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7 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导学案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理解生产力发展推动全球联系建立,认识经济基础变化对世界格局演变的影响。2.时空观念:明确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联系在特定时空下的拓展,以及世界格局变化时空脉络。3.史料实证:运用文献、数据等史料,分析全球联系建立与世界格局演变的表现和原因。4.历史解释:阐释新航路开辟后人口迁移、物种交换、商品流动及世界格局变化的历程。5.家国情怀:感受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趋势,理解全球联系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后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的表现;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与影响;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难点理解全球联系初步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深刻影响,以及世界格局演变背后的经济、政治因素。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1.人口迁移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开始大规模向海外迁移。15 世纪末至 16 世纪初,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向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大量欧洲人移民到美洲。例如,西班牙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后,许多西班牙人前往美洲定居,他们在那里从事农业、矿业等生产活动。同时,为了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从非洲掳掠大量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这一三角贸易(欧洲 - 非洲 - 美洲)持续了数百年,使大量非洲人被迫迁移到美洲。据统计,从 16 世纪到 19 世纪,约有 1500 万非洲黑奴被运往美洲。随着欧洲移民的到来,美洲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欧洲人、非洲黑奴与美洲原住民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族群。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印欧混血、黑白混血等多种混血人种。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美洲的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在拉丁美洲,不同族群的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拉丁美洲文化,在语言、宗教、艺术等方面都体现出多元融合的特点。2.物种交换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物种交换。美洲的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等被传播到世界各地。玉米原产于美洲,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的特点,传播到欧洲后,成为欧洲许多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对缓解欧洲的粮食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马铃薯在欧洲的传播,也改变了一些地区的饮食习惯,并且因其高产,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在亚洲,玉米和甘薯等作物的推广,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欧洲人也将小麦、大麦、水稻等农作物以及马、牛、羊等家畜带到美洲。小麦在美洲的种植,丰富了美洲的粮食种类。马、牛、羊等家畜的引入,改变了美洲的畜牧业格局,马在美洲的交通运输和军事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牛、羊则为美洲提供了肉类、奶类等产品。同时,这些家畜的大量繁殖,也对美洲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例如牛、羊过度啃食植被,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了生态问题。知识点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1.印度洋贸易: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控制了印度洋上的一些重要贸易据点,如印度的果阿、马六甲海峡等地。葡萄牙人通过垄断香料贸易等,在印度洋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将东方的香料、丝绸、瓷器等商品运往欧洲,获取了巨额利润。例如,葡萄牙商人从印度收购香料,再运到欧洲市场出售,价格可以上涨数倍。然而,随着其他欧洲国家航海能力的提升,葡萄牙在印度洋贸易中的垄断地位逐渐受到挑战。荷兰、英国等国家纷纷加入印度洋贸易竞争,它们成立东印度公司,通过武力和贸易手段,在印度洋地区建立自己的贸易据点,与葡萄牙争夺贸易利益。2.大西洋贸易:大西洋贸易中,三角贸易是重要的贸易模式。欧洲商人从欧洲出发,携带枪支、纺织品等商品前往非洲,在非洲换取黑奴,然后将黑奴运往美洲,在美洲用黑奴换取蔗糖、烟草等种植园产品,最后将这些产品运回欧洲。这种贸易模式使欧洲商人获得了巨大利润,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三角贸易也对非洲、美洲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非洲,大量人口被掳掠,导致非洲劳动力短缺,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在美洲,黑奴为种植园经济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种植园经济的繁荣,种植园生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大量出口到欧洲,成为大西洋贸易的重要商品。3.太平洋贸易:太平洋贸易主要包括跨太平洋的大帆船贸易。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墨西哥阿卡普尔科与菲律宾马尼拉之间形成了大帆船贸易航线。西班牙人将美洲的白银运往马尼拉,在马尼拉用白银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然后将这些商品运往美洲和欧洲。大量中国商品通过这条航线进入世界市场,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积累了大量白银。据估计,在 16 世纪到 18 世纪,约有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同时,大帆船贸易也促进了亚洲与美洲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知识点三:早期殖民扩张1.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扩张: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葡萄牙在亚洲、非洲和美洲建立了许多殖民据点,如在非洲的几内亚、安哥拉,亚洲的印度果阿、马六甲,美洲的巴西等。葡萄牙通过控制贸易据点,垄断香料等商品贸易,获取了巨额财富。西班牙则在美洲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除巴西外,几乎整个拉丁美洲都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在美洲掠夺大量金银,开采金矿和银矿,同时发展种植园经济,强迫印第安人在种植园中劳动,种植甘蔗、棉花等作物,将产品运往欧洲销售。2.荷兰、英国和法国的殖民扩张:17 世纪,荷兰成为 “海上马车夫”,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荷兰在美洲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今美国纽约),在亚洲夺取了葡萄牙的马六甲、锡兰等地,还在印度和东南亚建立了许多贸易据点。荷兰通过组建东印度公司等商业垄断组织,控制贸易和殖民扩张。英国和法国在 17 世纪也开始积极参与殖民扩张。英国在北美建立了 13 个殖民地,在亚洲则与荷兰、法国等争夺印度的殖民利益。法国在北美建立了新法兰西殖民地,包括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在西印度群岛也有殖民地。英国和法国通过战争等手段,不断争夺殖民地和贸易霸权,如英法之间进行了多次战争,最终英国在 18 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知识点四:世界格局的演变1.对欧洲的影响:早期殖民扩张使欧洲国家获得了大量财富,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进一步推动了欧洲经济结构的调整。商业革命表现为贸易范围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等,欧洲的商业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价格革命导致物价上涨,封建地主经济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同时,殖民扩张也推动了欧洲国家的政治变革,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2.对亚非拉地区的影响:在亚洲,殖民扩张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经济秩序。例如,印度传统的手工业受到冲击,大量印度手工业者失业。但在一定程度上,西方的技术和思想也开始传入亚洲,一些亚洲国家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在非洲,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大量精壮劳动力,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美洲,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和奴役,人口锐减,原有的社会结构被摧毁。但同时,美洲也逐渐融入世界市场,种植园经济和矿业得到发展,不同族群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和社会形态。3.对世界的影响: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类历史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但这种联系和市场的形成是建立在殖民扩张和掠夺基础上的,充满了不平等和残酷性。易错提示1.不要忽视物种交换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虽然物种交换促进了农业发展等,但像欧洲家畜在美洲过度繁殖啃食植被等情况,对当地生态有破坏,要全面看待物种交换影响。2.理解早期殖民扩张时,注意不同国家扩张特点差异。葡萄牙侧重贸易据点控制,西班牙在美洲建立庞大殖民帝国,荷兰以商业垄断组织进行扩张等,不能一概而论。3.全球联系初步建立的影响是多方面且复杂的。对不同地区影响不同,既有积极一面如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也有消极一面如殖民掠夺带来灾难,要综合分析。探究活动1.探究早期殖民扩张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从殖民扩张推动商品流动、加强地区联系、改变经济格局等角度分析。思考殖民扩张如何使更多地区纳入世界贸易体系,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2.对比三角贸易、印度洋贸易和太平洋贸易的特点:从贸易路线、商品种类、参与国家、贸易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例如,三角贸易涉及黑奴贩卖,印度洋贸易早期葡萄牙垄断香料,太平洋贸易以大帆船贸易为特色等。预习检测1.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非洲人被掳掠到美洲的主要原因是( )A. 非洲人口过剩B. 非洲人自愿移民C. 美洲劳动力短缺D. 欧洲人对非洲人的歧视2.下列属于美洲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的农作物是( )A. 小麦B. 水稻C. 玉米D. 大麦3.17 世纪,被称为 “海上马车夫” 的国家是( )A. 葡萄牙B. 西班牙C. 荷兰D. 英国4.早期殖民扩张中,葡萄牙在亚洲的殖民据点不包括( )A. 果阿B. 马六甲C. 巴西D. 澳门5.三角贸易中,欧洲商人从非洲换取的主要商品是( )A. 香料B. 黑奴C. 蔗糖D. 烟草6.大帆船贸易中,从美洲运往亚洲的主要商品是( )A. 丝绸B. 瓷器C. 白银D. 茶叶7.早期殖民扩张对欧洲的影响不包括( )A. 加速资本原始积累B.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 导致封建地主经济衰落D. 使欧洲人口锐减8.英国在 18 世纪中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主要通过与哪个国家的战争?( )A. 葡萄牙B. 西班牙C. 荷兰D. 法国9.全球联系初步建立对世界的最大影响是( )A. 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B. 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C. 导致亚非拉地区落后D. 推动了商业革命10.下列关于早期殖民扩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对亚非拉地区造成了灾难B.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C. 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D.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 17 世纪殖民扩张的主要国家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C解析: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原住民因疾病、屠杀等大量减少,劳动力短缺,所以欧洲人掳掠非洲人到美洲,C 正确;非洲当时不存在人口过剩,A 错误;非洲人是被掳掠,不是自愿移民,B 错误;欧洲人掳掠非洲人主要是为获取劳动力,不是因歧视,D 错误。2.答案:C解析:玉米原产美洲,后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C 正确;小麦、水稻、大麦原产于其他地区,不是美洲,A、B、D 错误。3.答案:C解析:17 世纪,荷兰凭借强大的商船队,在全球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被称为 “海上马车夫”,C 正确;葡萄牙、西班牙在早期殖民扩张前期有重要地位,但 17 世纪不是 “海上马车夫”,A、B 错误;英国在 18 世纪中期确立殖民霸权,17 世纪不符合,D 错误。4.答案:C解析:巴西是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不是亚洲,C 符合题意;果阿、马六甲、澳门都是葡萄牙在亚洲的殖民据点,A、B、D 不符合题意。5.答案:B解析:三角贸易中,欧洲商人从非洲换取黑奴,B 正确;香料主要从亚洲获取,A 错误;蔗糖、烟草是从美洲换取,C、D 错误。6.答案:C解析:大帆船贸易中,从美洲运往亚洲的主要是白银,用于购买亚洲商品,C 正确;丝绸、瓷器、茶叶是从亚洲运往美洲和欧洲,A、B、D 错误。7.答案:D解析:早期殖民扩张使欧洲获得财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价格革命导致封建地主经济衰落,A、B、C 不符合题意;早期殖民扩张未使欧洲人口锐减,D 符合题意。8.答案:D解析:英国在 18 世纪中期通过与法国的多次战争,如七年战争,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D 正确;英国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战争不是其确立 18 世纪中期殖民霸权的主要原因,A、B、C 错误。9.答案:B解析:全球联系初步建立最大影响是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B 正确;促进欧洲经济发展、推动商业革命是对欧洲影响,A、D 错误;导致亚非拉地区落后是消极影响之一,但不是最大影响,C 错误。10.答案:C解析:早期殖民扩张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本原始积累,C 正确;对亚非拉有灾难,但也有一定客观进步影响,A 错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B 错误;17 世纪殖民扩张主要国家是荷兰等,葡萄牙和西班牙早期突出,17 世纪不是主要,D 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