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认识调解与仲裁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认识调解与仲裁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法律

生活
民法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二单元
家庭与婚姻
第三单元
就业与创业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第二课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第三课 订约履约诚信为本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
第六课 珍惜婚姻关系
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第八课 自主创业与 诚信经营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劳动法
诉讼法
知识框架
社会争议解决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知识框架
认识调解与仲裁
解析三大诉讼
以和为贵选调解
便捷经济选仲裁
诉讼及其特点
诉讼的主要类型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诉讼权利面面观
寻求法律援助
起诉与应诉
审理与判决
处处留心皆证据
主张权利靠举证
生活中你经常会遇到哪些纠纷,是如何解决的?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9.1 认识调解与仲裁
一、以和为贵选调解
二、便捷经济选仲裁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我国《仲裁法》等法律对于仲裁的相关规定。认同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特点与优势,坚定制度自信。
【科学精神】了解非诉讼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了解调解、仲裁的主要特点和程序。
【法治意识】树立以和为贵的法治观,增强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
【公共参与】通过学习,在生活中提高合理有效解决纠纷的能力。
Part1
以和为贵选调解
1.多元纠纷的解决方式
①发生纠纷时,人们往往先自行协商,通过和解达成合意,解决纠纷;
②无法和解时,人们还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
③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
一、以和为贵选调解
相比之下,调解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原因:省时、省力、省钱)
相关链接
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
为缓解现代社会纠纷大量产生、法院“诉讼爆炸”的压力,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多元纠纷解决方式,构建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开始建设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充分发挥其在线咨询、评估、调解、仲裁的功能,为纠纷主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2.调解
(1)调解的含义:
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就是调解。
(2)调解的类型
一、以和为贵选调解
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
仲裁调解
诉讼调解
诉讼外调解
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
国家行政机关
仲裁机构
人民法院
诉讼调解是由人民法院主持进行的调解,目的是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后,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人民调解
(1)含义: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下进行的调解,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
(2)要求: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
(3)性质: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4)效力:
①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②双方当事人还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5)作用: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保障发展。
一、以和为贵选调解
人民调解在国内被称作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与被称为“最后一道防线”的诉讼相互对应。
相关链接
在人民调解方式的探索与深化方面,追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是典型代表。1963年,毛泽东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明确要求充分珍惜、大力推广、不断创新“枫桥经验”。2013年,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枫桥经验”在新时代不断得到新发展,形成了党领导下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和方法,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保障发展。
枫桥经验
拓展
(1)行政调解:
①含义:又称为“政府调解”,是指由我国行政机关主持,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使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
②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民事纠纷或轻微刑事案件中的纠纷。行政调解主要通过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行政法律、法规加以规范。
(2)仲裁调解:
①含义:仲裁调解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仲裁当事人在自愿协商、互谅互让基础上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制度。
②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已经进入仲裁程序的民商事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等(如合同纠纷、用人单位拖欠工资)
总结
类型 主持机构 适用纠纷类型 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诉讼 调解
诉 讼 外 调 解 人民 调解
行政调解
仲裁调解
人民法院
人民调
解委员会
行政机关
仲裁机构
民事纠纷、
行政赔偿、补偿、
自由裁量权行政争议
民间纠纷(债权债务、婚姻家庭、邻里、合伙经营等
民事纠纷
或轻微刑事案件
商事纠纷(可以)
劳动纠纷(必须)
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后,
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司法确认有效后有强制执行力)
具有法律约束力。
(不具有强制执行能力)
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Part2
便捷经济选仲裁
1.仲裁的地位
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便捷经济选仲裁
2.仲裁的类型
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等。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商事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条 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以下哪个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
小何因所购商品房存在质量问题与开发商发生纠纷。
小郭和小慧在离婚过程中因孩子抚养权归属问题发生争执。
某企业因发明专利申请被驳回与行政机关发生争议。

×
×
合同纠纷
此纠纷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纠纷,不能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但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解决。
此争议属于不平等主体间的行政纠纷,不能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可以在收到驳回通知书3个月内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交复审请求,也可提起行政诉讼。
3.商事仲裁
(1)适用范围
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
(2)基本原则
①或裁或审: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②协议仲裁:申请商事仲裁必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
③灵活保密:仲裁程序比较灵活,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
⑤一裁终局: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3)特点
便捷经济,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二、便捷经济选仲裁
拓展
商事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劳动争议仲裁,劳动者对一裁终局不服的,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但是用人单位不能。
仲裁协议通常出现在合同的争议解决条款中,并应当载明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选定的仲裁委员会等信息。例如,合同中关于仲裁可以这样表述:“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应提交××仲裁委员会,按照申请仲裁时该仲裁委员会现行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商事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
适用范围 解决的是平等主体当事人 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 其他财产权益的纠纷 解决的是劳动者与
用人单位的劳动争议
与诉讼 的关系 在仲裁与诉讼之间, 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
申请前提 必须以双方自愿订立 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 (需要双方都同意) 一方申请即可受理
不需要事先订立仲裁协议
(不需要双方都同意)
效力 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并非终局,当事人不服,可以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课堂小结
认识调解与仲裁
以和为贵选调解
便捷经济选仲裁
含义:
类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诉讼调解
人民调解
类型: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仲裁
含义:平等主体、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原则:或裁或审、仲裁有前提、 一裁终局
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
原则: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
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
性质:本质是基层群众自治
效力:有法律效力(法院确认有强制执行力)
不适用:
商事仲裁
基本制度
课堂练习
1.某村王某某盖新楼房,由于楼房结构问题,楼顶檐口比邻居徐某某家檐口稍高一些,受风俗习惯影响,徐某某家阻止王某某家继续施工。然而楼房除楼顶房檐外已基本盖好,两家为此矛盾深化,王某某找到了人民调解委员会要求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认真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充分尊重两家人的诉求,依据相关法律作出解释,劝导双方都做出让步,妥善解决纠纷。这一调解方式( )
①尊重了相关法律法规,充分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②实现了情理法的结合,及时妥善化解邻里纠纷
③彰显以和为贵的理念,是化解矛盾的最佳选择
④创立了调解工作机制,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课堂练习
2.小李一家去某旅游景点餐馆吃饭,结账时老板声称,小李所点的生蚝不是25元一份,而是25元一只。原来在餐馆门口显示“海捕生蚝25元”的价目单的最下方有一行小字,注明“以上海鲜单只计价”。小李认为他点菜时询问过价格,服务员并未作相应的提示。为此,双方争执不下。这里( )
①餐馆的行为是典型的“搭便车”,使消费者发生误认
②小李可以通过仲裁或者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③餐馆门口的价目单构成承诺,具有法律认可的约束力
④小李有责任收集和保存证据,主张自己的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D
课堂练习
3.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下列关于仲裁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仲裁的主体是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的双方当事人
②仲裁是当事人自愿选择的,其程序比诉讼程序更为灵活
③仲裁审理不公开进行,一裁终局,它显得更加便捷、经济,影响也更小
④如果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课堂练习
4.田某某与某机电安装有限公司的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案进入执行程序后,考虑该公司无财产可执行,且信用惩戒措施会直接影响融资效果,法院促成田某某与被执行人达成分期履行的和解协议,同意暂不对该公司采取信用惩戒措施和司法惩戒措施。该公司通过良好经营,在三个月内融资成功,并按照协议偿还田某某本金和利息共390万元。这一双赢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人民调解与协商机制可以避免因为强制执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②司法执行的柔性化和人性化可产生独特的效果,能促成事了人和
③法律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同时,也应注重保护企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④诉讼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性,能保证当事人以极大的动力履行义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课堂练习
5.李某通过微信给朋友手机充值,由于操作失误输错朋友手机号码,将1000元误充给了康某。李某给康某打电话想要回钱款,康某以这1000元并非自己以盗窃或者诈骗等非法方式获得为由,不肯归还。李某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康某返还该笔话费。下列关于本案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康某这1000元话费属于合法所得,不应返还
②康某这1000元话费属于不当得利,理应返还
③李某和康某可以选择调解协商等方式化解纠纷
④李某应该选择报警,请求警方来仲裁双方纠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