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最新课件)-2025年春季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课件(共3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最新课件)-2025年春季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课件(共36张ppt)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总论
第一单元:树立
科学思维观念
对思维、逻辑思维与科学思维的概括性介绍,也是全书的逻辑起点
分论
第二单元:遵循
逻辑思维规则
主要阐述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第三单元:运用
辩证思维方法
主要阐述辩证思维的方法
运用
第四单元:提高
创新思维能力
主要阐述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种方法
构建知识网络
《逻辑与思维》
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关于概念
关于判断
关于推理
含义
基本特征
方法:定义、划分
含义和基本特征
语言表达方式
简单判断
复合判断
推理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知识框架
准确把握
概念
第五课
第六、七课
第四课
正确运用
判断
有效进行
推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1、性质判断的含义
2、性质判断的结构
3、准确运用性质判断
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1、性质判断的含义、必要性、种类
2、对象的性质和对象之间的关系
知识框架
5.2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1.科学精神: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简单判断的基本结构及分类。学会运用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分析实际问题,避免逻辑错误。
2.政治认同:通过正确判断社会现象(如国家政策、社会热点),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认同。
3.公共参与:运用逻辑判断参与公共讨论(如辨析网络信息真伪),提升理性表达和决策能力。
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
掌握简单判断的两类基本形式:性质判断(断定对象性质)和关系判断(断定对象间关系)。
理解性质判断的结构(主项、谓项、量项、联项)及分类(全称、特称、单称)。
明确正确运用简单判断的条件(符合实际、逻辑结构准确)。
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第一目
思考:王安石之子运用了什么思维?
獐旁边的那只是鹿。
王安石之子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个客人送给他家一头獐和一头鹿,关在一起。客人问他:“哪只是獐,哪只是鹿?”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两种稀罕的动物,看了半天,答道:“獐旁边的那只是鹿,鹿旁边的那只是獐。”客人听了,十分惊奇。
獐鹿之辨
  他运用了简单判断中关系判断的思维
1.运用性质判断的必要性
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要判断它们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就是要对事物的性质作出“有”(是)或者“无”(不是)的判定。这就需要运用性质判断。
2.性质判断的含义
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注意:这种断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所以,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
例如:
①他就是凶手
②所有的狗都是动物。
③小明不是小学生。
④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的。
断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
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
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探究与分享
下面几个判断是性质判断吗?分别断定了什么性质?
他就是凶手。
他手里的馅饼就是一条线索。
所有的狗都是动物。
所有的狗都不是植物。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
小明不是小学生。
断定“他”具有“凶手”的性质。
断定“馅饼”具有“线索”的性质。
断定“狗”具有“动物”的性质。
断定“狗”不具有“植物”的性质。
断定“鲁迅”具有“伟大的文学家”的性质。
断定“小明”不具有“小学生”的性质。
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例如:所有 马克思主义者 是 唯物主义者
性质判断主要由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构成。
①主项:表示断定对象(处于语句主语位置,但不等于主语)
②谓项:表示断定对象性质(处于语句宾语位置,但不是宾语)
③量项: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
(所有、一切表示全部对象;有些、有的表示部分对象;这个、那个表示一个对象)
④联项:起着联结主项和谓项的作用;
(常用“有(是)或者“无”(不是)表示,一般称为判断的“质”)
3.性质判断的结构
处于语句主语位置。
处于语句宾语位置。
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探究与分享
某翁请客,见三位主客只来了一位,五位陪客只来了三位,便着急地说:“唉,该来的没来!”陪客一听,有的坐不住,走了。见主客未到齐,又有陪客走了,他更着急,脱口而出:“不该走的走了!"话音刚落,所有客人都走了。此翁傻了“我错在哪儿
此翁请客失败,他的判断出了什么问题 你能纠正他的错误吗
此翁请客失败,在于其使用性质判断时误用了量项。
该来的没来!
不该走的走了!
(所有)该来的没来!
(所有)不该走的走了!
补充完整
补充完整
(有的)该来的没来!
(有的)不该走的走了!
更正
更正
划分标准 种类 判断的质 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判断的量 全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
特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
单称判断 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
“质”与“量”的结合上 六种基本判断形式: 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4.性质判断的类型:
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3)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划分,性质判断有六种基本的判断形式。
肯定判断
否定判断
全称判断
特称判断
单称判断
全称肯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
全称否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
知识补充
肯定判断的联项是“是”。日常表达中,“是”常常被省略或替代。如“这篇文章(是)很好”
否定判断的联项是“不是”。日常生活中“不是”不能省略,但可以被替代。如:“他不是我的老师。”他并非是我的老师
全称肯定判断
所有
所有
有些
有些
商品
真理
中学生
中学生
许海峰
这个人

不是

不是

不是
有价值的
一成不变的
共青团员
球迷
运动员
小学生
全称否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六种性质判断的逻辑结构图示:
对于性质判断,设主项为S,谓项为P,六种性质判断可以这样表达:
(1)全称肯定判断形式为“所有S是P",用人工语言可写为SAP,简写作A。A的含义是“所有......都是……”。
例:“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2)全称否定判断形式为“所有S不是P",用人工语言可写为SEP,简写作E。E的含义是“所有……都不是……”。
例:“任何违法行为都不是合法的。”
(3)特称肯定判断形式为“有S是P",用人工语言可写为SIP,简写作I。
I的含义是“有......是......“。
例:“有些电子产品是国产的。”
(4)特称否定判断形式为“有S不是P" ,用人工语言可写为SOP,简写作O。O的含义是“有……不是……”。例:“有些学生不是本地人。”
性质判断的字母表达形式
知识拓展
事 例 性质判断的六种基本的判断形式
量项 主项(S) 联项 谓项(P) 所有 商品 是 有价值的 ①
所有 真理 不是 一成不变的 ②
有些 大学生 是 中共党员 ③
有些 中学生 不是 球迷 ④
杨利伟 是 航天员 ⑤
这个人 不是 大学生 ⑥
全称肯定判断(SAP)
全称否定判断(SEP)
特称肯定判断(SIP)
特称否定判断(S0P)
单称肯定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
知识拓展
⑴ 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
⑵ 避免主、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反映事物状况,易造成误解。
⑶准确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量”和“质”都准确无误。
例1:通过学习进步很快。 例2:所有的人都认同。
例3:实习生是我们进入工作的第一阶段。
例4:所有的人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例5:仙人掌不是植物。
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5.准确运用性质判断应注意的问题
分析上述网友对该事件的看法分别属于何种类型的判断
①网友A:有的孩子就是恶魔
②网友B:有的孩子不是孩子
③网友C:小光是一个老实的孩子
④网友D:未成年人保护法不是用来保护未成年坏人的
⑤网友E:所有被霸凌的孩子都是内向老实的
⑥网友F:所有的犯罪行为都不是偶然发生的
特称肯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
全称肯定判断
全称否定判断
当堂检测
划分标准 种类 判断的质 判断的量
质与量的结合 【知识总结】性质判断的种类
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全称判断
特称判断
单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
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
六种基本判断形式
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第二目
二、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邯郸霸凌事件再次敲响了校园安全的警钟,暴露出当前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而对于如何更好的教育好青少年,避免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网友提出了以下看法:
网友A:学校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
网友B:学校和家庭要相互配合好。
网友C: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重要,学校教育比社会教育重要。
议学活动:分析网友提出的看法属于哪一种关系判断?你赞成吗?
1.关系判断的必要性
(1)事物除了具有某些性质之外,还与其他事物存在多种关系。
(2)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既要认识事物的性质,也要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
2.关系判断的含义:
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
二、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例:
“甲和乙是兄弟。” 对称关系(如果甲是乙的兄弟,那么乙也是甲的兄弟)。
“A 比 B 重,B 比 C 重,所以 A 比 C 重。” 传递关系(“比…重”具有传递性)。
3.关系判断的构成:
有的 被告 反控 某些 原告。
量项
量项
关系项
第二关系者项
第一关系者项
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量项构成。
①关系者项:表示关系承担者的项;按照关系者出现的顺序可以称为第一关系者项、第二关系者项、第三关系者项……
②关系项: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的项;
③量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项;
【注意】对于不同关系者项来说,谁在前、谁在后,会影响关系判断的性质。
二、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对称性关系 公式 举例
对称关系 反过来也对 甲与乙是同学
1小时=60分
反对称关系 反过来肯定不对 甲比乙大三岁
地球大于月球
非对称关系 反过来可能对 甲认识雷锋
张三佩服李四
a
b
有某关系
a
b
可能有
有某关系
a
b
x
有某关系
4、关系判断的种类:根据“关系的性质”可分为:对称性关系和传递性关系。
二、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传递性关系 公式 举例
传递关系 长江比黄河长,而黄河比黑龙江长,因而,长江比黑龙江长。
反传递关系 甲是乙的儿子,乙是丙的儿子。
非传递关系 甲认识乙,乙认识丙
红队战胜了黄队,黄队又战胜了蓝队
对称性关系 甲与乙是好朋友。
甲比乙高两届。
甲认识乙。
传递性关系 甲的岁数比乙大,乙的岁数比丙大,
甲是乙的父亲,乙是丙的父亲
甲是乙的同学,乙是丙的同学
a
b
有某关系
也有某关系
a
b
有某关系
无某关系
a
b
有某关系
可能有、可能无某关系
也有某关系
有某关系
无某关系
有某关系
有某关系
可能有、可能无某关系
有某关系
有某关系
b
a
c
b
a
c
对称关系
反对称关系
非对称关系
b
a
c
有某关系
传递关系
反传递关系
非传递关系
【知识总结】关系判断的种类
判断下列简单判断的基本形式?
全称肯定判断
对称性关系
全称否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
反对称性关系
非传递性关系
练一练
所有足球运动员都是值得钦佩的。
甲和乙是高中同学。
所有纪录不是一成不变的。
有些足球运动员是冠军。
有些失败不是遗憾的。
我比你岁数大。
你喜欢我,我喜欢他。
C罗身高高于姆巴佩,姆巴佩高于梅西。
传递性关系
你十分喜欢我。
非对称性关系
你比我胖2公斤,我比他胖2公斤。
反传递性关系
(1)认识事物,只有既弄清楚对象的性质,又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
(2)在社会生活中,弄清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对我们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更好地履行应尽的义务、维护合法的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5.弄清不同对象之间关系的意义:
二、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素材相同的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
素材相同(具有相同主项S和谓项P)的A、E、I、O四种性质判断如下表所示。
判断形式 写为 简写 举例
全称肯定判断 所有S是P SAP A 某车间所有的产品都是合格的
全称否定判断 所有S不是P SEP E 某车间所有的产品都不是合格的
特称肯定判断 有S是P SIP I 某车间有的产品是合格的
特称否定判断 有S不是P SOP O 某车间有的产品不是合格的
在A、E、I、O四种判断中,由判断主项所反映的S类对象和由判断谓项所反映的P类对象之间不外乎五种关系,我们可以用欧拉图表示出来:
四种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
按照这个图表,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主谓项相同的A、E、I、O 四种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我们列举如下:
1. A 判断与 E 判断之间的关系
二者绝不能同真,一个真另一个必假,但二者可以同假,即当一个假时,另一个可真可假。这种不能同真可以同假的关系,逻辑上叫做上反对关系
2. I 判断与 O 判断之间的关系
二者不能同假,一个假时,另一个必真,但二者可以同真,即当一个真时,另一个可真可假。这种不能同假,可以同真的关系,逻辑上叫做下反对关系
3. A 判断与 O 判断、E 判断与 I 判断之间的关系
二者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逻辑上把这种关系叫做矛盾关系
4. A 判断与 I 判断、E 判断与 O 判断之间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是全称真,特称必真,全称假,特称真假不定;特称假,全称必假,特称真,全称真假不定。这种真假关系逻辑上称之为差等关系
关系者项、关系项、量项
正确运用
性质判断
正确运用
关系判断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
构成
含义
分类
肯定判断、否定判断
全称、特称、单称判断
全称肯定判断
全称否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
构成
含义
分类
指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
对称性关系:对称、反对称、非对称关系
传递性关系:传递、反传递、非传递关系
(质)
(量)
要求
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
主项和谓项搭配恰当;
准确使用量项和联项。
指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
课堂小结
意义
1.性质判断的断定是直接的,但需要附加一定条件。(  )
提示:×。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这种断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的。
2.性质判断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可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  )
提示:×。性质判断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可分为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3.所有的性质判断都需要量项。(  )
提示:×。性质判断中的单称判断不需要量项。
4.关系判断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联项三部分组成。(  )
提示:×。关系判断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5.性质判断比关系判断更重要。(  )
提示:×。认识事物,只有既弄清对象的性质,又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因此,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都很重要,不能说一者比另一者更重要。
D
课堂巩固
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准确地运用性质判断,使性质判断符合实际。下列判断中,属于性质判断的是()
①高二(14)班的有些同学不是团员 ②张三比李四大五岁,李四比王五大五岁
③小红和小芳一直是同桌 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关系。下表中对各类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① 张成是李霞的老师,李霞是周玉的老师 非传递关系
② 中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 对称关系
③ 陈小光认识张焕宇 反对称性关系
④ 张华是张橙的亲哥,张橙是张达的亲哥 反传递关系
课堂巩固
A
B
课堂巩固
3.某市街道办发现有保姆未办居住证。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下列不能确定真假的是( )
①某市街道所有保姆都未办居住证 ②某市街道所有保姆都办了居住证 ③某市街道有保姆办了居住证 ④某市街道保姆小陈办了居住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下列判断属于单称肯定判断的是( )
A.对学习中出现的坏习惯,要坚决改正
B.地震后,我国各省市都对灾区进行积极支援
C.小娟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母爱无边、真爱无限
D.有些同志不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C
课堂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