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中考仿真模拟卷(三)1.B [燃放烟花过程中,涉及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丝线织锦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符合题意;钢铁冶炼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2.D [沙尘天气时进行户外活动会吸入较多可吸入颗粒物,危及人体健康,应减少户外活动并关闭好门窗,A正确;植物对沙土具有一定固定作用,可通过植树造林来减少大风引起的扬沙浮尘,B正确;建筑工地的扬尘也会使得空气中浮尘增多,所以可通过治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来减少可吸入颗粒物,C正确;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D错误。]3.C [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A错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B错误;打开试剂瓶瓶塞,瓶塞要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C正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变色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D错误。]4.A [用不锈钢水壶在燃气灶上烧水,利用的是金属的导热性,A错误;葡萄糖属于糖类,糖类能为人类供能,则体育课后喝了葡萄糖溶液,补充的糖类能为人体提供能量,B正确;塑料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则放入可回收垃圾桶,该塑料属于可回收的合成材料,C正确;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则晚饭后将洗净的铁锅擦干(没有水),是为了防止铁锅生锈,D正确。]5.C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2,因此化学性质相似,A正确;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里的数字代表核电荷数,所以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8,B正确;锶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根据离子书写方法可得锶离子表示为Sr2+,C错误;锶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在化合物中显+2价,氯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根据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氯化锶的化学式为SrCl2,D正确。]6.D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二氧化锰是由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干冰即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A正确;生铁和钢是铁的合金,黄铜是铜的合金,B正确;硝酸钾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磷酸氢二铵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磷酸二氢铵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都属于复合肥,C正确;纯碱即碳酸钠,含有 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属于盐类,D错误。]7.C [鱼、牛奶、蛋和豆类食物主要含有蛋白质,A错误;医用酒精溶液的体积分数为75%时消毒效果最好,并不是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B错误;玻璃、陶瓷是比较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C正确;炒菜时锅里的油不慎起火,不能立即用水扑灭,以防发生危险,可立即盖上锅盖,D错误。]8.B [锡和铁金属活动性顺序在氢前,所以二者均能和盐酸发生反应,A错误;金属活动性顺序:铁>锡>铜>银>金,所以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金,B正确;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其硬度大于纯铜,C错误;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D错误。]9.B [根据微观示意图,反应Ⅰ是H2、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H3OH、H2O,化学方程式为3H2+CO2CH3OH+H2O,反应Ⅱ是H2、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O、H2O,化学方程式为H2+CO2CO+H2O。根据化学方程式,在反应Ⅰ中,参加反应的H2和CO2的分子个数比为3∶1,A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Ⅱ前后的分子数量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H2和CO2在同一条件下会发生两个化学反应,反应Ⅰ生成甲醇,反应Ⅱ不生成甲醇,所以想要增加甲醇的产量,就要减少反应Ⅱ的发生,C正确;这两个反应都消耗了CO2,反应Ⅰ得到甲醇,反应Ⅱ得到CO,甲醇和CO都有可燃性,都能作为燃料,所以这两个反应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产生燃料,D正确。]10.B [热胀冷缩是由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A错误;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可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B正确;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同种原子、离子也可构成纯净物,C错误;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物质的状态不同,但分子构成不变,化学性质相同,D错误。]11.C [①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故食用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正确;②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不可利用甲醛浸泡海鲜延长保存期,错误;③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正确,A不符合题意;①棉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可用点燃并闻气味区分棉线和羊毛线,正确;②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故可除去油污,正确;③用水灭火的原理是水蒸发吸热,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错误,B不符合题意;①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吸附有毒物质,正确;②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填充于食品包装中,用于食品防腐,正确;③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正确,C符合题意;①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还可能是反应物的浓度等因素,错误;②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错误;③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高、熔点低,抗腐蚀性能更好,正确,D不符合题意。]12.D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A正确;反应②是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如果氢氧化钙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呈中性,B正确;反应③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可制得氢氧化钠,C正确;反应①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②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③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图中①②③不都是复分解反应,D错误。]13.A [向一定质量的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消耗完,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A正确;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可能为0,纵坐标不可能从0开始,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会继续溶解硝酸钾,直至达到饱和,故溶液的质量从一定质量开始不断增大,至饱和状态,不再发生变化,B错误;向金属中加酸,等质量镁、铁分别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因硫酸过量,镁相对原子质量比铁小,消耗的硫酸多,生成氢气多,拐点高些,C错误;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但不可能减少至0,D错误。]14.解析:(1)氩气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符号就是化学式,故应为Ar;(2)磷酸盐矿物中含有多种磷酸盐,此矿物属于混合物;Fe2+的名称是亚铁离子;(3)浮空艇外形呈流线型,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空气阻力;氦气气囊负责提供升力,这是利用了氦气具有的密度小于空气的性质;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4)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结构示意图左侧圆圈内的数字代表质子数,根据图乙,A的质子数为19,B的质子数为19,C的质子数为16,因此图乙中的微粒共代表2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根据图甲,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与图乙中A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答案:(1)Ar (2)混合物 亚铁离子 (3)减小空气阻力 密度小于空气 78% (4) 二/2/两 A15.解析:(1)①铜可以导电,航母电缆用纯铜制作,主要利用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②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钢铁的硬度比纯铁大;③钛可由二氧化钛(TiO2)制得,Ti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2)×2=0,x=+4,Ti的化合价为+4价;(2)C8H18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8∶18=4∶9;(3)通信工具使用的锂电池,工作时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4)①供给食物包含牛奶和青菜,牛奶富含蛋白质,青菜富含维生素,其中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食品是牛奶;②水的沸点随压强的减小而降低,则部分淡水可通过减小压强使水的沸点降低,进而使水汽化、冷凝而获得;(5)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答案:(1)①导电 ②大 ③+4 (2)4∶9 (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①牛奶 ②降低(5)2CO2+2Na2O2===2Na2CO3+O216.解析:(1)根据图1,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都大于10 g,故它们都属于易溶物质;(2)根据图1,P点表示24 ℃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A正确;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硝酸钾小,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钠,B错误;3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则此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如果不都是饱和溶液,则无法确定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C错误;1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 g,则100 g水最多溶解20 g硝酸钾,50 g水最多溶解10 g硝酸钾,将20 g硝酸钾固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6.7%,D错误;40 ℃时,分别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溶解度不变,所得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析出的固体的质量为蒸发掉的水所能溶解的溶质质量,由于4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所以相同质量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更多,所以硝酸钾溶液析出固体的质量较多,E正确;(3)t3 ℃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所以等质量的KNO3、NH4Cl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溶质质量较大,溶剂质量较小。降温到t2 ℃,二者溶解度都减小,都有溶质析出,且都得到饱和溶液。降温之后,KNO3与NH4Cl溶解度相等,而溶剂质量不变,所以KNO3溶液的溶剂质量较小,所能溶解的溶质也较少,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大小关系为KNO3<NH4Cl。答案:(1)易溶 (2)AE (3)<17.解析:(1)根据短文内容,“液态阳光”是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以甲醇为代表的液态燃料和有机化学品。“液态阳光生产”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是太阳能(或风能或其他某种可再生能源)。(2)由短文可知,“千吨级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项目”由太阳能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三个基本单元构成。所以,该项目使用的初始原料是水(H2O)和CO2。(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4)氢气贮存和运输较困难,相比氢气,液体燃料甲醇的优点有便于储(贮)存和运输或便于储(贮)存,或便于运输,或安全性高。答案:(1)太阳能(或风能或其他某种可再生能源) (2)H2O (3)CO2+2NaOH===Na2CO3+H2O (4)便于储(贮)存和运输[或便于储(贮)存,或便于运输,或安全性高等,合理即可]18.解析:(1)a是铁架台;(2)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可以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密度比空气大;(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装置B与装置G、D组合,其中起到干燥作用的装置G中所盛放的试剂名称是浓硫酸。若将装置B改为装置C,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答案:(1)铁架台 (2)A 2KMnO4K2MnO4+MnO2+O2↑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3)G、D 浓硫酸 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19.解析:探究实验Ⅰ:CO2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使瓶内气压减小,塑料瓶变瘪,利用图1、图2进行对比,如果倒入NaOH溶液后塑料瓶变得更瘪,说明NaOH溶液与CO2反应。探究实验Ⅱ: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取图1实验反应后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探究实验Ⅲ:装置B中无明显现象说明CO2与NaOH反应,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在乙醇中不溶解,因此装置A中出现白色沉淀。【反思评价】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答案:探究实验Ⅰ:进行对比 探究实验Ⅱ:足量稀盐酸 产生气泡 探究实验Ⅲ:CO2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在乙醇中不溶解【反思评价】2NaOH+CO2===Na2CO3+H2O20.解析:(1)由表可知,第1次加入20 g稀硫酸,消耗锌的质量为10 g-8.7 g=1.3 g,第2次加入20 g稀硫酸,消耗锌的质量为8.7 g-7.4 g=1.3 g,说明每加入20 g稀硫酸,消耗1.3 g锌,第5、6次剩余固体的质量相等,说明第4次加入20 g稀硫酸,锌已经完全反应,则第3次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4 g-1.3 g=6.1 g,即m=6.1;(2)见答案。答案:(1)6.1(2)解:设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x。Zn + H2SO4===ZnSO4+H2↑65 981.3 g 20 g×x=x=9.8%答: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9.8%。(共71张PPT)2025年中考仿真模拟卷(三)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Na 23、Fe 56、C 12、Ca 40、O 16、H 1、Cl 35.5、Zn 65、S 32第Ⅰ卷(选择题 共39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化学的视角看待生活,从变化的角度认识世界。下列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A]燃放烟花 [B]丝线织锦[C]钢铁冶炼 [D]光合作用√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B [燃放烟花过程中,涉及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丝线织锦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符合题意;钢铁冶炼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2.(2023·枣庄滕州三模)冬季北方城市受冷空气影响,易出现大范围沙尘天气,给市民出行和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及时关闭门窗,减少户外活动[B]植树造林[C]治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D]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碳等都是首要污染物√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D [沙尘天气时进行户外活动会吸入较多可吸入颗粒物,危及人体健康,应减少户外活动并关闭好门窗,A正确;植物对沙土具有一定固定作用,可通过植树造林来减少大风引起的扬沙浮尘,B正确;建筑工地的扬尘也会使得空气中浮尘增多,所以可通过治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来减少可吸入颗粒物,C正确;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气密性检验 [B]CO2验满[C]稀释浓硫酸 [D]测溶液pH√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C [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A错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B错误;打开试剂瓶瓶塞,瓶塞要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C正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变色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4.(2024·福建中考)下列是小明一天中的生活经历和相关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早上用不锈钢水壶在燃气灶上烧水,利用的是金属的导电性[B]下午体育课后喝了葡萄糖溶液,补充的糖类能为人体提供能量[C]傍晚将塑料矿泉水瓶放入可回收垃圾桶,该塑料属于可回收的合成材料[D]晚饭后将洗净的铁锅擦干,是为了防止铁锅生锈√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A [用不锈钢水壶在燃气灶上烧水,利用的是金属的导热性,A错误;葡萄糖属于糖类,糖类能为人类供能,则体育课后喝了葡萄糖溶液,补充的糖类能为人体提供能量,B正确;塑料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则放入可回收垃圾桶,该塑料属于可回收的合成材料,C正确;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则晚饭后将洗净的铁锅擦干(没有水),是为了防止铁锅生锈,D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5.金属锶由于其很强的吸收X射线辐射功能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冶金、军工、轻工、医药和光学等各个领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A]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B]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8[C]锶原子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Sr2-[D]锶的氯化物化学式为SrCl2√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C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2,因此化学性质相似,A正确;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里的数字代表核电荷数,所以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8,B正确;锶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根据离子书写方法可得锶离子表示为Sr2+,C错误;锶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在化合物中显+2价,氯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根据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氯化锶的化学式为SrCl2,D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6.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二氧化锰、干冰都属于氧化物[B]生铁、钢、黄铜都属于合金[C]硝酸钾、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都属于复合肥料[D]烧碱、纯碱、熟石灰都属于碱类√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D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二氧化锰是由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干冰即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A正确;生铁和钢是铁的合金,黄铜是铜的合金,B正确;硝酸钾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磷酸氢二铵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磷酸二氢铵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都属于复合肥,C正确;纯碱即碳酸钠,含有 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属于盐类,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7.(2024·赤峰中考)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与食品:鱼、牛奶、蛋和豆类食物主要含有维生素[B]化学与健康:医用酒精溶液的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C]化学与材料:玻璃、陶瓷是比较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D]化学与安全:炒菜时锅里的油不慎起火,立即用水扑灭√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C [鱼、牛奶、蛋和豆类食物主要含有蛋白质,A错误;医用酒精溶液的体积分数为75%时消毒效果最好,并不是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B错误;玻璃、陶瓷是比较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C正确;炒菜时锅里的油不慎起火,不能立即用水扑灭,以防发生危险,可立即盖上锅盖,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8.(2024·枣庄滕州一模)人们常说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金”中只有铁能与盐酸反应[B]“五金”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金[C]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小[D]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B [锡和铁金属活动性顺序在氢前,所以二者均能和盐酸发生反应,A错误;金属活动性顺序:铁>锡>铜>银>金,所以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金,B正确;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其硬度大于纯铜,C错误;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9.(2024·深圳中考)小丁同学发现H2和CO2在同一条件下会发生两个化学反应。一般反应Ⅰ来制取甲醇(CH3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A]在反应Ⅰ中,参加反应的H2和CO2的分子个数比为3∶1[B]反应Ⅱ前后的分子数量发生改变[C]小丁同学想要增加甲醇的产量,就要减少反应Ⅱ的发生[D]利用这两个反应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产生燃料√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0.(2024·枣庄峄城区三模)学习化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下列叙述中,属于“真”的是( )[A]“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B]城市浇花,为了节约用水常使用喷灌、滴灌技术[C]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体现了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B [热胀冷缩是由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A错误;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可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B正确;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同种原子、离子也可构成纯净物,C错误;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物质的状态不同,但分子构成不变,化学性质相同,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1.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健康的认识 [B]对生活常识的认识①食用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②利用甲醛浸泡海鲜延长保存期③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①点燃并闻气味区分棉线和羊毛线②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③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C]对性质与用途的认识 [D]对概念的理解①因活性炭具有强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②因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③因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①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②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③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C [①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故食用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正确;②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不可利用甲醛浸泡海鲜延长保存期,错误;③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正确,A不符合题意;①棉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可用点燃并闻气味区分棉线和羊毛线,正确;②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故可除去油污,正确;③用水灭火的原理是水蒸发吸热,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错误,B不符合题意;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①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吸附有毒物质,正确;②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填充于食品包装中,用于食品防腐,正确;③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正确,C符合题意;①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还可能是反应物的浓度等因素,错误;②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错误;③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高、熔点低,抗腐蚀性能更好,正确,D不符合题意。]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2024·枣庄薛城区二模)关系图中“—”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的转化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是放热反应[B]反应②所得溶液可能呈中性[C]反应③可制得氢氧化钠[D]图中①②③都是复分解反应√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D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A正确;反应②是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如果氢氧化钙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呈中性,B正确;反应③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可制得氢氧化钠,C正确;反应①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②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③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图中①②③不都是复分解反应,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3.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 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C]将等质量的Mg、Fe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D]在高温的条件下灼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A [向一定质量的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消耗完,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A正确;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可能为0,纵坐标不可能从0开始,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会继续溶解硝酸钾,直至达到饱和,故溶液的质量从一定质量开始不断增大,至饱和状态,不再发生变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化,B错误;向金属中加酸,等质量镁、铁分别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因硫酸过量,镁相对原子质量比铁小,消耗的硫酸多,生成氢气多,拐点高些,C错误;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但不可能减少至0,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1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4分)14.(8分)中国科技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取得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下列相关问题。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图1:国内首条磁浮空轨列车“兴国号”攻克了薄壁铝合金车体焊接技术。氩气的化学式为________。(2)图2:我国科学家研究月球土壤时,发现了一种新的磷酸盐矿物—“嫦娥石”,此矿物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矿物中所含Fe2+的名称是____________。Ar混合物亚铁离子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3)图3:“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首次在珠峰地区从海拔9000米以上高空进行了气象观测。浮空艇外形呈流线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浮空艇内部由两个气囊组成,氦气气囊负责提供升力,这是利用了氦气具有的_______________性质;空气气囊则使浮空艇在升降过程中保持外形与压力平衡,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减小空气阻力密度小于空气 78%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4)图4:2023年5月17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上采用铷(Rb)原子钟提供精准时间。下面图乙中的微粒共表示________种元素,铷原子(如图甲所示)与图乙中________(填“A”“B”或“C”)微粒化学性质相似。二/2/两A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1)氩气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符号就是化学式,故应为Ar;(2)磷酸盐矿物中含有多种磷酸盐,此矿物属于混合物;Fe2+的名称是亚铁离子;(3)浮空艇外形呈流线型,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空气阻力;氦气气囊负责提供升力,这是利用了氦气具有的密度小于空气的性质;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4)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结构示意图左侧圆圈内的数字代表质子数,根据图乙,A的质子数为19,B的质子数为19,C的质子数为16,因此图乙中的微粒共代表2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根据图甲,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与图乙中A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5.(10分)(2024·苏州中考)“福建舰”解缆启航,标志着我国航空母舰建设迈向新征程。Ⅰ.航母建造(1)航母建造需使用纯铜、钢铁、钛合金等。①航母电缆用纯铜制作,主要利用铜的延展性和________性。②钢铁的硬度比纯铁________(填“大”或“小”)。③钛可由二氧化钛(TiO2)制得,TiO2中Ti的化合价为________。导电大+4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Ⅱ.能源供给(2)航母动力由重油(含C8H18等多种成分)燃烧提供。C8H18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3)通信工具使用的锂电池,工作时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4∶9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Ⅲ.生命保障(4)食物和淡水是重要的生活保障。①供给食物包含牛奶和青菜,其中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食品是________。②部分淡水可通过减小压强使水的沸点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进而使水汽化、冷凝而获得。(5)过氧化钠(Na2O2)可用作舰载机飞行员供氧面罩的供氧剂。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牛奶 降低2CO2+2Na2O2===2Na2CO3+O2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1)①铜可以导电,航母电缆用纯铜制作,主要利用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②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钢铁的硬度比纯铁大;③钛可由二氧化钛(TiO2)制得,Ti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2)×2=0,x=+4,Ti的化合价为+4价;(2)C8H18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8∶18=4∶9;(3)通信工具使用的锂电池,工作时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4)①供给食物包含牛奶和青菜,牛奶富含蛋白质,青菜富含维生素,其中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食品是牛奶;②水的沸点随压强的减小而降低,则部分淡水可通过减小压强使水的沸点降低,进而使水汽化、冷凝而获得;(5)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6.(8分)Ⅰ.图1为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都属于________(填“易溶”“可溶”或“难溶”)物质。易溶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图中P点表示24 ℃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B.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钠C.30 ℃时,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D.10 ℃时,将20 g硝酸钾固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E.40 ℃时,分别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硝酸钾析出固体的质量多AE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Ⅱ.图2为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3)t3 ℃时将等质量的KNO3、NH4Cl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 ℃,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大小关系为KNO3________NH4Cl(填“>”“<”或“=”)。<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1)根据图1,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都大于10 g,故它们都属于易溶物质;(2)根据图1,P点表示24 ℃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A正确;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硝酸钾小,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钠,B错误;3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则此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如果不都是饱和溶液,则无法确定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C错误;1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 g,则100 g水最多溶解20 g硝酸钾,50 g水最多溶解10 g硝酸钾,将20 g硝酸钾固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溶质质量较大,溶剂质量较小。降温到t2 ℃,二者溶解度都减小,都有溶质析出,且都得到饱和溶液。降温之后,KNO3与NH4Cl溶解度相等,而溶剂质量不变,所以KNO3溶液的溶剂质量较小,所能溶解的溶质也较少,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大小关系为KNO3<NH4Cl。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7.(8分)(2024·湖北中考)阅读科普短文。液态阳光,是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以甲醇(CH3OH)为代表的液态燃料和有机化学品。它可以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液态阳光概念示意图如下。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2020年,我国“千吨级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项目”投产运行。该项目由太阳能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三个基本单元构成。标志着我国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液体燃料迈出了工业化的第一步。甲醇作为液态阳光首要目标产物,能生产乙酸、烯烃等化学品,能用作内燃机燃料,也能用于燃料电池产生电能,还能通过重整反应释放出氢气。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液态阳光生产”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2)“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项目”使用的初始原料是________(填化学式)和CO2。(3)可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能(或风能或其他某种可再生能源)H2OCO2+2NaOH===Na2CO3+H2O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4)相比氢气,液体燃料甲醇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便于储(贮)存和运输[或便于储(贮)存,或便于运输,或安全性高等,合理即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1)根据短文内容,“液态阳光”是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以甲醇为代表的液态燃料和有机化学品。“液态阳光生产”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是太阳能(或风能或其他某种可再生能源)。(2)由短文可知,“千吨级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项目”由太阳能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三个基本单元构成。所以,该项目使用的初始原料是水(H2O)和CO2。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4)氢气贮存和运输较困难,相比氢气,液体燃料甲醇的优点有便于储(贮)存和运输或便于储(贮)存,或便于运输,或安全性高。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9分)18.(10分)(2024·齐齐哈尔中考)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请写出图A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2)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架台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装置B与装置________(按连接顺序填字母序号)组合,其中起到干燥作用的装置中所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若将装置B改为装置C,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D浓硫酸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19.(9分)(2024·临沂中考)同学们在整理归纳碱的化学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现象,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如何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进行实验】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探究实验Ⅰ:分别向两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 20 mL 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振荡,使其充分反应,现象如图1、图2,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设计图2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探究实验Ⅱ:取图1实验反应后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____________,现象为 ___________,再次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进行对比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探究实验Ⅲ:[查阅资料]20 ℃时,NaOH、Na2CO3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 溶剂溶质 水 乙醇NaOH 溶 溶Na2CO3 溶 不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设计方案]20 ℃时,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3实验:实验现象:装置A中出现白色沉淀,装置B中无明显现象。装置A中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在乙醇中不溶解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反思评价】(1)写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一般可以从反应物的减少或新物质的生成等角度进行分析。2NaOH+CO2===Na2CO3+H2O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探究实验Ⅰ:CO2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使瓶内气压减小,塑料瓶变瘪,利用图1、图2进行对比,如果倒入NaOH溶液后塑料瓶变得更瘪,说明NaOH溶液与CO2反应。探究实验Ⅱ: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取图1实验反应后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探究实验Ⅲ:装置B中无明显现象说明CO2与NaOH反应,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在乙醇中不溶解,因此装置A中出现白色沉淀。【反思评价】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20.(8分)鸳鸯莲瓣纹金碗被誉为“大唐第一金碗”(下图所示),采用纯金制作而成,其做工精妙绝伦,纹饰富丽华美,因碗内刻有莲花心,外壁刻有莲花瓣而得名。现在的市面上,有人会用“假黄金(铜、锌合金)”制作的高仿文物来蒙骗大众,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取10克“假黄金(铜、锌合金)”置于烧杯中,取120克稀硫酸,分6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实验次序 1 2 3 4 5 6加入稀硫酸的量/g 20 20 20 20 20 20剩余固体的质量/g 8.7 7.4 m 4.8 3.5 3.5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请计算:(1)表中m=________。(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6.1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1)由表可知,第1次加入20 g稀硫酸,消耗锌的质量为10 g-8.7 g=1.3 g,第2次加入20 g稀硫酸,消耗锌的质量为8.7 g-7.4 g=1.3 g,说明每加入20 g稀硫酸,消耗1.3 g锌,第5、6次剩余固体的质量相等,说明第4次加入20 g稀硫酸,锌已经完全反应,则第3次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4 g-1.3 g=6.1 g,即m=6.1;(2)见答案。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9202025年中考仿真模拟卷(三)(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Na 23、Fe 56、C 12、Ca 40、O 16、H 1、Cl 35.5、Zn 65、S 32第Ⅰ卷(选择题 共39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化学的视角看待生活,从变化的角度认识世界。下列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燃放烟花 [B]丝线织锦 [C]钢铁冶炼 [D]光合作用2.(2023·枣庄滕州三模)冬季北方城市受冷空气影响,易出现大范围沙尘天气,给市民出行和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及时关闭门窗,减少户外活动[B]植树造林[C]治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D]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碳等都是首要污染物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气密性检验 [B]CO2验满 [C]稀释浓硫酸 [D]测溶液pH4.(2024·福建中考)下列是小明一天中的生活经历和相关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早上用不锈钢水壶在燃气灶上烧水,利用的是金属的导电性[B]下午体育课后喝了葡萄糖溶液,补充的糖类能为人体提供能量[C]傍晚将塑料矿泉水瓶放入可回收垃圾桶,该塑料属于可回收的合成材料[D]晚饭后将洗净的铁锅擦干,是为了防止铁锅生锈5.金属锶由于其很强的吸收X射线辐射功能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冶金、军工、轻工、医药和光学等各个领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B]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8[C]锶原子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Sr2-[D]锶的氯化物化学式为SrCl26.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二氧化锰、干冰都属于氧化物[B]生铁、钢、黄铜都属于合金[C]硝酸钾、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都属于复合肥料[D]烧碱、纯碱、熟石灰都属于碱类7.(2024·赤峰中考)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与食品:鱼、牛奶、蛋和豆类食物主要含有维生素[B]化学与健康:医用酒精溶液的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C]化学与材料:玻璃、陶瓷是比较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D]化学与安全:炒菜时锅里的油不慎起火,立即用水扑灭8.(2024·枣庄滕州一模)人们常说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金”中只有铁能与盐酸反应[B]“五金”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金[C]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小[D]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9.(2024·深圳中考)小丁同学发现H2和CO2在同一条件下会发生两个化学反应。一般反应Ⅰ来制取甲醇(CH3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反应Ⅰ中,参加反应的H2和CO2的分子个数比为3∶1[B]反应Ⅱ前后的分子数量发生改变[C]小丁同学想要增加甲醇的产量,就要减少反应Ⅱ的发生[D]利用这两个反应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产生燃料10.(2024·枣庄峄城区三模)学习化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下列叙述中,属于“真”的是( )[A]“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B]城市浇花,为了节约用水常使用喷灌、滴灌技术[C]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体现了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11.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健康的认识 [B]对生活常识的认识①食用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 ②利用甲醛浸泡海鲜延长保存期 ③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①点燃并闻气味区分棉线和羊毛线 ②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 ③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对性质与用途的认识 [D]对概念的理解①因活性炭具有强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 ②因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③因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①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②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③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12.(2024·枣庄薛城区二模)关系图中“—”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的转化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是放热反应 [B]反应②所得溶液可能呈中性[C]反应③可制得氢氧化钠 [D]图中①②③都是复分解反应13.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 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C]将等质量的Mg、Fe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D]在高温的条件下灼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1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4分)8 7 6 5 4 3 2 1 0 +0.514.(8分)中国科技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取得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1:国内首条磁浮空轨列车“兴国号”攻克了薄壁铝合金车体焊接技术。氩气的化学式为________。(2)图2:我国科学家研究月球土壤时,发现了一种新的磷酸盐矿物—“嫦娥石”,此矿物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矿物中所含Fe2+的名称是________。(3)图3:“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首次在珠峰地区从海拔9000米以上高空进行了气象观测。浮空艇外形呈流线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浮空艇内部由两个气囊组成,氦气气囊负责提供升力,这是利用了氦气具有的________性质;空气气囊则使浮空艇在升降过程中保持外形与压力平衡,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4)图4:2023年5月17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上采用铷(Rb)原子钟提供精准时间。下面图乙中的微粒共表示________种元素,铷原子(如图甲所示)与图乙中________(填“A”“B”或“C”)微粒化学性质相似。 1 9 8 7 6 5 4 3 2 1 0 +0.515.(10分)(2024·苏州中考)“福建舰”解缆启航,标志着我国航空母舰建设迈向新征程。Ⅰ.航母建造(1)航母建造需使用纯铜、钢铁、钛合金等。①航母电缆用纯铜制作,主要利用铜的延展性和________性。②钢铁的硬度比纯铁________(填“大”或“小”)。③钛可由二氧化钛(TiO2)制得,TiO2中Ti的化合价为________。Ⅱ.能源供给(2)航母动力由重油(含C8H18等多种成分)燃烧提供。C8H18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3)通信工具使用的锂电池,工作时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生命保障(4)食物和淡水是重要的生活保障。①供给食物包含牛奶和青菜,其中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食品是________。②部分淡水可通过减小压强使水的沸点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进而使水汽化、冷凝而获得。(5)过氧化钠(Na2O2)可用作舰载机飞行员供氧面罩的供氧剂。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7 6 5 4 3 2 1 0 +0.516.(8分)Ⅰ.图1为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都属于________(填“易溶”“可溶”或“难溶”)物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图中P点表示24 ℃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B.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钠C.30 ℃时,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D.10 ℃时,将20 g硝酸钾固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E.40 ℃时,分别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硝酸钾析出固体的质量多Ⅱ.图2为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3)t3 ℃时将等质量的KNO3、NH4Cl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 ℃,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大小关系为KNO3________NH4Cl(填“>”“<”或“=”)。8 7 6 5 4 3 2 1 0 +0.517.(8分)(2024·湖北中考)阅读科普短文。液态阳光,是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以甲醇(CH3OH)为代表的液态燃料和有机化学品。它可以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液态阳光概念示意图如下。2020年,我国“千吨级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项目”投产运行。该项目由太阳能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三个基本单元构成。标志着我国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液体燃料迈出了工业化的第一步。甲醇作为液态阳光首要目标产物,能生产乙酸、烯烃等化学品,能用作内燃机燃料,也能用于燃料电池产生电能,还能通过重整反应释放出氢气。(1)“液态阳光生产”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是________(写一种)。(2)“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项目”使用的初始原料是________(填化学式)和CO2。(3)可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相比氢气,液体燃料甲醇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9分)1 9 8 7 6 5 4 3 2 1 0 +0.518.(10分)(2024·齐齐哈尔中考)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A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2)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装置B与装置________(按连接顺序填字母序号)组合,其中起到干燥作用的装置中所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若将装置B改为装置C,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8 7 6 5 4 3 2 1 0 +0.519.(9分)(2024·临沂中考)同学们在整理归纳碱的化学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现象,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如何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进行实验】探究实验Ⅰ:分别向两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 20 mL 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振荡,使其充分反应,现象如图1、图2,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设计图2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探究实验Ⅱ:取图1实验反应后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________,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再次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探究实验Ⅲ:[查阅资料]20 ℃时,NaOH、Na2CO3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 溶剂 溶质 水 乙醇NaOH 溶 溶Na2CO3 溶 不[设计方案]20 ℃时,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3实验:实验现象:装置A中出现白色沉淀,装置B中无明显现象。装置A中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评价】(1)写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一般可以从反应物的减少或新物质的生成等角度进行分析。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8 7 6 5 4 3 2 1 0 +0.520.(8分)鸳鸯莲瓣纹金碗被誉为“大唐第一金碗”(下图所示),采用纯金制作而成,其做工精妙绝伦,纹饰富丽华美,因碗内刻有莲花心,外壁刻有莲花瓣而得名。现在的市面上,有人会用“假黄金(铜、锌合金)”制作的高仿文物来蒙骗大众,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取10克“假黄金(铜、锌合金)”置于烧杯中,取120克稀硫酸,分6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次序 1 2 3 4 5 6加入稀硫酸的量/g 20 20 20 20 20 20剩余固体的质量/g 8.7 7.4 m 4.8 3.5 3.5请计算:(1)表中m=________。(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中考仿真模拟卷(三)答案.docx 2025年中考仿真模拟卷3.docx 2025年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三)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