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23 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导学案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认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是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理解经济基础对国际关系和时代主题的影响。2.时空观念:明确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在当代世界的发展脉络,从时间维度把握其演变过程,从空间维度了解其在全球不同地区的体现。3.史料实证:运用国际组织报告、各国政策文件、国际会议成果等史料,分析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形成的原因、表现及面临的挑战。4.历史解释:阐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理解不同国家在这一潮流下的角色和行动。5.家国情怀:增强对和平发展的认同,树立全球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理解中国在推动这一时代潮流中的责任与担当。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依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合作;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教学难点理解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内涵和世界意义。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1.和平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造成了数以亿计的人员伤亡和难以估量的财产损失。各国人民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对和平的渴望日益强烈。这种对战争的恐惧和对和平的向往,成为推动和平成为时代主题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核武器的制约:二战后,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性质和规模。核武器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一旦使用,将对整个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打击。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冷战时期拥有大量核武器,形成了 “相互确保摧毁” 的核平衡态势。这种核威慑使得大国之间不敢轻易发动大规模战争,客观上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格局。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任何一场大规模战争都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的崩溃。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各国都更加注重通过和平谈判和协商解决国际争端,而不是诉诸武力。2.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二战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进的科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面临着贫困、落后等诸多问题。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发达国家也需要拓展海外市场,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以实现自身经济的持续增长。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相互需求,使得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主题。科技革命的推动:20 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为代表的科技革命蓬勃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科技的进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以适应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科技革命成为推动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重要动力。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各国的经济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发展是和平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减少贫困、饥饿、疾病等问题,消除不稳定因素,从而为和平奠定坚实的基础。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当今时代的主题。知识点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1.地区热点问题:冷战结束后,虽然世界总体保持和平,但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例如,中东地区长期存在着巴以冲突、伊朗核问题等。巴以冲突涉及领土争端、民族矛盾、宗教信仰等诸多复杂因素,自以色列建国以来,巴以双方多次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伊朗核问题则是伊朗与西方国家在核技术发展上的分歧,西方国家担心伊朗发展核武器会破坏地区军事平衡,而伊朗则强调其核计划用于和平目的。此外,还有朝鲜半岛核问题、俄乌冲突等地区热点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对全球安全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2.全球经济问题: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发达国家在科技、金融、贸易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掌握着全球经济规则的制定权,获取了大部分经济利益。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技术水平落后、贸易条件恶化等原因,在全球经济中处于劣势地位,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同时,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设置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导致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加剧,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3.社会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人口过快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重的人口问题,如粮食短缺、就业困难、教育医疗资源不足等。此外,恐怖主义、毒品泛滥、网络犯罪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也不断上升。恐怖主义组织通过发动恐怖袭击,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安全。毒品泛滥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社会风气恶化等。网络犯罪则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匿名性,进行网络诈骗、黑客攻击等违法活动,给国家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知识点三: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1.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人类面临问题的日益复杂,原有的全球治理体系逐渐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近年来,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逐渐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进行了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提高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同时,一些新的国际合作机制不断涌现,如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它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2.中国的方案与行动: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实践中,中国积极推动 “一带一路” 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合作、人文交流等。截至目前,“一带一路” 倡议已得到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为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等,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易错提示1.不要认为和平与发展已经完全实现。虽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如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等,和平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实现真正的和平与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时,要明确其并非只是一个口号。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具体的实践行动,如 “一带一路” 建设等,旨在推动全球合作,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将其概念化。3.全球经济问题的解决并非一蹴而就。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由来已久,涉及到各国的利益博弈,需要各国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改革全球治理体系等多种方式逐步解决,不能期望短期内彻底解决。探究活动1.探究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依据:从历史教训、现实因素、国际组织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思考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观念的改变,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对和平与发展的影响,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方面的举措和成效。2.分析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世界意义:从促进国际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等方面探讨。思考这一理念如何打破传统国际关系的局限,为各国提供新的合作思路和模式,以及对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推动作用。预习检测1.和平成为时代主题的重要原因不包括( )A. 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B. 核武器的制约C.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D. 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2.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同B. 科技革命的阻碍C.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科技革命的推动D.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3.下列属于地区热点问题的是( )A. 全球气候变暖B. 巴以冲突C. 网络犯罪D. 贸易保护主义4.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 )A. 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B. 发达国家在科技、金融、贸易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大C.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D. 全球经济增长迅速,各国经济差距缩小5.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包括( )A. 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B. 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C. 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D. 建设单极霸权的世界6.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是( )A. 解决地区冲突B. 促进全球经济治理C. 打击恐怖主义D. 推动文化交流7.下列关于和平与发展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和平是发展的重要保障,发展是和平的前提条件B. 和平与发展相互独立,没有关联C. 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D. 发展可以离开和平,和平也可以离开发展8.中国推动 “一带一路” 建设的目的不包括( )A. 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B. 促进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C. 建立中国的霸权地位D. 加强人文交流9.下列属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是( )A. 地区冲突B. 恐怖主义C. 国家间的战争D. 领土争端10.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逐渐增加,主要体现在(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进行了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B. 发达国家主动让出治理权C.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成立了新的全球治理组织D. 全球治理体系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D解析: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核武器的制约、经济全球化的推动都是和平成为时代主题的重要原因,A、B、C 不符合题意;世界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且不是和平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D 符合题意。2.答案:C解析: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发展,以及科技革命的推动,使得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 正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A 错误;科技革命是推动发展的动力,不是阻碍,B 错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援助不是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主要原因,D 错误。3.答案:B解析:巴以冲突是地区热点问题,B 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是环境问题,网络犯罪是非传统安全威胁,贸易保护主义是全球经济问题,A、C、D 错误。4.答案:B解析: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在科技、金融、贸易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大,B 正确;发达国家经济并非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但与发达国家差距仍大,A 错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不占主导地位,C 错误;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各国经济差距未缩小,D 错误。5.答案:D解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不包括建设单极霸权的世界,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6.答案:B解析: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是促进全球经济治理,B 正确;不能解决地区冲突、打击恐怖主义、推动文化交流,A、C、D 错误。7.答案:C解析: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是和平的重要保障,缺一不可,C 正确,A、B、D 错误。8.答案:C解析:中国推动 “一带一路” 建设目的是加强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贸易投资合作、加强人文交流等,不是建立霸权地位,中国坚持和平发展,C 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9.答案:B解析:恐怖主义属于非传统安全威胁,B 正确;地区冲突、国家间战争、领土争端属于传统安全威胁,A、C、D 错误。10.答案:A解析: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逐渐增加,体现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进行了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提高了其代表性和发言权,A 正确;发达国家不会主动让出治理权,B 错误;不是成立新的全球治理组织,C 错误;全球治理体系发生了变革,D 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