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导学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导学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第 11 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导学案
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在这一过程中的体现。
2.时空观念:明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在不同时期、地区的传播路径与发展状况,构建时空框架。
3.史料实证:运用《共产党宣言》等经典文献、工人运动相关史实等史料,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4.历史解释:阐释马克思主义诞生对国际工人运动及世界历史发展的深远意义,理解其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5.家国情怀:体会马克思、恩格斯等思想家为人类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坚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意义;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国际工人运动发展。
教学难点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以及它如何引领国际工人运动从分散走向联合。
基础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1.经济基础:19 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制度普遍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然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一矛盾导致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例如 1825 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此后,经济危机几乎每隔几年就会爆发一次。经济危机使工人失业,生活陷入困境,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广大工人阶级成为经济危机的最大受害者,这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经济条件。
2.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无产阶级逐渐壮大。工人阶级遭受着资本家的残酷剥削,他们每天工作时间长达 12 小时以上,工资却极其微薄,劳动条件恶劣。例如,在英国的纺织工厂中,工人在充满粉尘的环境中工作,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工人阶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开始进行反抗斗争。早期工人运动主要表现为捣毁机器等形式,但这些斗争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往往以失败告终。工人阶级迫切需要一种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斗争,这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3.思想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黑格尔认为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其辩证法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费尔巴哈则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摆脱唯心主义的束缚起到了重要作用。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等理论。马克思在批判继承他们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设想建立一个公平、和谐的理想社会。他们提出了一些关于未来社会的美好构想,如欧文在美国进行了 “新和谐公社” 的尝试,但由于缺乏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可行的实践方案,这些尝试最终都失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4.个人因素: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对工人阶级的悲惨处境有深刻的认识和同情。他们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撰写了《资本论》等重要著作,恩格斯也给予了马克思极大的支持与合作,两人的共同努力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知识点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发表。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它还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道路,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知识点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第一国际的成立:19 世纪 50 - 60 年代,随着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国际工人运动再次高涨。1864 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代表在伦敦成立 “国际工人协会”,史称 “第一国际”。第一国际的成立,使各国工人阶级有了一个加强国际团结、共同反对资产阶级的组织。它积极支持各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例如,在英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中,第一国际给予了有力支持。
2.巴黎公社:1870 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社会矛盾激化。1871 年 3 月 18 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如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政权机构;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虽然巴黎公社只存在了 72 天,但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3.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随着第一国际的解散和巴黎公社的失败,国际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但马克思主义却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纷纷建立,马克思主义成为这些政党的指导思想。在俄国,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易错提示
1.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某一个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它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阶级壮大、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努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2.理解《共产党宣言》意义时,要明确它不是简单的理论著作,而是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具有强大指导作用,推动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不能低估其对现实斗争的引领价值。
3.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不能将失败原因简单归结为某一具体决策失误等表面因素。
探究活动
1.探究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然性:从经济、阶级、思想等方面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为何必然催生马克思主义。思考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工人阶级斗争需求以及既有思想成果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内在联系。
2.分析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与失败原因:历史意义可从政权建设尝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等角度探讨;失败原因可从经济基础、阶级力量对比、斗争策略等方面分析,理解无产阶级革命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预习检测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基础是( )
A. 工业革命的完成
B.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基本矛盾的暴露
C.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D. 工人阶级遭受残酷剥削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A. 德国古典哲学
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 古希腊哲学
3.1848 年,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著作是( )
A. 《资本论》
B. 《德意志意识形态》
C. 《共产党宣言》
D.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4.第一国际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
A. 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
B. 加强各国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共同反对资产阶级
C. 宣传马克思主义
D. 领导巴黎公社革命
5.巴黎公社是( )
A.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成果
D. 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6.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里的 “新” 主要表现在( )
A. 工人运动斗争形式多样化
B.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 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D. 工人运动有了统一的领导机构
7.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 )
A. 合理内核
B. 基本内核
C. 辩证法思想
D. 历史观
8.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
A. 圣西门
B. 傅立叶
C. 欧文
D. 黑格尔
9.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马克思个人的伟大创造
B. 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
C. 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D. 其诞生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10.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
B. 缺乏统一的军事指挥
C. 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
D. 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及基本矛盾暴露,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经济基础,B 正确;工业革命完成表述不准确,且不是核心经济基础,A 错误;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C 错误;工人阶级遭受残酷剥削是阶级基础相关内容,不是经济基础,D 错误。
2.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吸取了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A 正确;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B 错误;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来源,C 错误;古希腊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源无关,D 错误。
3.答案:C
解析: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C 正确;《资本论》主要阐述剩余价值学说等,A 错误;《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是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B 错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的著作,与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无关,D 错误。
4.答案:B
解析:第一国际成立主要目的是加强各国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共同反对资产阶级,B 正确;第一国际与推动工业革命发展无关,A 错误;宣传马克思主义不是主要目的,C 错误;第一国际未领导巴黎公社革命,D 错误。
5.答案:B
解析: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 正确;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俄,A 错误;巴黎公社与法国大革命无关,C 错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产物,不是资产阶级革命,D 错误。
6.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进入新的历史时期,C 正确;工人运动斗争形式多样化不是 “新” 的主要表现,A 错误;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如欧洲三大工人运动,B 错误;当时工人运动没有统一领导机构,D 错误。
7.答案:B
解析: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吸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B 正确;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被吸取,A 错误;辩证法思想属于黑格尔,C 错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不涉及历史观,D 错误。
8.答案:D
解析: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
9.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科学理论指导,C 正确;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造,且吸收众多思想成果,A 错误;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B 错误;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D 错误。
10.答案:C
解析:巴黎公社失败根本原因是当时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C 正确;没有得到农民支持、缺乏统一军事指挥、反动势力强大是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A、B、D 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