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走进生物学实验室 第2课时课件(共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1走进生物学实验室 第2课时课件(共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一节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
第一章 认识细胞
Hi
苏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常用的生物学实验器具及其用途,能够正确使用一些常用的实验器具
2
了解生物学实验室的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添加小标题
课前导入
实验中,除了显微镜我们还经常使用其他的实验器具。认识这些器具并了解它们的特定用途,是我们顺利完成各项实验的前提。
认识常用的其他实验器具
放大镜
刀片
研钵
解剖盘
镊子
酒精灯
三脚架
砝码
托盘天平
量筒
药匙
试管
滴管
烧杯
试剂瓶
培养皿
陶土网
剪刀
认识常用的其他实验器具
观察器具
放大镜
放大镜等
观察肉眼看不见的物体要用显微镜;观察肉眼能看见,但是看不清的物体使用放大镜。
认识常用的其他实验器具
解剖器具
解剖盘
剪刀
镊子
刀片
解剖盘,剪刀,镊子,刀片等
认识常用的其他实验器具
计量器具
量筒
托盘天平(含砝码)
量筒,托盘天平(含砝码)等
用来量取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
用来称量物体重量
认识常用的其他实验器具
加热器具
酒精灯
三脚架
陶土网
酒精灯,三脚架,陶土网等
注意事项:
加热后的器具借助书套或木夹拿取;加热液体试管口远离自己和他人;酒精灯火焰正确使用酒精灯灯罩熄灭;废弃药品材料需按要求进行无公害处理,不能随意倒入水槽或垃圾桶
认识常用的其他实验器具
通用器具
烧杯
试管
试剂瓶
培养皿
研钵
滴管
药匙
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滴管,药匙等
遵循实验室安全准则
实验开始前,应该学习实验室常见的安全标识,不要随意触摸或启动仪器设备。
当心爆炸 当心腐蚀 当心伤手 当心中毒 当心触电 当心火灾
遵循实验室安全准则
实验过程中,必须先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严格按照实验规范进行实验,特别要注意安全操作。
所有的药品都应该远离火焰;
禁止随意混合或加热实验试剂;
禁止加热密闭的容器或外部尚未完全干燥的玻璃器皿;
注意安全使用锋利、尖锐的器具等。
遵循实验室安全准则
如果发生事故要正确处理,如:
实验结束后,应该按要求处理实验生物,并彻底清洗实验器具等;使用过的化学试剂应该倒入专门的废液缸,而不能随意倒入水池;离开实验室前,要认真洗手,并关闭实验室的水、电设备和门窗
开展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科学探究
过程
提出问题
1
作出假设
2
实验
3
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4
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
开展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始。如果留心观察,我们会在生活和生产中发现许多令人疑惑的问题。
蛆是从哪儿来的?
开展科学探究
作出假设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假设未必与事实相符,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
假设蛆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开展科学探究
实验
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包括实验操作、观察、调查和收集证据等过程。
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分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实验
对照组:
实验组:
有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不进行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在对照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其他因素都应该相同。
开展科学探究
实验
对照实验:
同样大小的玻璃碗上是否覆盖有纱布
碗口敞开
(对照组)
碗口覆盖纱布
(实验组)
实验变量:
肉与蝇是否直接接触
开展科学探究
实验
用纱布覆盖的碗中的肉腐
烂了,但是没有产生蛆。
实验现象:
开展科学探究
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我的结论是:蛆不是
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得出初步结论后,我们通常应该重复进行几次实验,以确认获得的证据是一致的,这样才能得出最终结论。
在科学探究中,还要采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观点,并与他人交流。
开展科学探究
我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碗中的肉都腐败了,这时候我该怎么做才能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呢?
设置对照实验、
控制单一变量、
增加实验重复次数
开展科学探究
开展科学探究时,我们必须树立什么样的科学态度呢?
开展科学探究时,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当科学探究的结论与原有的知识矛盾时,在重复实验的基础上,应该大胆地质疑并修正原有的知识。
早期的显微镜
开展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①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
②解决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③科学探究还需要通过实验等方式来获得证据;
④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实验次数等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
⑤分析与判断证据等是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此外,还要善于表达和交流。
课堂小测
1.下列关于生物实验常用器具的用途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工具
B.培养皿可用来盛放培养液
C.载玻片是用显微镜观察时托载标本的玻璃片
D.量筒可以用来称量固体的体积
D
解析:酒精灯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加热工具,它可以提供稳定的热源,用于加热试管、烧杯等容器中的液体或固体物质,A正确。培养皿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器皿,它通常用于盛放培养液或固体培养基,以培养微生物或细胞,B正确。载玻片是生物学实验中用于显微镜观察的玻璃片,它通常用于托载标本,如细胞、组织切片等,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C正确。量筒是生物学实验中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器具,它通常具有刻度,可以准确测量液体的体积。然而,量筒并不能用来称量固体的体积,因为固体的形状和密度可能不均匀,无法准确测量。称量固体通常使用天平等器具,D错误。
课堂小测
2.走进生物学实验室,我们会看到许多实验器具,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用的加热工具是③
B.用②来吸取试剂时,要将试剂吸入胶头
C.①通常用于夹取材料
D.培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时要用到④
B
解析:酒精灯是生物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工具,用于加热试管、烧杯等容器中的液体或固体,A正确。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在使用时,我们应该将滴管伸入试剂瓶内,挤压胶头以排出空气,然后松开胶头使试剂吸入滴管内。但这里的描述“要将试剂吸入胶头”是不准确的,因为试剂是吸入滴管的管体中,而不是胶头内,并且有些试剂具有腐蚀性,若吸入胶头会受到腐蚀,B错误。①镊子是一种常用的夹取工具,在生物学实验中通常用于夹取小块材料、玻片、盖玻片等物品,C正确。④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培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的容器,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D正确。
课堂小测
3.小明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他想探究原因。根据已有知识他提出了看法:金鱼发生浮头现象与水中的溶氧量有关,这属于实验研究过程中的(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定实验计划 D.实施计划并得出结论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根据已有知识小明提出了看法:金鱼发生浮头现象与水中的溶氧量有关,这属于实验研究过程中的作出假设。故选B。
B
课堂小测
4.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下列不能作为科学探究问题的是( )
A.怎样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B.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C.校园中哪种植物最漂亮 D.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
解析:校园中哪种植物最漂亮,是个人的审美、喜好,没有一定的标准,不能作为科学探究的问题,C符合题意。
C
感谢大家欣赏
Hi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