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人体的营养 能力提优测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人体的营养 能力提优测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下册

资源简介

4.2 人体的营养 能力提优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小明只爱吃肉,不爱吃水果和蔬菜,长此以往会造成身体缺少 (  )
A.无机盐和脂肪 B.维生素和无机盐
C.蛋白质和维生素 D.蛋白质和脂肪
2.实验证明,维生素B1在140 ℃时不会被分解破坏。有人做馒头时爱加较多的碱,长此以往容易患神经炎、食欲不振。这是因为 (  )
A.较高的温度破坏了维生素B1
B.面粉中缺乏维生素B1
C.碱能破坏维生素B1
D.患者不能吸收维生素B1
3.正值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应多吃鱼、奶、蛋、瘦肉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无机盐
4.某成年人的血常规化验单显示:此人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测定值均低于正常参考值,医生诊断他患有贫血。根据病情,医生建议他在日常饮食中应该多吃 (  )
A.含钙丰富的营养品
B.能增强抵抗力的营养品
C.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D.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5.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了测定,使用相同的实验器材,让其充分燃烧后给水加热,实验结果如下: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①
水/毫升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2.2 1.4 3.0 1.3
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等食物中,所含能量最多的是哪种食物 ①应该设置为多少克 (  )
A.花生仁、20克 B.黄豆、10克
C.大米、15克 D.核桃仁、20克
6.《千金方》是我国唐代“药王”孙思邈的著作,书中提到可以用猪肝来治疗雀目(夜盲症)。猪肝中针对夜盲症的有效物质是 (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7.小肠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 (  )
①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②小肠长5~6米 ③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 ④小肠的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口腔是消化淀粉最主要的场所
B.胃液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脂肪
C.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
D.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多种消化酶
9.关于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①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分泌的消化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C.③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脂肪的酶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10.吃饭时应细嚼慢咽,主要原因是 (  )
A.有利于品尝味道
B.可以避免吃进异物
C.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D.可以避免食物进入气管
11.下列能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 (  )
①唾液 ②胃液 ③胆汁 ④肠液 ⑤胰液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12.下列关于消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咀嚼馒头时,口腔内有甜味是因为唾液将淀粉消化成了麦芽糖
B.蛋白质的初始消化场所是胃,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成氨基酸
C.肝脏可以产生胆汁,并储存在胆囊中,胆汁可以乳化脂肪
D.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最终消化成脂肪微粒被人体吸收
13.小明同学的午餐食谱是米饭、炸带鱼、炒肉片。从合理营养的角度分析,该食谱中还应增加的是 (  )
A.香肠 B.红烧肉
C.蔬菜拼盘 D.糖醋排骨
14.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蔬菜和水果要洗净或去皮后才能食用
B.食品只要不发霉或不变味都可以食用
C.我国食品市场准入标识的符号是“QS”
D.发芽的马铃薯不能食用
15.“舌尖上的安全,味蕾上的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购买包装食品时,只需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B.没有生产厂家的袋装小食品味道好,可以多吃
C.买肉时一定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
D.饮料中含有防腐剂、香精或人工色素等,口感好,可以经常饮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5分)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合理营养的知识,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图1为消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平衡膳食宝塔,图3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④]分泌的消化液能促进图2中第    层食物的消化,该消化液中    (填“含有”或“不含”)消化酶。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阶段,在保证摄入足够的图2中第一、第二层食物的同时,还应多吃一些处于第三、第四层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以提供丰富的      。
(2)图3中的①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经过该过程后生成的物质是    ,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葡萄糖。
17.(5分)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版)》推荐多样化、均衡化、适量化的饮食形态,主要体现在谷薯类应占据全日食品摄入量的50%以上;蔬菜类应占据全日食品摄入量的25%左右;水果类应占据全日食品摄入量的10%左右;肉类每日不超过175克;推荐每日适量食用奶及奶制品,且每日不超过300克。另外,针对不同人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版)》提出了细致的饮食建议,主要体现在老年人应适量增加高蛋白质食物和含钙质食物的摄入,女性应适度增加含铁质和钙质食物的摄入。
资料二: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儿童的超重肥胖率逐年持续上升,主要原因是缺乏锻炼和经常吃高热量食物,如快餐、烘焙食品和超市内的各种零食等,儿童超重肥胖直接威胁到了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小胖”长大后很有可能变成“大胖”,从而增加成年后患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风险。
(1)食物中的淀粉是人体主要的      物质。根据资料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版)》的推荐,我们每天都要吃较大比例的      类;另外,蔬菜和水果的总量应占据全日食品摄入量的    左右。
(2)根据资料二分析,我国儿童可能因为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并部分转化为      ,作为备用能源物质储存在体内,从而出现肥胖。
(3)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该常吃富含      的奶、蛋、鱼、瘦肉等食物,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
18.(5分)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由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脂肪消化程度的曲线是Y,判断理由是        。
(2)淀粉的消化是从A(口腔)开始的,其内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是    。
(3)脂类物质首先要经过胆汁的物理性消化,然后在       (填消化液名称)的作用下被完全消化。
(4)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  ]    ,它除了很长,还有          这两种结构的存在,增大了吸收面积。
19.(5分)某校生物学科技活动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四种处理(其中①组的处理模拟了口腔中牙齿、舌、唾液的作用,②③④组的处理都是①组的对照实验):
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
④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4号试管中,不搅拌。
请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四支试管中的馒头碎屑与馒头块、唾液与清水的量都应    。
(2)当以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    两种处理作为对照实验。
(3)①与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    的作用。
(4)将1号和2号试管放在37 ℃(相当于人体体温)的温水中保持约5分钟,然后同时取出两支试管冷却,再分别往冷却后的两支试管里滴入2滴碘液并摇匀,这时可以看到试管内颜色变蓝的是    号试管,原因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B C C D D A D D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D D C B C
1.B 解析: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因此“只爱吃肉,不爱吃水果和蔬菜”会造成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积累过多,从而导致肥胖,同时还会导致体内缺乏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因此,B项符合题意。
2.C 解析:维生素B1在140 ℃时不会被分解破坏,但经常食用含碱较多的馒头容易患神经炎、食欲不振,可能的原因是碱能破坏维生素B1,C项符合题意。
3.C 解析: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主要存在于鱼、奶、蛋、瘦肉等食物中,C项符合题意。
4.D 解析: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因此患贫血的人应该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D项符合题意。
5.D 解析:对照实验只能存在一个变量,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食物的种类,因此大米的质量应为20克;给相同质量的水加热,核桃仁燃烧后水的温度上升最多,因此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D项符合题意。
6.A 解析:维生素种类繁多,且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会患夜盲症,即傍晚看不清东西,A项符合题意。
7.D 解析:①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适于消化,与吸收无关;②小肠长5~6米,既增加了小肠内表面的面积,又延长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时间,适于消化和吸收;③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有利于对营养物质进行吸收;④小肠的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因此,D项符合题意。
8.D 解析:淀粉在口腔中被消化成麦芽糖,小肠是消化淀粉最主要的场所,A项错误。胃液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但不能消化脂肪,B项错误。胆汁中尽管不含消化酶,但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有利于脂肪酶对脂肪的消化,C项错误。唾液和胃液中只含有一种消化酶,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多种消化酶,D项正确。
9.C 解析:③是胰腺,其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包括消化脂肪的酶,C项错误。
10.C 解析:人的唾液中含有消化淀粉的酶,食物咀嚼的时间越长,食物就会被研磨得越小越细,这样既能使较多的淀粉转化成麦芽糖,又能减轻胃、肠的负担,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C项符合题意。
11.D 解析: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淀粉酶等多种消化酶,胃液中只含有蛋白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D项符合题意。
归纳总结 消化道中的口腔、胃和小肠对食物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口腔内含有唾液,胃内含有胃液,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和胆汁。唾液只能消化淀粉,胃液只能消化蛋白质,胆汁只能乳化脂肪,胰液和肠液都能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2.D 解析: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最终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被小肠绒毛吸收,D项不正确。
13.C 解析:米饭、炸带鱼、炒肉片中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营养成分,维生素的含量较低;而“蔬菜拼盘”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维生素,C项符合题意。
14.B 解析:过期食品即使不发霉或不变味,也不能食用,食用后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B项不正确。
15.C 解析:购买包装食品时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标注的有关营养成分,以及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A项错误。没有生产厂家的袋装小食品属于“三无”产品,最好不要吃,B项错误。买肉时一定要看是否盖有“检疫合格”的印章,盖有“检疫合格”印章的肉是经检疫合格的食品,C项正确。饮料中含有的防腐剂、香精或人工色素等对人体健康有害,饮料口感虽好,但不能经常饮用,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1)五 不含 蛋白质 (2)口腔 麦芽糖
17.(1)供能 谷薯 35% (2)脂肪 (3)蛋白质
18.(1)脂肪的消化只能在小肠中进行 (2)唾液 (3)肠液、胰液 (4)[D]小肠 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19.(1)相等 (2)①④ (3)唾液 (4)2 唾液能分解淀粉,清水不能分解淀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