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贵港2025年九年级第一次中考适应性模拟道德与法治 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百色、贵港2025年九年级第一次中考适应性模拟道德与法治 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初中毕业班第一次适应性模拟测试
9.2025年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
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提交大会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可见
道德与法治、历史
①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行使决定权
②国家行政机关接受人民政协的领导
③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④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注意事项:
10.AI技术的研究领域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AI的目的就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是希望让计算机能像人类一样进行学习和思考。目前出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技术实施下图漫画
的行为。此类行为
道德与法治部分
①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
-、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年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②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③受害者只能通过诉讼方式维权
1.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初中即将毕业,学弟学妹们请你分
④体现了利用高科技致富的手段
享初中阶段的心得。你应该告诉他们,初中阶段
A.①②
B.①③
A.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B.可以重塑完美的自己
C.②④
D.③④
C.使我们陷入了盲目
D.对我们具有独特价值
2.在第九届哈尔滨亚冬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收获2枚金牌,金牌数追平亚冬会单届赛事纪录,创
11.2025年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场
造了亚冬历史最好战绩!中国选手们顽强拼搏、团结协作,不断在赛场上突破极限、战胜自我。这
座谈会不仅释放出制度性保障、诸多对民营企业意义深远的强烈信号,更勾勒出民营经济突破困局、
体现了
开创新局的战略路线图,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是基于民营经济
A.生命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B.只要每个人敢于追梦就能圆梦
A.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
B.是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
C.运动员更加容易成就精彩人生
D.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没有冲突
3.微笑不仅能够改普人际关系,提升个人魅力,还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甚至在商业领域
C.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D.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展现出巨大的价值。因此,学会微笑
1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坚持人民至上,做深做实检察为民:强化自身建设,锻造忠诚干净担当
A.有助于学会消除情绪对自己的影响
,B.有利于激发我们正面的情绪感受
检察铁军:2024年全区检察机关办理各类案件133197件,依法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29742人、
C.说明青春期的情绪没有烦恼和担忧
D.应时刻保持快乐喜悦的积极情绪
提起公诉54487人。这
4.九年级(5)班是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在七年级成立的时候,班主任就给班级制定了
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②保障了每个人绝对平等
奋斗的目标,那时起,同学们就围绕班级目标,相互帮助、奋发图强,为创建优秀班集体而努力,
③体现了司法维护正义
④能够杜绝违法犯罪行为
三年来他们获得了市级优秀班集体、优秀中队等众多荣誉。这得益于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①拥有辉煌的战绩
②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③拥有共同的愿景
④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A.①②
A.①@1
B.①④
C23)
D.34
13.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多数乡村日益调敝,城乡二元制结构尚未完全破除,城乡发
5.2025年,金融领域的反腐风暴持续发力,截至1月25日,己有12位金融高管因严重违纪违法问题
展差距依然较大,乡村地区的人口流失问题依然严峻等背景下提出的。以下关于乡村振兴推导路径
接受调查或被处理,彰显了国家对反腐的零容忍态度以及坚决打击腐败的决心。这表明
正确的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只需要制裁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A.城乡发展不协调一→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有利于实现同时富裕
C.法律主要依靠信念保证实施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6.广西某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了科学探究、烹饪、旅游、优秀电影赏析等课后服务供学生选择,
B.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一鼓励发展乡村特色文旅产业→消除了城乡差距
这能够促使中学生
C.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一加强城乡之间对口帮扶→推动城乡教育同步发展
①培育科学精神,感受科技魅力
②立即参加工作,赚取劳动报酬
D.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③塑造健全人格,不断完普自我
④体验不同职业,引领社会风尚
14.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
下列图示关系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1D.②④
7.近年来,龙胜各族自治县利用网络直播等平台助力乡村振兴,极大地拓宽了销售渠道,让罗汉果和
百香果等农产品走出大山,走进千家万户。可见,网络能
民主
①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②拓宽民主渠道
B.
③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Q
④丰富民主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今日广西,天更蓝海更碧。2024年广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7.1%,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
3.以下人物故事说明
例98.2%,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92.9%。这主要表明广西
①已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②各地的空气污染治理取得了重大进展
③己经成为重污染天数比例最低的地方
④生态环境的改善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广西全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我们要在民族团结进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
体建设上走在前、作示范,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讲好
工人,靠劳动创造幸福
农民,用汗水浇灌土地
科学家,用知识创造
企业家,依靠管理提高生
各族人民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鲜活故事,让民族团结佳话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这需要
生活。
喜获丰收。
财富。
产放率,增加收入。
①巩固和发展新型的民族关系
②消除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A.进行职业选择时只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B.人人都有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机会
③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④维护少数民族的所有利益
C.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D.人的一生大多数时间都要在工作中度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道德与法治、历史第1页共8页
道德与法治、历史第2页共8页2025 年初中毕业班第一次适应性模拟测试
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6 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 案 D A B C D A B B D A C B D D C B C A
二、非选择题(共 39 分)
19.(1)①名句 1 蕴含了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②名句 2 蕴含了孝敬父母;
③名句 3 蕴含了尊敬老师;
④名句 4 蕴含了文明有礼。
(每点 2 分,共 4 分)
(2)①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
②乐观向上、认真务实、勤奋进取; ③把自己的小我融入时代,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任答 2 点,每点 2 分,共 4 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0.(1)代某川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 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1 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1 分)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1 分)我国宪法规定,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1 分)代某川有使用网络、发
表言论的权利,(1 分)但同时也应遵守法律,不应造成舆论,发布谣言,影响公共治安。(1 分)
(2)一般违法行为。(2 分)
21.(1)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和政府的宗旨;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每点 2 分,共 4 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等级评分如下:
水平 等级描述
在水平 2 的基础上:
水平 3 1.能围绕主题,从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综合素质等角度撰写短评。
(4~6 分) 2.观点鲜明,逻辑正确,层次清晰,语言流畅。
3.字数在 60~80 字左右。
根据下列表现酌情赋分:
水平 2 1.能围绕主题,从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综合素质等角度撰写短评。
(1~3 分) 2.观点较鲜明,逻辑正确,层次较为清晰,语言较为流畅。
3.字数少于 60 字。
水平 1 1.没有作答。
(0 分) 2.作答内容与设问及材料无关。
例:中国式现代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想。中华儿女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敢创新善创
新,弘扬中国精神,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新篇章。
22.(1)①关切他人,善待他人;②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每点 2 分,共 4 分)
(2)①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勇敢捍卫国家利益。
②以国家利益为重,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③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等。 (任答 2 点,每点 2 分,共 4 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①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增进文化认同。
③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增进文明交流互鉴。
④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任答 2 点,每点 2 分,共 4 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025 年初中毕业班第一次适应性模拟测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三、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6 分)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D A D D B B D B C C B A B A C C D
四、非选择题(共 39 分)
41.(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 分)思想:尊崇儒术。(1 分)
(2)台湾。(1 分)因素: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将士们浴血奋战;国
际社会的帮助等。(写出两点即可,2 分)
(3)“一国”:一个统一的中国。(1 分)范例: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 分)
(4)实质:中国的内政。(1 分)立场: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
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2 分)
(5)认识: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统一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行为;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等。(言之有理即可,1 分)
42.(1)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2 分)改变世界:十月革命的胜利。(1 分)改变中国:中共一大召开(中
国共产党成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新中国的成立。(写出其中一例即可,1 分)
(2)贡献: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实现了民族独立。(1 分)林肯完成了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使美国南
北双方在政治、经济上统一为一个整体(或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扫清
了道路。(1 分)共同作用: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 分)
(3)事件: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2 分)方式:非暴力;和平合法手段。(2 分)
(4)主要原因:人民解放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 分)
43.(1)文献史料:②④。(1 分)实物史料:①③。(1 分)介绍:①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防洪、
灌溉、水运等多方面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②《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一部完整的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③指南针的发明,大大促
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④《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
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写出一项即可,2 分)
(2)不同点:发明者身份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者属于技术工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者属于科学家;发源
地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以英国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以美国、德国领先;动力来源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来源为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和内燃机为主导。(只写不同,不作解释即可,
2 分)共同影响: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都使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加剧了社会
矛盾;都带来环境污染。(写出一点即可,1 分)
(3)成就:高铁技术、超级计算机、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民用大飞机 C919、世界最大
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天眼)、DeepSeek、中国移动通信技术 5G。(写出其中两项即可,2 分)原因:
中国共产党正确的领导和政策方针的指引;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
略;重视培养创新人才;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科研人员的开拓创新、坚持不懈、努力钻研等。(写出两点,2 分)
(4)评分标准:
等级 观点 史实 结论
一等(4 分) 观点正确,1 分。 紧扣观点,两个史实运用正确,条 理清晰,2 分。 有总结提升,1 分。
二等(3 分) 观点正确,1 分。 紧扣观点,两个史实运用正确,条 理清晰,2 分。 没有总结;或有总结但没有提 升,不赋分。
观点正确,1 分。 只有一个史实运用正确,1 分。 有总结提升,1 分。
三等(2 分) 观点正确,1 分。 只有一个史实运用正确,1 分。 没有总结;或有总结但没有提 升,不赋分。
观点正确,1 分。 两个史实运用都不正确,不赋分。 有总结提升,1 分。 四等(0-1 分) 观点、两个史实、结论四个要点中只有一个正确,1 分。四个要点都不正确,不赋分。
观点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科技的发展。(1 分)
论述: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北魏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农业的生产技术,强
调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
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2 分)
结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我们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坚
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利用新的科技成果。(1 分)
观点二:发展科技是实现国家复兴的重要途径。(1 分)
论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着帝国主义势力的核威胁。为了增强国防实力,确保国家安全,我国积极投
入“两弹一星”的研制。随着原子弹、氢弹在 20 世纪 60 年代的成功爆炸,以及 70 年代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我
国逐步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捍卫了国家安全,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保障。我国作为一个农业
大国,粮食生产关系着国民的生计问题。袁隆平在 20 世纪 70 年代成功培育出了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
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
分)
结论:由此可见,发展科学技术是实现国家复兴的重要途径。我国应该继续坚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为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1 分)
观点三:科技创新推动英、美、德国的复兴与发展。(1 分)
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
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人爱迪生建立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德国人发明了内燃机,很多发
明出自美国和德国,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生产能力和经济能力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美国成
为全球科研和技术创新潮流的引领者,应用大量的科技成果,大大增强了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成为资本主义
超级大国。(2 分)
结论:科技创新是近现代西方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
(1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