涂改较多 1:书写难以辨认或涂改较多未写满五行,书写最多 2 分作文:参考中考评分评分标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pdf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