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学试题注意事项: 2025.04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中多种结构均具有生物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之间都存在直接联系B.细胞中各种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均为蛋白质和脂质C.叶绿体内膜和线粒体内膜上均含有催化 ATP 合成的酶D.正常生理状态下,生物膜不都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2.细胞外囊泡(LEV)能够携带蛋白质、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在细胞间传递信息。SIRT5 可使 P53蛋白活性降低,从而使细胞异常增殖,导致肿瘤形成。研究发现,植物乳杆菌来源的细胞外囊泡(LEV)能够被结肠癌细胞摄取,并抑制SIRT5 的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乳杆菌形成LEV的过程与高尔基体有关B. LEV 被结肠癌细胞摄取的过程需要细胞膜蛋白的识别C. LEV 被结肠癌细胞摄取后可抑制细胞异常增殖D. P53 基因可能属于抑癌基因3.下列关于微生物细胞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醋酸菌细胞中存在将乙醇转化为醋酸和CO 的酶B.酵母菌细胞中催化酒精生成的酶只能在活的酵母菌细胞中发挥作用C.乳酸菌细胞中的呼吸酶可催化葡萄糖分解为乳酸,并释放大量能量D.霉菌细胞中存在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和小分子肽的酶4.研究发现植物可通过产生褪黑素抵抗低温胁迫,为了研究外施褪黑素(MT)对植物体内色素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选择某高粱品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 CK 表示常温组、LT 表示低温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提取叶片中的光合色素时,应向研钵中加入的药品是无水乙醇和B.常温下褪黑素对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无显著影响C.低温处理导致叶绿素a和叶绿素b显著减少,这两种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D.在低温胁迫下外施褪黑素可促进叶绿素a的合成或抑制叶绿素a的降解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生长素均可促进细胞伸长,进而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增加对水分的吸收B.脱落酸可促进气孔关闭,减少水分的蒸发C.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及生理效应均与植物激素类似,且效果稳定D.乙烯合成抑制剂可减少植物体内乙烯的含量,从而延缓叶片的衰老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蛋白饮食,但当机体摄入蛋白质过多时,代谢产生的终产物尿酸、乳清酸、尿素等增多,使肾脏的排泄压力增大,严重时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痛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蛋白的消化和组织蛋白的合成均发生在内环境中B.高尿酸血症的出现说明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C.血浆和原尿中的尿酸、乳清酸和尿素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若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7.如图是咳嗽反射的部分示意图,其神经中枢位于脑干,乙酰胆碱和胆碱均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据图推测,迷走神经属于自主神经,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过程消耗ATPB.乙酰胆碱和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引起 Na 内流C.脑干控制的咳嗽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D.咳嗽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声门呼吸肌8.如图是物质循环示意图,关于该图以及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a为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固定(B.图中d 表示分解者,a的同化量以遗体残骸、下一营养级粪便的形式流入dC.若该生态系统含有难降解的重金属,则该物质可能在f、g体内含量最高D.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最长的食物链为a→c→f→d9.荞麦有明显的蜜腺易吸引某些昆虫,大部分传粉昆虫是为采集花粉或取食花蜜而来。其中某种蜜蜂访花时通常会先停落在花朵的边缘并寻找花蜜,然后用中、后足不断地刮刷花药,收集花粉,使其全身沾满花粉,在吸食花蜜时,沾满花粉的身体与柱头接触即可完成传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荞麦具有蜜腺与蜜蜂等传粉昆虫的选择作用有关B.因不同昆虫均采集或取食荞麦花粉,故其具有相同的生态位C.传粉昆虫的种群密度会影响荞麦种群的结实率D.荞麦蜜腺诱虫,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与稳定的作用10.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时,可用PEG 诱导原生质层融合B.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通常至少需要配制3种激素浓度和比例不同的培养基C.外植体脱分化过程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D.对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获得所需优良品种11.堆肥是一种对餐饮业产生的易腐垃圾处置的重要手段。为了研究高温预处理对堆肥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混合物料于室温下放置4h,作为常规堆肥(CC)组;混合物料在高温预处理装置中以85℃处理4h,取出后置于阴凉处冷却,作为高温预处理堆肥(HPC)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热量积累,导致堆肥内部温度逐渐升高B.高温预处理可促进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缩短易腐垃圾处置的时间C.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有些种类的微生物数量逐渐增多,有些种类的微生物数量减少D.筛选嗜热菌时,可在温度最高时取样,稀释后通过平板划线法接种12.如图是某二倍体植物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时期①中 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都能催化 DNA 解旋为单链B.时期②与时期③相比,移向细胞每一极的染色体数相等、DNA数不等C.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与时期⑤中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有关D.时期③中该植物细胞中的所有等位基因均会发生分离13.施马伦贝格病毒(SBV)主要感染牛、绵羊和山羊等反刍动物。核衣壳蛋白(N)是该病毒的主要抗原。SBV的遗传物质为单股负链RNA(不具有翻译功能,其互补链具有翻译功能),其复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毒RNA 中的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相等B.该病毒能利用宿主细胞中的 DNA 聚合酶进行自我复制C.该病毒的核衣壳蛋白(N)能被其感染动物的 B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和结合D.若该病毒RNA中含有m个A,则其复制一次得到一个负链RNA需要A的数量为2m14.二斑叶螨是苹果的主要害虫,每年叶螨危害可导致苹果减产10%~30%。其成螨和幼若螨主要聚集在叶片背面,以叶片汁液为食,危害极大。研究人员调查了不同二斑叶螨种群对杀螨剂阿维菌素的抗性(抗性与敏感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2019 年 2022年种群 敏感纯 杂合 抗性纯 敏感纯 杂合 抗性纯合体/个 体/个 合体/个 合体/个 体/个 合体/个敏感种群 47 0 0 48 0 0礼泉种群 0 2 43 0 1 45运城种群 0 1 46 0 0 46石林种群 45 1 0 46 1 0A.二斑叶螨含有的全部抗性基因和敏感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B.二斑叶螨和苹果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调查二斑叶螨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C.2019年和2022年礼泉种群的抗性基因频率分别为44%和45.5%D.礼泉种群和运城种群对阿维菌素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可通过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降低其抗药性15.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ZW 型。鸡的黑羽与灰羽由基因 A/a和B/b共同控制,基因B/b位于Z染色体上,基因 A/a位置未知。现将黑色羽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F ,F 的雌性个体中黑羽有48只,灰羽有80只;雄性个体中黑羽有96 只,灰羽有32只。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B.黑色羽亲代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C. F 雌性黑羽个体的基因型有2种,其中杂合子的比例为2/3D.若让 F 中黑羽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中黑羽个体所占比例为3/1016.修建铁路或高速公路可能会使某些野生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减少人类活动干扰,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野生生物的某种未知功能的基因进行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栖息地破碎化可阻止不同种群的基因交流,有利于种群的进化C.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使某些中间营养级的生物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呈“J”形增长D.栖息地丧失可使某野生物种的环境容纳量降低,但不影响物种丰富度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 小题,共52分。17.(10分)盐地碱蓬是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土著植物,互花米草是为了保护滩涂引进的北美植物。为了研究CO 浓度升高对两种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 ,净光合速率可通过测定 ( (O_{2}的相关量)表示。(2)据图分析,6:00~8:00期间,制约互花米草光合速率的因素可能为 (写出1点即可)。(3)总体而言,( 浓度升高对 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程度更大。14:00时, 浓度升高能够 (填“促进”或“抑制”)盐地碱蓬的光反应,原因是 。(4)光补偿点是指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是指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要的最低光照强度。据图分析,( 浓度升高时盐地碱蓬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变化分别为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8.(10分)胰岛素可作用于肝细胞调节血糖平衡。为研究雌激素是否能提高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研究人员以小鼠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雌激素产生的主要部位是卵巢,其能作用于肝细胞的原因是 。(2)胰岛素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促进血糖进入肝细胞氧化分解、 、 ,从而降低血糖,与该过程相抗衡的激素有 (写出2种即可)。(3)该实验设计假手术组的目的是 。据实验结果分析,雌激素使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填“增强”或“减弱”)。(4)为进一步研究雌激素对血糖平衡调节的影响,研究人员选择生理状况良好的小鼠和雌激素受体(ER)基因敲除的小鼠进行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一段时间后,若抽血检测发现ER基因敲除小鼠体内的 (写出2种即可)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小鼠,则可说明雌激素能够加快机体糖代谢及增加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19.(9分)深处沙漠腹地的青土湖湿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气候环境。下表是对该湿地浮游植物物种数量的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门类 物种数量(占该月总物种数量的比例/%)存季 夏季 秋季硅藻门 58(58.00) 36(60.00) 40(63.49)绿藻门 24(24.00) 10(16.67) 10(15.87)蓝藻门 10(10.00) 7(11.67) 6(9.52)隐藻门 3(3.00) 2(3.33) 3(4.76)裸藻门 2(2.00) 3(5.00) 1(1.59)金藻门 2(2.00) 1(1.67) 2(3.17)甲藻门 1(1.00) 1(1.67) 1(1.59)总物种数量/种 100 60 63(1)调查青土湖湿地浮游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 (填“样方法”或“抽样检测法”),据表可知,该湿地丰富度最高的植物类群是 。(2)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湿地的优势种,除调查某物种的种群数量外,还需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该湿地不同季节的优势种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 特点。(3)绘制能量金字塔时,需要将 数值转换为相应面积(或体积)的图形,并将图形按照营养级的次序排列,该湿地的能量金字塔 (填“会”或“不会”)呈现上宽下窄的倒置现象,原因是 。(4)青土湖湿地因水位下降,一度干涸为一片草湖,后来通过人工输水,湖面面积逐渐扩大,区域内的植被得到水源滋养后生长茂盛,该过程青土湖湿地发生的演替类型为 ,与裸岩上的演替相比,该种演替的特点是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演替速度快、 。20.(11分)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但盐胁迫会严重影响大豆植株的生长。研究人员欲将酵母菌细胞中的耐盐基因 ENAI 导入大豆体内以提高其耐盐性,如图为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的部分结构。回答下列问题:注:LB为T-DNA 的左侧,RB为 T-DNA的右侧,P35S为启动子,T35S 和 Nos均为终止子,Bar 基因为抗草甘膦(除草剂)基因。(1)利用PCR 方法从酵母菌基因组中扩增ENAI 基因时需根据 设计引物,PCR 反应体系中除加入 ENAI 基因、4种脱氧核苷酸等物质外,还需加入 酶。(2)为了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正向插入,可选用图中的引物 对其进行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若结果为 (填“获得扩增产物”或“未获得扩增产物”),则说明 ENAl 基因正向插入。(3)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采用的方法为 ,得到转基因大豆植株后,研究人员对转基因大豆T ~T 代进行了PCR 及电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 kb=1000 bp):图中1组为标准对照组,2组为加水对照组,3组为加入野生型大豆DNA 的PCR产物组,则4~7组为加入 组,已知ENAI 基因扩增条带大小为550 bp,Bar基因扩增条带大小为441 bp,则图 表示扩增的基因为ENAl,连续三代 PCR 检测结果说明 。(4)Bar基因为抗草甘膦基因,大豆在生长过程常喷洒草甘膦进行除草,推测该实验在转入ENAI 基因的同时还转入 Bar 基因,目的是排除 。从分子水平检测转基因大豆体内目的基因是否完成了表达,可采用 方法。21.(12分)某二倍体植物的抗病与感病为一对相对性状,研究人员用纯合抗病品系甲、乙、丙分别与感病品系丁杂交得到 F ,F 自交得到 ,实验结果见下表。不考虑染色体互换、突变等情况,回答下列问题:实验 杂交组合 F 表型及比例 F 表型及比例1 甲×丁 全部抗病 抗病:感病=3:12 乙×丁 全部抗病 抗病:感病=3:13 丙×丁 全部抗病 抗病: 感病=63: 1(1)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至少受 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遵循 定律。(2)实验3中,F 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与丙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3)已知甲和乙的抗病基因不同,为了进一步判断甲和乙的抗病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还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可设计实验为 ,若实验结果为 ,则说明甲和乙的抗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4)为了使甲品系植株同时能抗除草剂,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2个抗除草剂基因A 随机插入甲品系植株体内,得到了既抗病也抗除草剂的植株戊,若导入情况如上图所示,则该植株减数分裂产生 种雄配子,植株戊自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 (只要有一个抗除草剂基因,即可表现为抗除草剂性状)。吕梁市2025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5.4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B 【解析】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和细胞膜之间通过囊泡转化,不是直接联系,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之间直接相连,A错误;细胞中各种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均为蛋白质和脂质,B正确;叶绿体内膜上不含有催化ATP合成的酶,C错误;正常生理状态下,各种生物膜都具有相似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即都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D错误。故答案为B。2. A 【解析】植物乳杆菌属于原核细胞,不含高尔基体,A错误;LEV 被结肠癌细胞摄取的过程为胞吞,需要细胞膜蛋白的识别,B正确;LEV被结肠癌细胞摄取后可抑制SIRT5 的功能,P53蛋白活性升高抑制细胞异常增殖,C正确;P53基因可能属于抑癌基因,D正确。故答案为A。3. D 【解析】醋酸菌细胞中存在将乙醇转化为醋酸的酶,但该过程不产生CO ,A错误;酵母菌细胞中催化酒精生成的酶在细胞中和细胞外均能发挥作用,B错误;乳酸菌细胞中的无氧呼吸酶可催化葡萄糖分解为乳酸,并释放少量能量,C错误;霉菌细胞中存在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和小分子肽的酶,D正确。故答案为D。4. A 【解析】提取叶片中的光合色素时,应向研钵中加入的药品是无水乙醇、SiO 和CaCO ,A错误;常温下褪黑素对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无显著影响,B正确;低温处理导致叶绿素a和叶绿素 b显著减少,这两种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C正确;据图可知,与LT组相比,LT+MT组中叶绿素a含量增加,说明在低温胁迫下外施褪黑素可提高叶绿素 a的含量,但不能确定提高的机制是促进叶绿素a的合成还是抑制叶绿素a的分解,D正确。故答案为A。5. C 【解析】赤霉素、生长素均可促进细胞伸长,进而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增加对水分的吸收,A正确;脱落酸可促进气孔关闭,减少水分的蒸发,B正确;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且效果稳定,但分子结构可能完全不同,C错误;乙烯合成抑制剂可减少植物体内乙烯的含量,从而延缓叶片的衰老,D正确。故答案为C。6. B 【解析】食物蛋白的消化在消化道,组织蛋白的合成在细胞内,均不在内环境中,A错误;正常情况下,机体会通过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所以当出现高尿酸血症时,表明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B正确;血浆属于内环境成分,原尿中的尿酸、乳清酸和尿素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错误;若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D错误。故答案为B。7. B 【解析】自主神经是指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迷走神经属于传入神经,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过程消耗ATP,A错误;乙酰胆碱和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引起 内流,B正确;脑干控制的咳嗽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受大脑皮层的控制,C错误;咳嗽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声门呼吸肌,D错误。故答案为B。8. D 【解析】图中a为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将( 制造成有机物,或利用无机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化学能将CO 制造成有机物,A正确;图中d表示分解者,a的同化量以遗体残骸以及下一营养级粪便的形式流入d,B正确;若该生态系统含有难降解的重金属,则该物质在最高营养级f、g体内含量最高,C正确;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食物链不含分解者d,D错误。故答案为D。9. B 【解析】荞麦具有蜜腺与蜜蜂等传粉昆虫的选择作用有关,A正确;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故采集或取食荞麦花粉的不同昆虫,因其占用空间或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生态位,B错误;传粉昆虫的种群密度会影响荞麦种群的结实率,C正确;荞麦蜜腺诱虫,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与稳定的作用,D正确。故答案为B。10. A 【解析】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时,可用 PEG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A错误;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脱分化所需培养基和诱导生芽、生根培养基中含有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及比例不同,故至少需要配制3种激素浓度和比例不同的培养基,B正确;外植体脱分化过程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C正确;对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获得所需优良品种,D正确。故答案为A。11. D 【解析】在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热量积累会导致堆肥内部温度逐渐升高,A正确;高温预处理可使堆肥温度提前达到最大温度,说明高温预处理可促进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缩短易腐垃圾处置的时间,B正确;温度较低时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刚刚开始,此时堆肥材料中微生物的数量相对较少,经过一段时间的代谢和增殖,微生物的数量逐渐增多,并使堆肥温度逐渐升高,该过程中不耐热的微生物大量死亡,而耐高温的微生物数量逐渐增多,C正确;筛选嗜热菌时,可在温度最高时取样,但平板划线法不需要对微生物菌液进行稀释,D错误。故答案为D。12. B 【解析】分析题图:图中①~⑤是某二倍体植物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图像,其中时期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时期②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期③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期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时期⑤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DNA 聚合酶不能催化DNA解旋,A错误;时期②③相比,移向细胞每一极的染色体数相等,但时期③中移向细胞每一极的染色体均含染色单体,时期②中移向细胞每一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故DNA数不相等,B正确;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与时期⑤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有关,C错误;时期③中该植物细胞中所有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均会发生分离,而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等位基因则不会分离,D错误。故答案为B。13. C 【解析】该病毒的 RNA为单链RNA,故其含有的嘌呤碱基数不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数,A错误;宿主细胞中的 DNA 聚合酶催化DNA复制,不能催化以 RNA 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B错误;该病毒的核衣壳蛋白(N)能被其感染动物的B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和结合,C正确;若该病毒RNA中含有m个A,则其复制时需先合成与负链RNA互补的正链RNA,再以正链RNA为模板,复制出负链RNA,需要A的数量为A+U的数量,D错误。故答案为C。14. D 【解析】二斑叶螨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A错误;二斑叶螨和苹果之间的种间关系为寄生,调查二斑叶螨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B错误;2019年和2022年礼泉种群的抗性基因频率分别为(43×2+2)/(43+2)×2≈97.78%和( C错误;礼泉种群和运城种群对阿维菌素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可通过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降低其抗药性,D正确。故答案为D。15. D 【解析】F 雌性个体中黑羽:灰羽=3:5,雄性个体中黑羽:灰羽=3:1,由此确定亲代的基因型为 AaZ W、AaZ Z ,A、B 项正确;F 黑羽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1/3AAZ W、2/3AaZ W,F 黑羽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1/6AAZ Z 、1/6AAZ Z 、2/6AaZ Z 、2/6AaZ Z ,F 中黑羽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中 A 的概率为1-2/3×2/3×1/4=8/9,Z Z +Z / =1-1/2×1/4=7/8,黑羽个体所占比例为8/9×7/8=7/9,C正确、D错误。故答案为D。16. A 【解析】对野生生物的某种未知功能的基因进行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正确;栖息地破碎化可阻止不同种群的基因交流,不利于产生变异,故不利于种群的进化,B错误;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会被捕食者捕食,故其不可能呈“J”形增长,C错误;栖息地丧失可使野生物种的环境容纳量和物种丰富度均降低,D错误。故答案为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 小题,共52分。17.(1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1)CO 浓度、植物种类、时间(写不全不得分)单位叶面积O 释放速率(或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O 的释放量,2分,写出一点即可,不写单位时间或单位叶面积不扣分)(2)光照强度(或温度、酶的活性)(3)盐地碱蓬 促进暗反应速率加快(1分),可为光反应提供更多的 ADP、Pi、 从而使光反应速率加快(1分)(共2分)(4)减小 增大【解析】(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 CO 浓度、植物种类、时间,净光合速率可通过测定该植物单位叶面积O 释放速率或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O 的释放量。(2)6:00~8:00期间,升高CO 浓度不能提高互花米草的光合速率,此时制约光合速率的因素可能为光照强度、温度、酶的活性。(3)根据实验结果可知,CO 浓度升高对盐地碱蓬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程度更大,14:00时,( 浓度升高能够促进盐地碱蓬的光反应,原因是暗反应速率加快,可为光反应提供更多的ADP、Pi、NADP ,从而使光反应速率加快。(4)据图分析,CO 浓度升高时盐地碱蓬的净光合速率升高,故其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变化分别为减小、增大。18.(1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1)肝细胞含有雌激素的特异性受体(2分)(2)合成肝糖原 转化为(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2分,写出一种给1分)(3)排除手术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合理即可) 增强(4)胰岛素、葡萄糖(血糖)(2分,写出一点给1分)【解析】(1)雌激素产生的主要部位是卵巢,其能作用于肝细胞的原因是肝细胞含有雌激素的特异性受体。(2)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并在肝细胞内氧化分解供能、转化为糖原及非糖物质等,从而降低血糖。故胰岛素与肝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可使肝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3)该实验设计假手术组的目的是排除手术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据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雌激素通过提高肝细胞胰岛素受体IRS-1和IRS-2基因的表达,增强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4)胰岛素可降低机体内的血糖含量,由题意可知,雌激素能够加快机体糖代谢及增加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敲除小鼠雌激素受体(ER)基因,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从而影响肝细胞中糖代谢途径,导致小鼠体内葡萄糖含量升高,由于血糖浓度的升高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为维持机体血糖的稳定,胰岛素的含量会增加,因此 ER 基因敲除小鼠体内的胰岛素、葡萄糖(血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小鼠。19.(9分,每空 1分)(1)抽样检测法 硅藻门(2)该物种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 季节性(3)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 不会 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总是逐级递减的(4)次生演替 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解析】(1)调查浮游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抽样检测法。据表可知,该湿地硅藻门的物种数量最多,故其是丰富度最高的类群。(2)优势种是指数量多且对其他物种影响很大的物种,因此为了确定该湿地的优势种,除调查物种的种群数量外,还需调查它们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群落的季节性是指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调查结果显示,该湿地不同季节的优势种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特点。(3)绘制能量金字塔时,需要将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转换为相应面积(或体积)的图形,并将图形按照营养级的次序排列。该湿地的能量金字塔不会呈现上宽下窄的倒置现象,原因是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总是逐级递减的。(4)青土湖湿地因水位下降,一度干涸为一片草湖,后来通过人工输水,湖面面积逐渐扩大,区域内的植被得到水源滋养后生长茂盛,该过程青土湖湿地发生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与裸岩上的演替相比,该种演替的特点是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演替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20.(11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1)ENA1 基因两侧的碱基序列 耐高温的 DNA 聚合(或 TaqDNA 聚合)(2)1、4 获得扩增产物(3)农杆菌转化法 转基因大豆DNA 的 PCR 产物 A Bar和ENA1 基因已经分别转入受体大豆中(1分),且在转基因大豆不同代际间能够稳定遗传(1分)(共2分)(4)草甘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抗原—抗体杂交(或PCR)【解析】(1)利用PCR 方法从酵母菌基因组中扩增ENA1 基因时需根据ENA1 基因两侧的碱基序列设计引物,PCR 反应体系中除加入 ENA1 基因、4种脱氧核苷酸等物质外,还需加入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或 TaqDNA 聚合酶。(2)为了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正向插入,可选用图中的引物1和引物4对其进行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若结果为获得扩增产物,则说明 ENAI 基因正向插入。(3)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采用的方法为农杆菌转化法。图中1组为标准对照组,2组为加水对照组,3组为加入野生型大豆DNA的PCR产物组,则4~7组为加入转基因大豆DNA的 PCR 产物组,已知 ENAl 基因扩增条带大小为550 bp,Bar基因扩增条带大小为441 bp,则图A 表示扩增的基因为 ENAI。连续三代 PCR 检测结果说明 Bar和ENA1 基因已经分别转入受体大豆中,且在转基因大豆不同代际间能够稳定遗传。(4)Bar基因为抗草甘膦基因,大豆在生长过程常喷洒草甘膦进行除草,推测该实验在转入ENA1 基因的同时还转入 Bar 基因,目的是使转基因植物能够抗草甘膦,从而排除草甘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检测转基因大豆体内目的基因是否完成了表达,可采用PCR 或抗原一抗体杂交方法。21.(12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1)3 (分离和)自由组合(2)26 56/63(或8/9)(2分) 1/63(2分)(3)让甲和乙杂交,F 自交(或测交),观察F 的表型及分离比(2分) 抗病:感病=15:1(4)4 (抗病)抗除草剂:(抗病)不抗除草剂=15:1【解析】(1)根据实验3可知,F 自交,F 分离比为63:1,可确定该对相对性状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遵循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2)假设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为 A/a、B/b、D/d,则实验3的 基因型为AaBbDd,F 基因型共有27种,感病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dd,故抗病植株的基因型共有2 种,其中纯合子为1AABBDD、1AABBdd、1AAbbDD、laaBBDD、1AAbbdd、laaBBdd、1aabbDD,故杂合子的比例为56/63(或8/9),与丙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63。(3)甲、乙抗病基因不同,可知两者互为非等位基因,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或非同源染色体上,为了进一步判断,可让甲和乙杂交,F 自交,若 的表型及比例为抗病:感病=15:1,则说明甲和乙的抗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4)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据图可判断,戊植株减数分裂时产生4种雄配子,分别为含1个抗病基因1个抗除草剂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1个抗病基因2个抗除草剂基因、只含1个抗病基因、1个抗病基因1个抗除草剂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该植株自交,子代(抗病)抗除草剂:(抗病)不抗除草剂=15: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