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12月3日18时35分在菲律宾棉兰老岛附近海域(北纬8.45度,东经126.85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2.关于地球内部圈层,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B.地震波在②中传播速度减慢C.④是上地幔,软流层位于其顶部D.⑤为岩石圈,由固体岩石组成[2024河南三门峡高一期末]某科幻电影中的中国“南极庭院工程”真空隧道,由中国的漠河穿过地心到达南极大陆的南极半岛。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据此完成3~4题。3.地心列车出发最初穿过的地球内部圈层( )A.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最快B.大陆上比海洋上平均厚度大C.是火山喷发物质的来源地D.下部的不连续面为古登堡面4.地心列车液晶屏显示“您现在已到达3 200千米深度,速度6.5千米/秒”时( )A.位于地核的液态外核B.将要通过古登堡面C.检测到横波比纵波快D.行程已经通过了一半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5~6题。5.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6.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 ②主要由岩石组成 ③位于软流层以上 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7.读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A ;B ;② ;③ ;④ 。 (2)C表层以外划分为三个圈层,分别为 圈、 圈、 圈。 (3)试描述界面①上③④波速变化情况: 。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2023河北唐山期中]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关于图中各圈层的描述,最为合理的是( )A.软流层在③圈层的顶部B.莫霍面是①②圈层的分界面C.④圈层是外核D.岩石圈由①和②圈层共同组成9.对图中M、N两种地震波的解释,合理的是( )A.M是纵波,传播速度较慢B.N是横波,传播速度较快C.N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中都能传播D.M波只能在液体物质中传播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北纬35.7度,东经102.79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0~11题。10.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陆地壳较薄,大洋地壳较厚B.地壳是由岩石圈组成的C.图中①②③④合为岩石圈D.图中④包括软流层1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不同,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 )A.寻找地震中的幸存者B.探寻海底石油、天然气等C.准确预报地震D.研究地核的物质组成[2024湖南张家界期末]人们通过接收、分析人造地震波,探测不同地层的反射波,从而推断油气资源的分布。钻探深海油气资源还需依赖海上钻井平台,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构架于海洋底层,若下方土质相对松软,钻井平台插桩就位时容易踩碎地层中的硬夹层(俗称“鸡蛋壳”),发生溜桩甚至倾倒的穿刺事故。“海洋石油943”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在南海东部油田作业时进行“主动穿刺”避免事故,穿刺钻孔深度均达海底约15米,平台设计最大钻井深度为10 668米。下图为正常作业和穿刺事故发生的漫画图。据此完成12~13题。12.以下探测地震波反馈出岩层中有油气资源的是( )13.“海洋石油943”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主动穿刺”将插桩深入了( )A.软流层 B.地核层C.地幔层 D.地壳层参考答案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1.B 2.D 解析 第1题,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为5~10千米。此次地震发生在海域,震源深度50千米,超过了洋壳的厚度,应该位于莫霍面以下的岩石圈。图中①是地壳,②是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顶部,岩石圈的一部分,③是软流层,②③④构成地幔,①②共同构成⑤岩石圈。故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图中②,B正确。第2题,①是地壳,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A错误。地震波在莫霍面以下②中传播速度加快,B错误。④主要是下地幔,C错误。①②共同构成⑤岩石圈,由固体岩石组成,D正确。3.B 4.A 解析 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心列车出发,最初穿过的地球内部圈层为地壳,地壳是由地球表面一层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位于莫霍面以上,地壳厚度不一,海洋地壳较薄,大陆地壳较厚,B正确,排除D;地震波在地幔中传播速度最快,排除A;火山喷发物质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排除C。故选B。第4题,结合题干信息“您现在已到达3 200千米深度”可知,此时,地心列车位于地核的外核,外核呈液态,A正确;已经穿越古登堡面,排除B;由于外核为液态,此时,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减慢,排除C;尚未到达地心,行程尚未过半,排除D。故选A。5.C 6.B 解析 第5题,a、b、c为地球外部圈层,b为生物圈;地球内部圈层由d、e、f、g四部分组成;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横波传播速度减为0。第6题,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顶部,主要由岩石组成;地壳厚度不一,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是一个连续圈层。7.解析 第(1)题,地球内部圈层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故A为外核。地幔与地壳的分界面为莫霍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面,B为地幔,②为莫霍面。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传播速度慢且只能在固体物质中传播,纵波传播速度快且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中传播,故③为纵波,④为横波。第(2)题,地球圈层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外部圈层由生物圈、水圈与大气圈组成。第(3)题,该图纵坐标为深度,横坐标为速度,越往右速度越大。由图可知,在界面①上,④(横波)消失,③(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答案 (1)外核 地幔 莫霍面 纵波 横波(2)大气 水 生物(3)④(横波)完全消失,③(纵波)波速突然下降8.B 9.C 解析 第8题,软流层在②圈层(地幔)的上部,A错误;莫霍面是①(地壳)、②(地幔)圈层的分界面,B正确;④圈层是内核,C错误;岩石圈由②圈层的顶部和①共同组成,D错误。故选B。第9题,结合图中的传播速度可以判断,M为横波,传播速度较慢,N为纵波,传播速度较快,A、B错误;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传播,C正确;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物质传播,D错误。故选C。10.D 11.B 解析 第10题,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A错;岩石圈由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顶部和地壳组成,B错;图中①②为地壳,③为地幔顶部,①②③合为岩石圈,C错;图中④位于地幔的上部,包括软流层,D正确。第11题,可以利用地震波在通过不同介质时传播情况不同进行地质探矿(石油为液态,若遇到石油则横波无法通过,纵波会减速),但地震波不能传递生命信息,也不能预报地震和研究地核的物质组成。12.A 13.D 解析 第12题,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油气资源为液体、气体,横波不能通过,纵波在通过液体时,波速会突然下降,故能反馈出岩层中有油气资源的是A。第13题,由材料可知,“海洋石油943”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在南海东部油田作业时进行“主动穿刺”避免事故,穿刺钻孔深度均达海底约15米,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穿刺钻孔深度小于地壳厚度,因此“海洋石油943”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主动穿刺”将插桩深入了地壳层,A、B、C错误,D正确。故选D。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