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09 溶解度曲线题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是各地中考必考内容,难度属于中偏低。主要包括:(1)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趋势(2)交点的意义(3)比较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5)结晶的方法(6)计算或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等。通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命题。考点解读:[题型一]溶解度曲线意义(1)点溶解度曲线上面的点称作饱和点,曲线上任意一点表示对应的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对应该点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物质在交点所示温度下溶解度相等。线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分为三种:(1)陡升型: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2)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如氯化钠;(3)下降型: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面①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②溶解度曲线上方的面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过饱和溶液(现初中阶段不作要求).[题型二]结晶法分离(提纯)混合物①提取硝酸钾溶液中硝酸钾,采用降温结晶法(也叫冷却热饱和溶液法);②提取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法;③提取氢氧化钙溶液中的氢氧化钙,采用升温结晶法。[题型三]饱和溶液中的质量分数和变化。1.不同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这类题目可以按照温度升高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2.不同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这类题目可以按照温度降低后不同物质的溶液是否饱和情况进行分析;在一定温度下,不同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和其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保持一致,温度降低后有的是饱和溶液,有的是不饱和溶液,根据这一点就可以分析出降温后的不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1.(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2)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溶液的质量 (填“减小”“不变”或“增大”)。(3)时,甲溶液中含甲,要使该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至少需要加入甲的质量为 。(4)某温度下,甲、乙、丙各分别加入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可能是_____(填标号)。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丙>甲 D.丙>甲>乙1.2023·江苏泰州)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大B.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氧化钠。常用蒸发结晶法提纯硝酸钾C.6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钠D.将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10℃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氧化钠1.(2024·天津·中考真题)溶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A.食盐 B.面粉 C.泥沙(2)氯化铵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溶解度/g NH4Cl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①1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g。②20℃时,将20g氯化铵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③60℃时,将60g硝酸钾溶于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④将60℃相同质量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和硝酸钾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氯化铵 硝酸钾(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⑤20℃时,向50g质量分数为12%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2023 通辽)下表是碳酸钠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40℃时,将16g氯化钠溶解在50g水中,得到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取30℃时碳酸钠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析出碳酸钠的质量 (填“大于”或“小于”)氯化钠的质量。(3)海水晒盐是利用 的方法获得晶体。(4)将接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1.(2023 秋·泉州期末)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Na2COз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还可观察到烧杯中有晶体析出B.t ℃时,CuSO4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C.若往烧杯中加入适量NaCl固体,木块将会上浮D.若往烧杯中加入适量铁粉,木块将会上浮2.(2024春·思明区校级月考)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对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进行实验时的变化情况,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t℃时,乙、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提纯固体甲(含少量固体乙),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C.t3℃时,将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D.如图 2滴入水后,饱和溶液变浑浊,则该饱和溶液的溶质是丙3.(2024春·仓山区校级月考)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B.当温度小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乙中混有少量的甲,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D.t2℃时,向30g甲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80g。4.(2024 春·海沧区校级月考)氯化铵、硫酸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40℃时,100g硫酸钠饱和溶液中含硫酸钠50g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大C.6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D.将60℃时硫酸钠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好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5.(2024·漳州二模)碳酸锂是生产锂电池的主要原料,其在水中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碳酸锂溶解度为1.33gB.碳酸锂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40℃时,饱和碳酸锂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7%D.20℃饱和碳酸锂溶液升温到60℃变成不饱和溶液5.(2023 秋·荔城区校级期末)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1) t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g。(2)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出R是硝酸钾。(4)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有AB_(填字母)。A. 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B. 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C. ①、②、③中,只有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D.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5)t ℃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使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0%,则应加入硝酸钾10g或蒸发掉40g水。6.(2024 重庆A卷)已知KCI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40℃时 KC1 的溶解度为40g,在该温度下,依据如表所示的数据,进行KCI溶于水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上述实验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①>②B.实验③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C.将实验②、③的溶液分别降温,一定都有晶体析出D.将实验①、③的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与②浓度相等的溶液7.(2024 攀枝花)甲、乙是两种不含结晶水且不与水反应的固体物质,请结合图1、图 2,回答下列问题。(1)t℃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 (填“>”、“=”或“<”)。(2)t3℃时,将2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3)t ℃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 .(填选项)。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比较(4)某同学按图2所示步骤进行实验(忽略水的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A.I中乙的质量分数为30%B.I中溶液是t2℃时乙的饱和溶液C.Ⅱ中溶液是t3℃时乙的不饱和溶液D.II中析出晶体乙的质量为10g8.下面是NH4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以及相应的溶解度曲线。温度/℃ 10 20 30 40 60 80溶解度/g NH4Cl 33.3 37.2 41.4 45.8 55.2 65.6KNO3 20.9 31.6 45.8 63.9 110 169 请回答:(1)图中甲表示 (填化学式)的溶解度曲线;(2)M点表示的含义为 。(3)20℃时,将20gNH4C1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70℃时,KNO3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NH4Cl的。9.(2023·黑龙江·中考真题)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2)t2℃时,将6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3)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 。(4)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最好采用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5)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A.都是饱和溶液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C.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甲10.(2023·黑龙江·中考真题)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2)t2℃时,将6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3)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 。(4)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最好采用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5)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A.都是饱和溶液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C.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甲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09 溶解度曲线题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是各地中考必考内容,难度属于中偏低。主要包括:(1)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趋势(2)交点的意义(3)比较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5)结晶的方法(6)计算或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等。通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命题。考点解读:[题型一]溶解度曲线意义(1)点溶解度曲线上面的点称作饱和点,曲线上任意一点表示对应的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对应该点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物质在交点所示温度下溶解度相等。线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分为三种:(1)陡升型: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2)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如氯化钠;(3)下降型: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面①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②溶解度曲线上方的面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过饱和溶液(现初中阶段不作要求).[题型二]结晶法分离(提纯)混合物①提取硝酸钾溶液中硝酸钾,采用降温结晶法(也叫冷却热饱和溶液法);②提取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法;③提取氢氧化钙溶液中的氢氧化钙,采用升温结晶法。[题型三]饱和溶液中的质量分数和变化。1.不同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这类题目可以按照温度升高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2.不同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这类题目可以按照温度降低后不同物质的溶液是否饱和情况进行分析;在一定温度下,不同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和其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保持一致,温度降低后有的是饱和溶液,有的是不饱和溶液,根据这一点就可以分析出降温后的不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1.(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2)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溶液的质量 (填“减小”“不变”或“增大”)。(3)时,甲溶液中含甲,要使该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至少需要加入甲的质量为 。(4)某温度下,甲、乙、丙各分别加入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可能是_____(填标号)。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丙>甲 D.丙>甲>乙【答案】(1)甲 (2)减小 (3)5g (4)ACD【解析】(1)由图可知,a1℃时,溶解度:丙>乙>甲,则甲的溶解度最小。(2)将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乙的溶解度减小,则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溶液质量减小。(3)60g甲溶液中含有10g甲,则含有水的质量为60g-10g=50g,a2℃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则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可溶解乙的质量为:50g×(30g/100g)=15g,则至少需要加入甲的质量为15g-10g=5g,则可将溶液变为饱和溶液。(4)A、若加入的固体完全溶解,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该选项符合题意;B、当温度低于a3℃时,乙的溶解度小于丙,当温度高于a2℃时,乙的溶解度小于甲,则所得溶液中,不可能乙的溶解度最大,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当温度低于a2℃时,溶解度:丙>乙>甲,则若甲中固体没有完全溶解,乙、丙中固体完全溶解,则溶质质量分数:乙=丙>甲,该选项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当温度刚大于a2℃时,溶解度丙>甲>乙,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为丙>甲>乙,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CD。1.2023·江苏泰州)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大B.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氧化钠。常用蒸发结晶法提纯硝酸钾C.6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钠D.将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10℃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氧化钠【答案】C【详解]A、溶解度比较,应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硝酸钾和氧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常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硝酸钾,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60℃时,溶解度:硝酸钾大于氧化钠,溶解度越大,等质量的消质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越小,故6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钠,符合题意;D、将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氟化钠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10℃时,降温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是饱和溶液,10℃时,溶解度:氯化钠大于硝酸钾,则该温度下,硝酸钾和氟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大于硝酸钾,不符合题意。故选C.1.(2024·天津·中考真题)溶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A.食盐 B.面粉 C.泥沙(2)氯化铵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溶解度/g NH4Cl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①1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g。②20℃时,将20g氯化铵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③60℃时,将60g硝酸钾溶于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④将60℃相同质量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和硝酸钾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氯化铵 硝酸钾(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⑤20℃时,向50g质量分数为12%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1)A(2)33.3 不饱和 105 小于 20%【解析】(1)A、食盐溶于水,形成溶液,故A正确;B、面粉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故B错误;C、泥沙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故C错误;故选A;(2)①从表中可知:1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3.3g;②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2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铵37.2g,将20g氯化铵加入到100g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③6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11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铵110g,将60g氯化铵加入到50g水中,最多能溶解55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5g+50g=105g;④从表中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故将60℃相同质量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和硝酸钾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氯化铵小于硝酸钾;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023 通辽)下表是碳酸钠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40℃时,将16g氯化钠溶解在50g水中,得到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取30℃时碳酸钠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析出碳酸钠的质量 (填“大于”或“小于”)氯化钠的质量。(3)海水晒盐是利用 的方法获得晶体。(4)将接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答案】(1)不饱和;(2)大于;(3)蒸发结晶;(4)增加溶质。【解析】解:(1)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时36.6g,将16g氯化钠溶解在50g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2)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取30℃时碳酸钠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析出碳酸钠的质量大于氯化钠的质量;(3)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海水晒盐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4)将接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溶质。故答案为:(1)不饱和;(2)大于;(3)蒸发结晶; (4)增加溶质。1.(2023 秋·泉州期末)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Na2COз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还可观察到烧杯中有晶体析出B.t ℃时,CuSO4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C.若往烧杯中加入适量NaCl固体,木块将会上浮D.若往烧杯中加入适量铁粉,木块将会上浮【答案】【解析】A、木块受到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观察到木块下沉,说明溶液密度减小,进一步说明有硫酸铜晶体析出,该选项正确。B、t ℃时,CuSO4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在降温过程中变成饱和溶液,进一步降温时析出固体,该选项正确。C、若往烧杯中加入适量NaC1固体,氯化钠固体溶解,溶液密度增大,浮力增大,木块将会上浮,该选项正确。D、若往烧杯中加入适量铁粉,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56份质量的铁完全反应生成64 份质量的铜,反应后溶液密度减小,木块将会下沉,该选项不正确。故选: D。2.(2024春·思明区校级月考)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对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进行实验时的变化情况,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t℃时,乙、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提纯固体甲(含少量固体乙),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C.t3℃时,将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D.如图 2滴入水后,饱和溶液变浑浊,则该饱和溶液的溶质是丙【答案】C【解析]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乙、丙溶解度相等,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x100%,所以乙、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A正确;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B正确;C、将甲、丙饱和溶液降温,甲溶解度减小,溶液仍饱和,丙溶解度增大,溶液变不饱和,但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于t ℃甲的溶解度大于t3℃丙的溶解度,则溶质质量分数:甲>丙,故C错误;D、生石灰为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饱和溶液变浑浊,则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减小,则该饱和溶液的溶质是丙,故D正确。3.(2024春·仓山区校级月考)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B.当温度小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乙中混有少量的甲,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D.t2℃时,向30g甲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80g。【答案】A【解析】A、由于未指明溶液的状态,无法比较甲、乙两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该选项正确。B、如图所示,当温度小于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该选项不正确。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乙中混有少量的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该选项不正确。D、t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t ℃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甲物质,t2℃时,向30g甲中加入50g水,只能溶解25g甲物质,所得溶液质量为50g+25g=75g,该选项不正确。故选:A。4.(2024 春·海沧区校级月考)氯化铵、硫酸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40℃时,100g硫酸钠饱和溶液中含硫酸钠50g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大C.6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D.将60℃时硫酸钠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好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答案】C【解析】A、钠饱和溶液中含硫酸钠质量:100gx50g/(100g+50g)x100%≈33.3g,故A错;B、一定温度范围内,硫酸钠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一定温度范围内,硫酸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故B错;C、6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硫酸钠的溶解度,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低,故C正确;D、将60℃时硫酸钠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可采用升温方法,故D错。故选: C。5.(2024·漳州二模)碳酸锂是生产锂电池的主要原料,其在水中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碳酸锂溶解度为1.33gB.碳酸锂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40℃时,饱和碳酸锂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7%D.20℃饱和碳酸锂溶液升温到60℃变成不饱和溶液【答案】A【解析】A、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可知,20℃时,碳酸锂溶解度为1.33g,故A正确;B、由表可知,碳酸锂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B错误;C、由表可知,40℃时,碳酸锂的溶解度为1.17g,则该温度下,饱和碳酸锂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7g/(100g+1.17g)x100%=1.16%,故C错误;D、20℃饱和碳酸锂溶液升温到60℃,升温后,碳酸锂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还是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选: A。5.(2023 秋·荔城区校级期末)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1) t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g。(2)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出R是硝酸钾。(4)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有AB_(填字母)。A. 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B. 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C. ①、②、③中,只有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D.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5)t ℃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使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0%,则应加入硝酸钾10g或蒸发掉40g水。[答案](1)60;(2)25%;(3)硝酸钾;(4) AB;(5) 10;40。【解析](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g;(2)t℃时,向180g水中加入60gR,R能全部溶解,所以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60g/(60g+180g)x100%=25%;(3)t1℃时,向180g水中加入60gR,R能全部溶解,升温至t2℃,并蒸发80g水,无晶体析出,说明t ℃时,100g水中能溶解60gR,即R的溶解度≥60g,则R是硝酸钾;(4)A、由图可知,①和②的溶液中,60gR均全部溶解,则溶质质量相等,均是60g,故正确;B、由以上分析可知,R是硝酸钾,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故正确;C、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60g,则该温度下,60g硝酸钾可完全溶于180g水中,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即①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z℃,并蒸发80g水,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60g硝酸钾,则②溶液恰好饱和,③中有晶体析出,所以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故错误;D、①中溶液是t℃时的不饱和溶液,③中上层清液是某温度时的饱和溶液,③中温度未知,析出晶体的质量未知,故①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无法比较,故错误。故选: AB;(5)设需要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x,80gx10%+x)/(80g+x)x100%= 20%,x=10g;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y,则(80gx10%)/(80g-y)x100%= 20%,y=40g。故答案为:(1) 60;(2)25%;(3)硝酸钾;(4) AB;(5) 10; 40。6.(2024 重庆A卷)已知KCI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40℃时 KC1 的溶解度为40g,在该温度下,依据如表所示的数据,进行KCI溶于水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上述实验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①>②B.实验③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C.将实验②、③的溶液分别降温,一定都有晶体析出D.将实验①、③的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与②浓度相等的溶液【答案】D【解析】A.40℃时KCI的溶解度为40g,则形成饱和溶液时,50g水中最多可溶解20gKCl,60g水中最多可溶解24gKCl,70g水中最多可溶解28gKCl,则上述实验①、②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实验③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实验①、②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0g/60gx100%≈16.7%、20g/80gx100%=25%,即溶质质量分数①<②,A错误;B.实验③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28:70=2:5,B错误;C.已知KCI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实验②、③的溶液分别降温,③一定析出晶体,②可能析出晶体,C错误;D.实验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g/98gx100%≈28.6%,实验②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介于实验①和实验③之间,故将实验①、③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与②浓度相等的溶液,D正确。7.(2024 攀枝花)甲、乙是两种不含结晶水且不与水反应的固体物质,请结合图1、图 2,回答下列问题。(1)t℃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 (填“>”、“=”或“<”)。(2)t3℃时,将2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3)t ℃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 .(填选项)。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比较(4)某同学按图2所示步骤进行实验(忽略水的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A.I中乙的质量分数为30%B.I中溶液是t2℃时乙的饱和溶液C.Ⅱ中溶液是t3℃时乙的不饱和溶液D.II中析出晶体乙的质量为10g【答案】.(1)< (2)1:3 (3)C (4)BD【解析](1)根据图1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2)t3℃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将2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溶解后,甲全部溶解形成75g甲的饱和溶液,因此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5 g : (25 g+50 g)=1 : 3(3)t2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因此t ℃时等质量的甲和乙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和溶剂质量相等,由于二者的溶解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降温至t℃时甲析出的溶质质量比乙析出的溶质质量大,因此所得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关系为甲<乙,即选C。(4)t2 ℃时乙的溶解度为30 g,在50g水中加入15g乙恰好形成此温度下乙的饱和溶液,I中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g/(15g+50g)x100%~23.1%<30%,A错误、B正确;t3℃时乙的溶解度为40g,将I中溶液中加入5g乙并升温至t3℃,根据溶解度的含义可知,Ⅱ为恰好形成的乙的饱和溶液,C错误;将II降温至t1℃时,t1℃时乙的溶解度为20g则在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g乙,则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20g一10g,D正确。8.下面是NH4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以及相应的溶解度曲线。温度/℃ 10 20 30 40 60 80溶解度/g NH4Cl 33.3 37.2 41.4 45.8 55.2 65.6KNO3 20.9 31.6 45.8 63.9 110 169 请回答:(1)图中甲表示 (填化学式)的溶解度曲线;(2)M点表示的含义为 。(3)20℃时,将20gNH4C1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70℃时,KNO3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NH4Cl的。【答案】(1)KNO3(2)t℃时,NH4Cl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3)饱和(4)大于【解析】(1)图中甲的溶解的随温度变化大,结合表中数据可知,甲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故填:KNO3;(2)由图知,M点表示的含义为t℃时,NH4Cl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故填:t℃时,NH4Cl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3)由表知,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2g,即100g水最多溶解氯化铵37.2g,2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NH4C1的质量为18.6g,故20℃时,将20gNH4C1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故填:饱和;(4)由图可知,70℃时,KNO3的溶解大于NH4Cl;故填:大于。9.(2023·黑龙江·中考真题)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2)t2℃时,将6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3)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 。(4)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最好采用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5)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A.都是饱和溶液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C.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甲【答案】(1)t1℃,甲、丙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2)150g(3)加入溶质丙或恒温蒸发溶剂水(4)降温结晶(5)BC【解析】(1)P点是甲、丙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含义是t1℃,甲、丙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2)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则将6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甲,得到溶液的质量为50g+100g=150g。(3)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说明不能使用改变温度的方法。将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加入溶质丙或恒温蒸发溶剂水。(4)甲、乙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甲受温度影响较大,乙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最好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5)A、甲、乙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所以降温后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丙的不饱和溶液。错误;B、t1℃时溶解度乙>甲=丙,则该温度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而降温后得到甲、乙饱和溶液,丙的不饱和溶液,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正确;C、只有甲、乙有晶体析出,降温后甲溶解度变为比乙大,且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则降温后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甲,正确;故选BC。10.(2023·黑龙江·中考真题)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2)t2℃时,将6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3)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 。(4)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最好采用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5)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A.都是饱和溶液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C.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甲【答案】(1)t1℃,甲、丙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2)150g(3)加入溶质丙或恒温蒸发溶剂水(4)降温结晶(5)BC【解析】(1)P点是甲、丙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含义是t1℃,甲、丙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2)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则将6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甲,得到溶液的质量为50g+100g=150g。(3)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说明不能使用改变温度的方法。将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加入溶质丙或恒温蒸发溶剂水。(4)甲、乙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甲受温度影响较大,乙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最好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5)A、甲、乙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所以降温后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丙的不饱和溶液。错误;B、t1℃时溶解度乙>甲=丙,则该温度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而降温后得到甲、乙饱和溶液,丙的不饱和溶液,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正确;C、只有甲、乙有晶体析出,降温后甲溶解度变为比乙大,且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则降温后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甲,正确;故选B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09 溶解度曲线题-2025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专题09 溶解度曲线题-2025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