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9张PPT)第一部分 教材核心考点特训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三、四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社会生活讲道德知识体系·特训导航核心知识·蓄能储备分析材料·提能特训中考考点·考向特训知识点1 遵守社会规则与秩序1.社会秩序的内容和重要性。(P23)(1)内容: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2)重要性:①对社会: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遵守社会秩序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②对个人: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2.社会规则的种类。(P25)(1)道德(约定俗成、风俗);(2)纪律(单位或集体制定);(3)法律(国家制定或认可)。3.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作用。(P25)(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4.自由与社会规则的关系。(P27~28)自由与规则不可分。(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行使自由的要求。)(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①规则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②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5.公民应怎样遵守社会规则?(P28~29)(1)需要他律(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和自律(自我约束)。(2)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6.我们应该怎样坚定维护规则?(P30)(1)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2)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7.积极改进规则的原因及做法。(P31)(1)原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有的需要制定,有的需要废除,有的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2)做法:①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②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热点素材链接霸座、自觉排队(插队)、遵守交通规则、网评水军、网暴等情境助理解解读: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增强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教材相关知识八下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自由名言哲语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则的重要性)2.梨虽无主,我心有主。(P28)(敬畏规则)知识点2 尊重他人1.尊重他人的意义。(P32~34)(1)对个人:①尊重是交往的起点;②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③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2)对社会:①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②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③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④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2.怎样尊重他人?(P35~36)(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和热情的帮助。(关注、重视他人的表现。)(2)平等对待他人。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①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②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③不能以家境、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平等待人的要求。)(3)学会换位思考。①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②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换位思考的要求。)(4)学会欣赏他人。①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②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③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欣赏他人的要求。)3.(教材拓展空间)“尊重从我做起”的表现。(P36)(1)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珍爱野生动物,不随意抛弃宠物;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尽己所能。(2)尊重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礼仪习俗和风土人情,尊重、欣赏和理解不同的风俗习惯。热点素材链接辱骂、损害他人名誉、歧视他人、尊重隐私、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等名言哲语1.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他人的重要性)(P34)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尊重他人)(P35)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会欣赏他人)(P36)知识点3 以礼待人1.礼的体现及主要表现。(P37)(1)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2)主要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P37~39)(1)对个人: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①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②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2)对社会:促进社会和谐。①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②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③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3)对国家:体现国家形象。①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3.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怎样做到以礼待人?)(P39~40)(1)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①以礼相待,要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②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③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2)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做到着装得体、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3)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①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②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文明有礼的典故孔融让梨、曾子避席、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名言哲语①不学礼,无以立;(P37)②人而无礼,焉以为德;(P37)③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P39)④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P40)(文明有礼的重要性)知识点4 诚实守信★1.诚信的地位。(P41)(1)道德角度: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法律角度: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民法意义上的诚信原则,更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2.诚信的重要性。(P42~43)(1)对个人: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2)对企业: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①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②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企业诚信经营的意义。)(3)对国家、社会: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①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②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③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3.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践行诚信的做法。)(P43~45)(1)树立诚信意识。①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②不要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③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2)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如何正确处理对人诚实和保护隐私的关系?)(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4.(知识拓展)请你为构建诚信社会提出合理化建议。(1)国家:①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惩失信的违法犯罪行为;②推进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③加强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提高公民的诚信意识,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2)社会: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诚信的重要性,利用媒体对不诚信现象进行曝光,树立诚信榜样,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3)企业:以诚信为本,依法诚信经营。(4)青少年:①摒弃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②坚守诚信美德,不说假话,言行一致,信守承诺;③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④积极参与各种诚信宣传活动。热点素材链接“3·15”晚会、直播带假货、“老赖”、养老骗局、诚信经商、诚信好人等名言哲语1.①诚信乃为人之本;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P42)③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P42)(诚信的重要性)2.①以信立身,以诚处世;②言必诚信,行必忠正;③言必信,行必果。(做诚实守信的人)易错判断1.不讲诚信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改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只有违法行为才会受到法律制裁,不讲诚信的行为不一定违法。故题干的说法错误。2.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改正: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适用答题维度:规则与秩序的关系)2.(易错点)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适用答题维度:规则与自由的关系)3.(易错点)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适用答题维度:规则与自由的关系)4.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适用答题维度:如何遵守规则)5.尊重他人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适用答题维度:如何尊重他人)6.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适用答题维度:文明有礼的重要性)7.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适用答题维度:为什么要讲诚信)8.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适用答题维度:为什么要讲诚信)9.践行诚信要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适用答题维度:践行诚信的做法)【守规则 讲道德】近年来,随着自助结账等无人值守新型经营模式的发展,不少商场的超市设立了自助结账通道,无需收银员,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小信偶然发现自助结账时,大部分人会严格按照实际的商品价格支付,但故意少结、漏结商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针对部分人在超市自助结账故意少结、漏结的行为,同学们纷纷在校园论坛上发帖,展开了如下讨论:教材知识链接自觉遵守规则、诚信不自觉遵守规则,不讲诚信的行为(1)请你运用“遵守社会规则”和“诚信”的有关知识(限定知识角度),对上述少结、漏结商品的现象进行评析(限定设问类型)。答案:遵守社会规则:少结、漏结商品的行为是缺乏规则意识,不能自觉遵守规则的体现。①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他律,也需要自律。严格按照实际商品价格支付的消费者是具有自律品格的人,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诚信:少结、漏结商品的行为是诚信缺失的表现。①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少结、漏结商品的行为会影响自身信誉和诚信社会的建设;②消费者要树立诚信意识,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2)假如你是小东,请结合小美和小南的观点(限定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限定设问类型)。答案:示例:为了避免超市自助结账故意少结、漏结的行为,需要道德和法律共同发挥作用。①法律具有规范作用,道德具有教化作用,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均有利于避免超市自助结账故意少结、漏结行为的发生;②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只有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才能有效避免该行为的发生。考点一 遵守社会规则与秩序1.(2024东营二模)2024年1月29日,两辆小车司乘人员在徐闻港因排队通行问题引发口角,相关视频在网上传播后引发网民关注。警方通报,插队砸车骂人的车主王某被行拘10日,罚款500元。该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 )BA.遵守社会规则,主要靠监督和奖惩B.社会正常运行需要遵守秩序、规则和法律C.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D.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标准解析:遵守社会规则,主要靠自律和他律,A错误;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C错误;不违法是行为的底线,D错误。故选B。2.(2024济南中考)下面文明行为公约的内容,旨在倡议大家( )◎不得在地铁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不得在公交车上躺卧或踩踏座席◎不得在文物古迹上涂刻BA.善于改进规则,赢得他人尊重 B.自觉遵守规则,维护公共秩序C.越过自由边界,享受合法权利 D.学会彼此欣赏,积极融入社会解析:材料不涉及“善于改进规则, 赢得他人尊重”“学会彼此欣赏,积极融入社会”,AD不符合题意;行使权利不得超越自由的边界,C错误。故选B。变式2.1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特色育人环境,省城某校打造了特色宣传栏。下图是某期部分内容,由此可推断出这一期宣传的主题是( )BA.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B.遵守社会规则,践行道德规范C.人人参与环保,建设美丽中国D.注重友好交往,促进社会和谐考点二 尊重他人3.(2024临沂二模)2024年春晚歌曲《上春山》因朗朗上口的歌词与简单悠扬的旋律而爆火,该歌曲的歌词藏着许多我们儿时背过的古诗词,如“二月天杨柳醉春烟”“最美是人间四月的天”“一江春水绿如蓝”等。中华诗词浩如烟海,历经沧桑而愈显它独特的魅力,从下列经典诗词中得到的启示正确的是( )B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B.“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和违法的事情坚决不做C.“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D.“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诚实守信解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的是要感恩父母,而不是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A说法错误;“敬人者,人恒敬之”说的是尊重他人,他人也会尊重自己,而不是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C说法错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强调的是要注重品德修养,从小事做起,而不是只强调诚实守信,D说法错误。故选B。变式3.1 以下对“微行为”的点评最恰当的是( )序号 微行为 点评A 小力知道好友小刚也报名参加竞选班长,主动退 出竞选 呵护友谊,理性竞争B 高铁上,小楠耐心劝说并制止了正准备吸烟的爷 爷 及时提醒,诚实守信C 暑假期间,小冉细心地教年迈的奶奶使用智能手 机 孝敬长辈,教学相长D 小宇对学校门口维持秩序的交通志愿者说“辛苦 了” 换位思考,懂得感恩D解析:“主动退出竞选”,说明小力没有正确处理友谊与竞争的关系,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A说法错误;“劝说并制止正准备吸烟的爷爷”,说明小楠能及时提醒他人遵守规则,是主动维护规则的表现,与诚实守信无关,B说法错误;“教年迈的奶奶使用智能手机”,体现小冉孝敬长辈,与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无关,C说法错误。故选D。考点三 以礼待人4.(2024临沂中考)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沟通桥梁。也许好好说话不一定会直接让事情变好,但一定不会让事情变坏,是选择雪中送炭还是雪上加霜,有时就是一句话的事。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D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人之相知,贵在知心C.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D.良言一句,温暖如春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传,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这与题干主旨不符,A不符合题意;“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指人们互相认识,贵在能够相互了解,强调相互了解,而非强调语言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孤则易折,众则难摧”意思是单个人的力量脆弱,容易受挫折;集体的力量强大,不容易被打垮。这强调的是团结的力量,与题干语言的重要性无关,C不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四 诚实守信5.(2024济南中考)对下面漫画寓意理解错误的是( )CA.诚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 B.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C.失信行为必会受到法律制裁 D.要珍惜个人和企业诚信记录解析:失信行为未必都会触犯法律,C说法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故选C。6.(2024菏泽中考)“我们不能对不起粉丝,企业再困难也要诚信经营。”某老国货洗衣粉品牌的一家代工厂负责人致歉,称此前约有20多万单洗衣粉均多卖了10元,将及时把差价退还给顾客。该企业的做法( )A①是勇于承担责任、践行诚信原则的表现②维护了企业的信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③旨在为企业圈粉挣流量,获取更多利润④反映老国货企业发展需进一步转型升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③歪曲了题文的主旨,说法错误;④与题文的主旨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故选A。7.(2024淄博二模)【文明有礼 以礼待人】“五一”假期,在淄博,偶遇这样两件事……情境一 (1路公交车上)一位年轻人看到一位老人上车后,马上站起来让座,并微笑着说:“老人家,您请坐。”老人感激地说:“谢谢你,年轻人。”情境二 (某餐厅里)某顾客对服务员说:“麻烦给我拿双筷子,谢谢。”服务员微笑着回应:“好的,请稍等。”顾客用餐完毕后,对服务员说:“谢谢,你们的服务真好。”(1)如果由你为上面两则情境设计一个标题,最恰当的应该是:___(从下面A、B、C中选择)。请简要说明情境中的人物这样做的原因。A.生活离不开规则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待人礼为先C答案:①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②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③文明有礼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④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2)生活中,你会怎样向情境中的人物学习?答案: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8.(2024青岛二模)书韵飘香,悦读人生四月,处处充满了花香的同时,还充满了浓浓的书香。2024年4月23日,在这个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世界读书日”。为了让孩子们享受阅读的快乐,在书香中成长,某校举办了“书韵飘香,悦读人生”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任务。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 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 何以行之哉?” 请结合上述《论语·为政》节选内容的文意,运用道德与法治所学知识,以“诚信”为主题撰写一段阅读感悟。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诚信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种民法原则。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信守承诺;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要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