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部分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扫描版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部分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扫描版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高三年级4月质量检测·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为细胞膜,A正确;原核细胞没有核仁,B错误;衣原体和鸟类都属于细胞生物,遗传
物质均为DNA,C错误;原核细胞不存在生物膜系统,D错误。
2.B迁移体属于细胞器,其膜结构可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A正确;依题意可知,迁移体以胞吞的方式
被其他细胞吞噬,该过程有膜蛋白的参与,B错误:依题意可知,迁移体中富集了许多信号因子,且与某些器
官的形态建成有关,说明迁移体中的信号因子可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并影响细胞中的基因表达,从而
影响某些器官的形态建成,C、D正确。
3.C该实验是在不同的时间检测不同温度下产物的生成量,实验的自变量为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因变量为
产物含量,A错误;实验前需分别在相应温度下处理酶与底物,待酶与底物达到相应温度后,再混合并在相应
温度下保温,使其进行反应,B错误:根据1h末的实验结果,与其他温度下相比较,35℃时产物含量最大,因
此该酶的最适温度在25℃到45℃之间,C正确;由1h末的产物含量不同可知25℃与35℃实验组的酶活
性不同,但在反应2h末,两温度条件下产物含量相等,此时25℃实验组与35℃实验组在2h末反应都已经
结束,D错误。
4,B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具有不可逆性,A错误;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能促进肌陡干细胞的自我
更新,缺少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肌腱干细胞可能无法完成细胞周期,B正确:骨髓间质干细胞与肌键干细胞表
达的基因有相同(如AT合成酶基因),也有不同,C错误;细胞分化程度与细胞全能性呈正相关,骨髓间质
干细胞、肌腱干细胞分化程度低,全能性较肌细胞高,D错误。
5.B该细胞处于诚数分裂后期,不会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由图分析,该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对同源
染色体没有分离,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的四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均会异常,B正确;该细胞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有
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C错误:若图示细胞中①表示X染色体,②只能是常染色体,D错误。
6.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用其RNA感染烟草,可导致烟草患花叶病,用其蛋白质感染烟草,不
会导致烟草患花叶病,A错误;S型细菌和R型细菌性状不同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不同,B正确:使小鼠患
败血症的是活的S型细菌,S型细茵的DNA不会使小鼠患败血症,C正确;用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
DNA,T2噬菌休侵染大肠杆菌时,遗传物质会进入大肠杆菌内,因此用2P标记的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
时,若病毒只增殖一代,则子代噬菌体均有放射性,若病毒增殖多代,会有部分噬菌体不含放射性,所以子代
噬菌体可能有放射性,D正确。
7.C tRNA呈三叶草结构,“叶柄”部位存在氢键,据图可知,C/D box snoRNAs中有双链区,也存在氢键,A正
确;依题意可知,位于5'端的Cbox序列为RUGAUGA,R代表A或G,因此C/D box snoRNAs的减基序列
不唯一,B正确;据图可知,C/D box snoRNAs可能参与rRNA加工过程中的甲基化修饰,rRNA可参与基因
表达中的翻译过程,不参与转录过程,因此rRNA经C/D box snoRNAs修饰后会影响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
不影响转录过程,C错误;C/D box snoRNAs属于RNA,其形成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D正确。
8.D用X射线对萌发种子进行诱变处理可促进其发生基因突变,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对二倍体生
物而言,其单倍体一般是高度不育的,通过诱导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可获得纯合的二倍体,有育种价值,B错
误;杂交水稻是将两个水稻品种的多个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的杂合子,具有杂种优势,C错误;基因型为
GGgg的植株自交,后代纯合子的概率为1/6×1/6×2=1/18,杂合子占17/18,D正确。
9.B淋巴细胞也能处理和呈递抗原,如B细胞,②错误;辅助性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③错误:接触螨虫引起
的皮炎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螨虫过度敏感而引起的过敏反应,⑤错误。
10.DCK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由图可知,CK可促进水稻种子变长,A错误;水稻种子中可合成IAA,合成
的微量IAA可调节籽粒的长度,但不能提供能量,B错误;由图可知在促进籽粒宽度方面BR与CK存在相
抗衡的作用,C错误;推测GA通过调节与生长有关的某些蛋白质合成,来调控水稻种子的发有,D正确。
11.C据图可知,初始密度为c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最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产量,A正确:种群初始密度小于
b时,种群数量下降,种群初始密度过大时,不利于种群数量增长,体现种群过分稀疏或过分拥挤都会阻碍
种群数量增长,B正确;图中初始密度为 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随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小,该
过程中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不呈“J”形,C错误:据图可知,当该鱼类种群初始密度小于b时,种群数量将会持
续下降并最终下降到0,D正确。
12.D添加糖主要是为酵母菌提供碳源和能源,A正确:新鲜马奶加热至80一90℃主要是消灭各种杂菌,B正
确:两次加入的“菌粉”所属菌种不同,前者是乳酸菌,后者是酵母菌,C正确:制作马奶酒过程中的两次发
酵,都没有经过严格灭菌,每一次发酵都不属于纯种发酵,D错误。
13.APS细胞最初由小鼠成纤维细胞转化而来,但T细胞和B细胞也能分化形成PS细胞,A错误;应该将
PS细胞置于含95%空气和5%CO2混合气体的恒温箱中培养,其中CO2可维持培养液的pH,B正确;培养
PS细胞的过程中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此时细胞停止增殖,C正确;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
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首只PS细胞克隆鼠“小小”的诞生,说明PS
细胞具有全能性,D正确。
【高三年级4月质量检测·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5-L-668C2024~2025学年度高三年级4月质量检测
生物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国:高考范围。”··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鹦鹉热又称鸟热,其病原体为鹦鹉热衣原体(属于具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最初发现此病多

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寄生在多种鸟类细胞中,偶尔由带菌
动物传染给人。下列关于衣原体和其宿主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衣原体、人体、鸟类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均为细胞膜
B.衣原体、人体、鸟类细胞的RNA合成都与核仁有关
C.衣原体和鸟类的遗传物质中分别含有核糖、脱氧核糖

D.衣原体和人体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中不同膜之间均可相互转化
2.迁移体是在细胞迁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研究发现,迁移体中富集了许
多信号因子,与某些器官的形态建成有关,迁移体可被释放至细胞外或被其他细胞吞噬。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迁移体膜可以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膜蛋白不参与迁移体被其他细胞吞噬的过程
C.迁移体被其他细胞吞噬后可能影响该细胞的基因表达
D.迁移体中的信号因子可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实验小组从某微生物中提取出一种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相关实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
宜。分别在反应1h末和2h末测定产物的含量,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温度
15℃25℃35℃45℃
1h末
0.3
1
1.5
产物含量相对值
0.1
2h末0.61.81.8
0.1
A实验的自变量是产物含量,因变量是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
B.实验开始时应将酶与底物混合后再置于对应的温度下保温
C.根据表中实验结果可推知,该酶的最适温度在25℃到45℃之间
D.25℃时的产物含量和酶活性与35℃时的产物含量和酶活性相同
4,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具有多种调节效应,它能促进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成纤维细胞。此外,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还被证明可以抑制肌隴干细胞的衰老,同时促进肌腱干细胞的自我更新。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具有可逆性
B.缺少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某些细胞可能无法完成细胞周期
C.骨髓间质干细胞与肌腱干细胞中RNA种类和含量完全不同
D.骨髓间质干细胞、肌腱干细胞分化程度低,全能性较肌细胞低
【高三年级4月质量检测·生物学第1页(共6页)】
25-L-668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