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潜江、仙桃、天门、江汉油田九年级四月调研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潜江、仙桃、天门、江汉油田九年级四月调研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二部分
23.下面表格内容是抗日战争时期英烈们的家书(节选),其集中体现了
历史
赵一曼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塑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
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吉鸿昌
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
合题目要求)
18.走进博物馆,
感受历史的生动与真实。小明要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应参观的
展品是
白雪樵
家是我所恋的,双亲弟妹是我所爱的,但是破碎的祖国,更是
我所怀念热爱的。
张自忠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左权
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
A.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B.正面战场同仇敌忾
C.中华民族浴血奋战
D.抗战胜利举国同庆
远古回声
鼎盛千秋
交流互鉴
清淡含蓄
24.《六亿人们心花开》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
半坡遗址与半坡文化展
上海博物馆铜器展
敦煌石窟与河西走
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展
廊丝路艺术展
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次会议的召开,标
A
志着
第18题图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9.《敕勒歌》原本是鲜卑语歌曲,北朝时期经提炼翻译成汉语。它的诞生受到了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当时汉文学的影响,反过来它也影响了汉文学,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丰富了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形成
中华文化的艺术宝库。这一文学现象反映出魏晋南北朝
A,民族交融促进文化发展
B.政权更迭加剧南北方的冲突
D.提高基层治理成效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立
C.人口迁徙促进经济发展
D.政治变革加快少数民族汉化
25.“这项制度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
20.北宋时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人口聚集或流动性大的地方都
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它是中国现阶段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该
可以开设店铺:早市和夜市进一步发展。当时市场上的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客
“制度”
商络绎不绝。据此可知,北宋时期
A.纸币广泛流通B。海外贸易发达C.经济重心南移D.城市商业繁荣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21.戚继光是我国明朝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他所从事反侵略
C.起源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带来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战争的成就是
A.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伟大贡献
B.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26.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速推进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
C。从荷兰殖民者的手中收复台湾
D.促使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村环境综合整治:
《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多部法律完成制定
22.这场战争后,中国国门洞开,领土开始被割裂,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开始改变。这场“战争”
修订。这些做法
指的是
A.推进了全方位外交布局
B.巩固了国防建设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D.解决了能源问题
C.甲午中日战争
C.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第7页共12页
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圈第8页共2页2025年九年级四月模拟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题号
1
2
4
6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B
B
D
B
二、非选泽题(32分)
15.(1)材料体现了黄旭华追求科学报国、严谨求实、无私奉献的人生追求。他深刻体会到
“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决心投身于科学事业,为国家的富强贡献力量,这展现了他科
学报国的崇高理想。(2分)在核潜艇的研制过程中,他始终坚持“严谨、求实、创新的
科学态度,亲自参与每一个关键环节,这体现了他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2分)他为中
国核潜艇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却始终保持着低调和谦逊,他的名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无人知晓,这彰显了他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2分)
(2)开放性试题。学生从职业发展、社会责任、个人成长等方面谈个人规划即可。
答案示例:20年后,我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的学
生;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公益项目,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我
相信,即使平凡,只要坚持努力,也能创造属于自己的非凡人生。(4分)
16.(1)这一法律依据主要体现在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中。(2分)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
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
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这为民营经济的发展
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2分)(学生若答出以下内容可酌情给分,但最高不超过4分)
我国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如《公司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进一步
细化和完善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这些法律法规在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促进
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民营
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涵盖了财政扶持、税收优患、融资支持、市场开拓
等多个方面,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T市应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2分)。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问题,采
取以下措施助力民营企业发展:一是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二是加强金融支持,为企业提
供更多的贷款和融资渠道,三是政府和企业应共同投入资源,鼓励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管理水平。(具体措施每点2分,学生答出任意2点即可)
17.(1)DeepSeek在国际上引发广泛关注,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这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2分)同时我国科技创新
也面临着一些传统科技强国的防御性限制措施带来的挑战,这些措施试图抑制DeepSeek
的发展速度,对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阻碍。(2分)面对这些挑战,中国需
要继续坚持开放共享的精神,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
和创新能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2分)
(2)DeepSeek坚持开放和开源的技术发展道路,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
泛应用,为全球的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3分)这种开放共享的精神不仅加速了技
术的传播和应用,还推动了全球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智慧
和力量,体现了中国在科技发展上的创新性和包容性。(3分)2025 年四月调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12 题,共 24 分)
题号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B A D B A C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答案 A D C B B D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共 36 分)
30.【交通与对外交往】(8 分)
(1)张骞通西域;政府重视;国家统一,国家实力强大;经济繁荣;汉朝打败匈奴;从长
安到西域的陆上交通开通。(一点 2 分,两点 3 分。任意两点即可)
(2)特点:多条线路,水陆并进;对外交往频繁(双向交流);交往国家数量多、范围广;
形式多样;注重文化交流;和平友好交往。(一点 2 分,两点 3 分。任意两点即可)
(3)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
发展;为沿线各国共谋发展、共同繁荣提供了新的契机;有利于沿线国家地区的发展。
(一点 2 分。任意一点即可)
31.【红色印记与精神传承】(9 分)
(1)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一点 2 分,任意一点即可)
(2)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民的支持;中国科学家甘于奉献的
精神。(一点 2 分,两点 3 分,任意两点即可)
意义: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
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一点 2 分,任意一点即可)
(3)驳壳枪:坚定理想信念,传承革命精神。
冲破黑暗的驳壳枪——南昌起义第一“枪”。
手摇计算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邓稼先的“秘密武器”——见证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诞生的计算机。(2 分,
贴切文物主题即可)
32.【大国与国际合作】(9 分)
(1)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进行。(3 分,一点 2 分,
两点 3 分)
(2)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逐渐扭转了
战争形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为创建联合国组织奠定了
基础。(一点 2 分,两点 4 分。任意两点即可)
(3)坚持开放发展;坚守合作共赢的理念;各国加大合作力度;构建合理的世界经济体系
等。(2 分。任意一点即可)
道德与法治 历史答案 第 1 页 共 2 页
33.【科学理论与实践】(10 分)
评分细则
标 题 材料运用与论述 水平 总 分 (2 分) (8 分) 等级 (10 分)
明确 观点明确,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紧扣自己的观点,运用中 外历史史实加以论述,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 9—10 分 观点明确,能够围绕观点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述, 但不够充分或不够典型,基本做到史论结合,条理基本清楚。 3 7—8 分 观点不够明确,有论述或说明,但材料不充分, 5—6 分 或史论结合不充分。 2 没有凝练出观点,或观点、论述与材料无关。 1 2—4 分 空白卷 0 分
示例一
论题:马克思理论是发展的理论。
论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
理论的指导。列宁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引俄国人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先进理论,为中国
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先进的理论指导和正确的方向指引。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时代在不断发展,具有蓬勃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通过
不断适应现实需求,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示例二
论题: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论述:《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欧
洲工人成立了第一国际,巴黎人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列宁领导十月
革命,建立起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之,只有不断解放思想,为社会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
示例三
论题:经济政策调整要与时俱进。
论述: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从苏维埃俄国国情出发,实行新经济政策,迅速缓解了危机,
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1978 年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
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
决策,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总之,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巨变。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才能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示例四
论题:马克思主义始终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目标。
论述:《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第一次创立 了人民自身解放的理论体系。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21 年苏俄用粮食税
替代余粮收集制,减轻农民负担,新经济政策惠及农民。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家庭
联产责任制提高了农民收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改革开放改善了民生 。
总之,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完善,始终以维护人民利益为目标,促进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道德与法治 历史答案 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