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2025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徐汇区2025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语文试卷
2025.4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2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4分)
(一)默写(13分)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2.
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机器人编程决赛中,我们可以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激发同学们的豪情壮志,鼓励他们勇夺桂冠。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5一10题(21分)
【甲】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使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使子期死,伯牙破琴绝
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乙】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
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
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
,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择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
自厌,盍①改之乎?不然,迨②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
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我。”
【注释】①盍:何不。②迨:到,等到。③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请允许我把您的话刻在我
座位的右侧,当做座右铭,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徐汇区初三语文本卷共7页第1页
5.【甲】文选自《
》一书。(1分)
6.理解加点词的意思,完成下面小题。(5分)
(1)根据语境义,为【乙】文中的“说”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①王生不说(
②李生说之曰(
A.yue
B.shuo
C.shui
(2)为下列加点的“志”选择正确的解释项。(3分)
①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
②吾悉能志之(
A.心志、情志
B.记住
C.记述
D.标志,标记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8.根据上下文,在【乙】文横线上填入恰当的选项应是(
)(2分)
A.学而时习之B.择其善者而从之
C.吾日三省吾身
D.温故而知新
9.【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语言描写。【甲】文借锺子期的赞美,体现伯牙不仅琴技高超,
还具有□□口□的特点:【乙】文通过李、王二人的对话,强调了」
对于学习的重要性。(5分)
10.【甲】文中的伯牙子期成为了挚友,【乙】文中的王、李二人是否也能成为挚友?请根据
选文内容做出合理推断。(5分)
二、现代文(3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一13题(17分)
有网友在青少年科普网站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骑自行车学会就忘
不掉,可弹琴需要天天练?”,以下是网站小编搜集信息后撰文给予的回复:
网友困惑:一旦学会骑自行车,即使很多年不碰,再踩上脚踏板仍然能平稳前进。可弹过
很多次的钢琴曲,只要一段时间没练习就会变得生疏。这是为什么呢?
(1)
无论学骑车还是弹琴,都是在学习动作,掌握一个动作后,关于如何调动肌肉的记忆会被
储存下来,比如哪块肌肉在什么时间用多大力,以备之后重复相似的动作,我们称之为“肌肉
记忆”。
其实记住动作的不是肌肉,主要是神经系统。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大脑、小脑等部位神
徐汇区初三语文本卷共7页第2页2025 年徐汇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34 分)
(一)默写(13 分)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二)阅读选文(21 分)
5. 《列子》
解析:《伯牙鼓琴》出自《列子·汤问》。
6. (1)①A. yuè(通“悦”);②B. shuō(劝说)
(2)①A. 心志、情志;②B. 记住
解析:结合语境判断词义与读音。
7. 翻译: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自己为他弹琴的人了。
解析:“无足”意为“不值得”,“复”为“再”。
8. B. 择其善者而从之
解析:李生强调学习应选择善者效仿,呼应孔子思想。
9. 知音难觅(或“重情重义”);思考、不耻下问
解析:甲文突出伯牙与子期的知音之情;乙文强调学习方法。
10. 能成为挚友。王生最终接受李生劝诫,虚心改过,说明两人有真诚交流的基础,符合挚
友特质。
【乙】文译文:王生好学但方法不当。其友李生问:“有人说你不善学习,是真的吗?”王
生不悦,说:“老师所讲,我全能记住,难道不算善学?”李生劝道:“孔子说‘学而不思
则罔’,学习贵在思考,你只记不思,终将无成。”王生更恼,转身离去。五日后,李生再
劝:“善学者不耻下问,是为求道。你拒人千里,岂是善学?大忌在自满,改之!”王生醒
悟,致谢:“谨记教诲,愿刻为座右铭。”
二、现代文(36 分)
(一)阅读下文(17 分)
11. A. 肌肉记忆,藏在身体里的学习密码
解析:第(1)部分重点解释肌肉记忆的神经机制,选项 A最贴切。
1
12. 表格整理:
记忆时长 动作特点 其他因素
长 动作一致并连续重复 练习量大、动作熟练
短 差异大、需精细微调 练习量小、干扰多
13.不可删除。第(2)部分分析动作类型对记忆的影响,直接解答网友疑问,是文章逻辑的
重要环节。
(二)阅读下文(19 分)
14. B. 详写鹅卵石的来历
解析:第(1)-(3)段未详写鹅卵石来历,与后文呼应不紧密。
15. 句式分析:三句通过递进疑问(“难道是流星?”“UFO?”),展现从疑惑到幻想的心
理变化,短句增强节奏感,长句深化思考。
16. 遗憾:解开谜底后,原本的宇宙幻想破灭,神秘感消失,故感到失落。
17. 不多余。第(4)段描写童年游戏,为后文的“宇宙幻象”提供想象力萌发的环境,体现
平凡生活中的亮点。
三、综合运用(20 分)
18. 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解析:与艾青诗中“中国的痛苦与灾难”主题一致,体现家国忧思。
19. D. 分析《红星照耀中国》作者立场
解析:该课题聚焦外国作者视角,与“名著里的中国”关联较弱。
20. (1)添加孙悟空:头戴金箍,手持金箍棒,脚踏筋斗云,目光炯炯有神,象征机智勇敢。
(2)象征取经路上的磨难,寓意“历经艰险终成正果”,契合《西游记》主题。
21. 保留小福子。她的悲剧命运反映旧社会底层女性的苦难,深化祥子的命运悲剧,突显社
会批判主题。
四、写作(60 分)
22. 平凡生活中的亮点
写作指导:围绕日常小事(如一次帮助、一次发现),结合细腻描写与情感升华,突出
“平凡中的美好”。结构建议:引入场景→细节刻画→感悟提升。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