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2025年4月15日11:00一12:15】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度第二期第一次联合考试
历史试卷(高2026届)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的规定位置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须将答题卡、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本堂考试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辽宁朝阳市马鞍山桥遗址距今约7700-5500年,其中发掘出众多文物。其中有环村
的一条土壕沟而围成的明显的原始村落。现已发掘出房基11座、灰坑46处等。灰
坑是放垃圾、储粮、灶基、存水、祭祀等多种功能之用,迄今其填充物早已碳化而形
成灰坑。马鞍山桥遗址
A.国家形态已形成
B.水稻成为重要的食材
C.处于新石器时代
D.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
2.《史记·苏秦列传》载:因老大无为而被大嫂奚落,苏秦苦读得成。先后游说周王、
秦王、赵王,不得志。说于燕文侯:拒秦连赵,合纵成“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患矣
侯深然之”。苏秦由燕起步,成合纵总设计师,后佩授六国相印,合六国以为西秦敌。
材料反映出
A.合纵推动国家统一
B.百家争鸣以救乱世
C.纵横家投机且善变
D.政治策略影响时局
3.秦昭襄王至始皇帝,由蜀郡太守李冰用积薪烧岩的办法开山凿石,一点一点地向南修
筑。开始沿四川名山,经乐山至焚道,修得“樊青衣道”。秦朝初年继续向云南延伸
至今盐津、昭通及曲靖等,致川滇联通。此道狭窄,道宽五尺,史称“五尺道”。五
尺道说明秦
A.深耕西南备具远谋
B.誓通海路以促农商
C.灭六国后改善交通
D.健全邮驿高效治理
4.据史载,古代灾后常有疫病,俗称瘟疫,其可控性难,灾难性惨。约1500年前,我
国南朝萧齐时政府就设立“六疾馆”,专域专人收监、救治恶性传染病患者。非官非
第1页共6页(高2026届历史)
医者“闲人免进,违者严惩”。设六疾馆
A.体现医者之仁心大德
B.探索阻隔传染病源
C.旨在践行“民本德治”
D.彰显正宗天命王朝
5.五代末至宋时,河南的朱仙镇紧邻蔡河,畅通汴水,既无官家严控,供货东京(开封)
又极方便。至北宋中期已聚居十余万众(同期伦敦常住人口接近5万)。两宋之际,
金兵大举南下,黄淮重镇纷纷沦陷。公元1140年岳飞在朱仙镇大败兀术,人们弹冠
相庆。足见宋时朱仙镇
A.是最大的工商城市
B.成南宋自存的最后保垒
C.金兵借水道撤离快
D.承载着厚重的家国梦想
6.王守仁(1472-1529年),字伯安,号阳明。少时家世优渥、利于学习成长。据说他
学富五车、心通三教、志存高远。不足30岁他在第五次科举考试中,因为有人要致
其名落孙山,结果真就现了。面对各种品评私议,王阳明曰:“世人以不得第为耻,
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这体现出王守仁
A.不屑政府奖赏进士的府第
B.勤于格物致知获真知
C.少年老成洞见科举虚伪性
D.强调自我的内在认知
7.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英法美西方国家祭出“自由国度,人权为本”。
所以在宣传与行动中大肆反对黑奴贸易,转而在与随后被征服国签约时写下:允许自
由劳动者跨国出海,谋取新生活。此条款产生的效应是
A.激发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B.华工出国潮惠及美国澳大利亚
C.华工出国导致晚清劳力不足
D.劳务回馈改善了清朝贸易入超
8.19世纪末与20世纪早期,西医食药几乎免费,而治标效果差不多是立竿见影。李鸿
章指斥中医如“牛饮”,巨量而收效微弱。章太炎明说中医引入五行相生相克的阴阳
论,确实是伪科学。鲁迅以切身经历并所闻,得出综合结论:庸医失德逐利,吾国当
走西医之路。一些精英分子要求消灭中医,当时这股“中医消灭论”
A.揭示出晚清民国中医之弊
B.带有民族资产阶级偏见
C.昭示多元文化碰撞与并存
D.反映少见稀奇的激动劲
9.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电视名篇《上海滩》以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我国中部、东部破
产小生产者和农民青年闯上海为背景。青年失业,毒赌走私成为边缘人生计的收容所。
在租界里,政界商界黑帮皆登舞台,连续剧以黑帮仇杀为主线,辅以男女主角的曲折
爱情。该剧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该剧侧面反映出
A.江湖险恶抽身不易
B.城市治理的新课题
C.爱情甜蜜却无顺境
D.列强侵略人民窘困
10.罗马水道建设至今遗迹仍存,其中法国加尔桥罗马水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
界文化遗产名录。图1是罗马市区内部各水道系统图。请推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受
罗马水渠的主要依据是罗马水道
第2页共6页(高2026届历史)重庆市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度第二期第一次联合考试
历史答案(高2026届)
1-5:CDABD 6-10:DBCBA 11-15:BABCC
168(1)史实-作用
①吸引:公元3-6世纪匈奴等五族内迁(或北魏孝文帝将鲜卑人迁往洛阳等中原地带)。
利于其封建化,加快其发展:
②避险:西晋(北宋)末年,为躲避战火北人迁往南方。推动江南经济发展:
③掌控:蒙古(女真)人,为统治全国迁往北京及中原;利于巩固统一及多民族国家的
发展。
(符合史实,三方面各对号入座即可。北魏孝文帝移民也可适用于“掌控”,但不能
重复用。史实各1分,对应作用各1分。作用不对应者不得分!共6分)
(2)特点
①双重性:破坏性与建设性并存;
②介质性:对东西方交流起了中介(媒介)作用:
③更生性:阿拉伯文化吸收先进文化而升质:
④传承性:收集翻译保存等方式传承文化。(2分/点,共8分。言之成理即可。)
(3)价值:
①政治:树立政府权威,增强国民凝聚力;
②交流:作为自由港,利于与各国经济文化等交流:
(1点3分,2点5分,言之成理即可)
(4)认识:[是什么-因什么而变动(为什么)一启示(怎么做)]
①人口迁移与文化交融是正常的历史现象:
②迁入方的文化层次,影响文化的高低走向:
③大型的人口迁移,必然引发新旧文化的冲突、并存、交融:
④殖民性迁移,带来文化侵略,我们当坚持文化自主性(文化自信):
⑤应注重社会文化教育,促进迁入文化与我国文化尽早良性互动。
(言之成理即可,但要点层次不能仅局限同一层.2点4分,3点5分)
17.(1)全球史观角度,
1)背景:1894-1895年,日本侵华得逞,清朝被迫签《马关条约》,重庆对外开埠:
2)事项:自此外国商船、商品、厂矿、商人及领事等,可登岸重庆。(背景。表现各1
分)
3)影响:是西方侵略掠夺的表现.带有半殖文化特征,重庆与世界逐步联系,开始融
入世界贸易体系,外贸发展。客观上向重庆传来外国技术、文化思想,利于重庆近代化。(这
3句3分,本大问共5分。特别禁忌侵略有功论.)
(2)节点与背景:
①1893年清朝洋务运动发展:
②1938年,全面抗战,国府内迁,定重庆为陪都:
③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改革开放开启:
④2006年,改革深入,我党以科学发展观(或可持续发展方针)为指导。
(各1.5分共6分,如果背景答太具体,必须的情扣分!)
第1页共3页(高2026届历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