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乙酸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1.知道乙酸的组成与结构特点,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2.关联乙酸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点 (羧基) ,建立用途、性质、结构之间关联的学习思路,认识乙酸的性质与官能团羧基之间的关系3.通过有机物的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从官能团分析的角度认识陌生有机物的性质传说古代山西省有个酿酒高手叫杜康。他儿子黑塔跟父亲也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从山西迁到镇江。黑塔觉得酿酒后把酒糟扔掉可惜,把酒糟浸泡在水缸里。到了第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黑塔忍不住尝了一口,酸酸的,味道很美。烧菜时放了一些,味道特别鲜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酱”。又称“苦酒”。【思考】这“调味酱”是什么呢?它有着怎样的结构和性质呢?醋的来历?酉廿一日你知道么?——醋的妙用黄豆泡醋可以降血压乙酸可以生产农药乙酸可以生产涂料一、乙酸的物理性质食醋含醋酸 3%~ 5%颜色、状态气 味沸 点熔 点溶解性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117.9℃16.6℃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易挥发乙酸又称醋酸,当温度低于16.6℃时,乙酸就凝结为类似于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称冰醋酸。二、乙酸的结构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官能团:羧基 球棍模型 空间充填模型C2H4O2CHHHCOOHCH3COOH或OCH3C-OH—COOHCOHO羰基羟基失去H+:酸性失去—OH:酯化反应乙酸有什么化学性质呢?(试从结构分析)三、乙酸的化学性质1、酸性乙酸是一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1)、与指示剂反应2)、与金属反应(Na)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NaO)4)、与碱作用(NaOH)5)、与盐作用(Na2CO3)电离方程式:CH3COOH CH3COO- + H+试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①与指示剂反应②与金属反应(Na)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uO)④与碱反应(NaOH)⑤与盐反应(Na2CO3、NaHCO3)乙酸具有酸通性乙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2Na + 2CH3COOH → 2CH3COONa + H2↑CuO + 2CH3COOH → (CH3COO)2Cu + H2ONaOH+ CH3COOH → CH3COONa + H2ONa2CO3 + 2CH3COOH → 2CH3COONa + CO2↑+ H2O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1、用食醋浸泡有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的暖水瓶或水壶,可以清除其中的水垢。这是利用了醋酸的什么性质?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酸性强弱: .2CH3COOH + CaCO3 = (CH3COO)2Ca +H2O+CO2↑酸性H2CO3CH3COOH>H2CO32、如何比较乙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请查阅资料,与同学们讨论,根据生活经验设计实验方案。酸性强弱: CH3COOH > H2CO3向碳酸钠/碳酸钙粉末中滴加醋酸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则 酸性:醋酸>碳酸稀醋酸碳酸钠粉末A试剂为:B试剂为:俗话说:“姜是老的辣,酒是陈的香。”蒸鱼时会加醋和酒,这样鱼会更香醇鲜美,你知道为什么吗?【实验7-6】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 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加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 乙酸 ,在加入几片碎瓷片。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小心加热,将产生的蒸汽经导管通入饱和碳酸钠液面之上 ,观察现象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2、酯化反应沸点:乙酸乙酯(77.1)乙醇(78.3 ℃ )乙酸(118℃)现象:饱和Na2CO3作用:反应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以下: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碳酸钠液面分层,上层有无色油状液体 ; 可闻到香味。防止溶液倒吸(2)概念:酸与醇反应生成 和 的反应(3)反应特点:酯化反应属于 反应,也属于 反应酯水取代酯化反应(1)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 被—OR取代后的一类有机物,乙酸乙酯是酯类物质的一种,其官能团是 ( 或—COOR)—OH酯基可逆R为烃基烃基:烃分子失去1个氢原子后所剩余的部分叫烃基,可以用—R来表示逆反应:乙酸乙酯会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酸和醇加热,加浓硫酸等催化剂(提高酯化反应的速率)条件:OCOR如何判断乙酸与乙醇反应,哪种物质提供─H,哪种物质提供─OH?a、CH3—C—OH+H—O—C2H5 CH3—C—O—C2H5 + H2O浓H2SO4==OO可能一可能二b、CH3—C—O—H+HO—C2H5 CH3—C—O—C2H5 + H2O浓H2SO4==OO同位素示踪法可能一可能二CH3COOH + H18OC2H5 H2O + CH3CO18OC2H5浓硫酸CH3COOH + H18OC2H5 H218O + CH3COOC2H5浓硫酸乙酸和乙醇可能是以怎样的方式相互结合的呢?结合过程中乙酸和乙醇是如何断键的?(4)反应机理[断键方式(实质)](同位素示踪法:乙醇中含有示踪原子18O)CH3 C OH + H 18O C2H5浓H2SO4=OCH3 C 18O C2H5 + H2O=O即一般来说是酸脱 ,醇脱 。羟基氢原子(羟基上的)有机羧酸和无机含氧酸(如 H2SO4、HNO3等)练习: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OOH + HOCH3浓H2SO4CH3COOCH3 + H2O乙酸甲酯HCOOH + HOCH2CH3浓H2SO4HCOOCH2CH3 + H2O甲酸乙酯拓展提升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OOH1.若两分子反应脱去1个水分子,写出产物的结构简式。2.若两分子反应脱去2个水分子,写出产物的结构简式。甲醇乙酸甲酸乙醇1、为什么保持酒精灯小心加热,温度不宜过高?2、将产生的蒸汽经长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长导管的作用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固定加热位置,保持酒精灯小心加热使温度不致过高,防止浓硫酸使有机物炭化;加快反应速率,使生成的乙酸乙酯及时蒸出且减少乙酸、乙醇的挥发,从而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长导气管起冷凝回流、导气作用,不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内,防止倒吸3、装药品的顺序如何?4、碎瓷片或者沸石的作用是什么?防止加热时发生暴沸浓硫酸溶于乙醇时明显放热(类似于稀释浓硫酸时”注酸入水”的安全操作[浓硫酸的密度大于乙醇]);稍冷却后再加乙酸是防止因温度过高在没有安装好仪器之前就发生酯化反应,导致乙酸乙酯挥发。乙醇 浓硫酸 乙酸稍冷却后7、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①中和乙酸(反应后振荡收集的试管,有气泡放出,静置后再次分层,下层的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减弱,上层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是除去乙酸、乙醇杂质后的乙酸乙酯)②溶解乙醇③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乙酸乙酯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④提高水溶液的密度以加速乙酸乙酯与水溶液的分层8.如何分离出乙酸乙酯 分液6、得到的实验产物是否纯净?主要杂质是什么?主要杂质是乙酸(挥发性)和乙醇(挥发性比乙酸更强)乙酸乙酯和乙醇都是易燃液体,操作时要注意远离明火。5、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加快反应速率(作催化剂),提高CH3COOC2H5产率、反应物的转化率(作吸水剂)取代反应(酯化反应)碎瓷片作用:防暴沸导管在饱和Na2CO3液面上:防倒吸长导管作用:导气兼冷凝加物顺序:乙醇→浓硫酸→乙酸饱和Na2CO3作用:①溶解乙醇;②中和乙酸;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利于酯的析出浓硫酸作用:催化剂、吸水剂沸点:乙酸乙酯(77.1)乙醇(78.3 ℃ )乙酸(118℃)小心加热:减少乙酸、乙醇的挥发。加热:加快反应速率,蒸出乙酸乙酯,提高乙酸转化率。分离碳酸钠和乙酸乙酯:分液注意事项:蒸鱼时会加醋和酒生成了有芳香气味的酯类物质酒是陈的香——在一般酒中,除乙醇(酒中含有的乙醇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缓慢氧化成乙酸)外,还含有有机酸、杂醇等,有机酸带酸味,杂醇气味难闻,饮用时涩口刺喉,但长期贮藏过程中有机酸能与杂醇相互酯化,形成多种酯类物质,每种酯具有一种香气,多种酯就具有多种香气,所以老酒的香气浓郁而优美,口感味道也变得纯正了。酯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很多鲜花和水果的香味都来自酯,如草莓中含有乙酸乙酯和乙酸异戊酯,苹果中含有戊酸戊酯。这些分子中碳原子数较少,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低级酯具有一定的挥发性,有芳香气味(液体,密度一般比水的小,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作饮料、糖果、化妆品中的香料和有机溶剂。四、乙酸的用途有机化工原料农药染料醋酸纤维香料喷漆溶剂医药合成纤维乙酸低级酯密度比水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具有 气味。二、乙酸的物理性质一、乙酸分子结构三、乙酸的化学性质1、弱酸性CH3COOHCH3COO-+H+2、酯化反应CH3COOH + HOC2H5 CH3COOC2H5+H2O浓H2SO4△OCH3 — C—O—H酸性酯化反应四、酯的物理性质①作香料:如作饮料、糖果、化妆品中的香料。②作溶剂。小芳香五、酯的用途CH3COOH H2CO3 水 ( 乙醇 )乙酸、乙醇、碳酸、水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比较乙醇 水 碳酸 乙酸羟基氢的活泼性 能否与钠反应能否与NaOH反应能否与Na2CO3反应能否与NaHCO3反应逐渐增强能能能能能能能(放出CO2气体)不能不能不能不能能(但不放出气体)不能不能不能能(放出CO2气体)C2H5OH< H2O 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与NaHCO3反应与Na反应与Na2CO3 、NaOH反应> > >1.在同温同压下,某有机化合物与过量Na反应得到气体V1 L,取另一份等量的有机化合物与足量NaHCO3反应得到气体V2 L,若V1=V2≠0,则有机化合物可能是A在中学有机化学中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的只有羧基( —COOH)项目 Na~H2 NaOH Na2CO3~CO2 NaHCO3~CO21 mol—OH 1 mol~0.5 mol 不反应 不反应 不反应1 mol—COOH 1 mol~0.5 mol 1 mol 0.5 mol~0.5 mol 1 mol~1 molNaOH或Na2CO3或NaHCO3Na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1)1 mol该有机物和过量的金属钠反应最多可以生成_________H2。(2)该物质最多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1.5 mol3∶2∶2五、酯1.组成和结构①概念:酸( )中的—OH被—OR’取代后的产物,可以简写为 (R代表H或烃基,R’代表烃基,R和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 C OH=OR C O—R’=O②官能团:酯基: 或—COORC O—R=O2.命名依据酸和醇的名称命名为“某酸某酯”。如甲酸乙酯:HCOOC2H53.物理性质溶解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气味:有芳香气味密度:一般比水小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CH3COOC2H5+H2O CH3COOH+C2H5OH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CH3COOC2H5+NaOH CH3COONa+C2H5OH△R-C-O-R′+H2O R- COOH+R′-OHO无机酸或碱4.化学性质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是酯化反应的逆过程),也属于取代反应。注意:1、酯在酸(或碱)存在下,水解生成酸和醇。2、酯的水解和酸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3、在有碱存在时,酯的水解趋于完全。酯 化 水 解反应关系 催 化 剂催化剂的 其他作用加热方式反应类型NaOH中和酯水解生成的CH3COOH,提高酯的水解率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浓 硫 酸稀H2SO4或NaOH吸水,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酒精灯火焰加热水浴加热酯化反应取代反应水解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与酯水解的比较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在酯化反应实验时,应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振荡试管,边加入乙醇和乙酸( )(2)乙醇和乙酸含有相同的官能团羟基,在酯化反应中都可以脱去( )(3)在酯化反应中,只要乙醇过量,可以把乙酸完全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4)酯化反应一定为取代反应( )×√××(5)酯化反应实验中,加入的碎瓷片为反应的催化剂( )(6)制取乙酸乙酯时,导管应插入碳酸钠溶液中( )(7)乙酸乙酯是有特殊香味的、易溶于水的无色液体( )(8)在酯化反应实验中,可用稀硫酸代替浓硫酸( )××××2.如图是某种有机物的简易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下列有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是C3H6O2B.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C.能发生酯化反应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3.下列物质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产生H2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C2H5OH ②水 ③醋酸溶液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C4.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的是( )①乙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是①键断裂②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是②键断裂③在红磷存在时,Br2与CH3COOH的反应:是③键断裂④乙酸变成乙酸酐的反应:是①②键断裂A.仅①②③ B.①②③④C.仅②③④ D.仅①③④B5.某学习小组用下图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回答问题:(1)装置中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防止倒吸(2)步骤②安装好实验装置,加入药品前还应检查______________。(3)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的气密性催化剂、吸水剂(4)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和乙酸并吸收乙醇,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7.在反应: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达到平衡后,加入少量H218O重新达到平衡后,含18O的物质有 、 。CH3CO18OH H218O6.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中断键的位置是( )A.a B.bC.c D.d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