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13 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导学案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认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是当地人民反抗殖民压迫和封建统治的必然结果,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体现。2.时空观念:明确不同时期亚非拉各地区民族独立运动的时间、地点及发展脉络,构建时空框架。3.史料实证:运用民族独立运动相关的文献、人物传记等史料,分析运动爆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4.历史解释:阐释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理解不同地区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5.家国情怀:体会亚非拉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斗争的精神,增强对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尊重。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拉丁美洲、亚洲、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主要过程和重要成果;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理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多样性,以及这些运动如何推动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1.背景殖民压迫: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他们掠夺当地的金银等财富,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在矿山和种植园中从事繁重的劳动。例如,在墨西哥的银矿,印第安人每天工作时间长达 12 小时以上,生活条件恶劣。同时,殖民当局还限制殖民地的经济发展,禁止殖民地发展制造业,只允许其生产单一的农产品和矿产品,以满足宗主国的需求。经济发展与民族意识觉醒: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工商业者和种植园主。随着经济的发展,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与宗主国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渴望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此外,启蒙思想的传播也为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许多拉丁美洲的知识分子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外部环境推动: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为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激发了拉丁美洲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斗志。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让拉丁美洲人民看到了摆脱殖民统治的可能性,增强了他们争取独立的信心。同时,19 世纪初,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欧洲受到拿破仑战争的冲击,国力削弱,对殖民地的控制能力下降,这为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提供了有利时机。2.过程与成果法属海地独立:18 世纪末,海地是法国的殖民地,黑人奴隶和混血人种遭受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1791 年,海地爆发了黑人奴隶起义,在杜桑 卢维杜尔的领导下,起义军多次打败法国殖民军。1804 年,海地宣布独立,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海地的独立,极大地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西属拉美独立:1810 年,墨西哥爆发了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起义,伊达尔哥领导了著名的 “多洛雷斯呼声”,揭开了西属拉美独立战争的序幕。随后,各地纷纷响应,独立运动迅速蔓延。在南美洲,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的起义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玻利瓦尔率领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国,被誉为 “南美的解放者”。圣马丁领导军队解放了阿根廷、智利等地。1826 年,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葡属巴西独立:1807 年,葡萄牙王室为躲避拿破仑的进攻,逃亡到巴西。在巴西期间,葡萄牙王室对巴西的经济和政治进行了一些改革,促进了巴西的发展。1822 年,葡萄牙王子佩德罗宣布巴西独立,建立了巴西帝国。巴西的独立,标志着葡萄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统治结束。知识点二:亚洲的觉醒1.背景殖民侵略加剧: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亚洲各国面临着西方列强更为严重的殖民侵略。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控制了亚洲各国的经济和政治。例如,中国在甲午战争后,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开放更多通商口岸,民族危机加深。印度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传统的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受到极大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亚洲一些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在印度、中国等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民族资产阶级逐渐壮大。民族资产阶级为了摆脱殖民统治和封建势力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积极领导或参与民族解放运动。民族民主意识觉醒:在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下,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逐渐觉醒。知识分子通过创办报刊、组织团体等方式,传播民族民主思想,呼吁人民起来反抗殖民统治。例如,印度的国大党成立后,积极宣传民族主义思想,要求印度自治。在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以挽救民族危亡。2.主要事件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905 - 1908 年,印度爆发了以提拉克为首的民族解放运动。提拉克主张通过发动群众,进行暴力斗争,实现印度的完全独立。他领导印度人民开展了抵制英货、罢工等斗争,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虽然这次运动最终失败了,但它激发了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为印度后来的独立运动奠定了基础。伊朗立宪革命:1905 - 1911 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伊朗人民为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外国侵略,要求制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在人民的压力下,伊朗国王被迫召开议会,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宪法。虽然立宪革命最终被镇压,但它打击了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者,传播了民主思想。中国辛亥革命:1911 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这场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知识点三:非洲的抗争1.背景: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非洲几乎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列强在非洲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掠夺非洲的资源,奴役非洲人民。例如,在刚果,比利时殖民者强迫当地人民采集橡胶,对反抗者进行残酷镇压,导致大量非洲人死亡。非洲人民为了捍卫民族尊严,争取民族独立,纷纷起来反抗殖民统治。2.主要斗争埃及抗英斗争:1882 年,英国发动了对埃及的侵略战争。埃及爱国军官阿拉比领导埃及人民进行了英勇抵抗。虽然埃及最终战败,但抗英斗争显示了埃及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决心,激发了非洲人民的民族意识。苏丹马赫迪起义:1881 年,苏丹爆发了马赫迪起义。马赫迪号召人民起来反抗英国和埃及的殖民统治,建立一个平等、公正的社会。起义军经过多年战斗,几乎赶走了英国侵略者,建立了马赫迪国家。虽然马赫迪国家最终被英国镇压,但起义坚持了近 20 年,给英国殖民统治以沉重打击。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1894 年,意大利发动了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抵抗。埃塞俄比亚人民团结一致,英勇奋战,最终在 1896 年的阿杜瓦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迫使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的独立。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是非洲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捍卫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鼓舞了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易错提示1.不要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原因简单归结为单一因素。殖民压迫、经济发展、思想传播以及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2.理解不同地区民族独立运动特点时,要注意其多样性。拉丁美洲多是反抗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亚洲除了反殖民,还面临反封建任务;非洲则主要是反抗列强瓜分,各地区运动的目标、方式和领导力量都存在差异。3.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很多运动经历了多次挫折和失败,如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在初期遭遇失败,要认识到民族独立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探究活动1.探究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异同点:相同点可从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目标等方面分析;不同点可从运动背景、领导力量、斗争方式、成果等方面探讨。例如,拉丁美洲主要是摆脱西葡殖民统治,亚洲部分国家还要反封建,非洲多是抵抗列强瓜分,领导力量有知识分子、封建王公、资产阶级等多种。2.分析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从对殖民体系的冲击、对民族国家建立、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等角度思考。比如,民族独立运动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促进了新兴民族国家的诞生,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等。预习检测1.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启蒙思想的传播B. 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C.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D. 民族意识的觉醒2.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是( )A. 墨西哥B. 海地C. 巴西D. 哥伦比亚3.被誉为 “南美的解放者” 的是( )A. 伊达尔哥B. 杜桑 卢维杜尔C. 玻利瓦尔D. 圣马丁4.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亚洲觉醒的根本原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 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C. 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D.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5.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提拉克主张( )A. 通过和平谈判实现印度自治B. 发动群众进行暴力斗争,实现印度完全独立C. 依靠英国进行改革,实现印度独立D. 联合封建王公推翻英国殖民统治6.中国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是( )A.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C. 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D. 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7.1882 年,领导埃及抗英斗争的是( )A. 阿拉比B. 马赫迪C. 孟尼利克二世D. 提拉克8.苏丹马赫迪起义的目标是( )A. 反抗英国和埃及的殖民统治,建立平等、公正的社会B. 推翻苏丹封建王朝统治C. 争取苏丹的经济独立D. 实现苏丹的工业化9.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 意大利实力较弱B. 埃塞俄比亚人民团结一致,英勇奋战C. 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D. 意大利国内发生革命10.下列关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运动都取得了胜利B. 运动的领导力量都是资产阶级C. 运动的主要目标是反封建D. 运动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C解析: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拉丁美洲的发展,是民族独立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C 正确;启蒙思想传播、美国独立战争影响、民族意识觉醒是推动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A、B、D 错误。2.答案:B解析:1804 年,海地宣布独立,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B 正确;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独立时间晚于海地,A、C、D 错误。3.答案:C解析:玻利瓦尔率领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国,被誉为 “南美的解放者”,C 正确;伊达尔哥领导了墨西哥独立运动的开端,A 错误;杜桑 卢维杜尔领导海地独立运动,B 错误;圣马丁领导军队解放了阿根廷、智利等地,但 “南美的解放者” 主要指玻利瓦尔,D 错误。4.答案:A解析: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亚洲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为亚洲觉醒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是根本原因,A 正确;西方列强侵略加剧是背景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B 错误;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是表现,不是根本原因,C 错误;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D 错误。5.答案:B解析: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提拉克主张发动群众进行暴力斗争,实现印度完全独立,B 正确;提拉克不主张和平谈判、依靠英国改革,A、C 错误;提拉克主要依靠资产阶级和人民,不是联合封建王公,D 错误。6.答案:A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A 正确;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兴中会,在辛亥革命前成立,B 错误;辛亥革命未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C 错误;辛亥革命未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D 错误。7.答案:A解析:1882 年,埃及爱国军官阿拉比领导埃及人民进行抗英斗争,A 正确;马赫迪领导苏丹马赫迪起义,B 错误;孟尼利克二世领导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C 错误;提拉克领导印度民族解放运动,D 错误。8.答案:A解析:苏丹马赫迪起义号召人民反抗英国和埃及的殖民统治,建立一个平等、公正的社会,A 正确;目标不是推翻苏丹封建王朝统治,当时主要是反抗殖民统治,B 错误;争取经济独立表述片面,C 错误;实现工业化不是起义目标,D 错误。9.答案:B解析:埃塞俄比亚人民团结一致,英勇奋战,是抗意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B 正确;意大利实力并不弱,A 错误;国际社会支持不是主要原因,C 错误;意大利国内未发生革命,D 错误。10.答案:D解析: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D 正确;不是所有运动都胜利,如印度初期运动失败,A 错误;运动领导力量有多种,不都是资产阶级,如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由皇帝领导,B 错误;运动主要目标是反殖民,亚洲部分国家还反封建,C 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