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5.氮循环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通过人类活动新增的“活性”氮导致全球生物学氮循环严重失衡,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下图是生态系统的氮循环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注意事项:大气中的2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聚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动梅植物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脂质体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囊泡结构,在药物递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有机硝化细菌铵盐」硝酸盐A.水溶性药物需包裹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B,脂质体中药物进入靶细胞主要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性微生物地下水C.在脂质体膜上连接特定抗体,可对特定细胞进行靶向识别A.在生物群落中,氨主要以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的形式流动D.为提高脂溶性药物的运输效率,应在脂质体膜上嵌入载体蛋白B,氮主要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呼吸作用返回大气中2.向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的2只试管内分别加入2滴3.5%氯C.图中的有机氮需要经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化铁溶液和2滴20%肝脏研磨液,测得氧气产生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的情况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因工业固氨导致eA.氯化铁和过氧化氢酶促进过筑化氢分解的机理相同6.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人心,垃圾分类在全国各地积极推进。其中厨余垃圾B.T1时间后氧气产生速率S比S2低的原因是酶活性下降可通过厌氧发酵等技术生产沼气作为能源,有害垃圾则被专门收集和处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时间C.S1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应与S2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相等TA.垃圾回收再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态足迹D,实验中温度、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B.厨余垃圾生产沼气,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3.叶绿体膜上存在转运因子TOC复合体,是核基因编码的前体蛋白穿过叶绿体膜的重要“守门人”。C.厨余垃圾厌氧发酵阶段有机物中化学能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大部分转入叶绿体的前体蛋白含有一段转运肽,叶绿体膜上T0C复合体与前体蛋白转运肽结合,D.有害垃圾妥善处理能降低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引导前体蛋白跨过叶绿体膜进入基质中,随后转运肽被加工酶$PP剪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前体蛋白合成后需要内质网及高尔基体的加工7.小马音乐节的举办提升了城市形象,促进了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音乐节氛围火热,乐手们激B.大部分叶绿体前体蛋白进入叶绿体之前不具备相应的生物活性情演绎、汗流浃背,乐迷们挥舞双手、心跳加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加工酶SPP对前体蛋白转运肽的剪切具有特异性A.出汗时体温升高,冷觉感受器被抑制D.叶绿体的功能由细胞核及其自身的基因共同决定B.出汗时血浆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4.某科研小组调查了处于相对封闭条件下某食草动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建立了种群数量与增长率之C.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促进肾上腺素分泌,会导致心跳加快间的关系,相关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和支气管张,引起脸色发红、呼吸加快种群数量0.060.140.471.411.602.412.78(N)×102个(N).(N2)(N3)(N4)(N5)(N6)(N2)8.春季是甲型流感多发季节,接种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甲型流感的发生。甲型流感病毒中能直接感染人的亚型有HN1、HNg等,每种亚型表面存在多种抗原决定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增长率(r)-0.020.040.070.140.130.070.03A.接种甲型流感疫苗的人不会再次患甲型流感A.由r值推测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2.82×102个B.仅由HN1感染引起的体液免疫,机体只能分泌一种抗体B.根据表中数据不能确定该种群的数量呈“$”型增长C.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后可持续发挥作用C.种群数量在N3和N6时,种群在单位时间的增长数量不同D.该动物种群数量降至N1水平时,种群有灭绝的风险D.初次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下降到定程度后,才能再次接种生物学第1页共8页生物学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