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6.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大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规划(一)主题名称:人民当家作主(二)主题概述:法治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社会心理基础,而宪法意识是法治意识最核心的内容。《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是初中学段的法治教育专册,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以宪法精神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与国家意识教育,因而又被称为宪法专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的内容是宪法的核心内容,本单元在整册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即:前承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如何正确对待自身的权利和相应的义务,是对第一单元内容的深化;后启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让学生深入了解并体会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为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本单元教学设计依据“大单元主题式整体设计”的方法和策略来进行整体的筹划,单元大概念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整个单元教学设计在考虑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一个单元的整体教学内容、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方案、时间安排,以及评价体系进行的分解、重组、整合与结构化处理。结合教学实际,本单元共安排8课时。通过分析课标及教材内容,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体现结构化(如下图)(三)主题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政治认知,了解国情、传统文化、党史及革命传统,认同祖国、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理解并践行核心价值观,但对国家经济制度的深入理解尚存模糊。道德观念逐步形成,能辨别善恶,尊重师长,团结友爱,但面对复杂社会环境时可能遇到道德困惑。具备基本法律意识,了解宪法和公民权利义务,但需更多实践指导。身心发展关键期,关注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需培养抗挫折和情绪调节能力。初步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责任感,愿参与集体和公益活动,但需更多引导实践。(四)开放性学习环境:党史博物馆、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图书馆、互联网、多媒体设备、图片和视频等数字资源。单元学习目标:【道德修养】:了解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内容和作用,知道各个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理解我国经济、政治制度的重要性,理解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符合国情的,具有强大的优越性。【法治观念】:学会分析案例,拓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高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健全人格】: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觉提升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情感,自觉拥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在社会生活中,学会依法办事。责任意识:热爱、拥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知道国家机构的运行及各自的职责,增强主人翁意识,为社会主义民主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单元评价建议:学习态度 1.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或创意,引发同学积极思考或行动。2.能代表小组在课堂上发言,分享小组合作成果。3.在小组合作中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4.自己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了具体的思考与分享任务,效果良好。学习程度 知识获取 1.深入理解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与优势。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与优势,认识到这些制度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历史回顾、现状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引导学生更加珍惜和拥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学习能力 1.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在交流中分享对制度的理解。2.构建完整逻辑链条,学会有条理地阐述制度运行原理。3.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提升团队协作和表达沟通能力。价值观念 1.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翁,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公益事业,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2.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3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民主实践,如选举、监督等,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素养达成 政治认同 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与优势,认识到这些制度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道德修养 学生能够形成对国家制度的尊重与维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展现良好的公民道德风貌。 学生能够培养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理解并尊重不同观点,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法治观念 学生能够了解并认同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生活中的权威地位,形成宪法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观念。 学生能够理解并践行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健全人格 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勇于克服困难,展现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学生能够具备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及时纠正错误,完善自我。责任意识 学生能够树立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 学生能够认识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自觉抵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具体课时设计:6.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政治认同”。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2.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一框主要是让学生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不仅仅是指一个人,而是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了解其性质、产生、任期和任职条件;第二框主要是讲述了国家主席的职权,即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事权和授予荣誉权。3.学情分析通过第五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他们会进一步追问,我国有哪些国家机关 各有什么职权 本课讲述“国家主席”这一国家机构,顺应了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有利于深化他们对依法治国的认识,培养学生法治思维,引导学生认识政治现象背后的国家机关及其职权,认识到国家机构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八年级的学生对国家主席并不陌生,但对它真正的含义却不明白,通过本课的引导学习让学生明白国家主席真正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国家主席的职能。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性质、产生、任职条件和任期。教学难点:知道并区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四大职权。5.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通过分析材料,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地位、性质、产生及任期、职权。(2)责任意识:通过“我向主席说句话”,提高对国家主席的认识,增强对国家主席的崇敬和热爱之情,提高青少年的使命感。6.设计意图本课围绕“从黄土地到中南海,看习主席的担纲之路!”这一总议题展开教学。通过三个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国国家主席的内涵与实践价值。环节一:从选举到履职,主席如何诞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了解国家主席的性质、产生方式和任期等;环节二:从行权到理政,主席如何治国?通过解读材料,学习国家主席的职权;环节三: 从情怀到担当,主席心系人民!通过给主席写一封信,深刻感受主席“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通过以上设计,力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理论认知与实践体验的结合,引导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拥护者和积极践行者。7.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教师:播放图片,问同学照片里的他是谁?这是习近平主席。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习近平主席”,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性质?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产生方式和任期?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任职资格?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职权?(3)新课讲授环节一:从选举到履职,主席如何诞生?教师:习近平,男,汉族,1953年6月生,陕西富平人,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你回答:(1)为什么习大大既是总书记,又是中央军委主席,还是国家主席呢?(2)有人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指一个简单的个人,你怎么看?学生:(1)我国实行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三权合一的新型现代国家元首制;(2)宪法意义上的国家主席不单单是一个人、一个职务,而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机构之一,由国家主席和副主席组成。教师:通过以上活动的探讨,我们学习了第一个知识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性质?P83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一个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而不是代表个人!知识拓展:三位一体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的领导体制和领导形式。中共中央原总书记江泽民说:“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三位一体这样的领导体制和领导形式,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来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最妥当的办法。”议学活动:请列举中国历任主席。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和所学知识,请你回答:历任主席由谁产生?任期有何特点?学生:提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与全国人大任期相同(5年)。教师: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产生方式和任期 P83(1)产生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注意:这里不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2)任期:任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议学情境: 习近平,男,汉族,1953年6月生,陕西富平人,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韩正,男,汉族,1954年4月生,浙江慈溪人,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7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关系与世界经济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你回答:主席的任职资格有哪些?学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教师: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任职资格 P83①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 ②年满四十五周岁的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议学活动: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国家主席的性质和地位,增强政治认同感。过渡语:了解国家主席的性质、地位、产生方式和任职资格后,让我们一起学习国家主席的职权。环节二:从行权到理政,主席如何治国?教师:议一议:结合情境,请回答:国家主席行使了什么职权?如何行使职权的?学生: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教师:4.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职权——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P83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教师:议一议:结合情境,请回答:国家主席行使了什么职权?学生:任免权教师:4.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职权——任免权 P84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注意:人大任免权是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任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国家主席任免权是根据人大的决定任免国家机关领导人。教师:这一年,习近平主席步履不停。从三大主场外交的热忱相邀,到四次出访的诚意奔赴,数万公里行程,上百场双多边活动,智慧领航一系列多边峰会。议一议:结合情境,请回答:材料中国家主席行使了什么职权?学生:外事权教师:4.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职权——外事权 P84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注意:外事权≠外交权教师: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授予王永志,"药神"王振义等4人“共和国勋章”,授予迪尔玛·罗塞芙“友谊勋章”,授予王小谟等国家荣誉称号,并向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议一议:结合情境,请回答:国家主席行使了什么职权?学生:授予荣誉权4.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职权——授予荣誉权 P84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授予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当前,我国确立了以“五章一簿”为主干的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五章”分别是“共和国勋章”、“七一勋章”、“八一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一簿”是指国家功勋簿,记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名录及其功绩。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学习国家主席的职权,并学会区分判断。过渡语:习近平主席,一直致力于维护人民的权益,让我们一起关注。环节三: 从情怀到担当,主席心系人民议学延伸:国家主席习近平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人民,始终是总书记最大的牵挂、不变的初心。学了本课知识,你有什么想对主席说的话吗?请以书信的方式呈现。参考答案:敬爱的习近平主席: 怀着崇敬与感激,我提起笔。您秉持 “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的理念,引领国家攻坚克难,稳步前行。这一理念深深扎根在我们心中,成为青年奋进的动力源泉。我们定会以您为榜样,勤奋学习,锤炼本领,积极投身时代浪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拼搏。愿祖国日益昌盛,愿您诸事顺遂,安康如意! 设计意图:通过给主席写一封信,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另一方面能在实际生活中将“尊老爱幼”等落实在日常小事。8.板书设计9.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国家主席是代表国家的国家机构,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国家主席的职权有: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事权、授予荣誉权。国家主席对外作为国家元首代表国家,对内行使宪法赋予的各种职权。了解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国家政治制度、认识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大有裨益。10.教学反思本框题的内容较少,但法律知识点却一点不能含糊。法律知识内容不难理解。为了让少而精的教学内容讲授得有厚度,我就从教材资源开发做起,我选取了最新的时政材料,让学生明确知道国家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我通过拓展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的辛苦,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让自己成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人才,为建设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